一种架空线线夹绝缘护罩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9170发布日期:2019-06-14 23:5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架空线线夹绝缘护罩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压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架空线线夹绝缘护罩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jbtl16-120线夹、jbtl50-240型线夹是配电架空线路常用线夹。在配电网10kv绝缘架空线路正常运行中,当出现jbtl16-120线夹、jbtl50-240型线夹损坏过热现象需要带电更换时,只有借助jbtl型线夹绝缘护罩拆卸工具才能完成更换线夹工作。

在10kv绝缘架空线路发生短路故障过程中,导线之间会产生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电动力作用,并使得导线产生扭转变形现象。有些扭转变形超出弹性变形范围,当电动力消失后无法恢复原有形态。这种现象导致安装在导线上的验电接地环以导线本身为中心偏转,也无法恢复到与地面垂直状态,不仅影响线路美观,也给导线增加了附加扭矩。当线路停电作业加挂地线时,导线受到的扭矩破坏更大。

为使扭转后的验电环复位,亟待一种架空线jbtl16-120、jbtl50-240型线夹绝缘护罩拆卸装置出现,以实现带电拆卸jbtl型线夹绝缘护罩、解决采用jbtl型线夹的验电环不停电无法复位的问题、消除验电环扭转产生的扭矩对导线安全运行的影响创造前提条件以及提高架空线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架空线线夹绝缘护罩拆卸装置,能够带电拆卸jbtl型线夹绝缘护罩、解决了采用jbtl型线夹的验电环不停电无法复位的问题、消除了验电环扭转产生的扭矩对导线安全运行的影响创造前提条件以及提高了架空线路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架空线线夹绝缘护罩拆卸装置,包括:绝缘夹钳、绝缘锥、绝缘叉、固定卡箍、绝缘手柄、绝缘空心杆以及操作传动机构;

所述绝缘空心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绝缘夹钳,另一端连接所述绝缘手柄;所述绝缘手柄通过所述操作传动机构与所述绝缘夹钳连接;所述固定卡箍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空心杆的外表面上,一端与所述绝缘锥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绝缘叉旋转连接;所述绝缘锥的前端为长方体形、圆锥形或棱锥形。

可选的,所述固定卡箍的一端通过第一可松紧螺栓与所述绝缘锥旋转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卡箍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可松紧螺栓与所述绝缘叉旋转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卡箍的一端通过咬合齿轮组件与所述绝缘锥旋转连接;

所述咬合齿轮组件包括第一可拆卸齿轮、第一子弹、第一弹簧、第一子弹存储室和第一弹簧存储室;

所述固定卡箍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可拆卸齿轮与所述绝缘锥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可拆卸齿轮安装在所述绝缘锥上;所述第一子弹存储室和所述第一弹簧存储室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卡箍的一端;所述第一子弹存储室内设置所述第一子弹,所述第一弹簧存储室内设置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存储室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子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拆卸齿轮咬合;

当调整所述绝缘锥的方向时,压制所述第一子弹,使所述第一子弹远离所述第一可拆卸齿轮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旋转所述绝缘锥,当所述绝缘锥转动到目标位置时,释放所述第一子弹,使所述第一子弹与所述第一可拆卸齿轮恢复咬合。

可选的,所述固定卡箍的另一端通过咬合齿轮组件与所述绝缘叉旋转连接;

所述咬合齿轮组件包括第二可拆卸齿轮、第二子弹、第二弹簧、第二子弹存储室和第二弹簧存储室;

所述固定卡箍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可拆卸齿轮与所述绝缘叉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可拆卸齿轮安装在所述绝缘叉上;所述第二子弹存储室和所述第二弹簧存储室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卡箍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子弹存储室内设置所述第二子弹,所述第二弹簧存储室内设置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弹簧存储室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子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可拆卸齿轮咬合;

当调整所述绝缘叉的方向时,压制所述第二子弹,使所述第二子弹远离所述第二可拆卸齿轮并压缩所述第二弹簧;旋转所述绝缘叉,当所述绝缘叉转动到目标位置时,释放所述第二子弹,使所述第二子弹与所述第二可拆卸齿轮恢复咬合。

可选的,所述操作传动机构包括开闭控制板和传动结构;

所述开闭控制板的下端与所述传动结构的上端铰接;所述开闭控制板的上端与所述绝缘夹钳铰接;所述传动结构的下端与所述绝缘手柄铰接。

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绝缘空心杆内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绝缘拉杆、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和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

所述绝缘拉杆的上端与所述开闭控制板的下端铰接,所述绝缘拉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与所述绝缘空心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所述绝缘拉杆上,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与所述绝缘拉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与所述绝缘空心杆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拉杆的下端与所述绝缘手柄的中部铰接。

可选的,所述绝缘空心杆上与所述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的下端面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螺钉。

可选的,所述绝缘夹钳包括绝缘夹钳左部和绝缘夹钳右部;所述绝缘夹钳左部和绝缘夹钳右部的中部均设置通孔,所述绝缘夹钳左部和绝缘夹钳右部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的连接轴铰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空心杆上;

所述绝缘夹钳左部和绝缘夹钳右部均包括夹头和夹柄,所述夹柄与所述开闭控制板铰接,所述绝缘空心杆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开闭控制板的位置设置有开闭控制板移动孔,所述开闭控制板能够在所述开闭控制板移动孔内移动。

可选的,所述绝缘手柄的中部位于所述绝缘空心杆的内部空腔内,两端均位于所述绝缘空心杆的外部;所述绝缘手柄的一端与一固定在所述绝缘空心杆上的绝缘卡箍铰接,另一端为手动操作柄;所述绝缘空心杆上对应所述绝缘手柄穿过的位置设置有对称的长方孔,所述长方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绝缘空心杆的轴线方向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架空线线夹绝缘护罩拆卸装置。该拆卸装置包括:绝缘夹钳、绝缘锥、绝缘叉、固定卡箍、绝缘手柄、绝缘空心杆以及操作传动机构;绝缘空心杆的一端连接绝缘夹钳,另一端连接绝缘手柄;绝缘手柄通过操作传动机构与绝缘夹钳连接;固定卡箍固定连接在绝缘空心杆的外表面上,一端与绝缘锥旋转连接,另一端与绝缘叉旋转连接;绝缘锥的前端为长方体形、圆锥形或棱锥形。本发明能够在架空线带电的情况下,灵活方便地拆卸jbtl型线夹绝缘护罩;固定卡箍固定连接在绝缘空心杆的外表面上,一端与绝缘锥旋转连接,另一端与绝缘叉旋转连接,使得绝缘锥和绝缘叉均能实现0°到180°的旋转,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拆卸jbtl型线夹绝缘护罩;解决了采用jbtl型线夹的验电环不停电无法复位的问题;消除了防雷验电环扭转产生的扭矩对导线安全运行的影响;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架空线线夹绝缘护罩拆卸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架空线线夹绝缘护罩拆卸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夹钳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夹钳左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固定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锥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锥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叉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叉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拉杆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拉杆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卡箍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卡箍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空心杆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1绝缘空心杆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2绝缘锥与固定卡箍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3绝缘锥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3绝缘锥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3绝缘锥与固定卡箍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绝缘夹钳,101为绝缘夹钳右部,102为绝缘夹钳左部,103为连接轴,104为第一螺栓,105为第二螺栓,2为开闭控制板,21为右侧开闭控制板,22为左侧开闭控制板,23为第三螺栓,3为固定卡箍,17为绝缘叉,171为绝缘叉前端,172为第一绝缘叉固定孔,18为绝缘锥,1801为绝缘锥的前端,1802为第一绝缘锥固定孔,31为第一可松紧螺栓,32为第二可松紧螺栓,4为绝缘拉杆,41为第一连接孔,42为第二连接孔,43为第三连接孔,5为绝缘卡箍,51为第四连接孔,52为第五连接孔,53为绝缘卡箍实体,6为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61为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实体,62为第六连接孔,7为第二固定螺钉,8为第三弹簧,9为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1为固定柄,92为第三弹簧托体,10为限位螺钉,11为固定螺栓,12为第四螺栓,13为第五螺栓,14为绝缘手柄,15为绝缘空心杆,1511为第一绝缘夹钳固定孔,1512第二绝缘夹钳固定孔,1521为第一开闭控制板移动孔,1522为第二开闭控制板移动孔,153为安装孔,1541为第一固定螺纹孔,1542为第二固定螺纹孔,155为长方孔,1551为左侧长方孔,1552为右侧长方孔,16为绝缘堵头,181为第一可拆卸齿轮,182为第二绝缘锥固定孔,3201为第一卡箍支持部,3202为第一子弹存储室,3203为第一子弹,3204为第一弹簧存储室,3205为第一弹簧,331为第三可拆卸齿轮,1901为第三卡箍支持部,1902为第三子弹存储室,1903为第三子弹,1904为第四弹簧存储室,1905为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8,本实施例的架空线线夹绝缘护罩拆卸装置,包括:绝缘夹钳1、绝缘锥18、绝缘叉17、固定卡箍3、绝缘手柄14、绝缘空心杆15以及操作传动机构;所述绝缘空心杆15的一端连接所述绝缘夹钳1,另一端连接所述绝缘手柄14;所述绝缘手柄14通过所述操作传动机构与所述绝缘夹钳1连接;所述固定卡箍3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空心杆15的外表面上,一端与所述绝缘锥18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绝缘叉17旋转连接。所述绝缘叉17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齿。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卡箍3的一端通过第一可松紧螺栓31与所述绝缘锥18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可松紧螺栓31是可以随时松紧的螺栓,采用第一可松紧螺栓31使所述绝缘锥18旋转连接在所述固定卡箍3上,以便所述绝缘锥18根据需要旋转0°至180°。

所述固定卡箍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可松紧螺栓32与所述绝缘叉17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可松紧螺栓32是可以随时松紧的螺栓,采用第二可松紧螺栓32使所述绝缘叉17旋转连接在所述固定卡箍3上,以便所述绝缘叉17根据需要旋转0°至180°。

所述固定卡箍3与绝缘空心杆15的接触部分,可以为闭合圆环结构,与内侧的绝缘空心杆15粘接,或与内侧的绝缘空心杆15压接并粘接;也可以制作成其它形式后组合成整体卡箍。

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传动机构包括开闭控制板2和传动结构,开闭控制板2的下端与所述传动结构的上端铰接,上端与绝缘夹钳1铰接,所述传动结构的下端与绝缘手柄14铰接。

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绝缘空心杆15内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绝缘拉杆4、第三弹簧8、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6和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绝缘拉杆4的上端与开闭控制板2的下端通过第三螺栓23铰接在一起,绝缘拉杆4的中部与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6固定连接,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6与绝缘空心杆15滑动连接,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6的下端面与第三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弹簧8套设在绝缘拉杆4上,第三弹簧8的下端与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与绝缘拉杆4滑动连接,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与绝缘空心杆15固定连接,绝缘拉杆4的下端与绝缘手柄14的中部通过第四螺栓12铰接。绝缘空心杆15上与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的下端面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螺钉10。第三弹簧8的设置,在绝缘手柄14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压缩变形,松开绝缘手柄14时,在第三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下绝缘手柄14自动恢复原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弹簧8的外径为26mm-32mm,能够保证绝缘拉杆4在其内上下游动。

绝缘拉杆4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1、第二连接孔42和第三连接孔43,第一连接孔41为绝缘拉杆4与开闭控制板2的连接孔,第二连接孔42为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6的固定连接孔,第三连接孔43为绝缘手柄14与绝缘拉杆4的连接孔。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6包括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实体61,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实体61上对称设置有第六连接孔62,通过连接在第六连接孔62和第二连接孔42内的第二固定螺钉7将第三弹簧上端限位管实体61连接在绝缘拉杆4上。

具体的,绝缘空心杆15对应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安装孔153,安装孔153为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与绝缘空心杆15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通过安装孔153连接在绝缘空心杆15上。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包括固定连接的固定柄91和第三弹簧托体92,第三弹簧托体92套设在绝缘拉杆4上,固定柄91放置在安装孔153上。安装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时,将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从安装孔153内沿着竖直方向插入,然后将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旋转90°,固定柄91放置在安装孔153上,第三弹簧托体92放置在限位螺钉10上,然后在安装孔153上部的空腔位置塞堵定位块定位即可。

绝缘夹钳1包括绝缘夹钳左部102和绝缘夹钳右部101,绝缘夹钳左部102和绝缘夹钳右部101的中部均设置通孔,绝缘夹钳左部102和绝缘夹钳右部101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的连接轴103铰接在一起,连接轴103固定连接在绝缘空心杆15上。绝缘夹钳左部102和绝缘夹钳右部102均包括夹头和夹柄,所述夹柄与开闭控制板2铰接,绝缘夹钳右部101通过第一螺栓104与左侧开闭控制板22铰接,绝缘夹钳左部102通过第二螺栓105与右侧开闭控制板21铰接。

绝缘空心杆15的侧壁上对应开闭控制板2的位置设置有开闭控制板移动孔,所述开闭控制板移动孔包括第一开闭控制板移动孔1521和第二开闭控制板移动孔1522,左侧开闭控制板22在第一开闭控制板移动孔1521内移动,右侧开闭控制板21在第二开闭控制板移动孔1522内移动。绝缘空心杆15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绝缘夹钳固定孔1511和第二绝缘夹钳固定孔1512,连接轴103套设在第一绝缘夹钳固定孔1511和第二绝缘夹钳固定孔1512内。绝缘空心杆15的中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螺纹孔1541和第二固定螺纹孔1542,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螺纹孔1541和第二固定螺纹孔1542内的限位螺钉10对第三弹簧下端限位板9限位。

绝缘手柄14的中部位于绝缘空心杆15的内部空腔内,两端均位于绝缘空心杆15的外部,绝缘手柄14的一端与一固定在绝缘空心杆15上的绝缘卡箍5铰接,另一端为手动操作柄,绝缘空心杆15上对应绝缘手柄14穿过的位置设置有对称的长方孔155,长方孔155包括左侧长方孔1551和右侧长方孔1552,长方孔155的长度方向与绝缘空心杆15的轴线方向平行。

其中,绝缘卡箍5为“l”形,绝缘卡箍5包括绝缘卡箍实体53,绝缘卡箍实体53的端部开设有第四连接孔51和第五连接孔52,绝缘卡箍5通过穿过第五连接孔52的第五螺栓13与绝缘手柄14铰接,绝缘卡箍5通过穿过第四连接孔51的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在绝缘空心杆15上。

绝缘锥18包括前端181和后端;绝缘锥的前端181为长方体形、圆锥形或棱锥形,绝缘锥的后端设置有第一绝缘锥固定孔182。

绝缘空心杆15远离绝缘夹钳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堵头16。绝缘堵头16用于防止绝缘空心杆15的端部被外力磕碰破坏及防潮。

除第三弹簧8外上述各元件均采用环氧玻璃钢材料或其他绝缘材料制作。

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架空线线夹绝缘护罩拆卸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首先,操作人员手握绝缘空心管15的下端,接下来:

第一步,使拆卸装置的绝缘叉17置于线夹绝缘护罩开口销前侧。

第二步,使绝缘叉17顺贴着绝缘护罩推压开口销使其张开,当力量足够时开口销的楔子脱离锁扣,绝缘护罩轻轻自开。

第三步,使用拆卸装置的绝缘锥18撬开扩大两片绝缘护罩碗的缝隙。

第四步,用拆卸装置的绝缘夹钳1取下绝缘护罩。

具体的,将绝缘夹钳1对准撬开的绝缘护罩的一部分,操作人员将绝缘夹钳1移向打开的防雷验电接地环线夹绝缘护罩,握紧绝缘手柄时,使绝缘空心管15内的绝缘拉杆4受到来自绝缘手柄14向下的拉力作用,绝缘拉杆4下移带动绝缘夹钳1的开闭控制板的21及22分别向绝缘空心管15的中线侧移动,导致绝缘夹钳1的右部101下端及左部102下端分别向绝缘空心管15的中心线方向移动,引起绝缘夹钳1闭合夹住绝缘护罩的一部分。上下或左右移动绝缘护罩,使其离开金属线夹部分。操作人员松开绝缘手柄14,使绝缘空心杆15内的绝缘拉杆4受到来自第三弹簧8的推力向上移动,绝缘拉杆4上移带动绝缘夹钳1的开闭控制板的21及22分别向左右侧移动,导致绝缘夹钳1的右部101下端及左部102下端分别向左右两侧移动,引起绝缘夹钳1张开。操作人员通过该拆卸装置将线夹绝缘护罩取下,完成拆卸工作。

本实施例的架空线线夹绝缘护罩拆卸装置,可以在10千伏架空线不停电的情况下,无需采用人手直接接触架空线方式,拆卸下jbtl16-120、jbtl50-240型线夹绝缘护罩,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并且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绝缘锥18、绝缘叉17与固定卡箍3的连接方式不同。参见图19,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卡箍3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空心杆15的外表面上,一端通过咬合齿轮组件与所述绝缘锥18旋转连接,另一端通过咬合齿轮组件与所述绝缘叉17旋转连接。所述固定卡箍3两端的旋转连接的方式类似。

所述绝缘锥18与固定卡箍3的一端通过咬合齿轮组件与所述绝缘锥18旋转连接。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可拆卸齿轮181、第一子弹3203、第一弹簧3205、第一子弹存储室3202和第一弹簧存储室3204;所述固定卡箍3的一端的第一卡箍支持部3201设置有第二绝缘锥固定孔182,通过所述第一可拆卸齿轮181与所述绝缘锥18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可拆卸齿轮181安装在所述绝缘锥18上;所述第一子弹存储室3202和所述第一弹簧存储室3204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卡箍3的一端;所述第一子弹存储室3202内设置所述第一子弹3203,所述第一弹簧存储室3204内设置所述第一弹簧3205;所述第一弹簧320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存储室3202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子弹320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弹32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拆卸齿轮181咬合。

当调整所述绝缘锥18的方向时,压制所述第一子弹3203,使所述第一子弹3203远离所述第一可拆卸齿轮181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3205;旋转所述绝缘锥18,当所述绝缘锥18转动到目标位置时,释放所述第一子弹3203,使所述第一子弹3203与所述第一可拆卸齿轮181恢复咬合,所述第一子弹3203顶住第一可拆卸齿轮181的凹槽,实现固定绝缘锥18。

所述固定卡箍3两端的旋转连接的方式类似。所述固定卡箍的另一端也是通过咬合齿轮组件与所述绝缘叉17旋转连接;所述咬合齿轮组件包括第二可拆卸齿轮、第二子弹、第二弹簧、第二子弹存储室和第二弹簧存储室;所述固定卡箍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可拆卸齿轮与所述绝缘叉17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可拆卸齿轮安装在所述绝缘叉17上;所述第二子弹存储室和所述第二弹簧存储室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卡箍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子弹存储室内设置所述第二子弹,所述第二弹簧存储室内设置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弹簧存储室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子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可拆卸齿轮咬合。

当调整所述绝缘叉17的方向时,压制所述第二子弹,使所述第二子弹远离所述第二可拆卸齿轮并压缩所述第二弹簧;旋转所述绝缘叉17,当所述绝缘叉17转动到目标位置时,释放所述第二子弹,使所述第二子弹与所述第二可拆卸齿轮恢复咬合。

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外径均为3mm-10mm,以便于制作本实施例所述的拆卸装置,且经济合理。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件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参见实施例1即可。本实施例,相比实施例1,节省了现场需要调整绝缘锥角度的时间以及调节绝缘叉角度的时间,省时省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绝缘锥18、绝缘叉17与固定卡箍3的连接方式不同。参见图20-图22,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卡箍3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空心杆15的外表面上,一端通过咬合齿轮组件与所述绝缘锥18旋转连接,另一端通过咬合齿轮组件与所述绝缘叉17旋转连接。

所述绝缘锥18与固定卡箍3的一端通过咬合齿轮组件与所述绝缘锥18旋转连接。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三可拆卸齿轮331、第三子弹1903、第四弹簧1905、第三子弹存储室1902和第四弹簧存储室1904;所述固定卡箍3的一端的第三卡箍支持部1901通过所述第三可拆卸齿轮331与所述绝缘锥18旋转连接;所述第三可拆卸齿轮331安装在所述固定卡箍3的一端;所述第三子弹存储室1902和所述第四弹簧存储室1904均设置在所述绝缘锥18上;所述第三子弹存储室1902内设置所述第三子弹1903,所述第四弹簧存储室1904内设置所述第四弹簧1905;所述第四弹簧190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弹簧存储室1902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子弹190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子弹19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可拆卸齿轮331咬合。

当调整所述绝缘锥18的方向时,压制所述第三子弹1903,使所述第三子弹1903远离所述第三可拆卸齿轮331并压缩所述第四弹簧1905;旋转所述绝缘锥18,当所述绝缘锥18转动到目标位置时,释放所述第三子弹1903,使所述第三子弹1903与所述第三可拆卸齿轮331恢复咬合,所述第三子弹1903顶住第三可拆卸齿轮331的凹槽,实现固定绝缘锥18。

所述固定卡箍3两端的旋转连接的方式类似。所述固定卡箍的另一端也是通过咬合齿轮组件与所述绝缘叉17旋转连接。所述咬合齿轮组件包括第四可拆卸齿轮、第四子弹、第五弹簧、第四子弹存储室和第五弹簧存储室;所述固定卡箍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可拆卸齿轮与所述绝缘叉17旋转连接;所述第四可拆卸齿轮安装在所述绝缘叉17上;所述第四子弹存储室和所述第五弹簧存储室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卡箍的另一端;所述第四子弹存储室内设置所述第四子弹,所述第五弹簧存储室内设置所述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五弹簧存储室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子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子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可拆卸齿轮咬合。

当调整所述绝缘叉17的方向时,压制所述第四子弹,使所述第四子弹远离所述第四可拆卸齿轮并压缩所述第五弹簧;旋转所述绝缘叉17,当所述绝缘叉17转动到目标位置时,释放所述第四子弹,使所述第四子弹与所述第四可拆卸齿轮恢复咬合。

所述第四弹簧和所述第五弹簧的外径均为3mm-10mm,以便于制作本实施例所述的拆卸装置,且经济合理。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件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参见实施例1即可。本实施例,相比实施例1,节省了现场需要调整绝缘锥角度的时间以及调节绝缘叉角度的时间,省时省力。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