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智能预充电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4235发布日期:2019-06-13 15:5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智能预充电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智能预充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随着科技的进步,锂离子电池以大容量的形式,运动于城市地铁隧道、高速公路隧道、矿井土方和矿物运输牵引机车动力系统,采用锂离子电池的显著优势是环保和节约成本。

但是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中,没有设置预充电装置,这样在直接接通设备时,由于无法提前检查进入设备中的电压强度,因此在电压过大时,很容易使得设备突然过载,造成设备的损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智能预充电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智能预充电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中没有设置预充电装置,这样直接接通设备,很容易使得设备突然过载,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智能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固定盒和预充电装置,所述预充电装置设置在固定盒内,且固定盒设置在电池组组件上,所述电池组组件上设置有bcu主体,所述固定盒包括盒体、盒盖、固定螺钉、上固定螺孔和下固定螺孔,所述盒盖卡扣在盒体上,且盒体上开设有下固定螺孔,所述上固定螺孔贯通开设在盒盖上,所述固定螺钉依次贯穿上固定螺孔和下固定螺孔将盒体和盒盖固定在一起,所述预充电装置包括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固定设置在盒体的后侧板上,且导电杆固定插设在支撑盒上,所述支撑盒固定设置在盒体的内底板上,所述导电杆位于支撑盒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杆,所述支撑盒内活动设置有密封板,且密封板的下端中部固定设置有运动板,所述运动板上缠绕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盒的内侧板上和运动板的侧壁上,所述运动板活动插接在支撑盒上,且运动板位于支撑盒外的一段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啮合有齿轮,且齿轮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转轴的上端上,且转轴固定设置在盒体的内底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缠绕连接有钢绳,且钢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块的侧壁上,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且滑动槽开设在盒体的内底板上,所述滑动块通过支撑组件固定设置在滑动槽内,且滑动块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的中线设置在同一平行线上,且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匹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的周向固定套设有橡胶套,且橡胶套与支撑盒相互靠近的一侧抵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盒外固定套设有一层密封膜。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筒和支撑弹簧,所述支撑杆活动插接在支撑筒上,所述支撑弹簧套设在支撑杆上,且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杆的侧壁上和支撑筒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盒上设置有泄压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组件包括支撑框架和密封块,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设置在支撑盒的外顶板上,且支撑框架横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密封块设置在支撑盒内,且支撑盒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活动设置在通孔内,且通孔贯通设置在支撑盒的上板上,所述支撑盒的内顶板上开设有密封槽,且密封槽与密封块匹配设置,所述移动杆上缠绕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移动杆的侧壁上和支撑盒的外顶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和铁块的中线设置在同一垂直线上,且电磁铁和铁块匹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块的周向固定套设有密封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铁块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减震块。

(3)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增加了预充电装置,预充电装置的设置,可以提前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检测,由于预充电装置的设置,可以使得输入电压和进入设备电压之间存在时间差,因此通过该时间差就可以通过仪器实现对输入电压强度的判断,从而可以保证输入设备中的电压,始终处于正常范围内,从而达到对设备保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盒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预充电装置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撑盒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图4中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支撑盒组件正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电池组组件1、bcu主体2、固定盒3、盒体31、盒盖32、固定螺钉33、上固定螺孔4、下固定螺孔5、预充电装置6、导电杆61、支撑盒62、加热杆63、密封板64、运动板65、直齿条66、齿轮67、第一连接杆68、转轴69、钢绳610、滑动块611、滑动槽612、支撑组件613、第二连接杆614、第三连接杆615、第一触片616、第二触片617、支撑框架618、电磁铁619、铁块620、移动杆621、第一弹簧622、密封槽623、密封块624、通孔625、第二弹簧6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智能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固定盒3和预充电装置6,预充电装置6设置在固定盒3内,且固定盒3设置在电池组组件1上,电池组组件1上设置有bcu主体2,固定盒3包括盒体31、盒盖32、固定螺钉33、上固定螺孔4和下固定螺孔5,盒盖32卡扣在盒体31上,且盒体31上开设有下固定螺孔5,上固定螺孔4贯通开设在盒盖32上,固定螺钉33依次贯穿上固定螺孔4和下固定螺孔5将盒体31和盒盖32固定在一起,预充电装置6包括导电杆61,导电杆61固定设置在盒体31的后侧板上,且导电杆61固定插设在支撑盒62上,支撑盒62固定设置在盒体31的内底板上,导电杆61位于支撑盒62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杆63,支撑盒62内活动设置有密封板64,且密封板64的下端中部固定设置有运动板65,运动板65上缠绕设置有第二弹簧626,且第二弹簧626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盒62的内侧板上和运动板65的侧壁上,运动板65活动插接在支撑盒62上,且运动板65位于支撑盒62外的一段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直齿条66,直齿条66啮合有齿轮67,且齿轮67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68,第一连接杆68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转轴69的上端上,且转轴69固定设置在盒体31的内底板上,第一连接杆68上缠绕连接有钢绳610,且钢绳6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块611的侧壁上,滑动块611滑动设置在滑动槽612内,且滑动槽612开设在盒体31的内底板上,滑动块611通过支撑组件613固定设置在滑动槽612内,且滑动块61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杆614,第二连接杆614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杆615,两个第三连接杆615远离第二连接杆614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触片616和第二触片617,本发明中,通过增加了预充电装置6,预充电装置6的设置,可以提前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检测,由于预充电装置6的设置,可以使得输入电压和进入设备电压之间存在时间差,因此通过该时间差就可以通过仪器实现对输入电压强度的判断,从而可以保证输入设备中的电压,始终处于正常范围内,从而达到对设备保护的效果。

上述输入设备中的电压开关,是第一触片616和第二触片617的组合结构接触实现的,为了达到更加准确的接触,本实施例中,第一触片616和第二触片617的中线设置在同一平行线上,且第一触片616和第二触片617匹配设置。

上述在加热气体的推动下会推着密封板64运动,为了使得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本实施例中,密封板64的周向固定套设有橡胶套,且橡胶套与支撑盒62相互靠近的一侧抵触设置。

为了起到更好的保温和密封作用,本实施例中,支撑盒62外固定套设有一层密封膜。

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613包括支撑杆、支撑筒和支撑弹簧,支撑杆活动插接在支撑筒上,支撑弹簧套设在支撑杆上,且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杆的侧壁上和支撑筒的侧壁上。

上述在工作完成以后,为了能够使得装置恢复到原来位置,本实施例中,支撑盒62上设置有泄压组件,泄压组件包括支撑框架618和密封块624,支撑框架618固定设置在支撑盒62的外顶板上,且支撑框架618横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电磁铁619,密封块624设置在支撑盒62内,且支撑盒6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杆621,移动杆621活动设置在通孔625内,且通孔625贯通设置在支撑盒62的上板上,支撑盒62的内顶板上开设有密封槽623,且密封槽623与密封块624匹配设置,移动杆621上缠绕连接有第一弹簧622,且第一弹簧62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移动杆621的侧壁上和支撑盒62的外顶壁上。

为了达到更好的吸附效果,本实施例中,电磁铁619和铁块620的中线设置在同一垂直线上,且电磁铁619和铁块620匹配设置。

上述的密封块624在起密封作用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密封块624的周向固定套设有密封垫片。

在电磁铁619吸附铁块620向上运动时,接触的瞬间会产生撞击了,为了减小该撞击力,从而达到对电磁铁619和铁块620的保护效果,本实施例中,铁块620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减震块。

第一触片616、第二触片617、外界电源和设备通过导线组成一条串联回路。

电源开关、外界检测装置、外界电源、加热杆63和电磁铁619通过外界导线组成一条串联回路。

该预充电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打开电源开关,外界检测装置可以对输入电压,进行检测,同时判断是否为可输入设备电压,当输入电压为设备可承受范围之内时,预充电装置6开始进行工作,电磁铁619通电产生磁性,会吸引铁块620向上运动,铁块620的运动会通过移动杆621带着密封块624运动,并使得密封块624进入密封槽623中,从而堵住通孔625,实现支撑盒62的密封,同时,加热杆63通电开始工作,对支撑盒62内的气体进行加热,众所周知,空气存在热胀冷缩的特性,因此随着加热杆63的不断工作,在热空气的推动下,会使得密封板64发生运动,密封板64的运动会通过直齿条66带着齿轮67转动,齿轮67的转动会使得第一连接杆68转动,第一连接杆68的转动会使得钢绳610发生缠绕,钢绳610的缠绕会拉着滑动块611运动,滑动块611的运动会通过第二连接杆614和第三连接杆615带着第一触片616和第二触片617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随着第一触片616和第二触片617的接触,设备通电开始工作,在停止工作时,关闭电源电源开关,电磁铁619断电,失去磁性,从而铁块620失去向上的吸引力,从而使得移动杆621在第一弹簧622的推动下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密封块624运动出密封槽623,进而使得支撑盒62内的空气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从而在第二弹簧626和支撑组件613的作用下,装置恢复到原来位置。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增加了预充电装置6,预充电装置6的设置,可以提前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检测,由于预充电装置6的设置,可以使得输入电压和进入设备电压之间存在时间差,因此通过该时间差就可以通过仪器实现对输入电压强度的判断,从而可以保证输入设备中的电压,始终处于正常范围内,从而达到对设备保护的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