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圈轨式直线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1017发布日期:2019-07-06 11:2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圈轨式直线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圈轨式直线电动机。



背景技术:

直线电动机是电机按照动力输出方式分类的一种,与传统的旋转电动机类似,直线电动机也可以分为有刷和无刷,其中有刷直线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动子需要与定子进行表面接触输电才能在磁场中产生安培力,并受力运动,而这种接触式输电具有一定的接触电阻,且当定子运动时,接触电阻增大并产生大量焦耳热,这些热量会大量聚集在动子电枢与定子轨道接触输电处,对定子轨道产生巨大的破坏,因此磁轨式直线电动机往往寿命会非常低,且由于单通电导线的电动转化效率磁性,所以磁轨式直线电动机会浪费大量的电能。

为了解决磁轨式直线电动机的寿命问题,人们发明了感应式直线电动机,这类直线电动机中的定子和动子之间无接触,通过对定子线圈输入脉冲电流,动子线圈内就会由于定子线圈产生的变化磁场而产生感应电路,同时动子线圈内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定子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同,就会产生推动动子线圈的楞次力,整个过程仅需对定子线圈进行供电,动子线圈只需要放置一定的位置即可对动子线圈产生推力,该类直线电动机虽然实现了寿命提升,但是由于其结构特性导致推力的维持时间非常短,且对定子线圈和动子线圈的参数、形状有严格要求,且为了维持单向楞次力,对定子线圈的供电必须采用具有特定波形的脉冲直流电,如果仅仅是单次加速则对脉冲电的功率无限制,但为使动子线圈获得更大的速度,往往会采用多级定子线圈对动子线圈进行多次加速,此时需要对脉冲电的功率进行限制,否则动子线管会由于感应电流的焦耳热而被烧毁短路,进而降低了现有的直线电动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圈轨式直线电动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圈轨式直线电动机,包括滑块、线圈、磁场装置、两个固定端块和两个导线,两个固定端块平行设置,所述滑块和磁场装置位于两个固定端块之间,所述滑块与固定端块平行,所述滑块的与固定端块的垂直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回形,所述线圈的与固定端块平行的截面的形状为回形,所述线圈的上下两侧分别穿过滑块的上下两侧,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线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供固定的磁场,所述磁场装置包括两个磁场组件,两个磁场组件分别位于滑块的与固定端块的水平方向的两侧,所述磁场组件包括两个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形,所述永磁体固定在两个固定端块之间,所述磁场组件的两个永磁体中,其中一个永磁体位于线圈的外侧,另一个位于永磁体位于线圈的内侧,两个磁场组件的磁场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滑块的稳定移动,所述磁场组件还包括导向光轴,所述导向光轴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导向光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端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与固定端块垂直的水平方向设有两个缺口,所述缺口的形状为半圆柱形,所述缺口与导向光轴相匹配,所述滑块与导向光轴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设备的安装,所述固定端块包括固定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与导向光轴一一对应,所述导向光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板上的两个圆孔内,所述固定板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所述固定板和两个侧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侧板与磁场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磁板上设有两个条形口,所述条形口与永磁体一一对应,所述永磁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的条形口内。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滑块移动时所受的摩擦力,所述导向光轴上涂有润滑油。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滑块的稳定移动,所述导线为柔性带状电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圈轨式直线电动机通过柔性带状电线制得的导线对线圈进行供电,消除了接触电阻和摩擦电阻,并消除了供电轨道,使得通电的线圈受到永磁体产生的恒定磁场的安培力,而带动滑块在两个固定端块之间进行移动,避免了滑块移动时产生的焦耳热,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该圈轨式直线电动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圈轨式直线电动机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圈轨式直线电动机的线圈与滑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圈轨式直线电动机的滑块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圈轨式直线电动机的固定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块,2.线圈,3.导线,4.永磁体,5.导向光轴,6.固定板,7.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一种圈轨式直线电动机,包括滑块1、线圈2、磁场装置、两个固定端块和两个导线3,两个固定端块平行设置,所述滑块1和磁场装置位于两个固定端块之间,所述滑块1与固定端块平行,所述滑块1的与固定端块的垂直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回形,所述线圈2的与固定端块平行的截面的形状为回形,所述线圈2的上下两侧分别穿过滑块1的上下两侧,所述线圈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线3连接。

该圈轨式直线电动机中,固定端块的位置固定,利用磁场装置在两个固定端块之间提供恒定的磁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两个导线3可向线圈2通入电流,电流流过线圈2时,由于滑块1处于由磁场装置产生的恒定磁场中,使得滑块1内的线圈2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影响,推动线圈2进行移动,进而驱动滑块1移动,实现了滑块1的移动功能。该圈轨式直线电动机通过导线3对线圈2通电,消除了磁轨式直线电动机运行时的接触电阻和摩擦电阻,同时由于消除了供电轨道,利用磁场装置提供恒定磁场,从而对通入滑块1的线圈2产生安培力,推动滑块1和线圈2在两个固定端块之间进行移动,避免了滑块1移动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减小了移动摩擦,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所述磁场装置包括两个磁场组件,两个磁场组件分别位于滑块1的与固定端块的水平方向的两侧,所述磁场组件包括两个永磁体4,所述永磁体4的形状为长方体形,所述永磁体4固定在两个固定端块之间,所述磁场组件的两个永磁体4中,其中一个永磁体4位于线圈2的外侧,另一个位于永磁体4位于线圈2的内侧,两个磁场组件的磁场方向相反。

磁场装置通过两个磁场组件构成,两个磁场组件分别作用在线圈2的水平方向的两侧,在磁场组件中,两个永磁体4分别位于线圈2的内外两侧,且固定在两个固定端块之间,电流从其中一个导线3进入线圈2内后,绕着回形的线圈2从另一个导线3流出,使得线圈2的水平方向的两侧,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反,而线圈2两侧的磁场组件中,通过控制永磁体4的安装方式,使得两个磁场组件中的两个永磁体4构成的磁场的方向相反,进而使得通过电流的线圈2的两侧均受到来自同一方向的安培力,作用在线圈2上,带动滑块1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滑块1的稳定移动,所述磁场组件还包括导向光轴5,所述导向光轴5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导向光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端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的与固定端块垂直的水平方向设有两个缺口,所述缺口的形状为半圆柱形,所述缺口与导向光轴5相匹配,所述滑块1与导向光轴5滑动连接。

将两个导向光轴5固定在两个固定端块之间,圆柱形的导向光轴5穿过滑块1两侧的半圆柱形的缺口,从而固定了滑块1的移动方向,使得线圈2通电后,滑块1沿着导向光轴5的轴线方向进行平稳的移动。

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端块包括固定板6和两个侧板7,所述固定板6上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与导向光轴5一一对应,所述导向光轴5的两端分别固定板6上的两个圆孔内,所述固定板6固定在两个侧板7之间,所述固定板6和两个侧板7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侧板7与磁场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磁板上设有两个条形口,所述条形口与永磁体4一一对应,所述永磁体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7的条形口内。固定板6上的圆孔可方便导向光轴5的插入,并将导向光轴5固定,而在固定块的两侧的侧板7上,通过条形口可方便插入永磁体4,而后固定永磁体4的位置,从而方便将导向光轴5和永磁体4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块之间和两个侧板7之间。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滑块1移动时所受的摩擦力,所述导向光轴5上涂有润滑油。通过在导向光轴5表面涂润滑油,减小了滑块1的半圆形缺口与导向光轴5之间的摩擦,方便了滑块1的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滑块1的移动,所述导线3为柔性带状电线。导线3采用柔性的材料制作而成,可减小线圈2和滑块1移动时,来自导线3形态发生变化后产生的阻力,同时导线3为带状的电线,保证了线圈2与导线3的接触,便于向线圈2供电,使得线圈2在通电后受到磁场安培力的作用影响而发生移动。

该圈轨式电动机在使用时,通过两个导线3可向线圈2中通入电流,使得线圈2接触供电电路,在通入恒稳直流电时,线圈2会大带动滑块1和导线3进行移动,整个移动过程前期会保持持续加速,若行程足够,在达到一定速度后会由于反向动生电动势不再加速并保持匀速移动,移动的加速度和方向使恒稳直流电的大小和方向而定;在采用脉冲直流电进行供电时,线圈2的加速度根据该时刻线圈2内的脉冲大小和线圈2速度而定,运动方向由脉冲直流电的方向而定;采用一定功率的交流电进行供电时,线圈2会根据交流电的瞬时电流和交流频率做往复运动。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消除了接触电阻和摩擦电阻,避免了产生大量的焦耳热而使得设备损坏,通过导线3对线圈2供电,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圈轨式直线电动机通过柔性带状电线制得的导线3对线圈2进行供电,消除了接触电阻和摩擦电阻,并消除了供电轨道,使得通电的线圈2受到永磁体4产生的恒定磁场的安培力,而带动滑块1在两个固定端块之间进行移动,避免了滑块1移动时产生的焦耳热,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该圈轨式直线电动机的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