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IDC机房的电源防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0894发布日期:2019-09-29 18:4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IDC机房的电源防雷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源防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idc机房的电源防雷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串联式电源防雷器,包括第一限压限流支路、第二限压限流支路、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圈;第一限压限流支路由第一、第二、第三压敏电阻构成,第一压敏电阻接于线间作为线间电压,第二、第三压敏电阻节点接地,作为线地间限压;第二限压限流支路由第四、五、六压敏电阻构成,第六压敏电阻接于线间作为线间限压,第四、五压敏电阻节点接地,作为线地间限压。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对压敏电阻缺少过热和接地保护,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仍然有一定的浪涌电压和电流输送到机房设备端,存在损坏设备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idc机房的电源防雷器,经过三级对雷电浪涌的防护,可以有效地阻止雷电浪涌对机房设备的冲击,从而使输送到机房设备的电源稳定可靠,消除了雷电对机设备房造成的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idc机房的电源防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限压限流支路、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第三级限压限流支路;所述第一级限压限流支路包括气体放电管gdt1,gdt1采用三极放电管,第1、2极跨接两电源线间,第3极接地;所述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包括压敏电阻mov1、mov2、mov3、二极放电管gdt2和熔断器fu1、fu2、fu3,fu1、fu2、fu3分别与mov1、mov2、mov3串联实现过温控制,压敏电阻mov1接于线间作为线间限压,压敏电阻mov2、mov3串联节点通过二极放电管gdt2接地,作为线地间限压;所述第三级限压限流支路包括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tvs2、tvs3,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接于线间作为线间限压,tvs2、tvs3串联节点接地作为线地间限压;所述第一级限压限流支路与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之间接有退耦器l1、l2,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与第三级限压限流支路之间接设有退耦器l3、l4,通过级间串联退耦器确保三级防雷器启动的先后顺序。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防雷器还包括退耦器l1、l2、l3、l4;所述l1、l3位于火线,所述l1的两端接于第一级限压限流支路与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所述l3的两端接于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与第三级限压限流支路;所述l2、l4位于零线,所述l2的两端接于第一级限压限流支路与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所述l4的两端接于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与第三级限压限流支路;确保三级防雷器启动的先后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采用复合型电涌保护,充分发挥三种常用的防浪涌元件的优势,弥补了防浪涌元件单体结构的缺陷,具有多级限压限流功能,残压低、通流容量大、反应迅速快、安全系数高的特点,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机房用电设备安全。

进一步地,由三级相对独立的限压限流支路串联组成,实现idc机房电源发生雷电浪涌时由强到弱的逐级防护。

进一步地,熔断器fu1、fu2、fu3分别与压敏电阻mov1、mov2、mov3串联实现过温控制,并采用复合对称电路,实现共模、差模全保护,一旦压敏电阻发生短路失效,能与电路脱离避免引起火灾。

进一步地,第三级防护支路由大功率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tvs2、tvs3组成,充分利用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残压低,动作精度高,反应时间快,无跟随电流的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适用于idc机房的电源防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适用于idc机房的电源防雷器。包括第一级限压限流支路、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第三级限压限流支路;所述第一级限压限流支路包括气体放电管gdt1,gdt1采用三极放电管,第1、2极跨接两电源线间,第3极接地;所述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包括压敏电阻mov1、mov2、mov3、二极放电管gdt2和熔断器fu1、fu2、fu3,fu1、fu2、fu3分别与mov1、mov2、mov3串联实现过温控制,压敏电阻mov1接于线间作为线间限压,压敏电阻mov2、mov3串联节点通过二极放电管gdt2接地,作为线地间限压;所述第三级限压限流支路包括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tvs2、tvs3,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接于线间作为线间限压,tvs2、tvs3串联节点接地作为线地间限压;所述第一级限压限流支路与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之间接有退耦器l1、l2,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与第三级限压限流支路之间接设有退耦器l3、l4,通过级间串联退耦器确保三级防雷器启动的先后顺序。

本发明采用复合型电涌保护,充分发挥三种常用的防浪涌元件的优势,弥补了防浪涌元件单体结构的缺陷,具有多级限压限流功能,残压低、通流容量大、反应迅速快、安全系数高的特点,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用电设备安全。

进一步地,由三级相对独立的限压限流支路串联组成,实现idc机房电源发生雷电浪涌时由强到弱的逐级防护。

进一步地,熔断器fu1、fu2、fu3分别与压敏电阻mov1、mov2、mov3串联实现过温控制,并采用复合对称电路,实现共模、差模全保护,一旦压敏电阻发生短路失效,能与电路脱离避免引起火灾。

进一步地,第三级防护支路由大功率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tvs2、tvs3组成,充分利用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残压低,动作精度高,反应时间快,无跟随电流的特性。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退耦器l1、l2、l3、l4;所述l1、l3位于火线,所述l1的两端接于第一级限压限流支路与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所述l3的两端接于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与第三级限压限流支路;所述l2、l4位于零线,所述l2的两端接于第一级限压限流支路与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所述l4的两端接于第二级限压限流支路与第三级限压限流支路;确保三级防雷器启动的先后顺序。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