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8739发布日期:2020-03-24 20:4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开关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开关柜。



背景技术:

开关柜是一种用于保护内部元器件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柜子。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通常会将各种开关集成于柜子内部,从而对柜子内部的开关进行统一管理。

通常所用的开关柜,均会设置一个可转动用于实现开合的门体。而设置门体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个是让门体处于敞开状态,从而方便管理人员对开关进行控制;另一个是让门体处于闭合状态,防止开关受到外界的随意干扰。

为了让门体处于稳定的闭合状态,通常会设置锁体结构,而传统的锁体结构基本为钥匙开启结构,即一把钥匙配一把锁,当管理人员随身没有携带钥匙或钥匙遗失时,当前开关柜的门体也就不能被开启。另一方面,如果不设置锁体结构,只是让门体简单的合上,这样,就会使得门体处于可被轻易开启的状态,不利于开关柜的安全使用。

因此,如何在这两方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让门体处于稳定的上锁状态,不被轻易开启,只有熟悉操作的内部管理人员才能将开关柜的门体打开,这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于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开关柜,让门体处于稳定的上锁状态,不被轻易开启,只有熟悉操作的内部管理人员才能将开关柜的门体打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适于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开关柜,包括:柜体、门体、锁体;

所述柜体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柜体的侧壁具有一开口端,所述门体转动设于所述柜体的开口端处;

转动所述门体,以使得所述柜体的开口端处于敞开或封闭状态;

所述锁体安装于所述门体上,所述门体具有内侧面板及外侧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锁体包括:一级锁舌机构、二级锁舌机构、开闭锁传动机构、开闭锁旋钮、开闭锁滑块;

所述一级锁舌机构包括一级锁舌本体及与所述一级锁舌本体连接的一级锁舌复位弹性件,所述一级锁舌本体滑动设于所述门体的内侧面板上,所述一级锁舌复位弹性件用于为所述一级锁舌本体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柜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一级锁舌本体对应的一级锁槽;

所述二级锁舌机构包括二级锁舌本体及从动齿轮,所述二级锁舌本体滑动设于所述门体的内侧面板上,所述从动齿轮转动设于所述门体的内侧面板上,所述二级锁舌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直齿;所述柜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二级锁舌本体对应的二级锁槽;

所述开闭锁传动机构包括:跷板、弹性片、升降杆、凸轮、压持弹性件;

所述跷板具有转动端及锁合端,所述跷板的转动端转动设于所述一级锁舌本体上,所述跷板的转动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或分离;所述弹性片用于为所述跷板提供弹性回复力;

所述凸轮转动设于所述门体的内侧面板上,用于提供弹性回复力的所述压持弹性件使得所述升降杆的一端压持于所述凸轮的凸轮面上,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卡持于所述跷板的锁合端或压持于所述跷板的板面上;

所述开闭锁旋钮转动设于所述门体的外侧面板上并与所述凸轮连接;

所述开闭锁滑块滑动设于所述门体的外侧面板上并与所述一级锁舌本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锁舌本体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跷板收容于所述容置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跷板的锁合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弧形凹槽结构,所述升降杆为圆柱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锁舌复位弹性件为弹簧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锁舌复位弹性件用于为所述一级锁舌本体提供弹性回复力,以使得所述一级锁舌本体向远离所述一级锁槽的方向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持弹性件为弹簧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持弹性件用于为所述升降杆提供弹性回复力,以使得所述升降杆向靠近所述凸轮的方向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体为方形框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体的底部设有移动滚轮。

本发明的一种适于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开关柜,让门体处于稳定的上锁状态,不被轻易开启,只有熟悉操作的内部管理人员才能将开关柜的门体打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适于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开关柜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适于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开关柜包含有锁体的结构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锁体的结构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锁体的凸轮与升降杆的配合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升降杆、一级锁舌本体以及跷板的配合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一级锁舌本体和跷板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适于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开关柜10,包括:柜体20、门体30、锁体40。

柜体20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柜体20的侧壁具有一开口端(图未示),门体30转动设于柜体20的开口端处。转动门体30,以使得柜体20的开口端处于敞开或封闭状态。锁体40安装于门体30上,门体30具有内侧面板(图未示)及外侧面板(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柜体20为方形框体结构,柜体20的底部设有移动滚轮21(如图2所示)。

例如,转动门体30,当柜体20的开口端处于敞开状态时,这样,管理人员便可以对柜体20内的开关等元器件进行控制;又如,转动门体30,当柜体20的开口端处于封闭状态时,这样,就可以防止柜体20内的开关等元器件受到外界的干扰。

而在门体30上设置锁体40,就可以对门体30进行上锁,使得门体30处于稳定的闭合状态,有效提高了整个开关柜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让门体30处于稳定的闭合状态,通常会设置锁体40,而传统的锁体结构基本为钥匙开启结构,即一把钥匙配一把锁,当管理人员随身没有携带钥匙或钥匙遗失时,当前开关柜的门体也就不能被开启。另一方面,如果不设置锁体结构,只是让门体简单的合上,这样,就会使得门体处于可被轻易开启的状态,不利于开关柜的安全使用。

因此,如何在这两方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让门体处于稳定的上锁状态,不被轻易开启,只有熟悉操作的内部管理人员才能将开关柜的门体打开,这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下面,对上述的锁体40的具体结构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具体的,锁体40包括:一级锁舌机构100、二级锁舌机构200、开闭锁传动机构300、开闭锁旋钮400(如图1所示)、开闭锁滑块500(如图1所示)。

如图3所示,其中,一级锁舌机构100包括一级锁舌本体110及与一级锁舌本体110连接的一级锁舌复位弹性件120,一级锁舌本体110滑动设于门体30的内侧面板上,一级锁舌复位弹性件120用于为一级锁舌本体110提供弹性回复力。在本实施例中,一级锁舌复位弹性件120为弹簧结构。

另外,柜体20上开设有与一级锁舌本体110对应的一级锁槽(图未示)。一级锁舌复位弹性件120用于为一级锁舌本体110提供弹性回复力,以使得一级锁舌本体110向远离一级锁槽的方向复位。

如图3所示,其中,二级锁舌机构200包括二级锁舌本体210及从动齿轮220,二级锁舌本体210滑动设于门体30的内侧面板上,从动齿轮220转动设于门体30的内侧面板上,二级锁舌本体210上开设有与从动齿轮220啮合的直齿。另外,柜体20上开设有与二级锁舌本体210对应的二级锁槽(图未示)。

如图3所示,其中,开闭锁传动机构300包括:跷板310、弹性片320、升降杆330、凸轮340、压持弹性件350。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进一步的,跷板310具有转动端311及锁合端312,跷板310的转动端311转动设于一级锁舌本体110上,跷板310的转动端311设有主动齿轮360(如图3所示),主动齿轮360与从动齿轮220啮合或分离。弹性片320用于为跷板310提供弹性回复力。具体的,一级锁舌本体110上开设有容置槽111,跷板310收容于容置槽111中,跷板310的锁合端311开设有卡槽313,卡槽313为弧形凹槽结构,升降杆330为圆柱体结构。

如图3及图4所示,凸轮340转动设于门体30的内侧面板上,用于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压持弹性件350使得升降杆330的一端压持于凸轮340的凸轮面上,升降杆330的另一端卡持于跷板310的锁合端312或压持于跷板310的板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压持弹性件350为弹簧结构,压持弹性件350用于为升降杆330提供弹性回复力,以使得升降杆330向靠近凸轮340的方向复位。

其中,开闭锁旋钮400转动设于门体30的外侧面板上并与凸轮340连接;开闭锁滑块500滑动设于门体30的外侧面板上并与一级锁舌本体110连接。

下面,对上述的锁体4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当门体30处于上锁状态时,即一级锁舌本体110的一端收容于柜体20的一级锁槽内,同时,二级锁舌本体210的一端收容于柜体20的二级锁槽内,此时,门体30不能被打开;

当需要将门体30打开时,需要使得一级锁舌本体110的一端脱离一级锁槽,同时的,二级锁舌本体210的一端也需要脱离二级锁槽的束缚,开锁动作如下:

转动开闭锁旋钮400,开闭锁旋钮400进而带动凸轮340转动一个角度,在压持弹性件35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升降杆330会下降一个高度,而当升降杆330下降一个高度时,升降杆330的一端会脱离跷板310的锁合端312;

当升降杆330的一端脱离跷板310的锁合端312后,一级锁舌复位弹性件120会促使一级锁舌本体110复位,即一级锁舌本体110的一端脱离一级锁槽,此时,便实现了一级锁舌本体110的解锁;

要说明的是,在一级锁舌本体110移动的过程中,一级锁舌本体110上的跷板310也会跟随着移动;而此时的升降杆330已经脱离了跷板310的锁合端312,并且升降杆330位于跷板310的板面下方,跷板310不再受到升降杆330的束缚,从而使得跷板310可以顺畅的移动;

当一级锁舌复位弹性件120促使一级锁舌本体110复位到极限位置后,一级锁舌本体110上的跷板310也不再移动,此时,跷板310上的主动齿轮360也移位并与从动齿轮220啮合在一起,并且,升降杆330的一端也压持于跷板310的板面上;

当升降杆330的一端压持于跷板310的板面上后,反向转动开闭锁旋钮400,开闭锁旋钮400进而带动凸轮340反向转动一个角度,于是,凸轮340会将升降杆330顶起一个高度,这样,跷板310受到升降杆330的顶升力而发生转动,跷板310进而通过转动端311带动主动齿轮360转动一个角度,主动齿轮360再而带动从动齿轮220转动;

又由于二级锁舌本体210上开设有与从动齿轮220啮合的直齿,因此,转动中的从动齿轮220又会带动二级锁舌本体210滑动,于是,二级锁舌本体210的一端会脱离二级锁槽的束缚,便实现了二级锁舌本体210的解锁;

至此,一级锁舌本体110的一端脱离一级锁槽的束缚,二级锁舌本体210的一端也脱离二级锁槽的束缚,于是,便可以将门体30打开;

可以将上述的动作过程简单概括如下:正向转动开闭锁旋钮400,实现了一级锁舌本体110的解锁,再反向转动开闭锁旋钮400,进而实现二级锁舌本体210的解锁。可以理解,通过对开闭锁旋钮400一次正转和一次反转,便可以实现两级解锁,对于内部管理人员来说,这是非常简单且容易记住的解锁动作,然而,对于外部的非管理人员来说,如果不熟悉内部操作步骤,将难以解锁;

当需要将门体30关闭时,还需要再一次通过开闭锁旋钮400促使凸轮340转动,并在压持弹性件350的配合下使得升降杆330下降一个高度,此时,升降杆330也就不再压持在跷板310的板面上,跷板310又会受到弹性片320的作用力而转动复位,转动复位的跷板310通过主动齿轮360带动从动齿轮220转动,从动齿轮220进而带动二级锁舌本体210向着二级锁槽的方向移动,使得二级锁舌本体210的一端再次收容在二级锁槽内;

接着,移动开闭锁滑块500,开闭锁滑块500进而带动一级锁舌本体110向着一级锁槽的方向移动,使得一级锁舌本体110的一端再次收容在一级锁槽内,而此时,一级锁舌复位弹性件120还会提供弹性回复力给一级锁舌本体110,因此,需要又一次的通过开闭锁旋钮400促使凸轮340转动,使得凸轮340对升降杆330进行顶升,进而使得升降杆330的一端重新卡持于跷板310的锁合端312上,至此,便稳定的实现了两级上锁;

也可以理解,对于内部管理人员来说,可以非常容易的实现上锁操作,然而,对于外部的非管理人员来说,如果不熟悉内部操作步骤,将难以上锁。

本发明的一种适于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开关柜,让门体处于稳定的上锁状态,不被轻易开启,只有熟悉操作的内部管理人员才能将开关柜的门体打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