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级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2558发布日期:2019-08-16 22:0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级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机组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级电缆。



背景技术:

核级电缆,种类、数量繁多。据估算,一座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所需各类电缆,型号有100余种,总长近200万米,价值约1亿元左右。如果按用途划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测量电缆,通信电缆,防火电缆(硅绝缘电缆)等五大类。它们不仅应具有普通电缆的一般特性,还要具有低烟、无卤、阻燃等特性,并要具有特定的耐环境性(如耐辐射性、耐LOCA性)。目前国内尽管有专门研发和生产核级电缆的电缆企业,但是现有的电缆缓冲能力差,受到挤压时,极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级电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级电缆,包括外壳、上盖、屏蔽网和内套,所述外壳侧面插接有用于固定内套的上盖,所述内套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上盖表面开设有用于缆线传出的出线孔,所述内套由缓冲块、固定圆筒、弹力带和支撑板组成,所述缓冲块胶接在固定圆筒四周,所述缓冲块为条形橡胶块,缓冲块数量为四个,缓冲块之间通过弹力带相连,所述固定圆筒内焊接有用于将缆线分隔的支撑板,所述缆线放置在固定圆筒与支撑板之间,所述外壳内壁焊接有用于减少缆线干扰的屏蔽网。

优选的,所述弹力带为圆柱形弹性橡胶带,所述支撑板为十字形设计,支撑板中心设有用于重要线缆穿过的线筒。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套和上盖材料均交联聚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造价成本低;在核电站使用电缆时,将缆线穿过支撑板,安装在内套的支撑板内,将内套安装在外壳内部,通过上盖插接在外壳侧面,线缆通过出线孔传出,进行信号的传输,十分方便,通过内套的缓冲块和弹力带,防止线缆受到挤压损坏,通过屏蔽网减少线缆受到的干扰,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核级电缆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核级电缆的上盖拔出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核级电缆的上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上盖,3、出线孔,4、内套,5、屏蔽网,6、弹力带,7、缓冲块,8、固定圆筒,9、缆线,1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核级电缆,包括外壳1、上盖2、屏蔽网5和内套4,所述外壳1侧面插接有用于固定内套4的上盖2,所述内套4安装在外壳1内部,所述上盖2表面开设有用于缆线9传出的出线孔3,所述内套4由缓冲块7、固定圆筒8、弹力带6和支撑板10组成,所述缓冲块7胶接在固定圆筒8四周,所述缓冲块7为条形橡胶块,缓冲块7数量为四个,缓冲块7之间通过弹力带6相连,所述固定圆筒8内焊接有用于将缆线9分隔的支撑板10,所述缆线9放置在固定圆筒8与支撑板10之间,所述外壳1内壁焊接有用于减少缆线9干扰的屏蔽网5。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核电站使用电缆时,将缆线9穿过支撑板10,安装在内套4的支撑板10内,将内套4安装在外壳1内部,通过上盖2插接在外壳1侧面,线缆通过出线孔3传出,进行信号的传输,十分方便,通过内套4的缓冲块7和弹力带6,防止线缆受到挤压损坏,通过屏蔽网5减少线缆受到的干扰,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