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3098发布日期:2019-09-06 20:38阅读:2016来源:国知局
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避雷带固定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仿古瓦屋面避雷带支架在施工过程中,因瓦屋面无法固定避雷带支架,传统做法先在斜屋面混凝土上做好支架,盖瓦时在相对应位置对瓦进行开孔以保证支架穿过瓦面,最后对开孔处做防水处理。

此类做法虽然可行,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间沟通问题,存在现场工序交接不及时导致返工,且开孔位置不够精确导致支架倾斜,影响仿古建筑整体美观,另外孔洞防水处理难度较大,时间一久,存在漏水隐患。

因此这种避雷带支架施工方法,对专业间协调沟通及工人的技能要求较高,现场实施难度极大。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其安装固定方便,施工简单,且能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其安装固定方便,施工简单,且能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其特点是,包括拱形底座、竖向螺杆、倒V形弹性件、调节部件和接闪带,所述倒V形弹性件罩设在所述拱形底座上,所述倒V形弹性件的两侧的下端连接所述拱形底座的两侧的下端,所述竖向螺杆穿设所述倒V形弹性件的中部尖端位置,所述竖向螺杆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拱形底座的顶端上,所述接闪带设置在所述竖向螺杆的顶端,所述调节部件套设并螺纹啮合在所述竖向螺杆上且位于所述接闪带和所述中部尖端位置之间。

较佳地,所述调节部件是螺母。

较佳地,所述接闪带焊接在所述的竖向螺杆的顶端。

较佳地,所述倒V形弹性件是倒V形弹性扁铁。

较佳地,所述倒V形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板件和第二弹性板件,所述的倒V形弹性件的两侧的下端分别为所述第一弹性板件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弹性板件的下端,所述的第一弹性板件的下端和所述的第二弹性板件的下端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板件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弹性板件的上端相连接形成所述中部尖端位置。

更佳地,所述第一弹性板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板件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包括拱形底座、竖向螺杆、倒V形弹性件、调节部件和接闪带,倒V形弹性件罩设在拱形底座上,倒V形弹性件的两侧的下端连接拱形底座的两侧的下端,竖向螺杆穿设倒V形弹性件的中部尖端位置,竖向螺杆的底端设置在拱形底座的顶端上,接闪带设置在竖向螺杆的顶端,调节部件套设并螺纹啮合在竖向螺杆上且位于接闪带和中部尖端位置之间,使用时通过调节部件在竖向螺杆上上下移动调节倒V形弹性件使拱形底座与瓦面固定,因此,其安装固定方便,施工简单,且能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包括拱形底座、竖向螺杆、倒V形弹性件、调节部件和接闪带,倒V形弹性件罩设在拱形底座上,倒V形弹性件的两侧的下端连接拱形底座的两侧的下端,竖向螺杆穿设倒V形弹性件的中部尖端位置,竖向螺杆的底端设置在拱形底座的顶端上,接闪带设置在竖向螺杆的顶端,调节部件套设并螺纹啮合在竖向螺杆上且位于接闪带和中部尖端位置之间,使用时通过调节部件在竖向螺杆上上下移动调节倒V形弹性件使拱形底座与瓦面固定,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的一具体实施例固定在仿古瓦屋面的主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拱形底座;2竖向螺杆;3倒V形弹性件;4调节部件;5接闪带;6混凝土;7仿古瓦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包括拱形底座1、竖向螺杆2、倒V形弹性件3、调节部件4和接闪带5,所述倒V形弹性件3罩设在所述拱形底座1上,所述倒V形弹性件3的两侧的下端连接所述拱形底座1的两侧的下端,所述竖向螺杆2穿设所述倒V形弹性件3的中部尖端位置,所述竖向螺杆2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拱形底座1的顶端上,所述接闪带5设置在所述竖向螺杆2的顶端,所述调节部件4套设并螺纹啮合在所述竖向螺杆2上且位于所述接闪带5和所述中部尖端位置之间。

所述调节部件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调节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件4是螺母。

所述接闪带5设置在所述竖向螺杆2的顶端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接闪带5焊接在所述的竖向螺杆2的顶端。

所述倒V形弹性件3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倒V形弹性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倒V形弹性件3是倒V形弹性扁铁。

所述倒V形弹性件3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构成,较佳地,所述倒V形弹性件3包括第一弹性板件和第二弹性板件,所述的倒V形弹性件3的两侧的下端分别为所述第一弹性板件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弹性板件的下端,所述的第一弹性板件的下端和所述的第二弹性板件的下端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板件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弹性板件的上端相连接形成所述中部尖端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倒V形弹性件3是倒V形弹性扁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板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板件均为弹性扁铁。

所述第一弹性板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板件可以是两个部件,相互连接而成,也可以是单一部件,即一体成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板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板件一体成型。

使用时,请参见图1所示,混凝土6上铺设有仿古瓦屋面7,将倒V形弹性件3的两侧的下端和拱形底座1的两侧的下端置于相邻的两张仿古瓦屋面7上,旋转调节部件4使得调节部件4在竖向螺杆2上向下移动,将倒V形弹性件3的中部尖端位置向下压,从而使倒V形弹性件3的两侧的下端撑开,带动拱形底座1的两侧的下端撑开,反之,则使倒V形弹性件3的两侧的下端靠拢,带动拱形底座1的两侧的下端靠拢,从而通过旋转调节部件4使得调节部件4在竖向螺杆2上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倒V形弹性件3使拱形底座1与仿古瓦屋面7固定,然后将倒V形弹性件3的两侧的下端与仿古瓦屋面7填实固定。

因此,为了解决由于施工过程复杂、机电与土建现场沟通不到位,以及防止后期渗漏问题,导致避雷带固定支架质量不合要求的问题。在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施工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是一种紧定式固定支架。采用该固定支架进行避雷带固定支架施工,只需要机电专业在屋面瓦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就行,避免交叉作业。安装固定方便,施工简单,且能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具有显著的优势,解决了传统避雷带固定支架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仿古瓦屋面避雷带固定支架安装固定方便,施工简单,且能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