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8582发布日期:2019-10-19 03:24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除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冬季输电线路覆冰现象频发,引起杆塔倒塌、线路断裂,以致大面积停电事故。这严重的影响了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并且每年都会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针对输电线路覆冰现象,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加热融冰、机械破冰、被动除冰等除冰方式,并相继设计开发了交直流融冰系统、除冰机器人等产品,相比于交直流融冰系统,除冰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灵活、操作简便等多方面优势,在应对输电线路覆冰方面的工程领域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除冰机器人多采用是机械物理除冰方式,如冲击式除冰刀、旋转敲击等形式,都具有优秀的除冰效率,但却很难处理输电线路覆冰残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该机构可通过加热方式配合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完成输电线路覆冰的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片、隔热板、支架和电源,所述支架为一体成型的折角结构,支架包括侧翼和中脊,中脊两边分别设有侧翼,两个侧翼互相垂直,两个侧翼上均安装有加热片和隔热板,加热片和隔热板层叠设置,隔热板位于加热片与支架之间,电源与各加热片连接。其中,支架用于固定安装加热片和隔热板,隔热板用于减少加热片对支架的热传导,提高加热片对输电线路覆冰的融化效果,支架的折角结构可以使输电线路处于半包围的加热环境,实现高效率的非接触式加热融冰,加热效果良好,尤其适合残余覆冰的清除。

所述加热片和隔热板均安装于侧翼的中心位置,侧翼的面积大于隔热板的面积。其中,加热片和隔热板通过螺栓安装于支架的侧翼上,侧翼的四周留有足够空间可加工多个通孔,以便安装固定于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主体结构上;中脊上也可加工多个通孔,作为安装固定于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主体结构上的另一选择。可根据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的主体结构,来选择通过支架的侧翼或中脊进行固定,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固定支架,应保证加热片与覆冰线路空间尺度合适,达到加热片与覆冰线路在非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加热融冰。

所述加热片和隔热板的形状和面积相同,加热片、隔热板和支架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电源通过电线连接两个侧翼上的加热片,各加热片之间为并联方式。以保证两个加热片的能量供应,减少故障的发生,保持加热机构的工作稳定安全。

所述支架的侧翼上设有安装加热片和隔热板的沉孔。螺栓头落入沉孔中,支架的外侧表面平整,避免凸起的螺栓头与除冰机器人之间配合不当。

所述加热片采用硅橡胶加热片,干烧表面温度为150~170℃。

所述隔热板采用硅酸铝隔热板。

所述电源采用锂电池。

所述加热机构成对使用。通过对称的夹持结构实现对覆冰输电线路的全包围式加热。

上述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其使用原理是:电源为加热片提供能量,加热片发热融化输电线路的覆冰,隔热板辅助提高加热片对输电线路覆冰的融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采用非接触半包围式加热,具有加热效果良好、造价低廉、制作安装灵活等优势,可适应不同安装形式的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以实现高效率的非接触式加热融冰功能,针对机械除冰后的输电线路有残余覆冰的情况,本加热机构具有优良的除冰效果。

本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融冰效率良好,实现了近距离非接触式融冰,对覆冰整体及残余均具有融化去除效果。

本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的核心部件硅橡胶加热片和硅酸铝隔热板均为成熟产品,成本低、获取难度小,形状开孔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整体架构精简,组装工艺要求不高。

本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可单独安装于除冰机器人上使用,也可以配合机械除冰,去除线路覆冰残余,支架两翼和中脊都有充足的空间进行开孔,用以固定在除冰机器人的主体结构上,具有安装和使用灵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片、隔热板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片、隔热板和支架的安装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所示,1为硅酸铝隔热板、2为硅橡胶加热片、3为螺栓、4为电线、5为电池座、6为锂电池、7为支架的侧翼、8为支架的中脊、9为输电线路、10为线路覆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硅橡胶加热片2、硅酸铝隔热板1、支架和锂电池6,支架为一体成型的折角结构,支架包括侧翼7和中脊8,中脊两边分别与侧翼相接,两个侧翼互相垂直,两个侧翼上均安装有硅橡胶加热片和硅酸铝隔热板,硅橡胶加热片和硅酸铝隔热板层叠设置,硅酸铝隔热板位于硅橡胶加热片与支架之间,锂电池为硅橡胶加热片提供能量。支架用于固定安装硅橡胶加热片和硅酸铝隔热板,硅酸铝隔热板用于减少硅橡胶加热片对支架的热传导,提高硅橡胶加热片对输电线路9覆冰10的融化效果,支架的折角结构可以使输电线路处于半包围的加热环境,实现高效率的非接触式加热融冰,加热效果良好,尤其适合残余覆冰的清除。

如图2所示,硅橡胶加热片和硅酸铝隔热板均安装于支架侧翼的中心位置,支架的侧翼面积大于硅酸铝隔热板的面积。硅橡胶加热片和硅酸铝隔热板通过螺栓安装于支架的侧翼上,侧翼的四周留有足够空间可加工多个通孔,以便安装固定于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主体结构上;中脊上也可加工多个通孔,作为安装固定于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主体结构上的另一选择。可根据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的主体结构,来选择通过支架的侧翼或中脊进行固定,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固定支架,应保证硅橡胶加热片与覆冰线路空间尺度合适,达到硅橡胶加热片与覆冰线路在非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加热融冰。硅橡胶加热片和硅酸铝隔热板具有相同的大小,硅橡胶加热片和硅酸铝隔热板在相同位置分别设有四个通孔。锂电池安装在电池座5上,锂电池通过电线4连接两边的硅橡胶加热片,两边的硅橡胶加热片采用并联方式。以保证两个硅橡胶加热片的能量供应,减少故障的发生,保持加热机构的工作稳定安全。

如图3所示,支架的侧翼上设有安装硅橡胶加热片和硅酸铝隔热板的沉孔,硅橡胶加热片、硅酸铝隔热板和支架通过螺栓3连接。螺栓头落入沉孔中,支架的外侧表面平整,避免凸起的螺栓头与除冰机器人之间配合不当。硅橡胶加热片的干烧表面温度为150~17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除冰的加热机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加热机构成对使用,通过对称的夹持结构实现对覆冰输电线路的全包围式加热。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