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无线通讯的过电压抑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7936发布日期:2019-11-05 23:5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无线通讯的过电压抑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电压抑制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无线通讯的过电压抑制柜。



背景技术:

过电压抑制柜又叫做pt柜,PT柜主要是由PT、CT(电流互感器)和避雷器等三部分构成,主要是起计量、保护、监测的作用,过电压主要有大气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弧光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经检索,授权公开号为CN20588269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GPRS无线通信功能的过电压抑制综合装置,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主回路进线侧装设有过电压抑制器组,所述过电压抑制器的外部还连接有测温装置,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外部的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报警装置和GPRS无线通讯模块,所述GPRS无线通讯模块通过GPRS数据发射与外部位于操作人员手中的便携式移动设备连接,其具有GPRS无线通信功能的过电压抑制综合装置通过加设信号采集装置将多处的电压抑制器结构的工作状态和电力参数进行综合整合,使得处理器能够实时的监控装置的工作状态,通过报警装置和GPRS无线通讯模块实现监测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数据传输能力强。

但是,上述技术中还存在不足之处,由于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通常是装置在过电压抑制柜体内,过电压抑制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运行大量的程序期间,会产生大量的的热量,如热量不及时散发出去容易烧坏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缩短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传统的过电压抑制柜通常只是简单的开设几个散热孔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比较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无线通讯的过电压抑制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无线通讯的过电压抑制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无线通讯的过电压抑制柜,包括过电压抑制柜体,所述过电压抑制柜体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过电压抑制柜体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惰轮,所述过电压抑制柜体内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惰轮,所述第二惰轮与对应的第一惰轮之间缠绕有同一个第一皮带,所述过电压抑制柜体内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三横杆,所述第三横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三惰轮,所述第三惰轮与对应的第二惰轮之间缠绕有同一个第二皮带,所述过电压抑制柜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散热器。

优选的,两个第二横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与两个第三横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过电压抑制柜体的顶部内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均与第一横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电压抑制柜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圆形块,两个第一圆形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横杆远离对应的扇叶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凹槽内并与对应的第一凹槽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电压抑制柜体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圆形块,所述第二圆形块位于对应的第一圆形块的下方,两个第二圆形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横杆远离对应的扇叶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二凹槽内并与对应的第二凹槽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环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轴承的内环均与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型号为QFGZ2-2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过电压抑制柜体、电机、第一锥形齿轮、第一横杆、第二锥形齿轮、第一惰轮、第二横杆、第二惰轮、第一皮带、第三横杆、第三惰轮、第二皮带和散热器相配合,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装置在过电压抑制柜体内工作期间,需要进行散热时,先启动散热器对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一级散热,过电压抑制柜体上装置有倒顺开关,倒顺开关、电机与外部电源通过电线依次电性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先扭动倒顺开关,电机将被启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横杆转动,第一横杆带动两个第一惰轮转动,在第一皮带的作用下,第一惰轮带动对应的第二惰轮转动,第二惰轮带动对应的第二横杆转动,在第二皮带的作用下,第二惰轮带动对应的第三惰轮转动,第三惰轮带动对应的第三横杆转动,当第二横杆与第三横杆转动时分别带动对应的两个扇叶转动,利用扇叶转动时产生的气流对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进行二级散热,从而完成本次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在过电压抑制柜体内的散热工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对装置在过电压抑制柜体内的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进行散热,延长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的使用寿命,操作起来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电压抑制柜体;2、电机;3、第一锥形齿轮;4、第一横杆;5、第二锥形齿轮;6、第一惰轮;7、第二横杆;8、第二惰轮;9、第一皮带;10、第三横杆;11、第三惰轮;12、第二皮带;13、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无线通讯的过电压抑制柜,包括过电压抑制柜体1,过电压抑制柜体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3,过电压抑制柜体1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横杆4,第一横杆4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5,第二锥形齿轮5与第一锥形齿轮3啮合,第一横杆4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惰轮6,过电压抑制柜体1内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横杆7,第二横杆7上固定套设有第二惰轮8,第二惰轮8与对应的第一惰轮6之间缠绕有同一个第一皮带9,过电压抑制柜体1内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三横杆10,第三横杆10上固定套设有第三惰轮11,第三惰轮11与对应的第二惰轮8之间缠绕有同一个第二皮带12,过电压抑制柜体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散热器13;

两个第二横杆7相互靠近的一端与两个第三横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扇叶,过电压抑制柜体1的顶部内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均与第一横杆4转动连接,过电压抑制柜体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圆形块,两个第一圆形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横杆7远离对应的扇叶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凹槽内并与对应的第一凹槽转动连接,过电压抑制柜体1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圆形块,第二圆形块位于对应的第一圆形块的下方,两个第二圆形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三横杆10远离对应的扇叶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二凹槽内并与对应的第二凹槽转动连接,通孔内设有轴承,轴承的外环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轴承的内环均与第一横杆4固定连接,散热器13的型号为QFGZ2-200,通过过电压抑制柜体1、电机2、第一锥形齿轮3、第一横杆4、第二锥形齿轮5、第一惰轮6、第二横杆7、第二惰轮8、第一皮带9、第三横杆10、第三惰轮11、第二皮带12和散热器13相配合,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装置在过电压抑制柜体1内工作期间,需要进行散热时,先启动散热器13对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一级散热,过电压抑制柜体1上装置有倒顺开关,倒顺开关、电机2与外部电源通过电线依次电性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先扭动倒顺开关,电机2将被启动,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锥形齿轮3转动,第一锥形齿轮3带动第二锥形齿轮5转动,第二锥形齿轮5带动第一横杆4转动,第一横杆4带动两个第一惰轮6转动,在第一皮带9的作用下,第一惰轮6带动对应的第二惰轮8转动,第二惰轮8带动对应的第二横杆7转动,在第二皮带12的作用下,第二惰轮8带动对应的第三惰轮11转动,第三惰轮11带动对应的第三横杆10转动,当第二横杆7与第三横杆10转动时分别带动对应的两个扇叶转动,利用扇叶转动时产生的气流对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进行二级散热,从而完成本次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在过电压抑制柜体1内的散热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对装置在过电压抑制柜体1内的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进行散热,延长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的使用寿命,操作起来简单便捷。

工作原理: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装置在过电压抑制柜体1内工作期间,需要进行散热时,先启动散热器13对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一级散热,过电压抑制柜体1上装置有倒顺开关,倒顺开关、电机2与外部电源通过电线依次电性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先扭动倒顺开关,电机2将被启动,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锥形齿轮3转动,第一锥形齿轮3带动第二锥形齿轮5转动,第二锥形齿轮5带动第一横杆4转动,第一横杆4带动两个第一惰轮6转动,在第一皮带9的作用下,第一惰轮6带动对应的第二惰轮8转动,第二惰轮8带动对应的第二横杆7在对应的第一凹槽内转动,在第二皮带12的作用下,第二惰轮8带动对应的第三惰轮11转动,第三惰轮11带动对应的第三横杆10在对应的第二凹槽内转动,当第二横杆7与第三横杆10转动时分别带动对应的两个扇叶转动,利用扇叶转动时产生的气流对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进行二级散热,从而完成本次过电压抑制综合设备在过电压抑制柜体1内的散热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