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移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5816发布日期:2019-09-12 08:54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移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广泛普及,人们的掌上娱乐方式变得多样化,由于电池技术领域的发展滞后,再加上现有的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电池电量消耗快,为了在户外或旅行途中能够长时间玩手机,避免因手机电量不足而断电,人们往往习惯性地携带一个移动电源,由于移动电源和手机是两个独立的部件,当使用者需要充电时,需要使用一根电源线与之相连接对手机进行充电,造成了携带的繁琐及不便性,而且目前市面上的背夹式移动电源是一体成型的,手机在进行充电的时候,手机放置比较困难,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使用不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手机壳式移动电源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用途移动电源装置,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上盖,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内设有可充电电池,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背面设有手电筒、电筒开关以及电源开关,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下端设有充电接口,所述上盖可活动的套设在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上端部设置,且所述移动电源本体与所述上盖合围形成一具有上开口的充电凹槽,手机安设在所述充电凹槽内,所述充电凹槽的下端设有与手机的充电接口相适配的充电接头,所述上盖的下端凹设有一凹部,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上端凸设有一嵌部,所述凹部套设在所述嵌部上,且所述凹部与所述嵌部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凹槽的下端还设有与所述充电凹槽连通的透音孔、耳麦孔及耳塞孔。

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下端还凹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槽,且所述透音孔、耳麦孔及耳塞孔皆与所述第一开口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和所述上盖的侧壁分别设有多个散热通孔。

优选地,所述多个散热通孔均与所述充电凹槽贯通,且沿所述充电凹槽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侧壁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开口槽,所述上盖的上端壁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开口槽。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底部设有摄像头通孔。

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背面还设有电量指示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电源与手机壳结合为一体,不需要额外的电源线,不占用空间,还可以充当手机壳保护手机,防止手机损伤;并且上盖与移动电源本体的可拆卸,使得手机在充电放置过程中非常方便快捷,提高用户体验,且充电时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背侧还设有手电筒,方便实用,提高了移动电源的用途,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装置的放置手机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装置的手机充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装置。

一并结合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多用途移动电源装置包括移动电源本体10和上盖20,移动电源本体10内设有可充电电池,移动电源本体10的背面设有手电筒111、电筒开关112以及电源开关109,移动电源本体10的下端设有充电接口108,上盖20可活动的套设在移动电源本体10的上端部设置,且移动电源本体10与上盖20合围形成一具有上开口的充电凹槽101,手机30安设在充电凹槽101内,充电凹槽101的下端设有与手机30的充电接口相适配的充电接头102,上盖20的下端凹设有一凹部203,移动电源本体10的上端凸设有一嵌部113,凹部203套设在嵌部113上,且凹部203与嵌部113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实现手机30的快速的放置充电,操作简单方便,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凹槽101的下端还设有与充电凹槽101相连通的且与手机30相对应匹配的透音孔103、耳麦孔104及耳塞孔105,使得手机30在充电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使用功能,实用性强。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电源本体10的下端还凹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口槽106,且透音孔103、耳麦孔104及耳塞孔105 皆与第一开口槽106连通,即第一开口槽106的设置使得透音孔103、耳麦孔 104及耳塞孔105能够与外界连通。

为了增强散热效果,使得给手机充电时不至于过热,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电源本体10和上盖20的侧壁分别设有多个散热通孔107。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散热孔107均与充电凹槽101 贯通,且沿充电凹槽10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散热通孔107的设置,增强了移动电源本体10的散热效果,使得手机30在上时间的长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的散发出去,保证设备能够稳定的长时间充电使用。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电源本体10的侧壁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开口槽108,上盖20的上端壁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开口槽201,第一开口槽108和第二开口槽201的设计主要是提供手机30上的控制键及电源键的操作空间,使得在充电的同时不影响手机30的正常使用,实用性强。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盖20的底部设有摄像头通孔202,手机30在充电时,手机30上的摄像头能够透过摄像头通孔202正常的使用。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电源本体10的背面还设有电量指示灯110,用以指示电量状态,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如图3和图4所示,当使用该充电装置给手机30充电时,仅需将上盖20从移动电源本体10的上端拔下,能够快速方便的将手机30放置在充电凹槽101内,将手机30充电接口与充电插头102对接后,将上盖20合上,即可快速方便的实现对手机30的充电。

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电源与手机壳结合为一体,不需要额外的电源线,不占用空间,还可以充当手机壳保护手机,防止手机损伤;并且上盖与移动电源本体的可拆卸,使得手机在充电放置过程中非常方便快捷,提高用户体验,且充电时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背侧还设有手电筒,方便实用,提高了移动电源的用途,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携带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