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6821发布日期:2020-01-07 09:44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双玻组件在投入使用时需要将固定在项目地,目前行业内由于光伏双玻组件的特性采用玻璃压块进行组件固定,这种采用玻璃压块进行组件固定的安装方式,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有:

1、在玻璃固定区域,因受力影响导致玻璃爆件;

2、组件安装时需两人固定组件,两人固定玻璃压块5,导致人工浪费。

此外,如图1所示,玻璃压块5分为三段进行组件固定,在安装时需使用定制工装进行位置定位,定位复杂且作业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组件本体、组件边框和压块,所述组件边框包括分别位于组件本体两侧且长度大于或等于组件本体侧边的安装边框,所述安装边框包括承压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用于插设组件本体侧边的安装槽和用于容纳密封胶的储胶槽,且所述储胶槽连通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承压部连接于安装部远离安装槽的一侧,所述压块连接在所述承压部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组件安装在组件边框处,再通过压块将组件边框进行安装,使压块的压力施加在组件边框处,减小组件玻璃受力,避免组件玻璃因受力而爆件。

在上述的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储胶槽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上方或下方,且所述储胶槽和安装槽均从安装边框的一端轴向延伸至安装边框的另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直接向储胶槽处打胶填充整个安装槽,从而将组件侧边与组件边框相互固定。

在上述的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边框的宽度为20-30mm,安装槽的深度为8-12mm。

在上述的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槽槽底具有横截面逐渐增大的扩增部,以使所述安装槽槽底高度大于安装槽槽口高度,且所述安装槽的转角处均为圆角结构。

在上述的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中,所述承压部呈具有轴向中空槽的矩形结构,且所述安装部和承压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压块接触于承压部的上表面,并将所述承压部的下表面压紧于安装位处。

在上述的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边框的长度等于组件本体侧边的长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简化安装工作,不需要进行定位,直接将组件本体侧边插入安装槽,然后将两边齐平即可。

在上述的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压块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安装边框下端面压紧在安装位处的侧边部,所述侧边部向下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下端向远离所述侧边部的一侧延伸有底边部,所述底边部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压块固定在安装位处的过孔。

在上述的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压块包括中压和边压,所述边压具有一个侧边部,所述中压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侧边部,且边压的底边部由延伸部下端向远离侧边部的一侧延伸而得,中压的底边部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的延伸部的下端。

在上述的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中,所述侧边部与所述安装边框相接触的一面具有锯齿状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提高安装边框与压块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长度与组件本体一致的安装边框安装组件,将压块直接固定在安装边框上以安装组件,避免压块直接接触玻璃受力后爆件;2、组件安装时,由于安装边框长度与组件长度一致,所以能够直接将组件边侧插入安装槽,不需要特意进行位置定位,简化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边框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压与组件边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组件本体1;组件边框2;压块3;侧边部31;延伸部32;底边部33;过孔34;锯齿状结构35;安装边框4;承压部41;轴向中空槽411;安装部42;安装槽421;储胶槽422;扩增部42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玻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组件本体1、组件边框2和压块3,组件边框2包括分别位于组件本体1两侧且长度大于或等于组件本体1侧边的安装边框4,这里优选安装边框4的长度等于组件本体1侧边的长度。这样安装边框4的两端就能够与组件本体1的两端相齐平。

其中,图3所示,安装边框4包括承压部41和安装部42,安装部42具有用于插设组件本体1侧边的安装槽421和用于容纳密封胶的储胶槽422。具体地,储胶槽422位于安装槽421的上方且储胶槽422连通于安装槽421。储胶槽422和安装槽421均从安装边框4的一端轴向延伸至安装边框4的另一端。

将组本体1的侧边安装在安装槽421内,然后使用打胶机将密封胶打入储胶槽422内,密封胶将从储胶槽422渗透至安装槽421,即密封胶将填充储胶槽422和安装槽421所有的空余部位,放置固化后组件侧边就能够固定在安装槽421处,密封胶可以使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进一步地,承压部41连接于安装部42远离安装槽421的一侧,压块3连接在承压部41处。安装边框4的宽度为20-30mm,安装槽421的深度为8-12mm,例如安装边框4宽度为22mm,安装槽421深度为10mm,那么承压部41的宽度就为12mm,安装槽421夹取组件本体1边侧的宽度为10mm。安装槽421槽口高度可以等于或略小于组件本体1厚度,这样在安装之后,安装槽槽口就能够与组件本体1的上下面紧密接触,提高安装强度。并且安装槽421槽底高度大于安装槽421槽口高度,这样槽底的上下两侧就都能够填充足够多的密封胶以提高连接强度。

具体地,安装槽421槽底具有横截面逐渐增大的扩增部423,以使安装槽槽底高度大于安装槽槽口高度,且安装槽421的转角处均为圆角结构,通过使用圆角结构能够避免安装部42对组件造成压力伤害。

进一步地,承压部41呈具有轴向中空槽411的矩形结构,且安装部42和承压部41为一体成型结构。安装边框4材质可以为镀镁铝锌板或铝型材材质。压块3接触于承压部41的上表面,并将承压部41的下表面和安装部42下表面压紧在安装位处,例如檩条的上表面。这里压块3的作用力主要作用在承压部41处,而组件本体1安装在安装部42处,所以压块3的压力不会对组件造成较大的压力,也不会出现组件表面的玻璃因受到较大压力而爆件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压块3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安装边框4下端面压紧在安装位处的侧边部31,侧边部31向下延伸有延伸部32,延伸部32下端向远离侧边部31的一侧延伸有底边部33,底边部33上开设有用于将压块3固定在安装位处的过孔34。具体地,这里的压块3可以指中压或边压,边压具有一个侧边部31,中压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侧边部31,中压结构如图4所示。且边压的底边部33由延伸部32下端向远离侧边部31的一侧延伸而得,中压的底边部33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的延伸部32的下端。中压用在相邻的两个组件之间,边压用在位于一侧的组件处。

优选地,这里的侧边部31与安装边框4相接触的一面具有锯齿状结构,提高压块与安装边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组件本体1;组件边框2;压块3;安装边框4;承压部41;安装部42;安装槽421;储胶槽422;轴向中空槽411;侧边部31;延伸部32;底边部33;过孔3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