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5466发布日期:2019-11-19 21:5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特别涉及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一直是光伏领域研究的焦点,而太阳能电池板的温度上升会给光电转换效率带来很大的影响,由此太阳能电池板的冷却尤为重要。

例如公告号为204089725u的中国专利“光伏电站及其太阳能电池板的冷却系统”,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的冷却系统,光伏电站包括至少一个支架本体、至少一个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的冷却系统;支架本体的第一端安装在水池的内部,支架本体的第二端伸出水池的水面,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支架本体的第二端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冷却系统包括淋水装置、水泵本体、进水管、出水管;淋水装置用来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淋水;水泵本体用来抽取水池的水并提供给淋水装置。

其不足之处在于淋水后,太阳能电池板挂留的表面液体会影响太阳能电池板对光谱的吸收,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高效的冷却效果,并同时防止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倾斜放置的太阳能板、支撑太阳能板的支架,还包括位于太阳能板较低一侧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平且平行太阳能板的压力水管和多个连接在压力水管侧面上的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与压力水管连通,且所述雾化喷嘴的上端朝向太阳能板一侧倾斜,且雾化喷嘴与地面的倾斜夹角大于太阳能板与地面的倾斜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太阳能板需要冷却时,雾化喷嘴朝向太阳能板一侧倾斜向上喷射水雾,水雾与太阳能板上表面处弥散汽化,对太阳能板和其上表面附近的空气进行冷却,并且节省水资源和避免水雾浸湿太阳能板表面,防止太阳能电池板挂留的表面液体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同时由于从下方向上喷射,雾化喷嘴喷因压力波动或其他因素造成水雾中夹带的大粒液珠初速度小,不会落在太阳能板,或不会落在太阳能板上表面较高处并在太阳能板上流动,进一步防止太阳能板挂留的表面液体降低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

由此提供高效的冷却效果,并同时防止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套在压力水管外的壳体,所述雾化喷嘴穿在壳体外且所有雾化喷嘴朝向相同,所述壳体靠近太阳能板的一侧设置有与雾化喷嘴朝向平行的斜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的雾化喷嘴喷射水雾呈圆形且向外扩散,此处斜挡板抵挡雾化喷嘴朝向太阳能板下方喷射的水雾,保持环境地面干燥洁净,避免对其他电气件使用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挡板上边沿朝向雾化喷嘴一侧设有垂直斜挡板的阻挡沿,所述阻挡沿和斜挡板同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雾化喷嘴朝向太阳能板下方喷射的水雾被斜挡板阻挡后,水雾在斜挡板上凝聚成液膜或水珠,此处阻挡沿阻挡液膜和水珠受水雾推动下向上流动抛飞,提高保持环境地面干燥洁净的效果,以及防止水珠抛飞到太阳能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在斜挡板下边沿靠近雾化喷嘴的一侧设置有下陷的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与壳体长度方向平行且等长,所述回收槽一端开有用于排水的排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雾在斜挡板上凝聚成液膜或水珠积攒增多后,流回回收槽内汇聚成水流,再从排出口排出,对水流集中处理,便于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的底座以及两个上支撑柱,两所述上支撑柱的下端与底座插接,且两所述上支撑柱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与底座上端抵接限位上支撑柱插入深度的限位环,两所述上支撑柱上端分别与壳体的两端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限位环,可调节限位环在上支撑柱外侧面上的位置,调整上支撑柱插入底座深度,控制上支撑柱上端高度,继而调节壳体、压力水管和雾化喷嘴的高度,使得本冷却装置可根据太阳能板安装角度的不同做出适应性的调整,提高其适用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螺纹柱,两所述螺纹柱同轴;两所述上支撑柱的上端面设置有供螺纹柱贯穿的安装槽,所述螺纹柱位于两上支撑柱外的一端上螺纹连接有抵接上支撑柱的固定螺母,所述螺纹柱位于两上支撑柱之间的侧面上套有若干垫环,所述垫环夹在壳体端部与相邻的上支撑柱侧面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送壳体两端的固定螺母后,可以螺纹柱轴心为轴转动壳体,进行调节雾化喷嘴的朝向以及倾斜角度,便于本冷却装置可根据太阳能板安装角度的不同做出适应性的调整,提高其适用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压力泵和水箱,所述水箱、压力泵和压力水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水管内水由冷却装置自身供应,延长冷却装置工作周期,减小外界供水水量以及水压对冷却装置冷却效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力泵与压力水管之间通过供水管连接,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压力水管内水压稳定,提高水雾冷却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太阳能板需要冷却时,雾化喷嘴朝向太阳能板一侧倾斜向上喷射水雾,水雾与太阳能板上表面处弥散汽化,对太阳能板和其上表面附近的空气进行冷却,并且节省水资源和避免水雾浸湿太阳能板表面,防止太阳能电池板挂留的表面液体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提供高效的冷却效果,并同时防止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降低。

2.由于从下方向上喷射,雾化喷嘴喷因压力波动或其他因素造成水雾中夹带的大粒液珠初速度小,不会落在太阳能板,或不会落在太阳能板上表面较高处并在太阳能板上流动,进一步防止太阳能板挂留的表面液体降低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带冷却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装架的爆炸图;

图3为喷雾机构的爆炸图;

图4为喷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太阳能板;2、支架;3、冷却装置;31、水箱;32、压力泵;33、抽水管;34、安装架;341、底座;3411、插槽;342、上支撑柱;3421、安装槽;343、限位环;35、喷雾机构;351、壳体;3511、螺纹柱;3512、垫环;3513、固定螺母;3514、容置腔;3515、回收槽;3516、排出口;3517、斜挡板;3518、阻挡沿;352、压力水管;353、雾化喷嘴;36、供水管;361、压力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太阳能板1、支架2和冷却装置3。

其中太阳能板1为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呈矩形,其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且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故在此不再详细阐述。太阳能板1朝向赤道方向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根据使用地的位置和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

支架2的下端固定于地面或安装平面如屋顶等,支架2的上端连接固定与太阳能板1的背面。支架2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顶,如框架体,多根柱架角等,此处支架2为单根的柱脚,其竖直设置,上端连接太阳能板1背面的中心处。

如附图1所示,冷却装置3包括喷雾机构35、安装架34、压力泵32和水箱31。

其中水箱31用于储存冷却用水,其防止地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为嵌设于地面。

压力泵32为现有的水泵,其型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此处为中小型水泵。压力泵32与水箱31之间连接有抽水管33,抽水管33连接水箱31的一端插入水箱31底部。压力泵32的电源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有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储蓄的蓄电池供电,该供电方式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进一步阐述。

喷雾机构35和安装架34均位于太阳能电池板较低的一侧。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安装架34包括两底座341、两上支撑柱342和两限位环343。底座34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次底座341为竖直的柱状。两底座341关于过支架2轴心且垂直太阳能板1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底座341的下端与地面或安装平面固定,底座341的上端设有下陷的插槽3411,插槽3411为圆形槽。

两上支撑柱342呈柱状,其直径与插槽3411直径相等,其下端可插入插槽3411内。两上支撑柱342的上端端面均设有下陷的安装槽3421,安装槽3421的两侧贯通上支撑柱342的两侧面,贯通方向水平且与太阳能板1平行。

同时两上支撑柱342的外侧面上带有外螺纹,两限位环343分别螺纹连接与两上支撑柱342的外侧。限位环343的直径大于插槽3411的直径,使得上支撑柱342下端插入插槽3411后,转动限位环343,可调节限位环343在上支撑柱342外侧面上的位置,调整上支撑柱342插入底座341深度,控制上支撑柱342上端高度。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喷雾机构35包括长条形的壳体351,壳体35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螺纹柱3511。两螺纹柱3511的轴心重合且与壳体351长度方向平行。两螺纹柱3511上均套有多个垫环3512和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3513,同时两螺纹柱3511分别自两上支撑柱342之间插入安装槽3421内,且端部穿出安装槽3421。

垫环3512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其套在螺纹柱3511位于两上支撑柱342之间的侧面上,且壳体351端部与相邻的上支撑柱342侧面夹贴在叠合的垫环3512两侧。

固定螺母3513螺纹固定于螺纹柱3511穿出安装槽3421外的端部,且与上支撑柱342侧面抵接。

如附图4所示,壳体351内部中空设置有容置腔3514,容置腔3514内插有与壳体351长方向平行的压力水管352。

如附图1和附图4所示,压力水管352的一端与压力泵32之间通过供水管36连接,供水管36为软管,且供水管36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361,用于控制压力水管352内的水压。

如附图4所示,喷雾机构35还包括多个雾化喷嘴353,雾化喷嘴353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其沿壳体351长度方向等间距固定设置在壳体351的上表面上。雾化喷嘴353其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进一步阐述。

雾化喷嘴353呈长条形,其下端插入容置腔3514内且与压力水管352之间直接接通或通过软接通。并且雾化喷嘴353的上端朝向太阳能板1一侧倾斜,且雾化喷嘴353与地面的倾斜夹角不小于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的倾斜夹角,差值在0-10°。

同时壳体351靠近太阳能板1的一侧设置有下陷的回收槽3515,所述回收槽3515与壳体351长度方向平行且等长,壳体351在回收槽3515一端开有用于排水的排出口3516(参见附图3)。回收槽3515远离雾化喷嘴353的一侧还设置有斜挡板3517,斜挡板3517与雾化喷嘴353朝向平行,斜挡板3517上边沿朝向雾化喷嘴353一侧阻挡沿3518,阻挡沿3518垂直斜挡板3517,且阻挡沿3518和斜挡板3517同长。

由于现有的雾化喷嘴353喷射水雾呈圆形且向外扩散,此处斜挡板3517抵挡雾化喷嘴353朝向太阳能板1下方喷射的水雾。雾化喷嘴353朝向太阳能板1下方喷射的水雾被斜挡板3517阻挡后,水雾在斜挡板3517上凝聚成液膜或水珠,此处阻挡沿3518阻挡液膜和水珠受水雾推动下向上流动抛飞,并且随水雾在斜挡板3517上凝聚成液膜或水珠积攒增多后,流回回收槽3515内汇聚成水流,再从排出口3516排出,对水流集中处理,便于后续处理,保持环境地面干燥洁净的效果,以及防止水珠抛飞到太阳能板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太阳能板1需要冷却时,雾化喷嘴353朝向太阳能板1一侧倾斜向上喷射水雾,水雾与太阳能板1上表面处弥散汽化,对太阳能板1和其上表面附近的空气进行冷却,并且节省水资源和避免水雾浸湿太阳能板1表面,防止太阳能电池板挂留的表面液体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同时由于从下方向上喷射,雾化喷嘴353喷因压力波动或其他因素造成水雾中夹带的大粒液珠初速度小,不会落在太阳能板1,或不会落在太阳能板1上表面较高处并在太阳能板1上流动,进一步防止太阳能板1挂留的表面液体降低太阳能板1的发电效率;

由此提供高效的冷却效果,并同时防止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降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