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1619发布日期:2019-12-24 20:1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路基电缆槽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铁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在高速铁路的运营过程中,为了方便高速铁路的养护与维修,同时保证运营安全,各类线缆通常采用电缆槽的方式进行铺设。电缆槽作为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其肩负着维护线路正常供电、通信的任务,是高速铁路的动脉。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路基电缆槽通常采用通信信号共槽、电力分槽的形式,电缆槽及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且均设置在路肩上。

然而,现有的电缆槽在服役期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雨水通过缝隙入渗基床导致电缆槽积水,基床被浸泡,甚至导致路基边坡失稳等问题。同时,电缆槽的存在会影响路基基床排水而形成阻水效应,这导致了基床内含水量的增大,从而引发路基冻胀等问题。另外,电缆槽排水孔常遇到施工质量不良等问题,从而导致路基基床排水不畅,从而浸泡基床,进而会导致路基翻浆、路基冻胀等病害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该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能够提高电缆槽的疏排水能力,使得地表积水及基床表层水能够及时排除,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产生电缆槽积水、浸泡基床。此外,该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能够保证施工质量,且能够改善线缆的服役环境,保障了线缆的使用寿命及铁路运营安全。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包括:沿铁路线路方向铺设的电缆槽,所述电缆槽包括构造成凹槽形的槽体和用于封闭所述槽体的盖板;用于固定所述电缆槽的护肩,所述护肩采用混凝土现浇筑而成,且所述护肩设置在所述槽体的远离铁路路基的一侧;以及设置在所述槽体的下方的基础透水垫层;其中,所述槽体为预制件,且所述槽体的底部设置成能够透水,所述基础透水垫层为现浇筑成型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护肩在纵向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开分布的横向贯穿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护肩竖向延伸至基床表层,且所述横向贯穿孔的截面延伸到所述护肩的底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贯穿孔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或其他几何形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槽体构造成具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且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宽度根据现场工况的实际需求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缆槽的底部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中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础透水垫层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础透水垫层的底面构造成具有坡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础透水垫层的底面的坡度设置在处于2%-5%的范围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基础透水垫层与路基基床表层之间设有阻水垫层,所述阻水垫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基础透水垫层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的结构。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中的电缆槽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中的电缆槽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在本申请中,所有附图均为示意性的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介绍。

在本申请中,将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的沿铁路线路铺设的延伸方向定义为纵向,将远离或靠近铁路线路的方向定义为横向,将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定义为竖向方向。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沿铁路线路方向延伸,且对称铺设在铁路路基10的两侧。由此,使铁路轨道处于对称铺设的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包括沿铁路线路方向纵向延伸铺设的电缆槽101。图2显示了电缆槽101的结构,如图2所示,电缆槽101包括槽体110。槽体110构造成凹槽形结构,其包括底板111和两个分别与底板111两侧垂直连接的侧板112。在底板111上设有隔板113,隔板113设置在两个侧板112之间,且设置成与底板111垂直。隔板113在槽体110内分隔出第一容纳槽114和第二容纳槽116。第一容纳槽114和第二容纳槽116分别用作通信信号槽与电力槽,以铺设相应的电缆线。此外,槽体110的竖向高度根据高速铁路路基10的实际工况来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纳槽114和第二容纳槽116的宽度根据电缆槽101的不同区段槽内电缆线数量来确定,其可以设置成相同,也可以设置成不同。槽体110的内部结构尺寸根据电力槽和通信信号槽的实际的尺寸要求来确定。根据线缆的实际区段的使用及设计要求,电缆槽101设有多种不同规格的尺寸。不同区段根据实际工况铺设相应规格尺寸的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从而能够合理利用安排电缆槽空间,有效节约了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槽体110的底部构造成能够透水。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槽体110的底部设有透水孔118。透水孔118设置在底板111上,且透水孔118设置在第一容纳槽114和第二容纳槽116的横向中部。由此,地表水(如雨水)通过斜坡流入到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的第一容纳槽114和第二容纳槽116内,然后通过透水孔118流入基础透水垫层(见下文所述),进而排出路基。

如图2所示,电缆槽101还包括盖板102。盖板102用于固定安装在槽体110的槽口处,以封闭槽体110中的第一容纳槽114和第二容纳槽116,从而有利于保证电缆线的安全与运营。

电缆槽101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例如可参见同一申请人同日提交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用于铁路路基的电缆槽”的专利申请,该申请通过引用全文结合到本文中。

当然,电缆槽也可以采用预制的混凝土电缆槽201。如图3所示,混凝土电缆槽201包括槽体210和安装在槽体210的槽口处的盖板202。槽体210构造成凹槽形结构,在槽体210的内部设有隔板213,从而分隔处第一容纳槽214和第二容纳槽216。在铺设时槽体210的远离铁路线路的一侧侧板以及隔板213的底部设有泄水孔218,泄水孔218能够横向排出第一容纳槽214和第二容纳槽216内的积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还包括基础透水垫层130。基础透水垫层130设置在槽体110的下方。基础透水垫层130的厚度设置成处于100-300mm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础透水垫层130为具有多孔的透水材料,优选采用现浇透水混凝土。基础透水垫层130的横向宽度设置成与槽体110的宽度相等,且基础透水垫层130的远离铁路路基10的外侧面与护肩120的侧面接触。基础透水垫层130能够保证电缆槽下渗的积水和路基基床表层的积水都能够及时排出。同时,基础透水垫层130有助于空气的流通,保证了路基基床和电缆槽具有干燥的服役环境,从而降低了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础透水垫层还可以采用预制透水块,现场成排铺装预制透水块而形成透水垫层。预制透水块便于运输,施工方便,简化了基础透水垫层的施工流程,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此外,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还包括阻水垫层140。如图1所示,阻水垫层140设置在基础透水垫层130与铁路路基基床表层之间,阻水垫层140的厚度设置成小于基础透水垫层130的厚度。为了保证阻水效果,阻水垫层140向路基中部延伸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路基基床表层构造成具有一定坡度以便排水,阻水垫层140呈相应坡度铺设在路基基床表层。路基基床表层的坡度设置在处于2%-5%的范围内。同时,基础透水垫层130的底部构造成具有坡度而形成斜面,该斜面的坡度与路基基床表层的坡度相适应。由此,通过设置坡度能够显著提高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的横向排水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还包括护肩120。如图1所示,护肩120沿铁路线路方向延伸铺设,且设置在电缆槽101的远离铁路路基10的一侧。护肩120适应铁路路基10的轮廓进行铺设施工。在一个实施例中,护肩120的横截面构造成直角梯形,且紧密浇筑在电缆槽101的远离铁路路基10的一侧。护肩120的高度设置成与电缆槽101的高度相等,且底面竖向延伸至铺设在路基基床表层的阻水垫层140的上表面。护肩120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保证电缆槽201的稳定性,并对电缆槽101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的性能。

如图1所示,在护肩120的侧面沿铁路路基10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横向贯穿孔121。横向贯穿孔121的横截面在竖向上延伸至阻水垫层140,且横向贯穿孔121的高度大于电缆槽101的底面的高度。根本实用新型,横向贯穿孔121的截面形状可设置成半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优选地,横向贯穿孔121设置成半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地表水(如雨水)通过斜坡流入到电缆槽101的槽体110的第一容纳槽114和第二容纳槽116内,然后通过槽体110底部的透水孔118流入基础透水垫层130中,进而通过基础透水垫层130流出并通过横向贯穿孔121排出路基。同时,基床表层积水直接横向渗透至基础透水垫层130中,进而通过横向贯穿孔121排出路基。由此,显著提高了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的排水效果和运营效果。

另外,考虑到养护维修人员的通行要求,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的通行荷载标准值取3kn/m2均布荷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100不仅兼具预制结构的优点,而且有效提高了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的整体性。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大大提高了疏排水能力,其能够使得地表的雨水和基床表层积水及时排除,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产生电缆槽积水、浸泡基床。此外,预制式透水电缆槽系统有效简化了施工工序,显著提高了电缆槽的施工效率,同时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从而改善线缆的服役环境,保障了线缆的使用寿命及铁路运营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而已,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