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1612发布日期:2019-12-24 20:1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时,需要用到各种电动工具(如砂石搅拌罐、电钻、切割机等),由于在建筑施工阶段,电动工具的用电大多为零时用电。

传统的建筑工地上的零时用电所拉的电线,大多直接放置在地上,没有任何保护,容易被行走的人或运货的推车碾压,容易造成电缆损坏,造成触电事故。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组合的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弧形板滑动连接;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顶部,且所述支撑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相接触;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块的顶部;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把手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贯穿所述支撑板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且所述螺纹块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两个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弧形板的顶部;两个螺纹凹槽,两个所述螺纹凹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定位块的顶部,且所述螺纹块的底部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螺纹凹槽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螺纹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两个支撑条,两个所述支撑条均与所述第一弧形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块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且所述外螺纹与相对应的所述内螺纹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转动槽内并与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贯穿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且所述防滑套与所述把手之间填充有胶水。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定位槽,所述第二弧形板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两个所述支撑条均与所述第一弧形板固定连接,通过两个所述支撑条,可使推车更容易从所述第一弧形板上,所述第二弧形板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弧形板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可对放置在地上的零时电电缆进行保护,可很好的防止电缆的破损,同时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可相对滑动,从容可调节需要对电缆进行保护的长度,所述支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顶部,且所述支撑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相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块的顶部;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把手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贯穿所述支撑板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螺纹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且所述螺纹块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两个所述定位块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弧形板的顶部;两个所述螺纹凹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定位块的顶部,且所述螺纹块的底部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螺纹凹槽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螺纹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可对两个保护装置进行组装,从而可根据需要保护的电缆的长度,来调节保护装置的数量,从而可更好的对电缆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两个保护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弧形板,2、第二弧形板,3、支撑块,4、第一支撑杆,5、支撑板,6、把手,7、第二支撑杆,8、螺纹块,9、定位块,10、螺纹凹槽,11、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两个保护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弧形板1;第二弧形板2,所述第二弧形板2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弧形板1滑动连接;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弧形板2的顶部,且所述支撑块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弧形板1相接触;第一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4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顶端;把手6,所述把手6设置在所述支撑板5的上方;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二支撑杆7固定安装在所述把手6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底端贯穿所述支撑板5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5的下方;螺纹块8,所述螺纹块8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底端,且所述螺纹块8位于所述支撑板5的下方;两个定位块9,两个所述定位块9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弧形板1的顶部;两个螺纹凹槽10,两个所述螺纹凹槽10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定位块9的顶部,且所述螺纹块8的底部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螺纹凹槽10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螺纹凹槽10的内壁螺纹连接;两个支撑条11,两个所述支撑条11均与所述第一弧形板1固定连接,可有效的增大整个装置的对地摩擦力,从而可很好的防止整个装置随意滑动。

所述螺纹凹槽10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块8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且所述外螺纹与相对应的所述内螺纹相啮合。

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转动槽内并与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7贯穿所述通孔。

所述把手6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且所述防滑套与所述把手6之间填充有胶水。

所述第一弧形板1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定位槽,所述第二弧形板2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零时电所使用的电缆容易被碾压或踩踏处放置在第一弧形板1和第二弧形板2内,就可对电缆进行保护,从而可很好的避免电缆的破损;

当第一弧形板1的长度与所需保护的电缆长度相比较短时,抽动第二弧形板2,就可使第一弧形板1和第二弧形板2展开,从而可通过调节后的第一弧形板1和第二弧形板2一起对电缆进行保护;

当第一弧形板1和第二弧形板2全部展开仍然比所需保护的电缆长度短时,取两个保护装置,使其中一个保护装置上的螺纹块8正对另一个保护装置上的对应的螺纹凹槽10,然后转把手6,把手6带动第二支撑杆7转动,第二支撑杆7带动螺纹块8转动,从而就可使螺纹块8旋进螺纹凹槽10内,从而就完成了两个保护装置的固定连接工作,从而可对两个保护装置上的第一弧形板1和第二弧形板2进行调节,从而可使保护装置的长度适用于电缆的长度,从而可更好的对电缆进行保护;

且当不需要适使用保护装置时,只需将第二弧形板2收回第一弧形板1内,然后转动支撑板5,使螺纹块8正对对应的螺纹凹槽10,通过转动把手6,就可使螺纹块8旋进螺纹凹槽10内,从而就完成了第一弧形板1和第二弧形板2的固定连接,从而方便了保护装置的收纳和放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保护装置,两个所述支撑条11均与所述第一弧形板1固定连接,通过两个所述支撑条11,可使推车更容易从所述第一弧形板1上,所述第二弧形板2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弧形板1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弧形板1和第二弧形板2可对放置在地上的零时电电缆进行保护,可很好的防止电缆的破损,同时第一弧形板1和第二弧形板2可相对滑动,从容可调节需要对电缆进行保护的长度,所述支撑块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弧形板2的顶部,且所述支撑块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弧形板1相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杆4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所述支撑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顶端;所述把手6设置在所述支撑板5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杆7固定安装在所述把手6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底端贯穿所述支撑板5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5的下方;所述螺纹块8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底端,且所述螺纹块8位于所述支撑板5的下方;两个所述定位块9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弧形板1的顶部;两个所述螺纹凹槽10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定位块9的顶部,且所述螺纹块8的底部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螺纹凹槽10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螺纹凹槽10的内壁螺纹连接,可对两个保护装置进行组装,从而可根据需要保护的电缆的长度,来调节保护装置的数量,从而可更好的对电缆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