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环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的充电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9608发布日期:2019-11-12 23:1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环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的充电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环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的充电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医疗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批体积小巧、结构美观的低功耗智能医疗电子产品,例如便携式血压计、指环式血氧计等,用于监测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这类产品的日常使用较为频繁,有些需要长时间在线监测,因此需要及时充电。

目前此类智能医疗电子产品的主流充电方式包括:(1)通过连接充电数据线进行充电;缺点在于,不能为电子产品提供稳定的放置环境,容易造成电子产品的磕碰损坏;充电电路设置在电子产品内部,体积大;多个充电数据线容易发生缠绕,影响办公环境的美观;(2)采用纽扣电池或者7号干电池供电;缺点在于,电池不可重复利用,更换频率高,易造成环境污染;(3)使用可充电大容量镍氢电池;缺点在于,体积大、价格高、充电时间长。

指环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一般套在用户手指上使用,需要小体积才能提升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而在测量仪内部设置充电电路会导致产品体积较大,降低佩戴舒适度;同时在测量仪外壳表面设置充电接口,会影响产品美观,也容易有灰尘进入。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仪充电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测量仪内部需要设置充电电路而导致的产品体积较大,降低佩戴舒适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仪充电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安装座和探针;所述底座本体呈空心壳体结构,所述底座本体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充电电路,所述安装座呈U型,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座的底面与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面垂直设置,所述安装座的底面的内侧设有两个探针,两个探针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本体包括上壳和底壳;所述上壳和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形成容置空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上壳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呈中间部位设有第一开口的环状,所述上壳和所述底壳相连形成环状密封容置空腔,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且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壁分别与所述上壳相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壁之间且与所述安装座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压板的底端两侧与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壁一一对应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所述安装座的底面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压板的底端相连,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壳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对应处设置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探针底座;所述探针底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底面的内表面,所述探针与所述探针底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本体的表面设置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电路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的表面,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充电底座,将原本测量仪中的充电电路设置在充电底座中,通过该充电底座对测量仪进行充电,可大大减少测量仪的体积,提高测量仪使用的便利性;设置探针与测量仪接触进行充电,只需在测量仪上设置相应的充电触点即可,可避免在测量仪上设置接口,可避免测量仪内部进入灰尘从而提高使用寿命,且提高测量仪的美观性;将探针设置在U型的安装座上,可便于与指环状的测量仪卡合连接,便于对测量仪进行固定,实现充电时的牢固可靠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充电底座与测量仪的配合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充电底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00-测量仪;200-充电底座;201-探针;202-探针底座;203-指示灯;204-压板;205-扭簧;206-上壳;207-旋转轴;208-电路板;209-底壳;210-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仪充电底座200,参考图1和图2,该充电底座200包括:底座本体、安装座210和探针201。底座本体呈空心壳体结构,底座本体内部设有电路板208,电路板208上设置充电电路。安装座210呈U型,安装座210与底座本体的顶面固定连接且安装座210的底面与底座本体的顶面垂直设置。安装座210的底面的内侧设有两个探针201。两个探针201分别与充电电路相连。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充电底座200,将充电电路设置在充电底座200中。该充电底座200可与指环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100等需要较小体积的测量仪100配合使用。与该充电底座200相匹配的测量仪100内部不用设置充电电路,只需设置与探针201相配合的充电触点即可。充电触点同样可为充电探针。测量仪100内部可根据需要设置电池即可供测量时用。

该充电底座200设置空心的底座本体,用于容纳设置电路板208。设置安装座210与底座本体相连,用于设置探针201与测量仪100接触。安装座210呈U型。安装座210具有一个底面和两个侧壁。两个侧壁在底面的两侧分别与底面垂直相连。两个侧壁和底面围成U型形状。安装座210的底面与底座本体的顶面垂直设置,使得安装座210的开口朝向一侧。

可设置安装座210与测量仪100卡合连接。指环状测量仪100的表面呈弧形。可通过将测量仪100卡合在安装座210内部,实现对测量仪100的固定。安装座210的侧壁可对测量仪100进行卡合固定。使得测量仪100上的充电触点与探针201可靠接触。进而通过该充电底座200对测量仪100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100充电底座200,将原本测量仪100中的充电电路设置在充电底座200中,通过该充电底座200对测量仪100进行充电,可大大减少测量仪100的体积,提高测量仪100使用的便利性;设置探针201与测量仪100接触进行充电,只需在测量仪100上设置相应的充电触点即可,可避免在测量仪100上设置接口,可避免测量仪100内部进入灰尘提高使用寿命,且提高测量仪100的美观性;将探针201设置在U型的安装座210上,可便于与指环状的测量仪100卡合连接,便于对测量仪100进行固定,实现充电时的牢固可靠连接。

进一步地,电路板208上设置的充电电路为现有的任何一种能够接通电源进行充电的电路,具体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一种测量仪充电底座200还包括:压板204;压板204设置在安装座210的两侧壁之间且与安装座210的底面相对设置。压板204的底端两侧与安装座210的两侧壁一一对应转动连接。

在测量仪100需要充电时,测量仪100的充电部位位于压板204和安装座210的底面之间。压板204用于对测量仪100进行压紧固定。压板204可对测量仪100施加朝向安装座210底面的压力,从而使得测量仪100与安装座210保持可靠接触进行充电。

压板204底部设置为可转动连接。可通过压板204绕底端的转动调整压板204与安装座210底面之间的空间大小,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测量仪100,以及便于测量仪100的放置以及取出。压板204的底端两侧可分别与安装座210的侧壁通过销接或铰接连接,以能实现压板204的转动为目的,具体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压板204的底端与安装座210的底面之间设有扭簧205,扭簧205的一端与压板204的底端相连,扭簧205的另一端与底壳209相连。

可设置扭簧205位于初始位置时,压板204与安装座210的底面之间的空间小于测量仪100的充电部位的体积;使得需要转动压板204使扭簧205处于拉伸状态才能将测量仪100放置在压板204与安装座210的底面之间。从而在扭簧205的弹力下,压板204会对测量仪100施加朝向安装座210底面的压力,从而对测量仪100进行固定。设置扭簧205可使得压板204产生朝向安装座210底面的压力,有利于测量仪100的牢固固定,充电的可靠连接。

可在安装座210两侧壁之间设置旋转轴207,在压板204的底端设置开槽,压板204的底端开槽两侧具有通孔,安装座210的两侧壁上也可设置通孔。旋转轴207穿过各通孔将压板204与安装座210的侧壁相连。旋转轴207从压板204底端的开槽中穿过。可将扭簧205套设在开槽处旋转轴207的外侧。

即旋转轴207依次穿过安装座210的左侧壁通孔、压板204底端的左侧通孔、扭簧205、压板204底端的右侧通孔、安装座210的右侧壁通孔。扭簧20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板204底端,另一端连接在底座本体的底壳209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底座本体包括上壳206和底壳209;上壳206和底壳209可拆卸连接形成容置空腔,安装座210与上壳206相连。上壳206和底壳209可拆卸连接形成底座本体可便于在底座本体内部设置电路板20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壳206呈中间部位设有第一开口的环状,上壳206和底壳209相连形成环状密封容置空腔。安装座210设置在第一开口处,且安装座210的两侧壁分别与上壳206相接。上壳206可呈朝下的环形凹槽状,环形中间围成第一开口。

底壳209可为朝上的凹槽。上壳206与底壳209连接形成环状且密封的容置空腔。底壳209可不为环状。上壳206的第一开口与底壳209间围成一个容置槽。安装座210可设置在该容置槽中。安装座210的侧壁与第一开口处的上壳206相接连接。

进一步地,上壳206与底壳209可通过卡合连接。可在上壳206上设置凸块,在底壳209上设置凹槽,通过凸块与凹槽的卡合进行连接。也可在上壳206和底壳209的表面设置卡扣结构,上壳206和底壳209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上壳206和底壳209也可在边缘处通过螺栓连接,具体不做限定。

安装座210的侧壁与上壳206间可通过粘贴连接,也可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一体成型连接,具体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电路板208与上壳206的第一开口位置对应处设置第二开口。便于将电路板208放置在上壳206和底壳209所形成的环状容置空间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一种测量仪充电底座200还包括:探针底座202;探针底座202设置在安装座210的底面的内表面,探针201与探针底座202相连。可在安装座210的底面的内表面设置第一安装孔,将探针底座202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处。在探针底座202上设置第二安装孔,将探针201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处。探针201通过探针底座202固定在安装座210的底面的内表面。探针底座202便于与安装座210连接固定。设置探针底座202可便于探针201的固定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底座本体的表面设置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充电电路相连。底座本体可在充电接口处连接充电数据线,通过充电数据线连接电源进行充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一种测量仪充电底座200还包括:至少一个指示灯203;指示灯203设置在底座本体的表面,指示灯203与电路板208相连。可设置不同颜色的指示灯203用于指示充电底座200的不同状态。

进一步地,电路板208上还可设置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充电电路和指示灯203相连,用于根据充电情况来控制指示灯203的运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一种测量仪充电底座200可与指环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100配合使用。该充电底座200包括探针201,作为与测量仪100上充电触点接触的触点。探针底座202,用于固定两个作为充电触点的探针201。指示灯203,三色LED指示灯203柱;蓝灯亮表示充电底座200接上电源;黄灯亮表示正在给测量仪100电池充电;测量仪100电池充满电时,黄灯灭,翠绿灯亮。

压板204,指环测量仪100放在充电底座200上时,压板204和扭簧205一起作用,将测量仪100可靠地固定在充电底座200上,实现充电触点的可靠接触。PCB电路板208,其上设置有充电电路。上壳206和底壳209可拆卸连接形成容置空腔。

充电时,测量仪100上的充电触点与充电底座200的触点充分可靠接触。充电底座200上设有三色LED导光柱:蓝灯亮表示充电底座200接上电源;黄灯亮表示正在给测量仪100电池充电;测量仪100电池充满电时,黄灯灭,翠绿灯亮。微处理器通过检测到充电电路的不同的状态来控制不同指示灯203的亮起。

该充电底座200的操作过程:

将指环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100按要求放在充电底座200上,充电底座200压板204由于扭簧205的作用,能够前后移动,保证充电底座200与测量仪100之间充电触点的可靠连接。

将带有usb接口的充电数据线连接到充电底座200上,将充电线接到电源,电流大于100ma的5v电压源上,充电底座200蓝灯亮,电池未充满时黄灯亮。

电池充满时,黄灯灭,翠绿灯亮;掰开充电底座200压板204,取下指环测量仪100即可。

该充电底座200与指环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100配套使用,解决了测量仪100内设充电电路和接口时存在的体积大、易进灰尘、影响产品美观等问题。该充电底座200将充电电路从测量仪100内部转移至充电底座200,减小测量仪100体积,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设置在充电底座200上的压板204,与扭簧205和旋转轴207共同作用,能够保证指环测量仪100的充电触点与充电底座200可靠连接;指环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100的安装方便、快捷、可靠。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