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网导线滑动式绝缘隔离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1082发布日期:2020-05-15 17:00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网导线滑动式绝缘隔离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网导线滑动式绝缘隔离棒结构,属铁路输变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在电气化铁路系统中,为了实现对供电用接触网中各电力线缆、通讯线缆等进行有效的隔离定位,防止因电缆热胀冷缩作用、重力作用、风力吹动等因素导致相邻线缆间的绝缘距离不足甚至发生碰撞而造成的跳闸等严重影响电力机车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情况发生,当前主要是通过为接触网中相邻两条电缆间通过间隔棒、隔离棒等辅助工具进行隔离定位,但在使用中发现当期所使用的间隔杆设备往往均采用得传统结构,如专利申请号为“201620974191.6”的“一种相地间隔棒用的四分裂子导线间隔棒”及申请号为“201320450869.7”的“一种相地间隔棒用的八分裂子导线间隔棒”,这类间隔棒虽然可一定程度满足对电缆进行隔离定位,防止绝缘间距变小等情况发生,但当前传统的间隔棒一方面与电缆间均为刚性连接,从而导致当电缆因热胀冷缩、随风摆动或因外力冲击发生摆动及形变时,电缆于当前传统隔离棒间摩擦损耗严重,并易造成电缆内部应力集中等严重影响电缆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行性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当前的间隔棒在运行中对外力冲击,尤其是风力吹动作业缺乏有效的抵御能力,从而导致当前的接触网电缆极易在风力吹动下大幅度摆动,在严重影响电缆连接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另增加了电缆及与电缆连接零部件的磨损,针对这一问题,当前也开发了诸如申请号为“201720594002.7”的|“一种接触网附加导线滑动式绝缘间隔棒装置”,的可与电缆进行滑动连接定位的新型间隔棒设备,这类新型间隔棒虽然可以有效降低间隔棒于电缆表面间的摩擦损耗,但依然无法对外力冲击、尤其式风力吹动作用力进行有效的抵御,因此导致电缆在风力驱动下摆幅依然较大,无法有效满足使用的需要。

此外,当前的各类间隔棒在使用中,虽然可以有效实现对相邻电缆进行连接定位,防止电缆绝缘间距不足的缺陷发生,但同时也导致降雨、降雪及空气中粉尘极易通过沉积在间隔棒上而导致相邻电缆间因固体、液体沉积物而发生漏电、爬电甚至引发短路情况发生。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隔离棒,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网导线滑动式绝缘隔离棒,该新型一方面结构简单,自重小,调整灵活性和通用性好,同时可有效降低风力本新型定位稳定性的影响,有效降低电缆随风摆动幅度、窜动、弯曲变形等严重影响电缆定位稳定性和电缆结构强度情况发生,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对电缆设备定位隔离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满足对电缆进行隔离定位同时,有效防止因电缆热症冷缩、随风摆动等情况下电缆与本新型间的摩擦损耗和降低电缆在形变、摆动过程中电缆疲劳度,从而极大的提高对电缆定位隔离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有效降低电缆设备故障率和定位维护作业劳动强度及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接触网导线滑动式绝缘隔离棒,包括线缆定位座、绝缘间隔杆,其中线缆定位座共两个,两线缆定位座间相互平行分布,且两个线缆定位座间通过至少一条绝缘间隔杆相互连接,绝缘间隔杆两端分别与线缆定位座外表面铰接,且线缆定位座轴线与绝缘间隔杆轴线呈30°—90°夹角,且两个线缆定位座之间间距不小于1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线缆定位座包括上半座、下半座、承压弹簧、连接挂板、连接轴、万向滚珠、滑槽及限位弹簧,所述上半座下端面和下半座上端面均设横断面为半圆并同轴分布的承载槽,所述上半座下端面和下半座上端面箭头通过若干承压弹簧相互连接,且上半座下端面和下半座上端面间间距为0—10毫米,所述承压弹簧以承载槽轴线对称分布并沿承载槽轴线方向均布,所述上半座、下半座外表面均设至少两条滑槽,各滑槽与上半座、下半座轴线平行分布并环绕承载槽轴线均布,所述连接挂板为横断面呈矩形并与承载槽同轴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连接挂板共两个,两个连接挂板包覆在上半座、下半座外并通过滑槽与上半座、下半座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挂板通过至少两条限位弹簧与上半座、下半座外表面连接,且各限位弹簧环绕承载槽轴线均布,所述连接轴至少两条,环绕承载槽轴线均布并与承载槽轴线平行分布,且连接轴两端分别与连接挂板侧表面垂直分布,所述万向滚珠若干,均布在上半座、下半座的承载槽内,各万向滚珠环绕承载槽轴线均布并通过承压弹簧与承载槽相互连接,且所述万向滚珠轴线与承载槽轴线垂直并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半座、下半座上均布若干透孔,所述透孔孔径不小于1毫米,各透孔均与承载槽相互连接,且透孔总面积为上半座、下半座外表面总面积的40%—80%。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轴中,其中一条连接轴与绝缘间隔杆相互连接,所述连接轴与绝缘间隔杆间通过轴套相互连接,所述轴套与连接轴同轴分布并通过轴承相互连接,所述轴套外表面通过铰链与绝缘间隔杆铰接,且绝缘间隔杆轴线与连接轴中点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绝缘间隔杆包括绝缘杆、弹性绝缘板、调节弹簧、弹性密封端盖、连接套、万向铰链及复位弹簧,所述绝缘杆共两条,两绝缘杆前端分别与两个线缆定位座连接,后端面均与一个连接套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连接套为与绝缘杆同轴分布的槽状结构,包覆在绝缘杆外并与绝缘杆同轴分布,所述连接套前端面通过弹性密封端盖与绝缘杆连接并包覆在绝缘杆外,连接套侧表面于绝缘杆外表面间通过滑轨相互滑动连接,且所述滑轨环绕连接套轴线均布并与绝缘杆轴线平行分布,所述连接套底部于绝缘杆端面间通过调节弹簧相互连接,所述调节弹簧分别与绝缘杆及连接套同轴分布,所述绝缘杆所连接的连接套间通过万向铰链和复位弹簧相互连接,其中所述万向铰链与连接套同轴分布,所述复位弹簧至少两条,环绕万向铰链均布且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套底部垂直连接,所述弹性绝缘板若干,分别环绕绝缘杆轴线呈螺旋状均布在绝缘杆外表面,且所述弹性绝缘板上端面与绝缘杆轴线呈45°—90°夹角,且两绝缘杆外表面的弹性绝缘板分布的螺距相同,螺旋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绝缘板为网板结构及格栅板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套底部及侧壁上均设至少一个排污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半座、下半座及绝缘间隔杆的绝缘杆和连接套均包括硬质绝缘基体及弹性绝缘基体,其中所述弹性绝缘基体包覆在硬质绝缘基体外。

本新型一方面结构简单,自重小,调整灵活性和通用性好,同时可有效降低风力本新型定位稳定性的影响,有效降低电缆随风摆动幅度、窜动、弯曲变形等严重影响电缆定位稳定性和电缆结构强度情况发生,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对电缆设备定位隔离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满足对电缆进行隔离定位同时,有效防止因电缆热症冷缩、随风摆动等情况下电缆与本新型间的摩擦损耗和降低电缆在形变、摆动过程中电缆疲劳度,从而极大的提高对电缆定位隔离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有效降低电缆设备故障率和定位维护作业劳动强度及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半座、下半座横断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套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述的一种接触网导线滑动式绝缘隔离棒,包括线缆定位座1、绝缘间隔杆2,其中线缆定位座2共两个,两线缆定位座2间相互平行分布,且两个线缆定位座1间通过至少一条绝缘间隔杆2相互连接,绝缘间隔杆2两端分别与线缆定位座1外表面铰接,且线缆定位座1轴线与绝缘间隔杆2轴线呈30°—90°夹角,且两个线缆定位座1之间间距不小于1米。

需要中点说明,所述的线缆定位座包括上半座11、下半座12、承压弹簧13、连接挂板14、连接轴15、万向滚珠16、滑槽17及限位弹簧18,所述上半座11下端面和下半座12上端面均设横断面为半圆并同轴分布的承载槽19,所述上半座11下端面和下半座12上端面箭头通过若干承压弹簧13相互连接,且上半座11下端面和下半座12上端面间间距为0—10毫米,所述承压弹簧13以承载槽19轴线对称分布并沿承载槽19轴线方向均布,所述上半座11、下半座12外表面均设至少两条滑槽17,各滑槽17与上半座11、下半座12轴线平行分布并环绕承载槽10轴线均布,所述连接挂板14为横断面呈矩形并与承载槽19同轴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连接挂板14共两个,两个连接挂板14包覆在上半座11、下半座12外并通过滑槽17与上半座11、下半座12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挂板14通过至少两条限位弹簧18与上半座11、下半座12外表面连接,且各限位弹簧18环绕承载槽19轴线均布,所述连接轴15至少两条,环绕承载槽19轴线均布并与承载槽19轴线平行分布,且连接轴15两端分别与连接挂板14侧表面垂直分布,所述万向滚珠16若干,均布在上半座11、下半座12的承载槽19内,各万向滚珠16环绕承载槽19轴线均布并通过承压弹簧13与承载槽19相互连接,且所述万向滚珠16轴线与承载槽19轴线垂直并相交。

同时,所述的上半座11、下半座12上均布若干透孔3,所述透孔3孔径不小于1毫米,各透孔3均与承载槽19相互连接,且透孔3总面积为上半座11、下半座12外表面总面积的40%—80%。

此外,所述的连接轴15中,其中一条连接轴与绝缘间隔杆2相互连接,所述连接轴15与绝缘间隔杆2间通过轴套4相互连接,所述轴套4与连接轴15同轴分布并通过轴承相互连接,所述轴套4外表面通过铰链与绝缘间隔杆2铰接,且绝缘间隔杆2轴线与连接轴15中点相交。

需要指出的,所述的主绝缘间隔杆2包括绝缘杆21、弹性绝缘板22、调节弹簧23、弹性密封端盖24、连接套25、万向铰链26及复位弹簧27,所述绝缘杆21共两条,两绝缘杆21前端分别与两个线缆定位座1连接,后端面均与一个连接套25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连接套25为与绝缘杆21同轴分布的槽状结构,包覆在绝缘杆21外并与绝缘杆21同轴分布,所述连接套25前端面通过弹性密封端盖24与绝缘杆21连接并包覆在绝缘杆21外,连接套25侧表面于绝缘杆21外表面间通过滑轨28相互滑动连接,且所述滑轨28环绕连接套25轴线均布并与绝缘杆21轴线平行分布,所述连接套25底部于绝缘杆21端面间通过调节弹簧23相互连接,所述调节弹簧23分别与绝缘杆21及连接套25同轴分布,所述绝缘杆21所连接的连接套25间通过万向铰链26和复位弹簧27相互连接,其中所述万向铰链26与连接套25同轴分布,所述复位弹簧27至少两条,环绕万向铰链26均布且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套25底部垂直连接,所述弹性绝缘板22若干,分别环绕绝缘杆21轴线呈螺旋状均布在绝缘杆21外表面,且所述弹性绝缘板22上端面与绝缘杆21轴线呈45°—90°夹角,且两绝缘杆21外表面的弹性绝缘板22分布的螺距相同,螺旋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的弹性绝缘板22为网板结构及格栅板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连接套25底部及侧壁上均设至少一个排污口29。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上半座11、下半座12及绝缘间隔杆2的绝缘杆21和连接套25均包括硬质绝缘基体101及弹性绝缘基体102,其中所述弹性绝缘基体101包覆在硬质绝缘基体101外。

进一步优化,所述复位弹簧18轴线与滑槽17轴线平行分布。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根据需要,对构成本新型的线缆定位座、绝缘间隔杆进行组装备用。

在进行对电缆定位时,首先使本新型中的两个线缆定位座构成一个工作组,并分别包覆在相邻两条电缆外表面,然后将同一工作组中的线缆定位座通过一条绝缘间隔杆连接,即可完成本新型装配,并通过统一工作组中的绝缘间隔杆对位于绝缘间隔杆两端的电缆进行定位,防止相邻电缆间绝缘间距过小二造成的供电事故发生。

在完成连接并对电力线缆定位作业中,当因热胀冷缩、风力等外力驱动导致电缆发生形变、跳动、窜动及扭曲变形时,可同时由线缆定位座、绝缘间隔杆的弹性形变对外力进行消除,一方面提高电缆定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降低电缆及电缆与定位部件之间的摩擦损耗和材料疲劳度。

在外力驱动下,线缆定位座的上半座、下半座之间的间距通过承压弹簧调进行一定范围内弹性调节,在满足对电缆定位的同时,有效降低径向外力驱动下电缆与上半座、下半座之间的摩擦损耗和疲劳度;同时通过上半座、下半座承载槽内的各万向滚珠实现上半座、下半座与电缆外表面间滑动连接,降低电缆轴向窜动时电缆与上半座、下半座之间的摩擦损耗和疲劳度,同时各万幸滚珠另可通过承压弹簧沿电缆径向方向进行弹性形变,从而进一步低径向外力驱动下电缆与上半座、下半座之间的摩擦损耗和疲劳度。

在外力驱动下,绝缘间隔杆一方面通过与各线缆定位座之间的铰接连接,及绝缘间隔杆的万向铰链及复位弹簧,在外力驱动下实现绝缘间隔杆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旋转调整,从而达到通过绝缘间隔杆发生旋转而降低外力在电缆上施加的扭矩和电缆摆动幅度,从而降低电缆因大扭矩而导致结构强度和疲劳度增加及电缆与线缆定位座之间摩擦损耗的目的;另一方面再电缆因外力等发生形变时,可通过绝缘间隔杆的绝缘杆和连接套在调节弹簧驱动下进行弹性伸缩形位移,从而实现在确保相邻电缆之间绝缘间距稳定的同时,另可通过弹性形变实现对电缆间间距进行灵活调整,避免因外力过大而导致电缆与线缆定位座间的压力及摩擦损耗过大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本新型在运行中,一方面可通过绝缘间隔杆的两条绝缘杆外表面螺旋方向相反的弹性绝缘板有效对风力的驱动方向和驱动力进行导向,从而达到降低风力对电缆机本新型整体作用力,降低电缆摆动幅度和形变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可通过若干弹性绝缘板和万向铰链,有效实现在绝缘间隔杆表面形成不连续分布的表面,从而有效防止因降雨、降雪及空气中粉尘极易通过沉积在本新型表面上而导致相邻电缆间因固体、液体沉积物而发生漏电、爬电甚至引发短路情况发生。

本新型一方面结构简单,自重小,调整灵活性和通用性好,同时可有效降低风力本新型定位稳定性的影响,有效降低电缆随风摆动幅度、窜动、弯曲变形等严重影响电缆定位稳定性和电缆结构强度情况发生,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对电缆设备定位隔离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满足对电缆进行隔离定位同时,有效防止因电缆热症冷缩、随风摆动等情况下电缆与本新型间的摩擦损耗和降低电缆在形变、摆动过程中电缆疲劳度,从而极大的提高对电缆定位隔离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有效降低电缆设备故障率和定位维护作业劳动强度及成本。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