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电源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4565发布日期:2020-04-10 17:0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换电源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换电源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规方案的“三合二”系统,即两个进线柜和一个联络柜中的各有一个断路器,联络柜作为重要的转换枢纽,普遍均采用手动转换,即三台断路器之间只能合闸其中两台的逻辑控制方式控制,一般通过联络柜qf2手动选择控制,即当两路电源来电时,联络柜此时状态为分闸,当其中一路电源停电时,需要操作人源确认无电断路器要分闸的状态后,再通过联络柜上的sa旋钮选择有电一方,使联络柜重新得控制电源可进行合闸,令一边因停电的设备重新有电使用,但手动方法产生转换延迟想象,转换不及时,严重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换电源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换电源控制电路,其中,包括1#进线柜、2#进线柜和3#联络柜;

所述1#进线柜包括第一小型断路器、qf3/qf2联锁触点和框架断路器qf1,所述框架断路器qf1中包括1#分闸/合闸指示回路、1#储能回路、1#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1#分闸回路、1#合闸回路、1#欠压脱扣器回路和1#联锁接点回路,所述第一小型断路器一端接于电源1l1中,所述1#分闸/合闸指示回路、1#储能回路、1#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1#分闸回路、1#合闸回路、1#欠压脱扣器回路和1#联锁接点回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小型断路器另一端和中性线n之间;

所述2#进线柜包括第二小型断路器、qf1/qf2联锁触点和框架断路器qf3,所述框架断路器qf3中包括2#分闸/合闸指示回路、2#储能回路、2#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2#分闸回路、2#合闸回路、2#欠压脱扣器回路和2#联锁接点回路,所述第二小型断路器一端接于电源2l1中,所述2#分闸/合闸指示回路、2#储能回路、2#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2#分闸回路、2#合闸回路、2#欠压脱扣器回路和2#联锁接点回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小型断路器另一端和所述中性线n之间;

在所述3#联络柜中设置有第三小型断路器、第四小型断路器和中间继电器zj,所述第三小型断路器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电源1l1上和所述中间继电器zj的第一常闭触头的上接点处,所述第四小型断路器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源2l1上,所述第四小型断路器另一端引出两条第一导线分别与所述中间继电器zj的第一常开触头的上接点处和所述中间继电器zj的通电线圈一端连接,所述通电线圈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中性线n上,所述第一常开触头的下接点与所述第一常闭触头的下接点通过第二导线相互连接后使第二导线继续引出;所述3#联络柜中包括还包括qf3/qf1联锁触点和框架断路器qf2,所述框架断路器qf2包括3#分闸/合闸指示回路、3#储能回路、3#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3#分闸回路、3#合闸回路和3#联锁接点回路,所述3#分闸/合闸指示回路、3#储能回路、3#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3#分闸回路、3#合闸回路和3#联锁接点回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线上与所述中性线n之间;

所述qf3/qf2联锁触点分别与所述2#联锁接点回路和所述3#联锁接点回路相连接,所述qf1/qf2联锁触点分别与所述1#联锁接点回路和所述3#联锁接点回路相连接,所述qf3/qf1联锁触点分别与所述1#联锁接点回路和所述2#联锁接点回路相连接。

所述的转换电源控制电路,其中,所述1#分闸/合闸指示回路中指示灯1hg与第二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一通路用于分闸提示、指示灯1hr与第二常开触头连接形成第二通路用于合闸提示,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连接;所述1#储能回路中储能电机m1与第三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三通路,所述指示灯1hy与所述第四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四通路,所述第三通路与所述第四通路连接;所述1#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包括控制器k1,用于监控保护和显示通路开关的状态;所述1#分闸回路中手动开关1sb1、分闸线圈f1和第三常开触头依次连接;所述1#合闸回路中手动开关1sb2、合闸线圈x1和第四常闭触头依次连接;所述1#欠压脱扣器回路包括框架断路器qf1中的欠压线圈q1,所述欠压线圈q1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小型断路器另一端和中性线n之间;所述1#联锁接点回路包括第一联锁接点通路和第二联锁接点通路,所述第一联锁接点通路和所述第二联锁接点通路上均连接有一第五常闭触头。

所述的转换电源控制电路,其中,所述2#分闸/合闸指示回路中指示灯2hg与第六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五通路用于分闸提示、指示灯2hr与第四常开触头连接形成第六通路用于合闸提示,所述第五通路与所述第六通路连接;所述2#储能回路中储能电机m2与第七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七通路,所述指示灯2hy与所述第八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八通路,所述第七通路与所述第八通路连接;所述2#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包括控制器k2,用于监控保护和显示通路开关的状态;所述2#分闸回路中手动开关2sb1、分闸线圈f2和第五常开触头依次连接;所述2#合闸回路中手动开关2sb2、合闸线圈x2和第九常闭触头依次连接;所述2#欠压脱扣器回路包括框架断路器qf3中的欠压线圈q3,所述欠压线圈q3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小型断路器另一端和中性线n之间;所述2#联锁接点回路包括第三联锁接点通路和第四联锁接点通路,所述第三联锁接点通路和所述第四联锁接点通路上均连接有一第十常闭触头。

所述的转换电源控制电路,其中,所述3#分闸/合闸指示回路中指示灯3hg与第十一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九通路用于分闸提示、指示灯3hr与第六常开触头连接形成第十通路用于合闸提示,所述第九通路与所述第十通路连接;所述3#储能回路中储能电机m3与第十二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十一通路,所述指示灯3hy与所述第十三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十二通路,所述第十一通路与所述第十二通路连接;所述3#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包括控制器k3,用于监控保护和显示通路开关的状态;所述3#分闸回路中手动开关3sb1、分闸线圈f3和第七常开触头依次连接;所述3#合闸回路中手动开关3sb2、合闸线圈x3和第十四常闭触头依次连接;所述3#联锁接点回路包括第五联锁接点通路和第六联锁接点通路,所述第五联锁接点通路和所述第六联锁接点通路上均连接有一第十四常闭触头。

所述的转换电源控制电路,其中,所述qf3/qf2联锁触点包括所述框架断路器qf3中的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框架断路器qf2中的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第一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常闭触点相并联,所述第四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常闭触点上,所述第五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上;所述qf1/qf2联锁触点包括所述框架断路器qf1中的第三常闭触点和所述框架断路器qf2中的第四常闭触点,所述第三常闭触点与所述第四常闭触点相并联,所述第二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常闭触点上,所述第六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四常闭触点上;所述qf3/qf1联锁触点包括所述框架断路器qf3中的第五常闭触点和所述框架断路器qf1中的第六常闭触点,所述第五常闭触点与所述第六常闭触点相并联,所述第三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五常闭触点上,所述第一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六常闭触点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中间继电器代替手动转换开关,利用一组常开常闭触头作电源转换,当主电电源线圈得电时使触头开闭,减少手动转换步骤,可直接确认无电断路器分闸状态后,直接合闸联络柜断路器,且只能最多两台断路器同时合闸,实现转换功能,保证系统供电的连续、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架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1#进线柜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2#进线柜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3#联络柜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系统。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转换电源控制电路,包括1#进线柜、2#进线柜和3#联络柜。所述1#进线柜包括第一小型断路器、qf3/qf2联锁触点和框架断路器qf1,所述框架断路器qf1中包括1#分闸/合闸指示回路、1#储能回路、1#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1#分闸回路、1#合闸回路、1#欠压脱扣器回路和1#联锁接点回路,所述第一小型断路器一端接于电源1l1中,所述1#分闸/合闸指示回路、1#储能回路、1#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1#分闸回路、1#合闸回路、1#欠压脱扣器回路和1#联锁接点回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小型断路器另一端和中性线n之间。

所述2#进线柜包括第二小型断路器、qf1/qf2联锁触点和框架断路器qf3,所述框架断路器qf3中包括2#分闸/合闸指示回路、2#储能回路、2#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2#分闸回路、2#合闸回路、2#欠压脱扣器回路和2#联锁接点回路,所述第二小型断路器一端接于电源2l1中,所述2#分闸/合闸指示回路、2#储能回路、2#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2#分闸回路、2#合闸回路、2#欠压脱扣器回路和2#联锁接点回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小型断路器另一端和所述中性线n之间。

在所述3#联络柜中设置有第三小型断路器、第四小型断路器和中间继电器zj,所述第三小型断路器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电源1l1上和所述中间继电器zj的第一常闭触头的上接点处,所述第四小型断路器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源2l1上,所述第四小型断路器另一端引出两条第一导线分别与所述中间继电器zj的第一常开触头的上接点处和所述中间继电器zj的通电线圈一端连接,所述通电线圈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中性线n上,所述第一常开触头的下接点与所述第一常闭触头的下接点通过第二导线相互连接后使第二导线继续引出;所述3#联络柜中包括还包括qf3/qf1联锁触点和框架断路器qf2,所述框架断路器qf2包括3#分闸/合闸指示回路、3#储能回路、3#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3#分闸回路、3#合闸回路和3#联锁接点回路,所述3#分闸/合闸指示回路、3#储能回路、3#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3#分闸回路、3#合闸回路和3#联锁接点回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线上与所述中性线n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qf3/qf2联锁触点分别与所述2#联锁接点回路和所述3#联锁接点回路相连接,所述qf1/qf2联锁触点分别与所述1#联锁接点回路和所述3#联锁接点回路相连接,所述qf3/qf1联锁触点分别与所述1#联锁接点回路和所述2#联锁接点回路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1#分闸/合闸指示回路中指示灯1hg与第二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一通路用于分闸提示、指示灯1hr与第二常开触头连接形成第二通路用于合闸提示,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连接;所述1#储能回路中储能电机m1与第三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三通路,所述指示灯1hy与所述第四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四通路,所述第三通路与所述第四通路连接;所述1#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包括控制器k1,用于监控保护和显示通路开关的状态;所述1#分闸回路中手动开关1sb1、分闸线圈f1和第三常开触头依次连接;所述1#合闸回路中手动开关1sb2、合闸线圈x1和第四常闭触头依次连接;所述1#欠压脱扣器回路包括框架断路器qf1中的欠压线圈q1,所述欠压线圈q1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小型断路器另一端和中性线n之间;所述1#联锁接点回路包括第一联锁接点通路和第二联锁接点通路,所述第一联锁接点通路和所述第二联锁接点通路上均连接有一第五常闭触头。

本实施例中,所述2#分闸/合闸指示回路中指示灯2hg与第六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五通路用于分闸提示、指示灯2hr与第四常开触头连接形成第六通路用于合闸提示,所述第五通路与所述第六通路连接;所述2#储能回路中储能电机m2与第七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七通路,所述指示灯2hy与所述第八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八通路,所述第七通路与所述第八通路连接;所述2#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包括控制器k2,用于监控保护和显示通路开关的状态;所述2#分闸回路中手动开关2sb1、分闸线圈f2和第五常开触头依次连接;所述2#合闸回路中手动开关2sb2、合闸线圈x2和第九常闭触头依次连接;所述2#欠压脱扣器回路包括框架断路器qf3中的欠压线圈q3,所述欠压线圈q3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小型断路器另一端和中性线n之间;所述2#联锁接点回路包括第三联锁接点通路和第四联锁接点通路,所述第三联锁接点通路和所述第四联锁接点通路上均连接有一第十常闭触头。

本实施例中,所述3#分闸/合闸指示回路中指示灯3hg与第十一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九通路用于分闸提示、指示灯3hr与第六常开触头连接形成第十通路用于合闸提示,所述第九通路与所述第十通路连接;所述3#储能回路中储能电机m3与第十二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十一通路,所述指示灯3hy与所述第十三常闭触头连接形成第十二通路,所述第十一通路与所述第十二通路连接;所述3#智能控制器电源回路包括控制器k3,用于监控保护和显示通路开关的状态;所述3#分闸回路中手动开关3sb1、分闸线圈f3和第七常开触头依次连接;所述3#合闸回路中手动开关3sb2、合闸线圈x3和第十四常闭触头依次连接;所述3#联锁接点回路包括第五联锁接点通路和第六联锁接点通路,所述第五联锁接点通路和所述第六联锁接点通路上均连接有一第十四常闭触头。

本实施例中,所述qf3/qf2联锁触点包括所述框架断路器qf3中的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框架断路器qf2中的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第一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常闭触点相并联,所述第四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常闭触点上,所述第五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上;所述qf1/qf2联锁触点包括所述框架断路器qf1中的第三常闭触点和所述框架断路器qf2中的第四常闭触点,所述第三常闭触点与所述第四常闭触点相并联,所述第二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常闭触点上,所述第六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四常闭触点上;所述qf3/qf1联锁触点包括所述框架断路器qf3中的第五常闭触点和所述框架断路器qf1中的第六常闭触点,所述第五常闭触点与所述第六常闭触点相并联,所述第三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五常闭触点上,所述第一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六常闭触点上。

本实用新型中,以3#联络柜为例,当供入1#进线柜和2#进线柜的电源都正常时,框架断路器qf1和框架断路器qf3分别接入1l1和2l1电源对系统供电,其中1l1为主电源,2l1为备用电源,每一个工作电源都需要一个小型断路器来保护,图中就表示为传输信号为qf201和qf202来表示。本申请中的中间继电器zj是一个主电源优先的状态,当主电源有电(或备用电源没有电)的时候,中间继电器zj的第一常闭触头始终保持常闭状态,始终有电。如果主电源及qf1没有电,框架断路器qf1的欠压线圈q1断开框架断路器qf1的开关,中间继电器检测到2l1和框架断路器qf3有电,则中间继电器zj的通电线圈得电,此时,第一常闭触头由常开转换为常闭,第一常开触头由常开转换为常闭,则使qf2得电后具备合闸条件。从而实现电路中三个断路器中只能合闸两台,且在前两台合闸断路器其中一台出现故障后,及时通电第三台断路器,减少电路系统的延时开关现象。

如图1所示,三台断路器qf1、qf2和qf3通过进线柜和联络柜的合闸回路和中间继电器回路实现电气互锁,只能最多两台断路器同时合闸。

如图2至图4所示的,以3#联络柜中框架断路器qf2为例,当qf2未合闸时,信号205处的第十一常闭触头保持常闭状态,指示灯3hg常量。当qf2合闸后,第十一常闭触头由常闭转换到常开状态,第六常开触头由常开状态变为常闭,指示灯3hr亮起,起到合闸指示功能。电机m3只有储能完毕时才能进行分/合闸动作。k3表示框架断路器中的控制器,这个控制器需要电源工作,工作时能监控保护和显示开关的状态。手动按钮3sb1被按下接通后,分闸线圈f3得电,第七常开触头转换为常闭状态,从而使框架断路器qf2变为分闸状态。手动开关3sb2被按下接通后、合闸线圈x3得电,使第十四常闭触头变为常开状态,从而使框架断路器qf2变为合闸状态。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本申请中三台框架断路器的二次互锁功能,让其中三个断路器中只能合闸两台,从而设置互锁回路,具体如下:所述qf3/qf2联锁触点包括所述框架断路器qf3中的第一常闭触点和所述框架断路器qf2中的第二常闭触点,所述第一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常闭触点相并联,其两端接收从框架断路器产生的编号为101和103的信号(本领域人员自行编辑信号编号);由于2#进线柜中的框架断路器qf3上自带常闭触点的第四联锁接点通路两端传输编号为101和103的信号,所以第四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常闭触点上,同理地,由于3#联络柜中的框架断路器qf2上自带常闭触点的第五联锁接点通路两端传输编号为101和103的信号,所述第五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上。其他的联锁通路与各联锁接点的方式同上,本文不再赘述,即所述qf1/qf2联锁触点包括所述框架断路器qf1中的第三常闭触点和所述框架断路器qf2中的第四常闭触点,所述第三常闭触点与所述第四常闭触点相并联,其两端接收从框架断路器产生的编号为301和303的信号,由于1#进线柜中的框架断路器qf1上自带常闭触点的第二联锁接点通路两端传输编号为301和303的信号,所述第二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常闭触点上,由于3#联络柜中的框架断路器qf2上自带常闭触点的第六联锁接点通路两端传输编号为301和303的信号,所述第六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四常闭触点上;所述qf3/qf1联锁触点包括所述框架断路器qf3中的第五常闭触点和所述框架断路器qf1中的第六常闭触点,所述第五常闭触点与所述第六常闭触点相并联,其两端接收从框架断路器产生的编号为201和203的信号,由于1#进线柜中的框架断路器qf1上自带常闭触点的第一联锁接点通路两端传输编号为201和203的信号,所述第一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六常闭触点上;由于2#进线柜中的框架断路器qf3上自带常闭触点的第三联锁接点通路两端传输编号为201和203的信号,所述第三联锁接点通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五常闭触点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中”、“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