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8724发布日期:2020-02-21 21:0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充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机悬挂方式大多采用折叠方式,使用时候只能把挂钩从底端翻折上来进行悬挂操作,使得机器操作只能是侧面进行,界面操作也只能固定于一个角度,颇有不便,同时针对一些特殊机型由于悬挂位置的限定,电机悬挂时会与设备发生干涉,操作十分不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例如公告号为cn209134110u的一种旋转式悬挂充电机,其通过设置机器外壳、挂钩和凹槽等,其中,机器外壳上设置凹槽,挂钩底端为球形且与挂钩底端球形相接触的面均被球形球面相切,挂钩安装在凹槽内,凹槽的一部分形状与挂钩形状相匹配,最终实现了挂钩能够在除了充电机阻挡位置的任意方向旋转,充电机界面操作角度能够任意调节,加强了实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

为了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区别于上述方案新的思路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充电机,解决了现有充电机悬挂方式多为折叠,一旦悬挂固定后充电器不能随意进行转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充电机,包括机器主体和悬挂装置,机器主体与悬挂装置之间设置有卡接机构,机器主体包括底面,卡接机构包括位于盒体侧壁上的t型件,机器主体侧壁靠近底面处均设置有供t型件插接的t型插槽,悬挂装置包括盒体以及位于盒体内的空腔,空腔顶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连通口,连通口周缘设置有高于连通口的边沿,连通口上方设置有矩形块和位于矩形块内的插腔,插腔上分别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侧开口和上开口,矩形块底部与空腔之前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与矩形块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伸缩杆位于空腔内设置有限制伸缩杆脱离连通口的挡件,矩形块顶部设置有拉环,矩形块与边沿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机器主体与墙壁上的挂钩进行结合从而使得机器主体悬挂时,首先通过拉环将矩形块从盒体上的卡接组件分离,此时可根据需要对伸缩杆长度进行控制,同时将矩形块上的侧开口与所需墙体上的挂钩结合即可实现机器主体的悬空,若需要将机器主体进行转动可以通过转动组件进行转动,由于t型件与t型插槽的设置,机器主体的任意侧面均可以与盒体进行连接,t型插槽位于机器主体侧壁靠近底面处,因此t型插槽的开口朝下,当t型件从机器主体下方插入后,避免了在悬空的过程中盒体与机器主体之间脱离;若机器主体与所需墙体之间是通过钉子挂接,则钉子从侧开口直接插入插腔内即可,若为挂钩,则挂钩通过侧开口插入插腔,从上开口插出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位于矩形块底部的夹层,夹层与外界之间设置有圆口以及与伸缩杆连接的圆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侧开口与所需墙体上的挂钩进行挂接后,可直接转动机器主体进行方向的更改,由于机器主体与盒体之间为卡接,而盒体与矩形块之间连接有伸缩杆,因此机器主体转动时带动伸缩杆转动,此时位于矩形块夹层内的圆盘可在夹层内转动,圆盘的直径大于圆口的直径,限制了伸缩杆与夹层之间的脱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位于矩形块周缘若干的凸起,边沿内壁上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组件的设置可以避免在不需要悬空时矩形块与盒体之间的分离,只需要使得矩形块嵌入在盒体上的边沿内即可,同时矩形块上的凹槽又可以与边沿内的凹槽卡接,最终避免了矩形块与盒体之间的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挡件与空腔内壁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组件的设置可以减少挡件在空腔内的摩擦力,在不适用机器主体时,伸缩杆的大部分被空腔隐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滑移组件包括位于挡件两侧对称设置的滑轮,空腔内壁上设置有与滑轮配合的滑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可沿着空腔内壁上的滑轨进行竖直方向的滑动,从而减少挡件与空腔侧壁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将机器主体与墙壁上的挂钩进行结合从而使得机器主体悬挂时,首先通过拉环将矩形块从盒体上的卡接组件分离,此时可根据需要对伸缩杆长度进行控制,同时将矩形块上的侧开口与所需墙体上的挂钩结合即可实现机器主体的悬空,若需要将机器主体进行转动可以通过转动组件进行转动,由于t型件与t型插槽的设置,机器主体的任意侧面均可以与盒体进行连接,t型插槽位于机器主体侧壁靠近底面处,因此t型插槽的开口朝下,当t型件从机器主体下方插入后,避免了在悬空的过程中盒体与机器主体之间脱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5为侧开口与墙体和钉子三者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机器主体;111、t型插槽;112、底面;113、t型件;114、盒体;115、空腔;116、滑轨;117、滑轮;118、伸缩杆;119、挡件;210、圆口;211、圆盘;212、矩形块;213、插腔;214、上开口;215、侧开口;216、凸起;217、夹层;218、边沿;219、凹槽;310、拉环;311、墙体;312、钉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所指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新型充电机,参照图1和图5,主要包括机器主体和悬挂装置,机器主体与悬挂装置之间设置有卡接机构,机器主体包括底面,卡接机构包括位于盒体侧壁上的t型件,机器主体侧壁靠近底面处均设置有供t型件插接的t型插槽,悬挂装置包括盒体以及位于盒体内的空腔,空腔顶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连通口,连通口周缘设置有高于连通口的边沿,连通口上方设置有矩形块和位于矩形块内的插腔,插腔上分别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侧开口和上开口,矩形块底部与空腔之前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与矩形块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伸缩杆位于空腔内设置有限制伸缩杆脱离连通口的挡件,矩形块顶部设置有拉环,矩形块与边沿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当需要将机器主体与墙壁上的挂钩进行结合从而使得机器主体悬挂时,首先通过拉环将矩形块从盒体上的卡接组件分离,此时可根据需要对伸缩杆长度进行控制,同时将矩形块上的侧开口与所需墙体上的挂钩结合即可实现机器主体的悬空,若需要将机器主体进行转动可以通过转动组件进行转动,由于t型件与t型插槽的设置,机器主体的任意侧面均可以与盒体进行连接,t型插槽位于机器主体侧壁靠近底面处,因此t型插槽的开口朝下,当t型件从机器主体下方插入后,避免了在悬空的过程中盒体与机器主体之间脱离;若机器主体与所需墙体之间是通过钉子挂接,则钉子从侧开口直接插入插腔内即可,若为挂钩,则挂钩通过侧开口插入插腔,从上开口插出即可。

挡件与空腔内壁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滑移组件包括位于挡件两侧对称设置的滑轮,空腔内壁上设置有与滑轮配合的滑轨,滑移组件的设置可以减少挡件在空腔内的摩擦力,在不适用机器主体时,伸缩杆的大部分被空腔隐藏。

参照图2至图4,转动组件包括位于矩形块底部的夹层,夹层与外界之间设置有圆口以及与伸缩杆连接的圆盘;通过侧开口与所需墙体上的挂钩进行挂接后,可直接转动机器主体进行方向的更改,由于机器主体与盒体之间为卡接,而盒体与矩形块之间连接有伸缩杆,因此机器主体转动时带动伸缩杆转动,此时位于矩形块夹层内的圆盘可在夹层内转动,圆盘的直径大于圆口的直径,限制了伸缩杆与夹层之间的脱离。卡接组件包括位于矩形块周缘若干的凸起,边沿内壁上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卡接组件的设置可以避免在不需要悬空时矩形块与盒体之间的分离,只需要使得矩形块嵌入在盒体上的边沿内即可,同时矩形块上的凹槽又可以与边沿内的凹槽卡接,最终避免了矩形块与盒体之间的分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