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9008发布日期:2020-04-21 18:4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定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子结构,尤指一种具有可达到节省轴向空间及效率高的定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应用于泵或风扇的马达定子结构,包含复数硅钢片及复数线圈(如漆包线),该复数硅钢片彼此堆叠所构成,并通过一绝缘材料为聚丁烯对苯二甲酸酯(pbt)一体射出包覆整个该复数硅钢片的轴向与径向,令该复数硅钢片的一齿部的顶面、底面及二侧边都被绝缘材料完整包覆,以及该复数硅钢片的一环部的内周侧、顶面及底面也同样被该绝缘材料全部包覆,该复数线圈则缠绕在被整个包覆该复数硅钢片的齿部上。而由于现有采用pbt材料的流动性不好的关系,使得包覆在该复数硅钢片整个外面的绝缘材料厚度为0.25mm(毫米)以上,但因绝缘材料的厚度太厚会影响马达特性,并也会占用了该复数硅钢片整个的轴向空间与径向空间,例如等硅钢片的齿部彼此之间的一槽空间内的宽度被绝缘材料厚度太厚所占用(即槽空间缩小),使容设在该槽空间内的复数线圈缠绕在齿部上的缠绕圈数也会受到限制。

另外,该复数硅钢片的齿部及环部整个被厚度厚的绝缘材料完整包覆住,使该复数线圈与该复数硅钢片之间存在有较大气隙,以致于会造成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达到节省轴向空间及效率高的定子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增加一硅钢片组其内每一槽部的空间,进而有效增加缠绕于该硅钢片组上的复数线圈的缠绕圈数效果的定子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硅钢片组,具有复数齿部及一环部,该复数齿部环设在该环部的一周侧上;及

复数包覆层,是一体射出成型在该复数齿部及该环部上,以包覆该复数齿部的二相对侧边及连接该复数齿部的该环部的周侧上,且该复数包覆层未包覆该复数齿部的一顶面及一底面。

所述的定子结构,其中:该硅钢片组由复数硅钢片彼此堆叠构成,该硅钢片组的中央具有一中空的容置空间,该复数齿部等距间隔地从该环部的一内周侧向内径向延伸构成,且该每一齿部的一自由端两侧向外形成有一相对该容置空间的极靴。

所述的定子结构,其中:该每一包覆层包含一包覆该复数齿部的二相对侧边的第一绝缘侧壁、一包覆该极靴一侧面的第二绝缘侧壁及一包覆该环部的内周侧的绝缘周侧壁,该第一绝缘侧壁与相邻对应该绝缘周侧壁及该第二绝缘侧壁连接。

所述的定子结构,其中:该每一包覆层包含一绝缘底部,该绝缘底部包覆在对应该极靴的该环部的一底侧上,且该绝缘底部连接相邻该绝缘周侧壁。

所述的定子结构,其中:该绝缘底部具有一绝缘凸体,该绝缘凸体从该环部的底侧上凸伸构成,该复数包覆层的该绝缘凸体沿该环部间隔排列设置在该环部的底部上,且对应该复数齿部的极靴,每一包覆层的该绝缘凸体彼此之间界定一空间。

所述的定子结构,其中:包括一线圈组,该线圈组具有复数线圈,该复数线圈缠绕在对应该复数齿部上,该复数齿部的二相对侧边隔着该复数包覆层相对该复数线圈,该复数齿部的该顶面与该底面分别对应该复数线圈。

所述的定子结构,其中:该每两齿部彼此之间界定一槽空间,该槽空间用以容设该复数线圈。

所述的定子结构,其中:每一包覆层为液晶高分子材料,且该每一包覆层的厚度为0.24毫米以下。

所述的定子结构,其中:应用于一泵上,该泵包含一转子,该转子对应该定子结构。

通过本实用新型此结构的设计,使得有效达到节省轴向空间及效率高,且还能增加缠绕线圈圈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a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结构的应用实施态样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定子结构2;硅钢片组21;硅钢片210;齿部211;顶面2111;底面2112;二相对侧边2113;极靴212;前侧面2121;后侧面2122;顶面2123;底面2124;槽开口2125;槽空间213;环部215;内周侧2151;底侧2152;顶侧2153;容置空间22;包覆层23;第一绝缘侧壁231;第二绝缘侧壁232;绝缘周侧壁233;绝缘底部234;绝缘凸体2341;空间235;线圈组25;线圈251;泵3;转子31;轴心311;叶轮312;磁性件313;泵壳体32;轴承3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定子结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另一立体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a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定子结构2包括一硅钢片组21及复数包覆层23,该硅钢片组21由复数硅钢片210彼此轴向(或垂直)堆叠构成,并该硅钢片组21具有复数齿部211及一环部215,该复数齿部211环设在该环部215的一周侧上,在本实施例的该复数齿部211等距间隔从该环部215的一内周侧2151向内径向延伸构成,且该两齿部211彼此之间界定一槽空间213。而该硅钢片组21的中央具有一中空的容置空间22,该容置空间22连通对应的槽空间213,且该每一齿部211的一自由端两侧一体向外形成有一相对该容置空间22的极靴212,该极靴212的前侧面2121面对该容置空间22,其后侧面2122面对该环部215的内周侧2151,该复数齿部211的极靴212共同围绕该容置空间22呈一圆形状,其中该两齿部211的极靴212彼此之间形成有一槽开口2125,该槽开口2125位于容置空间22与槽空间213之间,且连通对应该容置空间22及槽空间213。

该复数包覆层23为一液晶高分子(liquidcrystalpolyester,lcp或称为液晶塑胶),其具有绝缘特性,该复数包覆层23是一体射出成型在对应该复数齿部211及环部215上,以包覆该复数齿部211的二相对侧边2113及连接该复数齿部211的环部215的周侧上,且该复数包覆层23并未包覆对应该复数齿部211的一顶面2111及一底面2112上,以及未包覆该环部的一顶侧2153及该极靴212的顶面2123与底面2124。并该每一包覆层23包含一第一绝缘侧壁231、一第二绝缘侧壁232、一绝缘底部234及一绝缘周侧壁233,该第一绝缘侧壁231包覆该复数齿部211的二相对侧边2113,该绝缘周侧壁233包覆该环部215的内周侧2151,且与相邻对应该第一绝缘侧壁231相连接,而该第二绝缘侧壁232包覆该极靴212一侧面(即该极靴212的后侧面2122),且与相邻对应该第一绝缘侧壁231相连接,并该绝缘底部234包覆在对应该极靴212的该环部215的一底侧2152上,且连接相邻该绝缘周侧壁233。其中前述第一、二绝缘侧壁231、232及该绝缘周侧壁233的厚度为0.24毫米(mm)以下,较佳为0.2mm以下,例如0.1mm至0.2mm。并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二绝缘侧壁231、232及该绝缘周侧壁233的厚度可为0.1mm、0.15mm、0.12mm或前述任两点间的数值。

另外,该绝缘底部234具有一绝缘凸体2341,该绝缘凸体2341从对应该极靴212的环部215的底侧2152上凸伸构成,并该复数包覆层23的该绝缘凸体2341沿该环部215间隔排列设置在该环部215的底侧2152上,且对应该复数齿部211的极靴212,而该每一包覆层23的该绝缘凸体2341彼此之间界定一空间235对应该槽开口2125。

请参考图1、图3a、图3b,该定子结构2包含一线圈组25,该线圈组25具有复数线圈251,该复数线圈251缠绕在对应该复数齿部211上,且容设在对应的槽空间213内,并该复数齿部211的二相对侧边2113隔着该复数包覆层23的第一绝缘侧壁231相对该复数线圈251,令该复数线圈251与该复数齿部211的二相对侧边2113相隔离,以及该复数线圈251通过该绝缘周侧壁233与该环部215相隔离,该复数齿部211的该顶面2111与该底面2112则分别对应该复数线圈251,所以通过该复数齿部211的轴向上(即该复数齿部211的顶面2111与底面2112)没有包覆该复数包覆层23,使该复数齿部211的顶面2111与底面2112分别与相对该复数线圈251未隔离,故可节省该复数齿部211的轴向空间及其上包覆层23材料,且还能提供该复数线圈251更多的缠绕空间。另外,凭借前述包覆层23为流动性好的液晶高分子一体射出包覆在硅钢片组21的该复数齿部211的二相对侧边2113与环部215的内周侧2151及其底侧2152上,使得能达到包覆(或包胶)厚度薄效果,且因厚度薄的关系,使得能增加槽空间213内的宽度以供该复数线圈251有更多的缠绕空间外,且让该复数线圈251与硅钢片组21之间的气隙更小,以有提升效率。然而,凭借本实用新型的包覆层23的包覆厚度薄及该复数齿部211的轴向空间未被包覆,使得可达到增加线圈组25的缠绕圈数(或提高线圈组25的槽满率)及缠绕空间的效果。

请参考图4,辅以参阅图3a、图3b,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结构2可应用于一马达3(如泵马达或风扇马达)上,并于本实施例的马达3以泵马达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所示,该泵马达3包含一转子31及一泵壳体32,该泵壳体32具有一进水口(图中未示)用以引导一工作液体进入泵壳体32内,及一出水口(图中未示)用以将该工作液体排出去,该定子结构2的硅钢片组21的容置空间22套设在该泵壳体32外,且对应容设在该泵壳体32内的转子31,并该转子31具有一轴心311、一叶轮312及一磁性件313(如磁铁件),该轴心311的一端固定连接该泵壳体32内的中央位置,其另一端轴设一轴承33,该轴承33连接该叶轮312,该叶轮312用以驱动该泵壳体32内的工作液体(如纯水、无机化合物、醇类、酮类、液态金属、冷煤或有机化合物),该磁性件313设于该叶轮312的下方,且隔着该泵壳体32水平对应该硅钢片组21,然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结构应用于马达3上,使得能达到马达3效率高的效果。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结构2的设计,使得有效达到节省轴向空间及效率高,且还有效增加槽空间213内的宽度以供该复数线圈251有更多的缠绕空间,进而还有效达到包覆厚度薄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