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定子测试的气动式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5418阅读:1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机定子测试的气动式夹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较大范围,具体是一种用于电机定子测试的气动式夹具。



背景技术:

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电机定子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而转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进而产生电流。在电机定子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生产出来的电机定子进行电阻、电感、绝缘、耐压和匝间短路等项目进行自动测试。现有的电机定子测试夹具存在张口尺寸小、速度慢的缺点,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机定子测试的气动式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机定子测试的气动式夹具,包括侧板、定位转动销、漆包线夹持垫板、前挡板、气缸、漆包线夹持手指板和手指绝缘隔离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转动销孔,相邻的侧板一端通过前挡板连接,相邻的侧板之间设置有手指绝缘隔离板,且手指绝缘隔离板和两侧的侧板之间均安装有一个漆包线夹持垫板和一个漆包线夹持手指板,其中,漆包线夹持垫板一端通过定位转动销与手指绝缘隔离板固定连接,漆包线夹持垫板另一端通过定位转动销与侧板固定连接,漆包线夹持手指板一端与手指绝缘隔离板转动连接,漆包线夹持手指板另一端与侧板转动连接;相邻的侧板之间还设置有气缸,且气缸通过定位转动销安装在两侧的侧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漆包线夹持垫板和漆包线夹持手指板上均设置有钢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漆包线夹持垫板和漆包线夹持手指板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缸承受气压小于1.6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用于电机定子测试的气动式夹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张口尺寸范围大、使用简单可靠、速度快的优点;推杆调整外部进气量,可方便调整漆包线夹持手指板和漆包线夹持垫板之间的夹持力;该气动式夹具在电机定子测试中的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电机定子测试的气动式夹具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用于电机定子测试的气动式夹具的背面示意图。

其中:1-侧板;2-定位转动销;3-漆包线夹持垫板;4-前挡板;5-气缸;6-漆包线夹持手指板;7-手指绝缘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用于电机定子测试的气动式夹具,包括侧板1、定位转动销2、漆包线夹持垫板3、前挡板4、气缸5、漆包线夹持手指板6和手指绝缘隔离板7;所述侧板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转动销孔,相邻的侧板1一端通过前挡板4连接,相邻的侧板1之间设置有手指绝缘隔离板7,且手指绝缘隔离板7和两侧的侧板1之间均安装有一个漆包线夹持垫板3和一个漆包线夹持手指板6,其中,漆包线夹持垫板3一端通过定位转动销2与手指绝缘隔离板7固定连接,漆包线夹持垫板3另一端通过定位转动销2与侧板1固定连接,漆包线夹持手指板6一端与手指绝缘隔离板7转动连接,漆包线夹持手指板6另一端与侧板1转动连接;相邻的侧板1之间还设置有气缸5,且气缸5通过定位转动销2安装在两侧的侧板1上;本夹具的以气缸5为夹持动力源,以漆包线夹持垫板3和漆包线夹持手指板6组成漆包线刺破机构,漆包线夹持手指板6通过转动连接方式与气缸5连接构成动作结构,手指绝缘隔离板7将不同的定子漆包线连接位置绝缘隔离,漆包线夹持垫板3的底部与测试引出线连接构成与测试仪之间的测试回路。作为优选,所述漆包线夹持垫板3和漆包线夹持手指板6上均设置有钢刺;作为优选,所述漆包线夹持垫板3和漆包线夹持手指板6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5mm;作为优选,所述气缸5承受气压小于1.6Mpa。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待测量状态时,夹具的气缸5处于收回状态,漆包线夹持手指板6被往上转动与漆包线夹持垫板3之间构成张口状态,此时可将被测电机定子的绕组漆包线放入该张口之中;测量状态时,通过给气缸5通气,让气缸处于伸出状态,气缸5带动漆包线夹持手指板6下压与漆包线夹持垫板3之间构成闭口状态,将放入的漆包线夹持,同时利用漆包线夹持手指板6和漆包线夹持垫板3上的钢刺将漆包线的表面绝缘漆刺破,从而完成与被测电机定子的测试点的良好接触,通过调整外部进气量,可方便调整加持力。

该用于电机定子测试的气动式夹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张口尺寸范围大、使用简单可靠、速度快的优点;推杆调整外部进气量,可方便调整漆包线夹持手指板6和漆包线夹持垫板3之间的夹持力;该气动式夹具在电机定子测试中的使用效果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