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0617发布日期:2020-06-26 22:25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逆变器,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通过输入插头输出的车载逆变是20w、40w、80w、120w到150w功率规格。再大一些功率逆变电源要通过连接线接到电瓶上。把家用电器连接到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上就能在汽车内使用各种电器。可使用的电器有: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照明灯、电动剃须刀、cd机、游戏机、掌上电脑、电动工具、车载冰箱及各种旅游、野营、医疗急救电器等。在现有车载逆变器中,收纳使用不方便,不能满足使用者不同场合的使用;同时插口布局太紧凑,不利于拔插,使用不便;且使用过程中放置不平稳,使用不便。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车载逆变器及使用该车载逆变器的汽车”,其公告号cn206402121u,该车载逆变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电源插头、交流电输出孔、输入插头插孔、usb插孔和出风区;所述电源插头用于与输入插头插座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风扇,所述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进风区和多个防滑凸起,多个防滑凸起呈环状分布,所述进风区位于所述环形的内部。该逆变器电源插头长度固定,使用不便,在不使用时收纳不方便,同时插口布局紧凑,使用有局限性,在行车过程中,遇到颠簸会倾倒,放置不平稳。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多功能车载逆变器”,其公告号cn204967628u,该多功能车载逆变器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后盖和面板,上壳体、下壳体、后盖和面板相固连后内部形成空腔,后盖的内侧固连有风扇,空腔中固连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下方固连有集成芯片控制板和散热片,安装板上方固连有指示灯和开关按钮,集成芯片板上连接有导线,导线穿过后盖连接有输入插头,空腔中还设有一对三插接线头和一对usb接口。该逆变器连接有输入插头的导线长度固定,使用不便,在不使用时收纳不方便;且该逆变器usb接口长边相邻,同时使用时,比较难拔出来,使用不便。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便携式车载逆变器”,其公告号cn205232023u,包括盒体和壳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输入接头、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头与所述逆变器连接,所述逆变器分别与所述蓄电池、所述第一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连接,其中,当所述输入接头接入车载直流电时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输入接头悬空时所述蓄电池进行放电。该逆变器接通头通过转动连接与盒体相连,当插上接通头时,逆变器处于悬空状态,使用不便;且不能调节长度,不能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逆变器放置不平稳,在车内使用不安全;且收纳使用不方便,不能满足使用者不同场合的使用;同时插口布局太紧凑,不利于拔插,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线盘对导线的收纳的逆变器,使得逆变器放置平稳,收纳方便,能够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且利于拔插,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逆变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pcba板、与所述的pcba板作电连通的输出插座、通过一导线与所述pcba板作电连通的输入插头、以及散热风扇,还包括收纳槽和线盘,所述收纳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靠近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线引出的一端,所述的收纳槽呈向内凹陷,用于输入插头的收纳;所述线盘转轴上设有第二穿线孔,导线穿过所述第二穿线孔,所述线盘设置在所述导线的中间,在收纳导线或者使用导线时,两边同时进行导线的收纳和使用,提高了效率;其中,所述线盘通过一卡接结构可选择地卡接在所述收纳槽的端口处,在使用时,将线盘取下,将导线放置所需的长度,这时逆变器底部平整,放置平稳,使用时方便,在收纳时将导线绕起,将线盘卡接在逆变器上,整理收纳方便;所述输入插头可适配收纳在所述收纳槽中;在所述线盘两端的导线可呈互为反向卷绕在所述线盘上。

进一步的,为了使线盘能够简单方便地从逆变器上取下和安装在逆变器上,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卡制凸起和卡制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制凸起设置在收纳槽开口的端部转角上,所述的卡制凹陷设置在所述线盘的中间,这样为输入插头提供了足够的收纳空间,且线盘部分处于外部,取用收纳时较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穿线孔是斜着贯穿线盘转轴,当收纳时,导线两端同时收纳在转盘两侧,使得收纳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纳槽的两个侧边上设有第一凹槽和卡紧凸块,当输入插头收纳于收纳槽中时,卡紧凸块对输入插头进行卡紧,第一凹槽为了在使用输入插头时取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穿线孔两侧在所述收纳槽底部设有弧形缺口,该弧形缺口与线盘相配合,当收纳时,线盘置于其中,节约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能够表现出内部零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三维图,为下壳。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三维图,为上壳。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盘三维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中:

1、输出插座;2、上壳;3、短自攻螺丝;4、输入插头;5、usb线路板组件;6、下壳;7、线扣;8、线盘;9、长自攻螺丝;10、孔塞;11、散热风扇;12、指示灯;13、pcba;14、导线;15、第一凹槽;16、螺钉孔;17、第一散热孔;18、第二散热孔;19、第三散热孔;20、收纳槽;21、弧形缺口;22、第一穿线孔;23、显示板槽;24、指示灯槽;25、插座槽;26、usb槽;27、type-c槽;28、第二穿线孔;29、卡制凹陷;30、卡制凸起;31、卡紧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图6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实施例,其中,壳体包括上壳2和下壳6,上壳2和下壳6固定连接形成空腔,导线14一端与空腔内的pcba板13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穿线孔22和第二穿线孔28连接输入插头4,其中线盘8位于逆变器外部导线的中间;输出插座1与pcba板相连,散热风扇位于第三散热孔19的内部;线盘8与下壳6为卡接结构,形成一体,在下壳6上并靠近下壳6上导线14引出的一端设有收纳槽20,其呈向内凹陷。在使用时,将置于收纳槽20中的输入插头4拔出,同时将线盘8从下壳6上取下,将导线14调整至使用需要的长度,插上输入插头4进行使用。通过线盘8对导线14使用长度的调整,使得逆变器能够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坐在后排的乘客也能方便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逆变器底部平整,能够放置平稳;不使用时,通过线盘8将导线14何日反向收起,将输入插头4卡进收纳槽20中,收纳方便。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实施例,其中,壳体包括上壳2和下壳6,上壳2和下壳6固定连接形成空腔,导线14一端与空腔内的pcba板13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穿线孔22和第二穿线孔28连接输入插头4,其中线盘8位于逆变器外部导线的中间;输出插座1与pcba板相连,散热风扇位于第三散热孔19的内部;线盘8与下壳6为卡接结构,形成一体,在下壳6上并靠近下壳6上导线14引出的一端设有收纳槽20,其呈向内凹陷。在本实施例中,卡接结构由卡制凸起30和卡制凹陷29组成,且所述卡制凹陷29设置在线盘8的中间,所述卡制凸起30设置在收纳槽20开口的端部转角上,在使用过程中,线盘8从逆变器上取出放置简单方便,方便使用。

参见图1、图2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实施例,其中,壳体包括上壳2和下壳6,上壳2和下壳6固定连接形成空腔,导线14一端与空腔内的pcba板13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穿线孔22和第二穿线孔28连接输入插头4,其中线盘8位于逆变器外部导线的中间;输出插座1与pcba板相连,散热风扇位于第三散热孔19的内部;线盘8与下壳6为卡接结构,形成一体,在下壳6上并靠近下壳6上导线14引出的一端设有收纳槽20,其呈向内凹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20的底部为圆弧状,且收纳槽20的两个侧边设有第一凹槽15和卡紧凸块31;在取出输入插头4时,通过第一凹槽15,使得取出比较方便;在收回输入插头4时,通过卡紧凸块31对输入插头4进行卡紧,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收纳槽20底部的圆弧状与输入插头4相适应,收纳稳定。

参见图1、图2、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逆变器的实施例,其中,壳体包括上壳2和下壳6,上壳2和下壳6固定连接形成空腔,导线14一端与空腔内的pcba板13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穿线孔22和第二穿线孔28连接输入插头4,其中线盘8位于逆变器外部导线的中间;输出插座1与pcba板相连,散热风扇位于第三散热孔19的内部;线盘8与下壳6为卡接结构,形成一体,在下壳6上并靠近下壳6上导线14引出的一端设有收纳槽20,其呈向内凹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线孔22两侧设有弧形缺口21,在收纳时,为线盘8的放置提供了空间,第二穿线孔28斜着贯穿线盘8转轴,当收纳逆变器的时候,转动线盘8,导线同时从转轴的两侧开始收纳,收纳方便快捷,所述的usb槽26和type-c槽27短边相邻设置,在同时使用两者时,拔插方便,不会相互影响。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