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6056发布日期:2020-04-21 18:2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属于电力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现今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的电力事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产电量和用电量逐年增高,电气设备的应用随之增加,然而一个事物总是有他的两面性,电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却也存在着诸多隐患,用电不当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特别在办公室、商场等公共场所,电气设备繁多,线路复杂,容易因为负载功率过大而发生火灾事故,而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发生火灾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上安装有可视窗,所述柜体的上侧连接固定有顶盖,所述柜体的两侧连接固定有吊环,所述吊环的下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柜体下端面的两侧位置装配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柜体一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开设有进线管,所述柜体内部的侧壁上连接固定有安装架,所述柜体内部的上侧位置安装有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喷气阀头,所述柜体内部的底部位置连接固定有二氧化碳气瓶,所述二氧化碳气瓶与电磁阀相连接,所述电磁阀通过连接管与喷气阀头相连通,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主控模块、网络通讯模块,所述烟雾传感器经由连接线与主控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网络通讯模块相连接,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监控终端无线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电磁阀相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在柜体上端的喷气阀头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喷气阀头之间等距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安装架的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碳气瓶的外侧包裹有固定箱体,所述固定箱体与柜体内部的侧面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的型号为at89c52。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型号为esp826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通过在柜体的两侧开设散热孔来实现对柜体内部电子元器件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排出,而固定框通过螺栓穿过螺孔来实现对柜体位置的限定,而吊环则便于对柜体进行吊持,该设计提高了柜体移动的便捷性;

另外烟雾传感器则便于对柜体内部的烟雾进行监测,便于在检测到火焰烟雾后通过主控模块开启电磁阀,二氧化碳气瓶内部的二氧化碳经由连接管进入到喷气阀头,进而对发生的火焰进行扑灭,该设计提高了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中烟雾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顶盖、2-柜门、3-柜体、4-可视窗、5-固定框、6-固定孔、7-进线管、8-通风孔、9-吊环、10-烟雾传感器、11-控制盒、12-电磁阀、13-二氧化碳气瓶、14-安装架、15-喷气阀头、16-主控模块、17-网络通讯模块、18-监控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包括柜体3,柜体3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柜门2,柜门2上安装有可视窗4,柜体3的上侧连接固定有顶盖1,柜体3的两侧连接固定有吊环9,吊环9的下侧开设有通风孔8,柜体3下端面的两侧位置装配有固定框5,固定框5上开设有固定孔6,柜体3一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开设有进线管7,柜体3内部的侧壁上连接固定有安装架14,柜体3内部的上侧位置安装有烟雾传感器10,烟雾传感器10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盒11,控制盒11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喷气阀头15,柜体3内部的底部位置连接固定有二氧化碳气瓶13,二氧化碳气瓶13与电磁阀12相连接,电磁阀12通过连接管与喷气阀头15相连通,控制盒11的内部设置有主控模块16、网络通讯模块17,烟雾传感器10经由连接线与主控模块16相连接,主控模块16与网络通讯模块17相连接,网络通讯模块17与监控终端18无线连接,主控模块16与电磁阀12相连接。

固定在柜体3上端的喷气阀头15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喷气阀头15之间等距进行排列,该设计便于快速对柜体3内部的明火进行熄灭。

安装架1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安装架14的规格相同,该设计实现对电子元器件的安装。

二氧化碳气瓶13的外侧包裹有固定箱体,固定箱体与柜体3内部的侧面相固定,通过二氧化碳气瓶13对二氧化碳进行存储。

主控模块16的型号为at89c52,无线通讯模块的型号为esp8266。

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6对固定框5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将电子元器件安装在柜体3内部的安装架14中,然后将外部电源经由进线管7与柜体3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相连接,连接完成后关闭柜门2即可进行使用,在使用时柜体3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内部的热量经由通风孔8排出,而烟雾传感器10对柜体3内部的烟雾进行检测,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烟雾,烟雾传感器10对烟雾数据进行检测,检测后的数据传输到主控模块16,主控模块16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烟雾数据超标后开启电磁阀12,进而二氧化碳气瓶13内部的气体经由连接管到达喷气阀头15,最后经由喷气阀头15喷出,实现灭火的目的,而网络通讯模块17将烟雾传感器10检测的数据传输到监控终端18,进而实现远程监测的目的,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可视窗4对柜体3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包括柜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3)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柜门(2),所述柜门(2)上安装有可视窗(4),所述柜体(3)的上侧连接固定有顶盖(1),所述柜体(3)的两侧连接固定有吊环(9),所述吊环(9)的下侧开设有通风孔(8),所述柜体(3)下端面的两侧位置装配有固定框(5),所述固定框(5)上开设有固定孔(6),所述柜体(3)一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开设有进线管(7),所述柜体(3)内部的侧壁上连接固定有安装架(14),所述柜体(3)内部的上侧位置安装有烟雾传感器(10),所述烟雾传感器(10)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盒(11),所述控制盒(11)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喷气阀头(15),所述柜体(3)内部的底部位置连接固定有二氧化碳气瓶(13),所述二氧化碳气瓶(13)与电磁阀(12)相连接,所述电磁阀(12)通过连接管与喷气阀头(15)相连通,所述控制盒(11)的内部设置有主控模块(16)、网络通讯模块(17),所述烟雾传感器(10)经由连接线与主控模块(16)相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6)与网络通讯模块(17)相连接,所述网络通讯模块(17)与监控终端(18)无线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6)与电磁阀(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柜体(3)上端的喷气阀头(15)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喷气阀头(15)之间等距进行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安装架(14)的规格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气瓶(13)的外侧包裹有固定箱体,所述固定箱体与柜体(3)内部的侧面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16)的型号为at89c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传感器(10)为nis-09c型离子式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通讯模块的型号为esp826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用电监控设备,所述柜门上安装有可视窗,所述柜体的上侧连接固定有顶盖,所述柜体的两侧连接固定有吊环,所述吊环的下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柜体下端面的两侧位置装配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柜体一侧端面的下侧位置开设有进线管,所述柜体内部的侧壁上连接固定有安装架,通过在柜体的两侧开设散热孔来实现对柜体内部电子元器件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排出,而固定框通过螺栓穿过螺孔来实现对柜体位置的限定,而吊环则便于对柜体进行吊持,该设计提高了柜体移动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权锋;李奇;叶信良;叶为民;李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柯林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