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电路及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3773发布日期:2020-05-08 14:1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保护电路及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及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诸如手机、平板等采用电池供电的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会经常充电以补充电量,因而移动电源得到了广泛发展与使用。目前电子产品充电器种类层出不穷,输出电压变化比较多,例如有5v、9v、12v、15v和20v,这导致对于移动电源产品的输入异常保护就显得异常重要,然而产品竞争激烈,成本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保护电路及移动电源,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护电路及移动电源,其使用双nmos器件来控制回路的通断,简单有效,成本低。

为了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保护电路,用于对主电路进行保护,该保护电路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电路的输入电源负极和接地端之间的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主电路故障时控制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断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漏极彼此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源极分别连接至所述输入电源负极和接地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集成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采用双nmos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nmos器件的两个源极引脚分别连接至所述输入电源负极和接地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nmos器件的两个漏极引脚彼此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nmos器件的两个栅极引脚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其包括充电电路,在所述充电电路的主回路中设置有控制器以及如上所述的保护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电路及移动电源使用双nmos器件来控制主电路对地的通断,在主电路出现故障时(例如过流或过压)切断主电路起到保护作用,并且由于采用nmos器件可以实现双向保护。此外,采用双nmos器件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a示出目前一种保护电路的示意性框图;

图1b示出图1a所示保护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保护电路的示意性框图;

图2b示出图2a所示保护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示出一种用于移动电源的电路。

11第一pmos管

12第二pmos管

13nmos管

20控制器

21第一nmos管

22第二nmos管

100保护电路

200保护电路

300主充电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图1a示出目前一种保护电路的示意性框图。图1b示出图1a所示保护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目前的保护电路100一般包括设置在输入正和输出正之间的第一pmos管11和第二pmos管12,以及设置在第一pmos管11和第二pmos管12的栅极与接地端之间的nmos管13,nmos管13连接控制器20。当主回路出现故障时,例如过流或过压,控制器20便控制nmos管13关断,此时第一pmos管11和第二pmos管12由于栅极电压升高而关断,从而实现保护,并且由于第一pmos管11和第二pmos管12的寄生体二极管彼此反向,从而可以实现双向保护,无论是自输入正值输出正,还是自输出正至输入正,电流都无法通过。当主回路无故障时,控制器20便控制nmos管13导通,此时第一pmos管11和第二pmos管12由于栅极电压降低而导通。保护电路100的具体连接关系为第一pmos管11和第二pmos管12的源极s分别连接至输入正和输出正,第一pmos管11和第二pmos管12的漏极彼此连接,并通过电阻r1与第一pmos管11和第二pmos管12的栅极和nmos管13的漏极连接,第一pmos管11和第二pmos管12的栅极彼此连接,与共同连接至nmos管13的漏极,nmos管13的源极与接地端连接,栅极通过电阻r2与控制器20连接。

上述目前的这种保护电路在主回路中使用两个pmos管来控制主回路的通断,而要控制双pmos管还需另外增加一个nnmos管,通常一个pmos成本在0.3-0.5元之间,一个nnmos管的成本约0.15-0.2元之间,这种保护电路所需成本约1元左右,对于移动电源来说总体成本占比很高。本实用新型基于此提出一种保护电路及移动电源,以解决该问题。

图2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保护电路的示意性框图;图2b示出图2a所示保护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如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电路200用于对主电路进行保护,该保护电路200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电路的输入电源负极和接地端之间的第一nmos管21和第二nmos管22,所述第一nmos管21和第二nmos管22与控制器20连接,所述控制器20用于在主电路故障时控制所述第一nmos管21和第二nmos管22断开,此时由于第一nmos管21和第二nmos管22断开,因而输入电源的负极和接地端之间的连接断开导致主电路断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电路200的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一nmos管21和第二nmos管22的栅极连接至所述控制器20,所述第一nmos管21和第二nmos管22的漏极彼此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21和第二nmos管22的源极分别连接至所述输入电源负极和接地端。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nmos管21和第二nmos管22可以集成设置,即所述第一nmos管21和第二nmos管22可以采用双nmos器件。所述双nmos器件为一个器件里包括两个nmos管的器件。例如双mnosnl8205器件。

根据本实施例的保护电路通过双nmos管对地的通断来控制主回路的通断,实现对主回路的保护,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图3示出一种用于移动电源的电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电源的电路300包括usb接口和充电电路,在所述充电电路的主回路中设置有控制器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电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晶体管q6,其为一种双nmos器件,例如bl8205,晶体管q6的源极s1和s2的引脚1和3分别连接至usb接口电源负极和接地端,晶体管q6的漏极d的引脚2和5彼此连接,晶体管q6的栅极g1和g2的引脚6和4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未示出)。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电阻r21、r23、r25、r27、r28、r29和r30,电容c12和c15,晶体管q7、稳压管dw1,各器件的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其包括充电电路,在所述充电电路的主回路中设置有控制器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电路。所述移动电源可以为支持高通qc协议、pd协议或华为scp协议的快充移动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电路及移动电源使用双nmos器件来控制主电路对地的通断,在主电路出现故障时(例如过流或过压)切断主电路起到保护作用,并且由于采用nmos器件可以实现双向保护。此外,采用双nmos器件成本较低。

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实用新型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