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0662发布日期:2020-09-11 22:5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转换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电源转换通过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利用逆变器转换的过程;而逆变器与转换器的不同在于,逆变器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高频的高压交流电;转换器是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

现有的电源转换电路有以下不足1.所输入的直流电是个固定值、限制电压的范围;2.不能根据所连连接设备的功率进行有效的转换;3.对设备在直流与交流转换中不能对内部元器件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转换电路,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供电控制模块、电源转换模块、检测模块、输出功率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中开关sb1闭合灯led亮直流电给检测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中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供电,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将接受的直流电转换通过晶体管q1和晶体管q2分别将交流电正极端和交流电负极端与逆变器tr1连接;所述输出功率控制模块中电流控制芯片u2根据采集输出功率大小反馈给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进行调节;所述检测模块中温度传感器rt1对内部元器件实时检测,将检测信号反馈给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通过控制常闭磁性开关sb2实现电源的通断。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灯led1、灯led2、可调电阻rv1、开关sb1、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磁性开关sb2,其中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引脚2、引脚3和引脚4与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5与电阻r4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6与灯led2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7分别与可调电阻rv1引脚2、引脚3和电容c2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8与电容c2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9、引脚10、引脚11和引脚12与磁性开关sb2阴角连接;所述灯led2正极端与电阻r2一端连接,且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另一端、二极管d1负极端、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正极端分别与电容c1正极端、直流高电压vdc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灯led1正极端连接;所述灯led1负极端分别与开关sb1一端、磁性开关sb2引脚3连接;所述开关sb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负极端、直流低电压gdc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电阻r5、电阻r6、晶体管q1、晶体管q2、二极管d2、二极管d3、逆变器tr1、电容c4,电阻r7、灯led3、二极管d5、磁性线圈rl1,其中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4与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6与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9分别与二极管d3负极端、晶体管q1引脚3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20与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21与二极管d5正极端连接;所述磁性线圈rl1引脚1与灯led3负极端连接,且灯led3正极端与电阻r7另一端连接;所述磁性线圈rl1引脚3与二极管d5负极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1引脚1与电阻r5另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1引脚2与二极管d2正极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2引脚1与电阻r6另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2引脚2与二极管d3正极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2引脚3与逆变器tr1引脚3连接;所述逆变器tr1引脚4与电容c4负极端连接;所述逆变器tr1引脚5与电容c4正极端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rt1、电阻r8、电阻r10、电阻r9、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3、运算放大器u3,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5分别与电阻r14一端、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7与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6分别与电阻r12一端、电阻r13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阻r9一端、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另一端、电阻r8一端、温度传感器rt1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rt1另一端与电阻r9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另一端与电阻r10另一端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出功率控制模块包括可调电阻rv2、电流控制芯片u2、二极管d4、可调电阻rv3、可调电阻rv4,其中所述电流控制芯片u2引脚1分别与可调电阻rv2引脚2和引脚3连接;所述电流控制芯片u2引脚2分别与可调电阻rv3引脚1、可调电阻rv4引脚1连接;所述电流控制芯片u2引脚3与二极管d4正极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v3引脚2和引脚3与可调电阻rv4引脚3和引脚2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3与电流控制芯片u2引脚5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5与电流控制芯片u2引脚4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7与运算放大器d4引脚8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8与运算放大器d4引脚7、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6与运算放大器d4引脚4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与电阻r14另一端连接;所述逆变器tr1引脚5分别与电容c4正极端、可调电阻rv2引脚1连接;所述逆变器tr1引脚4分别与电容c4负极端、可调电阻rv3引脚2、可调电阻rv4引脚2连接;所述逆变器tr1引脚2分别与二极管d1正极端、电容c1正极端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型号均为电解电容;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型号为cd407;所述电流控制芯片uc3844。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供电控制模块中采用可调电阻rv1串联分压的方法,电源控制管理芯片u1对输入的电压值进行检测在通过分压模块将转换后的电压传递给电源转换模块进行升压;通过电流控制芯片u2对外界设备的功率大小进行检测来控制可调电阻rv2、可调电阻rv3、可调电阻rv4的阻值,通过并联分流效果对设备输出稳定的功率;检测模块中温度传感器rt1对内部元器件进行检测,检测的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器u3引脚反馈给电源管理芯片u1,当达到设定值时磁性线圈rl1得电吸附常闭磁性开关sb2时设备电源断开有效保护设备的安全以及车辆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换模块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出功率控制模块模块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供电控制模块,其中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灯led1、灯led2、可调电阻rv1、开关sb1、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磁性开关sb2。

电源转换模块,其中电源转换模块包括电阻r5、电阻r6、晶体管q1、晶体管q2、二极管d2、二极管d3、逆变器tr1、电容c4,电阻r7、灯led3、二极管d5、磁性线圈rl1。

检测模块,其中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rt1、电阻r8、电阻r10、电阻r9、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3、运算放大器u3。

输出功率控制模块,其中输出功率控制模块包括可调电阻rv2、电流控制芯片u2、二极管d4、可调电阻rv3、可调电阻rv4。

供电控制模块中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引脚2、引脚3和引脚4与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5与电阻r4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6与灯led2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7分别与可调电阻rv1引脚2、引脚3和电容c2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8与电容c2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9、引脚10、引脚11和引脚12与磁性开关sb2阴角连接;所述灯led2正极端与电阻r2一端连接,且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另一端、二极管d1负极端、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正极端分别与电容c1正极端、直流高电压vdc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灯led1正极端连接;所述灯led1负极端分别与开关sb1一端、磁性开关sb2引脚3连接;所述开关sb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负极端、直流低电压gdc连接。

电源转换模块中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4与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6与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19分别与二极管d3负极端、晶体管q1引脚3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20与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引脚21与二极管d5正极端连接;所述磁性线圈rl1引脚1与灯led3负极端连接,且灯led3正极端与电阻r7另一端连接;所述磁性线圈rl1引脚3与二极管d5负极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1引脚1与电阻r5另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1引脚2与二极管d2正极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2引脚1与电阻r6另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2引脚2与二极管d3正极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2引脚3与逆变器tr1引脚3连接;所述逆变器tr1引脚4与电容c4负极端连接;所述逆变器tr1引脚5与电容c4正极端连接。

检测模块中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5分别与电阻r14一端、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7与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引脚6分别与电阻r12一端、电阻r13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阻r9一端、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另一端、电阻r8一端、温度传感器rt1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rt1另一端与电阻r9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另一端与电阻r10另一端连接。

输出功率控制模块中所述电流控制芯片u2引脚1分别与可调电阻rv2引脚2和引脚3连接;所述电流控制芯片u2引脚2分别与可调电阻rv3引脚1、可调电阻rv4引脚1连接;所述电流控制芯片u2引脚3与二极管d4正极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v3引脚2和引脚3与可调电阻rv4引脚3和引脚2连接。

工作原理:开关sb1闭合电源接通经过电容c1协调电路频率稳定,在开光sb1闭合时电阻r1和灯led1用于检测连接处有无电流经过,电阻r2和灯led2检测电源控制芯片u1有无电源;可调电阻rv1用于调节经过电流的大小调节后的直流电压经过晶体管q1、晶体管q2将输入的电压值控制输出的电流经过逆变器tr1进行升压,升压后的交流电与输出功率控制模块连接给电流源芯片u2供电通过对外界设备功率检测反馈给电源检测控制芯片u1控制电流芯片u2来调节可调电阻rv3和可调电阻rv4的阻值来改变输出功率传递给用电设备;检测模块中温度传感器rt1、电阻r9、电阻r8、电阻r10组成一个分压电路,经过调节电阻阻值就可以使输入温度与输出电压成线性关系从而对温度进行检测,通过运算放大器u3将信号进行放大传递给电源管理控制芯片u1对温度进行检测控制磁性线圈rl1电源通断,磁性线圈rl1通断来控制磁性开关sb2通断阻断电源有效保护设备的在使用过程的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