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变压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4332发布日期:2020-07-14 17:2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机变压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机变压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转磁场直流电动机在重负荷工作的时候,绕组的反电势曲变严重,造成功率管的输出电流剧烈变化,容易造成功率管短时间电流过载,从而容易造成大功率管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变压控制电路,具有通过增加补充电容c1和c2不再出现功率管短时间电流过载造成损坏的现象,电动机的整体运行性能更加稳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机变压控制电路,包括换向电路、电流传感电路、减速控制器和加速控制器,所述换向电路1的端角1、2、3和4分别与传感器h1、传感器h2、传感器h3和传感器h4对应连接,换向电路1的端角1、2、3、4、5、6、7和8分别与功率管t8、功率管t1、功率管t7、功率管t2、功率管t6、功率管t3、功率管t5和功率管t4栅极对应连接;

所述功率管t1的发射极和功率管t8的集电极之间连通的导线上并联与电动机绕组相接的引出线x1以及电容c1的一端;功率管t2的发射极和功率管t7的集电极之间连通的导线上并联与电动机绕组相接的引出线x2以及电容c2的一端,功率管t3的发射极和功率管t6的集电极之间连通的导线上并联与电动机绕组相接的引出线x3以及电容c1的另一端,功率管t4的发射极和功率管5的集电极之间连通的导线上并联与电动机绕组相接的引出线x4以及电容c2的另一端;

所述功率管t1、功率管t2、功率管t3和功率管t4的集电极接在电感l1和电容c3一端的并联结接口,功率管t5、功率管t6、功率管t7和功率管t8的发射极接在电容c3另一端和电流传感电路2并联接口,电感l1的另一端接在功率管t9的发射极和功率管t10的集电极并联接口,功率管t9和功率管t10的栅极与电流传感电路、减速控制器和加速控制器接占空比控制,功率管t10的发射极和电流传感电路并联接地。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h1、h2、h3和h4安装在电动机壳子或端盖上。

优选的,所述引出线x1、x2、x3和x4连接的电动机绕组采用单层绕组头尾相链接,双层绕组头和头链接,尾和尾链接。

优选的,所述电容c1和c2作用是补偿电动机重负荷下绕组的滞后电压,c3是滤波电容。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h1、h2、h3和h4之间相隔90度电工角度,引出线x1、x2、x3和x4之间相隔90度电工角度,传感磁铁安装在转子上,对应定子的电工角度,在大于90度,小于180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加速控制器控制功率管t9的脉冲宽度,控制电动机的电压,减速控制器和控制功率管t10的脉冲宽度,电感l1的自感放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电动机变压控制电路,功率管t1的发射极和功率管t8的集电极之间连通的导线上并联与电动机绕组相接的引出线x1以及电容c1的一端;功率管t2的发射极和功率管t7的集电极之间连通的导线上并联与电动机绕组相接的引出线x2以及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和c2作用是补偿电动机重负荷下绕组的滞后电压,使功率管的输出电流尽量平稳保护功率管,c3是滤波电容,通过增加补充电容c1和c2不再出现功率管短时间电流过载造成损坏的现象,电动机的整体运行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极四引出线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极四引出线传感器线圈接线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四极四引出线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四极四引出线传感器线圈接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八极四引出线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八极四引出线传感器线圈接线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极六引出线传感器线圈接线图

图中:1、换向电路;2、电流传感电路;3、减速控制器;4、加速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电动机变压控制电路,包括换向电路1、电流传感电路2、减速控制器3和加速控制器4,换向电路1的端角1、2、3和4分别与传感器h1、传感器h2、传感器h3和传感器h4对应连接,传感器h1、h2、h3和h4安装在电动机壳子或端盖上,传感器h1、h2、h3和h4之间相隔90度电工角度,引出线x1、x2、x3和x4之间相隔90度电工角度,传感磁铁安装在转子上,对应定子的电工角度,在大于90度,小于180度之间,换向电路1的端角1、2、3、4、5、6、7和8分别与功率管t8、功率管t1、功率管t7、功率管t2、功率管t6、功率管t3、功率管t5和功率管t4栅极对应连接,换向功率管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如igbt、iegt、fet、gto、scr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选择最合适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换向功率管和换向电路1配合转子的传感磁铁,实现旋转电枢直流电动机换向器和电刷的作用。

正转的时候,h1控制t1和t6,h2控制t2和t5,h3控制t3和t8,h4控制t4和t7,反转的时候,h1控制t3和t8,h2控制t4和t7,h3控制t1和t6,h4控制t2和t5。

功率管t1的发射极和功率管t8的集电极之间连通的导线上并联与电动机绕组相接的引出线x1以及电容c1的一端;功率管t2的发射极和功率管t7的集电极之间连通的导线上并联与电动机绕组相接的引出线x2以及电容c2的一端,功率管t3的发射极和功率管t6的集电极之间连通的导线上并联与电动机绕组相接的引出线x3以及电容c1的另一端,功率管t4的发射极和功率管5的集电极之间连通的导线上并联与电动机绕组相接的引出线x4以及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和c2作用是补偿电动机重负荷下绕组的滞后电压,使功率管的输出电流尽量平稳保护功率管,c3是滤波电容。

引出线x1、x2、x3和x4连接的电动机绕组采用单层绕组头尾相链接,双层绕组头和头链接,尾和尾链接,线圈可以是单匝,也可以是多匝。单层绕组定子需要两个线圈,双层绕组定子需要四个线圈。转子可以设计为励磁,也可以设计为永磁。转子每增加一对磁极,定子增加四个槽,单层绕组定子增加两个线圈,双层绕组定子增加四个线圈,转子可以设计为任意对磁极。

功率管t1、功率管t2、功率管t3和功率管t4的集电极接在电感l1和电容c3一端的并联结接口,功率管t5、功率管t6、功率管t7和功率管t8的发射极接在电容c3另一端和电流传感电路2并联接口,电感l1的另一端接在功率管t9的发射极和功率管t10的集电极并联接口,功率管t9和功率管t10的栅极与电流传感电路2、减速控制器3和加速控制器4接占空比控制,功率管t10的发射极和电流传感电路2并联接地,加速控制器4控制功率管t9的脉冲宽度,控制电动机的电压,电压实现加速,控制器3和控制功率管t10的脉冲宽度,电感l1的自感放电,向电池充电或者是向制动电阻放电,从而实现发电制动,用补偿电容,补偿绕组的反电势曲变,使功率管的输出电流更加稳定。

通过增加补充电容c1和c2不再出现功率管短时间电流过载造成损坏的现象,电动机的整体运行性能更加稳定。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极六引出线传感器线圈接线图

h表示传感器,h1、h2、h3、h4、h5、h6安装在电动机壳子或者是端盖上,传感器磁铁安装在转子上。

x表示电动机绕组的引出线,x1、x2、x3、x4、x5、x6链接在换向功率管。线圈可以是单匝,也可以是多匝。单层绕组头尾相链接,双层绕组头和头链接,尾和尾链接。转子设计一对磁极,定子需要六个槽,单层绕组定子需要三个线圈,双层绕组定子需要六个线圈。转子可以设计为励磁,也可以设计为永磁。转子每增加一对磁极,定子增加六个槽,单层绕组定子增加三个线圈,双层绕组定子增加六个线圈,转子可以设计为任意对磁极。

c表示电容c1、c2作用是补偿电动机重负荷下绕组的滞后电压,使功率管的输出电流尽量平稳保护功率管。

t表示功率管,作用是功率管和传感器换向电路配合转子的传感磁铁,实现旋转电枢直流电动机换向器和电刷的作用。功率管图中是igbt,也可以是fet、gto、iegt、scr等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用scr的时候需要附加关断电路》。

正转的时候,h1控制t1、t9;h2控制t2、t8;h3控制t3、t7;h4控制t4、t12;h5控制t5、t11;h6控制t6、t10。

反转的时候,h1控制t4、t12;h2控制t5、t11,h3控制t6、t10;h4控制t1、t9;h5控制t2、t8;h6控制t3、t7。

引出线和传感器,转子传感磁铁对应的电工角度要求:h1、h2、h3、h4、h5、h6之间相隔60度电工角度,不论多少对磁极,这个角度不会改变。x1、x2、x3、x4、x5、x6之间相隔60度电工角度,不论多少对磁极,这个角度不会改变。传感磁铁安装在转子上,对应定子的电工角度,在大于60度,小于180度之间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自由选取。

本电动机引出线是成对增加,可以做等于或者是大于两对的任意对引出线。每增加一对引出线,定子在对应转子的每一对磁场里增加两个槽。引出线之间的电工角度等于360度除以引出线数。有多少根引出线,就有多少个传感器,传感器之间的电工角度等于360度除以传感器数。

变压调速电路,占空比调压的时候用可关断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移相角调压的时候用scr,《用scr的时候需要附加谐波控制电路》。

综上所述:本电动机变压控制电路,功率管t1的发射极和功率管t8的集电极之间连通的导线上并联与电动机绕组相接的引出线x1以及电容c1的一端;功率管t2的发射极和功率管t7的集电极之间连通的导线上并联与电动机绕组相接的引出线x2以及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和c2作用是补偿电动机重负荷下绕组的滞后电压,使功率管的输出电流尽量平稳保护功率管,c3是滤波电容,通过增加补充电容c1和c2不再出现功率管短时间电流过载造成损坏的现象,电动机的整体运行性能更加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