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高空压接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3568发布日期:2020-05-22 21:46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高空压接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高空压接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经常会遇到导线耐张端压接前需要在高空对导线开断处进行划线,然后将导线降至地面,在划线印记处进行剪切、剥线、压接三个步骤的施工作业,然后将压后耐张线夹由地面牵引至高空进行挂点连接,此种作业方式有时候会涉及施工作业杆塔间的地面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厂房、民房、河流等诸多因素的条件限制,施工前还需申请有关部门协助联动,进行限时封路、封航等措施,由此对线路施工作业带来极大的难度,也对受其影响的相关各方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高空压接组合装置,该压接组合装置能够实现在高空对导线方便快捷进行压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高空压接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位分流阀,所述三位分流阀的进油端通过进油导管连接充电式液压泵;三位分流阀的第一出油端通过第一出油导管连接液压剪刀,三位分流阀的第二出油端通过第二出油导管连接液压剥线器,三位分流阀的第三出油端通过第三出油导管连接液压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钳包括压钳壳体,压钳壳体内腔上部固定上模座,上模座固定连接上压模;压钳壳体内腔下部设置能够升降移动的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固定连接下压模;压钳壳体下端固定连接油缸,以推动下模座升降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缸包括油缸壳体,油缸壳体与压钳壳体下部固定连接,活塞动密封连接于油缸壳体中,活塞上端与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内腔同轴设置弹簧拉杆,弹簧拉杆下端与油缸壳体固定连接,弹簧拉杆上套设压簧,压簧上端顶紧于弹簧拉杆上端的盖板上,活塞下端设置圆柱销,压簧盖固定于活塞下端,弹簧拉杆与压簧盖上设置的孔相配合,以实现活塞与压簧盖沿轴向的同步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缸壳体上设置进油孔,转接头与旋转接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钳壳体上部设置插销,插销轴向一端的竖直孔中设置弹跳头、弹簧,该竖直孔上端连接第一内六角紧定螺钉;插销的轴向另一端通过第二内六角紧定螺钉连接第二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式液压泵上连接有线远控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油导管、第二出油导管、第三出油导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快速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通过一个三位分流阀来实现对液压剪刀、剥线器及液压钳分别供油进行工作,能够实现高效快捷的高空作业;剪切、剥线、压接三个步骤均方便快捷;便于导线在高空紧线到位后进行划线、断线、剥线、压接。完成整套施工作业过程,做到整个过程导线不落地作业,以此避免上述不利情况发生,该装置研制成功目前可在110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中能解决此类难题,根据实际成果情况经派生后,亦可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作业中。此种作业方法简化了现场施工工艺,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位分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液压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3中,包括三位分流阀10、充电式液压泵20、有线远控开关30、进油导管40、快速接头50、液压剪刀60、液压剥线器70、液压钳80、第一把手80-1、第一内六角螺栓80-2、第一弹垫80-3、第一内六角紧定螺钉80-4、弹簧80-5、第一弹跳头80-6、第二内六角紧定螺钉80-7、插销80-8、第二把手80-9、上模座80-10、上压模80-11、压钳壳体80-12、下压模80-13、下模座80-14、第二内六角螺栓80-15、第二弹垫80-16、活塞80-17、弹簧拉杆80-18、压簧80-19、油缸本体80-20、液压钳快速接头80-21、第三铜垫80-22、圆柱销80-23、第一挡圈80-24、密封圈80-25、压簧盖80-26、转接头80-27、第二挡圈80-28、o型圈80-29、旋转接头80-30、第四铜垫80-31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高空压接组合装置,包括三位分流阀10,所述三位分流阀10的进油端通过进油导管40连接充电式液压泵20;三位分流阀10的第一出油端通过第一出油导管91连接液压剪刀60,三位分流阀10的第二出油端通过第二出油导管92连接液压剥线器70,三位分流阀10的第三出油端通过第三出油导管93连接液压钳80。

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使用时,便于导线在高空实现断线、剥线及压接作业同时完成,方便作业人员在高空吊篮内完成对导线的压接作业,这样可避免导线落地施工带来的诸多不便,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工作时,通过手动操作有线远控开关30实现对液压剪刀60、剥线器70、液压钳80的同时操作,实现顺序作业。充电式液压泵20上连接有线远控开关30,有线远控开关30实现对三个工具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三位分流阀10通过手控切换油路走向,操作轻松方便,并有明显标记及定位机构,在受压状态下不得外泄,自重量不得超过2kg。

液压钳80在设计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整体在不含压模的情况下重量要小于15kg。

如图3所示,液压钳的结构如下:液压钳80包括压钳壳体80-12,压钳壳体80-12内腔上部固定上模座80-10,上模座80-10固定连接上压模80-11;压钳壳体80-12内腔下部设置能够升降移动的下模座80-14,所述下模座80-14固定连接下压模80-13;压钳壳体80-12下端固定连接油缸,以推动下模座80-14升降移动。

油缸包括油缸壳体80-20,油缸壳体80-20与压钳壳体80-12下部固定连接,活塞80-17动密封连接于油缸壳体80-20中,活塞80-17上端与下模座80-14固定连接,所述活塞80-17内腔同轴设置弹簧拉杆80-18,弹簧拉杆80-18下端与油缸壳体80-20固定连接,弹簧拉杆80-18上套设压簧80-19,压簧80-19上端顶紧于弹簧拉杆80-18上端的盖板上,活塞80-17下端设置圆柱销80-23,压簧盖80-26固定于活塞80-17下端,弹簧拉杆80-18与压簧盖80-26上设置的孔相配合,以实现活塞80-17与压簧盖80-26沿轴向的同步移动。

油缸壳体80-20上设置进油孔,转接头80-27与旋转接头80-30相连接。

压钳壳体80-12上部设置插销80-8,插销80-8轴向一端的竖直孔中设置弹跳头80-6、弹簧80-5,该竖直孔上端连接第一内六角紧定螺钉80-4;插销80-8的轴向另一端通过第二内六角紧定螺钉80-7连接第二把手80-9。

第一出油导管91、第二出油导管92、第三出油导管9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快速接头50。

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剥线器70由中国专利2018210192336公开,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本实用新型产品未对其做出结构改进,直接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中,在工作时进行剥线作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