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转换电路、充电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9066发布日期:2020-07-04 04: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第六开关、第一储能元件和第二储能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一外接端与输入电源耦合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耦合至所述第一储能元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储能元件的第二端分别耦合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二外接端与电池耦合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耦合至所述第二外接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合至所述第一外接端,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端分别耦合至所述第二储能元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储能元件的第二端耦合至所述第二外接端,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根据下述模式之一实施对电池充电:

基于第一充电模式,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保持断开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在第一时间段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闭合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且断开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断开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且闭合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

基于第二充电模式,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保持断开所述第四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且保持闭合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在第一时间段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闭合所述第二开关,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断开所述第二开关;

基于第三充电模式,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保持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在第一时间段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闭合所述第五开关、且断开所述第六开关,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断开所述第五开关、且闭合所述第六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元件为电容,所述第二储能元件为电感。

4.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以及耦合至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和输入/输出端口,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口耦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包括:数字核心处理元件、电池信息检测元件、输出驱动元件、信息输入元件、第一电源转换元件和第二电源转换元件;其中,

所述信息输入元件、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元件分别通过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的第一外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耦合连接,所述信息输入元件连接所述数字核心处理元件,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元件连接所述数字核心处理元件,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元件连接所述输出驱动元件,所述数字核心处理元件通过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的第二外接端与电源适配器的数据线耦合连接,所述数字核心处理元件与所述电池信息检测元件连接,所述电池信息检测元件通过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的第三外接端与所述电池耦合连接,所述数字核心处理元件与所述输出驱动元件连接,所述输出驱动元件通过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的第四外接端分别耦合至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各开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端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电源,所述输入/输出端口的第二端分别耦合至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所述第一外接端和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的所述第一外接端,所述输入/输出端口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数据线,所述输入/输出端口的第四端耦合至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的所述第二外接端。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端口是usb端口。

8.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以及耦合至所述充电装置的电源适配器和电池元件。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电池元件被设置在一个设备内,所述设备是终端、基站或电动车。

10.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被执行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中,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根据下述模式之一实施对电池充电,该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充电模式,保持断开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在第一时间段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储能元件充电,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一储能元件放电;

基于第二充电模式,保持断开所述第四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保持闭合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在第一时间段中,所述第二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直接对电池充电,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所述第二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暂停对电池充电;

基于第三充电模式,保持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在第一时间段中,所述第五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且所述第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二储能元件充电,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所述第五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且所述第六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一储能元件放电。

11.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被执行在如权利要求4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中,该方法包括:

所述充电装置通过与电源适配器的连接获得输入电源;

所述充电装置通过与电池的连接采集获得所述电池支持的充电电流值,所述充电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电流阈值;

所述充电装置确定所述电源适配器支持第一充电模式;

所述充电装置基于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保持断开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在第一时间段中,闭合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且断开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通过所述输入电源为所述第一储能元件充电,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断开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且闭合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通过所述第一储能元件的放电为所述电池充电。

12.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被执行在如权利要求4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中,该方法包括:

所述充电装置通过与电源适配器的连接获得输入电源;

所述充电装置通过与电池的连接采集获得所述电池支持的充电电流值,所述充电电流值不小于预设的第一电流阈值且不大于预设的第二电流阈值,所述第一电流阈值小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

所述充电装置确定所述电源适配器支持第二充电模式;

所述充电装置基于所述第二充电模式,保持断开所述第四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保持闭合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在第一时间段中,闭合所述第二开关,通过所述输入电源直接对所述电池充电,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断开所述第二开关,暂停对所述电池充电。

13.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被执行在如权利要求4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中,该方法包括:

所述充电装置通过与电源适配器的连接获得输入电源;

所述充电装置通过与电池的连接采集获得所述电池支持的充电电流值,所述充电电流值小于预设的电流阈值;

所述充电装置确定所述电源适配器支持第三充电模式;

所述充电装置基于所述第三充电模式,保持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在第一时间段中,闭合所述第五开关、且断开所述第六开关,通过所述输入电源为所述第二储能元件充电,在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中,断开所述第五开关、且闭合所述第六开关,通过所述第二储能元件的放电为所述电池充电。

14.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以及耦合至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的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和输入/输出端口,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口耦合连接,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包括:数字核心处理元件、电池信息检测元件、输出驱动元件、信息输入元件,所述信息输入元件、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元件分别通过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的第一外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耦合连接,所述信息输入元件连接所述数字核心处理元件,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元件连接所述数字核心处理元件,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元件连接所述输出驱动元件,所述数字核心处理元件通过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的第二外接端与电源适配器的数据线耦合连接,所述数字核心处理元件与所述电池信息检测元件连接,所述电池信息检测元件通过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的第三外接端与所述电池耦合连接,所述数字核心处理元件与所述输出驱动元件连接,所述输出驱动元件通过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的第四外接端分别耦合至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各开关,所述输入/输出端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电源,所述输入/输出端口的第二端分别耦合至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所述第一外接端和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的所述第一外接端,所述输入/输出端口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数据线,所述输入/输出端口的第四端耦合至所述信息采集和信号控制电路的所述第二外接端。


技术总结
一种电源转换电路及充电装置,能支持多种充电模式,提升电池充电速率。该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通过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一外接端与输入电源耦合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分别耦合至第一储能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第一储能元件的第二端分别耦合至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端和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通过该电源转换电路的第二外接端与电池耦合连接,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二端耦合至第二外接端,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一端耦合至第一外接端,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二端分别耦合至第二储能元件的第一端和第六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第二储能元件的第二端耦合至第二外接端,第六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王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