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35370发布日期:2020-10-02 10:2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开关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开关柜是一种电气设备,开关柜外线先进入柜内主控开关,然后进入分控开关,各分路按其需要设置。如仪表,自控,电动机磁力开关,各种交流接触器等,有的还设高压室与低压室开关柜,设有高压母线,如发电厂等,有的还设有为保主要设备的低周减载。

开关柜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开关柜内的部件主要有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操作机构、互感器以及各种保护装置等组成。开关柜的分类方法很多,如通过断路器安装方式可以分为移开式开关柜和固定式开关柜;或按照柜体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敞开式开关柜、金属封闭开关柜、和金属封闭铠装式开关柜;根据电压等级不同又可分为高压开关柜,中压开关柜和低压开关柜等。

电力开关柜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工作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定时检修,监测电力开关柜的状态,这种监测方式效率低下,且无法有效全面的了解电力开关柜的实际工作状态。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模块、监测管理平台;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监测管理平台无线连接,用于进行开关柜数据的远程传输;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配电所内部的开关柜进行各项数据的采集,并进行数据的初步整理筛选,数据处理完成后进行发送;所述监测管理平台用于接收开关柜的实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后判断开关柜的工作状态,当开关柜处于危险状态时,调度检修人员进行维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综合单元、基础信息采集单元、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环境信息采集单元和检修信息采集单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础信息采集单元、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环境信息采集单元和检修信息采集单元均与数据综合单元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测管理平台包括数据整理单元、数据分析单元、预测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调用单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整理单元和数据分析单元、数据存储单元连接,数据分析单元和预测单元相互连接,预测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均与数据调用单元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包括电压信息采集组件、电流信息采集组件和电功率信息采集组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修信息采集单元包括检修日期记录组件、人员信息记录组件和检修内容记录组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修日期记录组件、人员信息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有移动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移动端通过通讯模块分别于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和监测管理平台无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配电所内部的开关柜进行各项数据的采集,并进行数据的初步整理筛选,数据处理完成后进行发送;所述监测管理平台用于接收开关柜的实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后判断开关柜的工作状态,当开关柜处于危险状态时,调度检修人员进行维修,确保电力开关柜始终处于安全工作状态,提高电力开关柜的工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中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的系统框图。

图3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中监测管理平台的系统框图。

图4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中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的系统框图。

图5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中检修信息采集单元的系统框图。

图中:1-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1-数据综合单元、12-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3-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1-电压信息采集组件、132-电流信息采集组件、133-电功率信息采集组件、14-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5-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1-检修日期记录组件、152-人员信息记录组件、检修内容记录组件、2-通讯模块、3-监测管理平台、31-数据整理单元、32-数据分析单元、33-预测单元、34-数据存储单元、35-数据调用单元、4-移动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通讯模块2、监测管理平台3;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通过通讯模块2与监测管理平台3无线连接,用于进行开关柜数据的远程传输;

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用于对配电所内部的开关柜进行各项数据的采集,并进行数据的初步整理筛选,数据处理完成后进行发送;

所述监测管理平台3用于接收开关柜的实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后判断开关柜的工作状态,当开关柜处于危险状态时,调度检修人员进行维修;

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数据综合单元11、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2、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4和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所述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2、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4和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均与数据综合单元11连接;

所述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2用于采集存储电力开关柜的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包括电力开关柜的型号、生产厂家和尺寸等;所述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4用于采集得到电力开关柜安装位置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包括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压力信息等;所述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用于采集电力开关柜柜内的设备的电力信息数据,电力信息数据包括设备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等;所述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用于记录电力开关柜以及设备的检修日志,检修日志包括检修时间、检修内容、检修人员信息等;

所述监测管理平台3包括数据整理单元31、数据分析单元32、预测单元33、数据存储单元34和数据调用单元35,所述数据整理单元31和数据分析单元32、数据存储单元34连接,数据分析单元32和预测单元33相互连接,预测单元33、数据存储单元34均与数据调用单元35连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通讯模块2、监测管理平台3;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通过通讯模块2与监测管理平台3无线连接,用于进行开关柜数据的远程传输;

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用于对配电所内部的开关柜进行各项数据的采集,并进行数据的初步整理筛选,数据处理完成后进行发送;

所述监测管理平台3用于接收开关柜的实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后判断开关柜的工作状态,当开关柜处于危险状态时,调度检修人员进行维修;

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数据综合单元11、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2、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4和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所述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2、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4和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均与数据综合单元11连接;

所述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2用于采集存储电力开关柜的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包括电力开关柜的型号、生产厂家和尺寸等;所述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4用于采集得到电力开关柜安装位置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包括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压力信息等;所述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用于采集电力开关柜柜内的设备的电力信息数据,电力信息数据包括设备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等;所述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用于记录电力开关柜以及设备的检修日志,检修日志包括检修时间、检修内容、检修人员信息等;

所述监测管理平台3包括数据整理单元31、数据分析单元32、预测单元33、数据存储单元34和数据调用单元35,所述数据整理单元31和数据分析单元32、数据存储单元34连接,数据分析单元32和预测单元33相互连接,预测单元33、数据存储单元34均与数据调用单元35连接。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包括电压信息采集组件131、电流信息采集组件132和电功率信息采集组件133,压信息采集组件131、电流信息采集组件132和电功率信息采集组件133分别用于采集电力设备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和电功率数据,同时压信息采集组件131、电流信息采集组件132和电功率信息采集组件133之间相互对应,反应柜内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通讯模块2、监测管理平台3;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通过通讯模块2与监测管理平台3无线连接,用于进行开关柜数据的远程传输;

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用于对配电所内部的开关柜进行各项数据的采集,并进行数据的初步整理筛选,数据处理完成后进行发送;

所述监测管理平台3用于接收开关柜的实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后判断开关柜的工作状态,当开关柜处于危险状态时,调度检修人员进行维修;

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数据综合单元11、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2、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4和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所述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2、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4和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均与数据综合单元11连接;

所述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2用于采集存储电力开关柜的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包括电力开关柜的型号、生产厂家和尺寸等;所述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4用于采集得到电力开关柜安装位置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包括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压力信息等;所述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用于采集电力开关柜柜内的设备的电力信息数据,电力信息数据包括设备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等;所述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用于记录电力开关柜以及设备的检修日志,检修日志包括检修时间、检修内容、检修人员信息等;

所述监测管理平台3包括数据整理单元31、数据分析单元32、预测单元33、数据存储单元34和数据调用单元35,所述数据整理单元31和数据分析单元32、数据存储单元34连接,数据分析单元32和预测单元33相互连接,预测单元33、数据存储单元34均与数据调用单元35连接。

请参阅图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包括电压信息采集组件131、电流信息采集组件132和电功率信息采集组件133,压信息采集组件131、电流信息采集组件132和电功率信息采集组件133分别用于采集电力设备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和电功率数据,同时压信息采集组件131、电流信息采集组件132和电功率信息采集组件133之间相互对应,反应柜内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包括检修日期记录组件151、人员信息记录组件152和检修内容记录组件153,所述检修日期记录组件151、人员信息记录组件152和检修内容记录组件153分别用于记录各类检修信息,并综合生成检修日志。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开关柜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通讯模块2、监测管理平台3;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通过通讯模块2与监测管理平台3无线连接,用于进行开关柜数据的远程传输;

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用于对配电所内部的开关柜进行各项数据的采集,并进行数据的初步整理筛选,数据处理完成后进行发送;

所述监测管理平台3用于接收开关柜的实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后判断开关柜的工作状态,当开关柜处于危险状态时,调度检修人员进行维修;

所述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数据综合单元11、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2、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4和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所述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2、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4和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均与数据综合单元11连接;

所述基础信息采集单元12用于采集存储电力开关柜的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包括电力开关柜的型号、生产厂家和尺寸等;所述环境信息采集单元14用于采集得到电力开关柜安装位置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包括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压力信息等;所述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用于采集电力开关柜柜内的设备的电力信息数据,电力信息数据包括设备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等;所述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用于记录电力开关柜以及设备的检修日志,检修日志包括检修时间、检修内容、检修人员信息等;

所述监测管理平台3包括数据整理单元31、数据分析单元32、预测单元33、数据存储单元34和数据调用单元35,所述数据整理单元31和数据分析单元32、数据存储单元34连接,数据分析单元32和预测单元33相互连接,预测单元33、数据存储单元34均与数据调用单元35连接。

请参阅图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柜内设备信息采集单元13包括电压信息采集组件131、电流信息采集组件132和电功率信息采集组件133,压信息采集组件131、电流信息采集组件132和电功率信息采集组件133分别用于采集电力设备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和电功率数据,同时压信息采集组件131、电流信息采集组件132和电功率信息采集组件133之间相互对应,反应柜内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

请参阅图5,实施例3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检修信息采集单元15包括检修日期记录组件151、人员信息记录组件152和检修内容记录组件153,所述检修日期记录组件151、人员信息记录组件152和检修内容记录组件153分别用于记录各类检修信息,并综合生成检修日志。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的不同之处在于:

还包括有移动端4,移动端4通过通讯模块2分别于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和监测管理平台3无线连接,移动端4用于接收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和监测管理平台3发送的数据,并以及电力开关柜的工作状态对开关柜数据采集模块1和监测管理平台3进行远程控制和信息反馈。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