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2687发布日期:2020-10-17 02:3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powersystem)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电力二次设备构成的是一个系统,不仅仅是装置本身,如交流、直流、控制回路等,由于部分回路还没有监测手段,对设备状态无法进行实时的技术分析判断。因此,就电气二次设备的应用现状而言严格意义上讲大多数保护并不具备状态检修的条件,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大多采用的计划检修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如临时性维修频繁、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剩、盲目维修等,这使世界各国每年在设备维修方面耗资巨大。怎样合理安排电力设备的检修,节省检修费用、降低检修成本,同时保证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对系统运行人员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传感技术、微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集理论等综合智能系统在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中应用,使基于设备状态监测和先进诊断技术的状态检修研究得到发展,成为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在对电力设备进行存储时,往往需要将电力设备放置在电力箱内,在电力设备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对热量进行及时的降温,避免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

但是现在的电力设备在降温时,往往采用自然降温的方式,或是采用散热管进行进行降温,采用自然降温时,存在降温效率低下的问题,采用散热管进行降温时,散热管存在不便拆装的问题,这样就不利于维修以及检查。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包括散热管组件,所述散热管组件由散热管本体、支撑板、缓冲支撑组件、u型承托板、固定组件、上外接管件、导热机构、下外接管件、上连接口和下连接口组成,所述散热管本体固定在支撑板上,且散热管本体的上端所述上连接口连接有上外接管件,所述散热管本体的下端所述下连接口与下外接管件进行连接,所述上外接管件和下外接管件的出口端均与外界吸热泵进行连接;

所述散热管本体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若干个所述导热机构,且导热机构设置在吸热板上,所述吸热板固定插接在电力设备内箱的侧壁上,且电力设备内箱设置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内,所述吸热板朝向电力设备内箱内的一端上设置有金属防护板,所述电力设备外箱组件与电力设备内箱注塑一体成型,且电力设备外箱组件与电力设备内箱的连接端开设有同一电力设备安装口;

所述支撑板设置在u型承托板内,且支撑板和u型承托板之间通过若干个缓冲支撑组件进行连接;

所述u型承托板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设置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内。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支撑组件包括缓冲支撑杆、缓冲支撑筒和缓冲支撑弹簧,所述缓冲支撑杆活动插接在缓冲支撑筒内,所述缓冲支撑弹簧缠绕在缓冲支撑杆上,且缓冲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缠绕在缓冲支撑杆的侧壁上和缓冲支撑筒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号固定螺钉和锁定杆,所述一号固定螺钉螺纹设置在固定螺纹孔内,且固定螺纹孔开设在u型承托板的横板上,所述锁定杆活动插接在矩形支撑框上,且矩形支撑框连接在u型承托板的侧壁上,所述矩形支撑框活动插接在矩形支撑槽内,矩形支撑槽开设在固定支撑块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支撑块固定连接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的内顶壁上,所述锁定杆上缠绕连接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矩形支撑框的外侧壁上和矩形支撑槽的槽壁上,所述锁定杆位于矩形支撑框内的一端与一号固定螺钉抵触设置,所述锁定杆位于矩形支撑框外的一端设置在锁定槽内,且锁定槽开设在矩形支撑槽的槽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杆与一号固定螺钉的抵触端设置有防卡块,且防卡块设置为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杆的数量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锁定杆设置在矩形支撑框的四个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外接管件包括上一号硬管和上二号硬管,所述上一号硬管固定插接在支撑板上,且上一号硬管与上连接口相连通,所述上一号硬管远离上连接口的一端连接有上一号连接环,且上一号连接环连接在支撑板的侧壁上,所述上二号硬管固定插接在u型承托板的竖板上,且上二号硬管活动插接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上开设的上安装孔内,所述上二号硬管朝向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上二号连接环,且上二号连接环固定连接在u型承托板的侧壁上,所述上一号连接环和上二号连接环之间通过上软管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一号导热柱,所述一号导热柱固定插接在散热管本体上,且一号导热柱位于散热管本体外的一端连接有矩形导热块,所述矩形导热块与吸热板抵触设置,所述矩形导热块朝向吸热板的一端连接有二号导热柱,且二号导热柱活动插接在导热孔内,所述导热孔开设在吸热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导热柱位于散热管本体外的一段上固定套设有绝缘套。

进一步的,所述下外接管件包括下一号硬管和下二号硬管,所述下一号硬管固定插接在支撑板上,且下一号硬管与下连接口相连通,所述下一号硬管远离下连接口的一端连接有下一号连接环,且下一号连接环连接在支撑板的侧壁上,所述下二号硬管固定插接在u型承托板的竖板上,且下二号硬管活动插接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上开设的上下安装孔内,所述下二号硬管朝向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下二号连接环,且下二号连接环固定连接在u型承托板的侧壁上,所述下一号连接环和下二号连接环之间通过下软管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设备外箱组件包括外箱主体、后盖和二号固定螺钉,所述外箱主体远离电力设备安装口的一端开设有孔洞,且孔洞上盖有所述后盖,所述后盖通过若干个所述二号固定螺钉固定在外箱主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采用散热管系统对电力设备进行降温,从而可以排除传统自然降温,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该散热管系统可实现便捷拆装的效果,这样在对散热管进行维修和检查时,存在省时省力和便捷操作的效果。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了电力设备外箱组件和电力设备内箱的组合结构,在安装时,将电力设备安装在电力设备内箱内,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既可以有效起到密封效果,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又可以通过双层设置,起到更好的防盗效果。

(3)本发明中,通过在电力设备内箱上设置了吸热板,吸热板的设置,用于吸收热量,在电力设备产生热量以后,通过吸热板将热量进行吸收,从而更有利导出,进而起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4)本发明中,通过在吸热板上增设了金属防护板,金属防护板的设置,既将电力设备与吸热板进行隔离,从而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又可以起到导热的作用,可以有效进行热量的传递。

(5)本发明中,增设了上外接管件、导热机构、下外接管件、上连接口、下连接口和外界吸热泵的组合结构,用于起到导热的作用,具体地,在热量传导到吸热板上时,会通过导热机构传导进入散热管本体内,并通过上外接管件、下外接管件和外界吸热泵的协同作用,实现降温过程,从而达到高效便捷的降温效果,同时,上软管和下软管的设置,可以实现伸缩的作用,从而可以保证支撑板和u型承托板起到有效的运动。

(6)本发明中,通过固定组件将散热管组件可拆卸设置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内,这样在对散热管组件进行维修和检查时,可以起到便捷操作的效果,同时,在散热管组件发生损坏时,可以起到便捷更换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实施例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实施例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实施例图1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实施例中散热管本体和支撑板组合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实施例中缓冲支撑组件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实施例中电力设备外箱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实施例中c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实施例中下外接管件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

散热管组件1、散热管本体11、支撑板12、缓冲支撑组件13、缓冲支撑杆131、缓冲支撑筒132、缓冲支撑弹簧133、u型承托板14、固定组件15、一号固定螺钉151、固定螺纹孔152、矩形支撑框153、矩形支撑槽154、固定支撑块155、防卡块156、锁定杆157、支撑弹簧158、锁定槽159、上外接管件16、上一号硬管161、上一号连接环162、上软管163、上二号连接环164、上二号硬管165、上安装孔17、导热机构18、一号导热柱181、矩形导热块182、二号导热柱183、导热孔184、绝缘套185、下外接管件19、下一号硬管191、下一号连接环192、下软管193、下二号连接环194、下二号硬管195、下安装孔110、上连接口111、下连接口112、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外箱主体21、后盖22、二号固定螺钉23、电力设备内箱3、吸热板4、金属防护板5、电力设备安装口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用散热管系统,包括散热管组件1,如图1和图5所示,散热管组件1由散热管本体11、支撑板12、缓冲支撑组件13、u型承托板14、固定组件15、上外接管件16、导热机构18、下外接管件19、上连接口111和下连接口112组成,散热管本体11固定在支撑板12上,在实际设计时,支撑板12竖向设置,散热管本体11设置在支撑板12的一侧上,且散热管本体11的上端上连接口111连接有上外接管件16,散热管本体11的下端下连接口112与下外接管件19进行连接,上外接管件16和下外接管件19的出口端均与外界吸热泵进行连接,采用散热管系统对电力设备进行降温,从而可以排除传统自然降温,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该散热管系统可实现便捷拆装的效果,这样在对散热管进行维修和检查时,存在省时省力和便捷操作的效果。

散热管本体11远离支撑板12的一端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机构18,如图1和图2所示,且导热机构18设置在吸热板4上,导热机构18包括一号导热柱181,一号导热柱181固定插接在散热管本体11上,且一号导热柱181位于散热管本体11外的一端连接有矩形导热块182,矩形导热块182与吸热板4抵触设置,矩形导热块182朝向吸热板4的一端连接有二号导热柱183,且二号导热柱183活动插接在导热孔184内,导热孔184开设在吸热板4上,导热机构18的设置,用于起到导热的作用,在电力设备产生温度时,通过导热机构18进行导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电力设备上温度过高的问题,吸热板4固定插接在电力设备内箱3的侧壁上,且电力设备内箱3设置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内,通过在电力设备内箱3上设置了吸热板4,吸热板4的设置,用于吸收热量,在电力设备产生热量以后,通过吸热板4将热量进行吸收,从而更有利导出,进而起到更好的降温效果,吸热板4朝向电力设备内箱3内的一端上设置有金属防护板5,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与电力设备内箱3注塑一体成型,且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与电力设备内箱3的连接端开设有同一电力设备安装口6,通过在吸热板4上增设了金属防护板5,金属防护板5的设置,金属防护板5可以采用铜质,也可以采用铁质,既将电力设备与吸热板4进行隔离,从而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又可以起到导热的作用,可以有效进行热量的传递,电力设备安装口6的设置,用于进行电力设备的安装,在具体安装时,在电力设备安装口6上还增加有防护门,用于起到对电力设备保护的作用。

支撑板12设置在u型承托板14内,且支撑板12和u型承托板14之间通过若干个缓冲支撑组件13进行连接;

u型承托板14通过固定组件15可拆卸设置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内,如图1和图4所示,固定组件15包括一号固定螺钉151和锁定杆157,一号固定螺钉151螺纹设置在固定螺纹孔152内,且固定螺纹孔152开设在u型承托板14的横板上,锁定杆157活动插接在矩形支撑框153上,且矩形支撑框153连接在u型承托板14的侧壁上,矩形支撑框153活动插接在矩形支撑槽154内,矩形支撑槽154开设在固定支撑块155的侧壁上,固定支撑块155固定连接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的内顶壁上,锁定杆157上缠绕连接有支撑弹簧158,支撑弹簧15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矩形支撑框153的外侧壁上和矩形支撑槽154的槽壁上,锁定杆157位于矩形支撑框153内的一端与一号固定螺钉151抵触设置,锁定杆157位于矩形支撑框153外的一端设置在锁定槽159内,且锁定槽159开设在矩形支撑槽154的槽壁上,通过固定组件15将散热管组件1可拆卸设置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内,这样在对散热管组件1进行维修和检查时,可以起到便捷操作的效果,同时,在散热管组件1发生损坏时,可以起到便捷更换的效果。

作为优选地,锁定杆157与一号固定螺钉151的抵触端设置有防卡块156,如图4所示,且防卡块156设置为梯形结构,防卡块156的设置,用于起到防卡的作用,具体地,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锁定杆157和锁定槽159的组合,在实现锁定过程时,锁定杆157的运动是通过一号固定螺钉151的抵触实现的,为了避免该抵触过程被卡住,因此设置了防卡块156,防卡块156梯形结构的设置,可以起到更好的防卡效果,并且在设计时,可以将梯形的倾斜端朝向一号固定螺钉151设置,从而可以起到有效的防卡效果。

该实施例中,在设计时,将锁定杆157的数量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锁定杆157设置在矩形支撑框153的四个面上,这样在起锁定过程时,可以保证矩形支撑框153和固定支撑块155的有效锁定,从而可以起到更好的固定过程。

本实施例,如图1和图6所示,缓冲支撑组件13包括缓冲支撑杆131、缓冲支撑筒132和缓冲支撑弹簧133,缓冲支撑杆131活动插接在缓冲支撑筒132内,缓冲支撑弹簧133缠绕在缓冲支撑杆131上,且缓冲支撑弹簧133的两端分别缠绕在缓冲支撑杆131的侧壁上和缓冲支撑筒132的侧壁上,具体地,支撑作用如下,由于缓冲支撑杆131和缓冲支撑筒132可相对发生运动,因此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为了起到缓冲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增设了缓冲支撑弹簧133,在缓冲支撑弹簧133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既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复位的作用,保证在失去抵触力时,可以保证缓冲支撑杆131和缓冲支撑筒132进行复位,该实施例中,缓冲支撑组件13的设置,可以保证支撑板12和u型承托板14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这样在通过固定组件15对散热管组件1进行安装时,既可以保证导热机构18与吸热板4的有效接触,吸热板4采用的型号为p-g/0.6-t/l/hg-1.87,同时,又可以避免在抵触力的作用下,导致设备发生损坏,而且,缓冲机构的存在,可以保证固定组件15起到有效的固定过程。

上外接管件16包括上一号硬管161和上二号硬管165,具体见如图1和图3所示,上一号硬管161固定插接在支撑板12上,且上一号硬管161与上连接口111相连通,上一号硬管161远离上连接口111的一端连接有上一号连接环162,且上一号连接环162连接在支撑板12的侧壁上,上二号硬管165固定插接在u型承托板14的竖板上,且上二号硬管165活动插接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上开设的上安装孔17内,上二号硬管165朝向支撑板12的一端连接有上二号连接环164,且上二号连接环164固定连接在u型承托板14的侧壁上,上一号连接环162和上二号连接环164之间通过上软管163进行连接,上外接管件16的设置,用于起到有效的导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一号导热柱181位于散热管本体11外的一段上固定套设有绝缘套185,绝缘套185的设置,可以避免热量的散失,避免热量散失到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和电力设备内箱3之间,从而无法起到热量的有效排除。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9所示,下外接管件19包括下一号硬管191和下二号硬管195,下一号硬管191固定插接在支撑板12上,且下一号硬管191与下连接口112相连通,下一号硬管191远离下连接口112的一端连接有下一号连接环192,且下一号连接环192连接在支撑板12的侧壁上,下二号硬管195固定插接在u型承托板14的竖板上,且下二号硬管195活动插接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上开设的上下安装孔110内,下二号硬管195朝向支撑板12的一端连接有下二号连接环194,且下二号连接环194固定连接在u型承托板14的侧壁上,下一号连接环192和下二号连接环194之间通过下软管193进行连接,用于起到有效的导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包括外箱主体21、后盖22和二号固定螺钉23,外箱主体21远离电力设备安装口6的一端开设有孔洞,且孔洞上盖有后盖22,后盖22通过若干个二号固定螺钉23固定在外箱主体21上,通过固定组件15将散热管组件1可拆卸设置在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内,这样在对散热管组件1进行维修和检查时,可以起到便捷操作的效果,同时,在散热管组件1发生损坏时,可以起到便捷更换的效果。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散热过程如下

启动外界散热泵,该外界散热泵可以采用气泵和水泵,气泵的设置,通过产生气体,在气流的流动下,可以带走热量,水泵的设置,通过驱动水流动,在流动水的运动下,从而把热量带走,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在电力设备产生热量以后,热量会依次通过金属防护板5和吸热板4传导到二号导热柱183和矩形导热块182上,如图2所示,并且该热量通过一号导热柱181传导进入散热管本体11内,热量在一号导热柱181上传导时,为了避免热量中途的散失,进入到电力设备外箱组件2和电力设备内箱3之间,在设计时,在一号导热柱181外增设了绝缘套185,如图2所示,热量在进入到散热管本体11内以后,随着外界散热泵的工作,将热量通过上外接管件16和下外接管件19导出,从而起到散热的效果;

拆装过程如下:

为了实现维修和检查过程

拧松二号固定螺钉23,使得外箱主体21和后盖22完成拆装过程,接着,拧松一号固定螺钉151,如图4所示,随着一号固定螺钉151运动到矩形支撑框153外,使得锁定杆157失去抵触力,从而使得锁定杆157在支撑弹簧158的作用下,向矩形支撑框153内运动,并使得锁定杆157运动到锁定槽159外,从而可以实现矩形支撑框153和固定支撑块155的拆装,从而完成对散热管组件1的拆装,通过散热管组件1的便捷拆装,可以起到更加便捷的维修和检查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