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连接端子的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9894发布日期:2020-11-20 12:0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连接端子的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连接端子的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连接器在电子设备中应用广泛,例如,终端设备的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耳机孔、btb(board-to-boardconnectors,板对板连接器)和zif(zeroinsertionforce,零插入力连接器)等。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a图为整体的连接端子示意图,图1中b图为拆分后的连接端子示意图。如图1所示,连接器包括连接端子101、塑胶主体102和固定座103。其中连接端子的材质包括铜合金,如磷铜和黄铜等。在连接端子处于电解质的环境中(如水溶液或湿润的环境中),连接端子会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造成连接端子被腐蚀、损坏以及影响正常使用。

现有技术中对于连接端子的保护方法包括对连接端子增加金属镀层,以使连接端子与外部环境分开。例如,在连接端子上电镀镍镀层,然后再电镀贵金属镀层,如金或银等。从而防止连接端子被腐蚀。

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于:电镀层厚度大于阈值时,成本会提高,电镀层厚度不大于阈值时,电镀层会存有电镀孔,在使用中会造成连接端子暴露在电解质的环境中,从而造成连接端子被腐蚀。因此现亟需一种连接端子保护方法,以防止连接端子被腐蚀,降低连接端子保护的成本,提高连接端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连接端子的装置及系统,用于防止连接端子被腐蚀,降低连接端子保护的成本,提高连接端子的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连接端子的装置,包括:连接器、检测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显示设备;

所述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器中,用于检测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子所在环境的导电率,并将所述导电率发送给所述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判断所述导电率是否大于保护阈值,若所述导电率大于保护阈值,则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选择是否切换保护电路;

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用户下发的选择信息,若所述选择信息为切换保护电路,则将所述连接端子的电路与保护电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为与所述连接端子的电路的电极极性相反的电路,以使所述连接端子的电势小于所述连接端子的保护电压。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传感器检测出连接端的连接端子所在环境的湿度,进而检测出连接端子所在环境的导电率,然后由控制系统判断该导电率是否大于保护阈值,若大于,则确定出连接端子所在的环境属于易腐蚀环境,即连接端子处于电解质环境中,进而向显示设备发送提示信息,以使用户知悉当前环境,并接受用户下发的选择信息,在择信息为切换保护电路时,将连接端子与保护电路连接,以使连接端子的电势降低,降低至小于连接端子自身材质的保护电压。从而抑制连接端子的电子迁移,降低金属氧化反应速率,防止连接端子被腐蚀,进而提高连接端子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判断所述导电率不大于所述保护阈值时,则保持所述连接端子的当前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导电率不大于保护阈值时,控制系统则确定当前连接端子所在的环境属于非电解质环境,不需要将连接端子连接保护电路。

可选的,若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用户下发的选择信息为不切换保护电路,则保持所述连接端子的当前状态。

可选的,所述当前状态包括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状态和未连接状态;所述连接状态为所述连接端子连接工作电路的状态;所述工作电路为所述连接端子提供额定电压。

可选的,所述连接端子的保护电压为所述连接端子的材质在中性ph(hydrogen-ionconcentration,氢离子浓度指数)环境下的参考电压。

可选的,所述连接端子所在环境的导电率是根据所述连接端子所在环境中的湿度得到的。

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连接端子所在环境中的湿度得到连接端子所在环境中的导电率,进而通过导电率判断出连接端子所在环境是否属于电解质环境,以防止连接端子被腐蚀。

可选的,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所述连接端子处于同一环境中,用于周期性检测所述连接端子所在环境中的导电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传感器与连接端子处于同一环境中,以周期性的检测出连接端子当前所在环境中的导电率,以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端子设有电镀层。

可选的,所述电镀层包括50-100括有的镍镀层和3-50和0的金镀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连接端子设置电镀层,以防止连接端子的表面被氧化,并减小连接端子的接触电阻,增强信号传输。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保护连接端子的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保护连接端子的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连接端子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连接端子的系统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保护连接端子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包括设置于终端设备上的连接器210、检测传感器220、终端设备的壳体230。

其中,连接器210中还包括连接端子2011。例如,耳机孔为连接器,耳机孔中与耳机插头相接触的端子为连接端子,终端用于充电的type-c接口为连接器,type-c接口中与终端充电线相接触的端子为连接端子。终端设备中还包括显示设备和控制系统。

检测传感器220设置于连接器210中,用于检测连接器210的连接端子2011所在环境的导电率,并将导电率发送给终端设备中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用于判断连接端子2011所在环境的导电率是否大于保护阈值,若导电率大于保护阈值,则向显示设备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选择是否切换保护电路。并在提示后,接收用户下发的选择信息,若选择信息为切换保护电路,则将连接端子2011的电路与保护电路连接,其中,保护电路为与连接端子2011的电路的电极极性相反的电路,以使连接端子2011的电势小于连接端子2011的保护电压。

需要说明的,保护阈值可以是依据经验设置的值,例如可以取值6.7×106西门子/米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检测传感器220检测出连接端子2011当前所在环境的导电率,并发送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判断当前的导电率是否大于保护阈值,若是,则确定当前连接端子2011所在的环境湿度较大,属于电解质环境。因为水分子会影响所在环境的导电率,例如,当所在环境的导电率降低至保护阈值,则确当前所在环境湿度较大,进而确定出当前所在环境属于电解质环境。控制系统在确定出连接端子在电解质环境当中之后,向显示设备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再由用户发送选择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连接保护电路,以根据选择信息确定是否对连接端子根据保护电路进行保护。例如,保护电路为-48v的电路,以使连接端子的电势小于连接端子2011的保护电压,则降低金属氧化反应速率,防止了连接端子被腐蚀。为了更好的解释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在具体的实例中进行阐述。

实例1

现在人工汗液测试的条件下,将两组终端设备用浸湿人工汗液的棉纱整机包裹,然后放置于45于人℃/(90-95)%的湿度环境中预设时间。其中两组连接端子采用的材质及电镀层相同,均为0.15mm黄铜,电镀层为50μ0镍镀层和15μ5的金镀层,并在连接端子插拔预设次数后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两组连接端子包括a组和b组,其中a组连接端子的终端设备与保护电路相连,以使连接端子的电势小于连接端子自身材质对应的保护电压。b组连接端子的终端设备没有保护电路。在经过预设时间后,a组连接端子在72小时后检查无明显铜绿(即连接端子表面无明显腐蚀现象)。b组连接端子在24小时后检查无明显铜绿,在48小时后检查存在明显铜绿(即连接端子表面有明显腐蚀现象)。

进一步地,在控制系统判断导电率不大于保护阈值时,则保持连接端子2011的当前状态。或者在控制系统接收用户下发的选择信息为不切换保护电路,则保持连接端子2011的当前状态。

具体的,当前状态包括连接端子2011的连接状态和未连接状态。其中,连接状态为连接端子2011连接工作电路的状态,工作电路为连接端子2011提供额定电压。例如,连接端子2011当前处于充电状态(即连接工作电路的状态),电压为5v,电流为2a。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端子2011的保护电压为连接端子的材质在中性ph环境下的参考电压。例如,锌在中性ph环境下的参考电压为-1.1v,铅在中性ph环境下的参考电压为-0.5v。

检测传感器220与连接端子2011处于同一环境中,用于周期性检测连接端子2011所在环境中的导电率。通过将检测传感器220与连接端子2011处于同一环境中,以提升检测传感器220对连接端子2011所处环境检测的准确性。例如,在图2中,终端设备的壳体230上还设有密封泡棉250。用于隔绝外界环境与终端设备的内部相通。而检测传感器220与连接器210设置于终端设备上,且在密封泡棉250外部,与外界环境相同。

示例性的,连接端子设有电镀层,具体的电镀层包括:50-100电镀的镍镀层和3-50和0的金镀层。

基于上述描述,图3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保护连接端子的系统控制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可由终端设备执行。

如图3所示,该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310,控制系统获取连接端子所在环境的导电率。

控制系统周期性的获取由检测传感器周期性检测并发送的连接端子所在环境的导电率。

步骤320,控制系统判断导电率是否大于保护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330,否则执行步骤340。

步骤330,控制系统将提示信息发送给显示设备。

其中提示信息可以为:确定出前连接端子所在环境为电解质环境,是否连接保护电路。

步骤340,保持连接端子的当前状态。

连接端子的当前状态可以包括:连接端子处于闲置状态(即未连接任何电路的状态),连接端子处于连接状态(即连接有某一电路的状态,如耳机孔的连接端子在连接耳机时的电路,终端设备充电时的电路等)。

步骤350,控制系统接收选择信息。

显示设备显示提示信息,并接受用户提供的选择信息,例如用户选择将当前连接端子充电的电路切换为保护电路。

步骤360,若选择信息为切换保护电路,则将连接端子连接保护电路。

步骤370,若选择信息为不切换保护电路,则保持连接端子的当前状态。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