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4232发布日期:2020-12-11 15:22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技术中,在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时通常采用先预留孔洞的方法,用模板和木枋做预制盒,其内充填泡沫,墙体结构施工完成再拆模凿除泡沫后再进行配电箱安装、配管及封堵孔洞。传统施工方法中工序多,且因预制盒支撑稳固率差,箱体不易固定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易使预制盒变形和移位,导致预埋孔洞位置和尺寸不准确,整改及二次安装工作量大,电气安装进度慢。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920731307.7公开了一种剪力墙内直埋配电箱用可周转式固定装置,但是该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施工步骤较多,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快速安装的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包括定位构架和支撑组件,所述定位构架包括四根角钢,该四根角钢分别水平设置在假想长方体的四角而构成长方体型定位构架的四个棱边,其中位于同一竖直面的两根角钢之间焊接有竖向钢筋,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两根角钢之间焊接有水平钢筋;使用时,所述配电箱放置在定位构架的内侧,所述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配电箱的上、下内壁。

预埋配电箱时,定位构架可确保配电箱放置在定位构架内侧,防止配电箱移位,支撑组件使配电箱周围混凝土浇筑时受力均匀,保护配电箱的外壳不被破坏。

优选的,所述水平钢筋包括第一水平钢筋和第二水平钢筋,第一水平钢筋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角钢一端的内侧,第二水平钢筋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角钢另一端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竖向钢筋与两根第一水平钢筋位于同一竖直面。

优选的,使用时,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两端分别与剪力墙的竖向主筋焊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座,其中一个底座上安装有一端与其连接的钢管,钢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内穿有与其螺纹连接且一端伸入钢管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底板,且底板与另一个底座抵接;使用时,两个底座分别与配电箱的上、下内壁抵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两根长方钢、连接两根长方钢的至少一根短方钢,所述钢管固定在一个底座的短方钢上,所述底板与另一个底座的短方钢抵接。

优选的,所述长方钢的两端分别与配电箱的左、右侧壁相距50mm,两根长方钢的外侧分别与配电箱的前、后侧壁相距20mm。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使剪力墙内的配电箱一次安装到位,减少了土建预留、二次修补孔洞、电气二次安装箱体等作业工序,便捷高效;配电箱内支撑组件强度高,使配电箱周围混凝土浇筑时受力均匀,保护外壳不被破坏,且支撑组件可反复多次周转使用,绿色环保经济;箱体外定位构架无需与配电箱焊接即可定位配电箱,箱体变形破损率低,提高了配电箱安装质量和主体结构观感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中底座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构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包括设在配电箱13外侧的定位构架、设在配电箱13内部的支撑组件a。

定位构架由四根角钢1、两根竖向钢筋2、两根第一水平钢筋3和两根第二水平钢筋4组成,四根角钢1分别水平设置在假想长方体的四角,从而构成长方体的四个棱边。该假想长方体的内侧高度与配电箱13的高度相同。其中位于同一竖直面的两根角钢1之间焊接有一根竖向钢筋2,该竖向钢筋2靠近角钢1的端部,且位于角钢1的内侧。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两根角钢1之间焊接有一根第一水平钢筋3和一根第二水平钢筋4,其中第一水平钢筋3设置在角钢1的一端,且第一水平钢筋3和两根竖向钢筋2处于同一竖直面,使得两根第一水平钢筋3和两根竖向钢筋2构成“口”字型,对配电箱13的非开口侧进行限位。第二水平钢筋4设置在角钢1的另一端,且位于角钢1的外侧,用于放置配电箱13的开口侧。

为保证拆模后箱体与墙面平齐,第二水平钢筋4的焊点位置距角钢1端部具有一定距离。

安装时,第二水平钢筋4的两端分别与剪力墙的竖向主筋5焊接在一起,以确保箱体安装稳固,限位可靠。

支撑组件a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座9,其中一个底座上安装有一端与其连接的钢管8,钢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螺母10,调节螺母10内穿有与其螺纹连接且一端伸入钢管8的调节螺杆11,调节螺杆11的另一端连接有底板12,且底板12与另一个底座抵接。

具体实施过程中,调节螺母10可在钢管上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通过旋转调节螺母10来调节螺杆11的伸出长度,即可控制支撑组件的高度,从而使得底板12与配电箱13的下内壁抵接。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9包括两根长方钢6、连接两根长方钢6的三根短方钢7。钢管8固定在一个底座的短方钢7上,底板12与另一个底座的短方钢7抵接。其中,长方钢6的两端分别与配电箱13的左、右侧壁相距50mm,两根长方钢6的外侧分别与配电箱13的前、后侧壁相距20mm。

配电箱13内壁的支撑组件a安装完后,箱内所有管口应使用专用塑料管堵进行封堵。箱体固定后,箱内用锯末填满,填充紧密平整,外用裁好的苯板进行封盖,苯板应凸出箱表表面5mm,然后用塑料宽胶带将箱口包扎严密。



技术特征:

1.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包括定位构架和支撑组件(a),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架包括四根角钢(1),该四根角钢(1)分别水平设置在假想长方体的四角而构成长方体型的定位构架的四个棱边,其中位于同一竖直面的两根角钢(1)之间焊接有竖向钢筋(2),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两根角钢(1)之间焊接有水平钢筋;使用时,所述配电箱(13)放置在定位构架的内侧,所述支撑组件(a)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配电箱(13)的上、下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筋包括第一水平钢筋(3)和第二水平钢筋(4),第一水平钢筋(3)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角钢(1)一端的内侧,第二水平钢筋(4)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角钢(1)另一端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筋(2)与两根第一水平钢筋(3)位于同一竖直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时,所述第二水平钢筋(4)的两端分别与剪力墙的竖向主筋(5)焊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a)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座(9),其中一个底座(9)上安装有一端与其连接的钢管(8),钢管(8)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螺母(10),调节螺母(10)内穿有与其螺纹连接且一端伸入钢管(8)的调节螺杆(11),调节螺杆(11)的另一端连接有底板(12),且底板(12)与另一个底座(9)抵接;使用时,两个底座(9)分别与配电箱(13)的上、下内壁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包括两根长方钢(6)、连接两根长方钢(6)的至少一根短方钢(7),所述钢管(8)固定在一个底座的短方钢(7)上,所述底板(12)与另一个底座的短方钢(7)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钢(6)的两端分别与配电箱(13)的左、右侧壁相距50mm,两根长方钢(6)的外侧分别与配电箱(13)的前、后侧壁相距20mm。


技术总结
一种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用固定装置,包括定位构架和支撑组件,所述定位构架包括四根角钢,该四根角钢分别水平设置在假想长方体的四角而构成长方体型定位构架的四个棱边,其中位于同一竖直面的两根角钢之间焊接有竖向钢筋,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两根角钢之间焊接有水平钢筋;使用时,所述配电箱放置在定位构架的内侧,所述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配电箱的上、下内壁。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防止配电箱在安装时移位,且使得配电箱周围混凝土浇筑时受力均匀,保护配电箱的外壳不被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刘令良;胡小兵;孔正武;蒋涛;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