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传感器及其线束自锁卡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3301发布日期:2021-03-02 21:1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塑壳传感器及其线束自锁卡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线束自锁卡扣结构,应用于塑壳传感器。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壳传感器,尤其是一种具有上述线束自锁卡扣结构的塑壳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3]
目前,绝大多数的塑壳传感器线束,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采用热铆接的方式进行线束固定,这种固定方式涉及到的设备包括热铆机、加热枪头等部件,操作时需要通过热熔塑料来固定线束,因此,调试及操作工序复杂,且易损伤线束,产生污染及烫伤操作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塑壳传感器的线束自锁扣结构,达到线束从塑壳传感器中穿出位置处紧固布置的目的。
[0005]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塑壳传感器的线束自锁扣结构,包括出线槽、扣盖以及第一扣接部;其中:出线槽与塑壳传感器的壳体出线口直接贯通连接,第一扣接部设置在出线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上,扣盖的一端与出线槽余下的另一个侧壁连接,扣盖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扣接部;扣盖能够覆盖住出线槽的槽口,且扣盖在与从出线槽中穿出的线缆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形状与线缆的外形匹配的弧形覆盖部;而第一扣接部、第二扣接部能够扣合连接形成锁扣结构;第一扣接部、第二扣接部处于扣合状态时,线缆与弧形覆盖部之间存在弹性预紧力。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扣接部为扣接孔,所述的第二扣接部为扣接凸块。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缆具有两根,两根线缆以横向平铺的方式沿着出线槽穿出;所述的弧形覆盖部具有两个;各弧形覆盖部与各线缆一一对应设置。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出线槽的槽宽与两根线缆的直径之和基本相当。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出线槽的槽宽小于壳体宽度;所述壳体在靠近出线口位置处,针对每一根线缆均设置有导向限位组件;线缆在各自导向限位组件的导向作用下,能够平直地延伸至出线槽中。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根线缆分别为线缆a、线缆b;线缆a与塑壳传感器的感应元件的前端连接,而线缆b则与感应元件的后端连接,所述的感应元件置于壳体内所设置的感应元件置放槽内;线缆b存在部分线段置放在感应元件置放槽的槽壁外侧与壳体内壁之间,并通过感应元件置放槽的槽壁外侧所设置的一个以上的限位部件限位。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a所配置的导向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a、导向块a,导向块a设置在壳体的内壁,导向块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导向块a能够对线缆a导向,而限位块a则能够对线缆a限位,且限位块a在面向线缆a的表面设置成与线缆a的外形匹配的弧面。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b所配置的导向限位组件包括导向块b,导向块b能够对线缆b导向。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部件具有两个,分别为限位块b、限位块c;限位块b、限位块c在面向线缆b的表面均设置成与线缆b的外形匹配的弧面。
[0015]
进一步地,感应元件通过感应元件置放槽槽壁内侧间隔设置的一组以上的感应元件限位组件限位;每一组感应元件限位组件均包括两个感应元件限位块,两个感应元件限位块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感应元件置放槽的两槽壁内侧,且各感应元件限位块在面向感应元件的表面均设置成与感应元件的外形匹配的弧面。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线束自锁扣结构的塑壳传感器。
[0017]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8]
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塑壳传感器的壳体出线口位置处布置出线槽,并在出线槽的槽口采用扣盖封接,该扣盖的一端与出线槽的槽壁a连接,另一端设置第二扣接部,以与槽壁a的相对槽壁上所设置的第一扣接部扣合连接,从而完成出线槽的槽口封接,同时扣盖在与从出线槽中穿出的线缆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形状与线缆的外形匹配的弧形覆盖部。由于线缆一般具有橡胶外皮,因此,弧形覆盖部罩向线缆时,通过调整尺寸使得第一扣接部、第二扣接部扣合时,线缆的橡胶外皮与弧形覆盖部之间存在预紧力,以此达到紧固线束目的的同时,实现自锁功能;避免恶劣环境下,热熔部位材料的失效,并减少热熔工序及人员投入,降低成本。
[0019]
2、第一扣接部、第二扣接部扣合形成的卡扣结构小巧,操作简单,减少工具及防呆培训,提高人员效率。
[0020]
3、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导向块、限位块以分别对线缆、感应元件的置放位置导向定位/限位,在使用简易工装施加压力后,实现感应元件本体的紧固锁定,避免感应元件引脚受力,产生主体泄露或损毁,保证在后续灌胶作业中,感应元件及线束的位置固定,提升成品的灵敏度及性能一致。
[0021]
4、热熔枪在工作时,有可能高温伤害线缆外皮及感应元件的引脚,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热熔工序误操作,对线束及感应元件的损害。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线束自锁扣结构的塑壳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线束自锁扣结构的塑壳传感器的俯视图;
[0024]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至3中:1、壳体;2、感应元件;3、端子;4-1、线缆a;4-2、线缆b;5、热熔胶;6、扣盖;6-1、弧形覆盖部a;6-2、弧形覆盖部b;6-3、扣接凸块;7-1、感应元件置放槽;7-2、限位块a;7-3、限位块b;7-4、限位块c;7-5、导向块a;7-6、导向块b;7-7、感应元件限位块;8、出线槽;8-1、扣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
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27]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
[0028]
如图1至3所示,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塑壳传感器,包括壳体1、感应元件2、端子3、线缆以及热熔胶5,并针对线束配置了线束自锁扣结构;其中:
[0029]
所述的线束自锁扣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出线槽8、扣盖6以及第一扣接部;出线槽8与壳体1出线口直接贯通连接,第一扣接部设置在出线槽8的其中一个侧壁上,扣盖6的一端与出线槽8余下的另一个侧壁连接,扣盖6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扣接部;扣盖6能够覆盖住出线槽8的槽口,且扣盖6在与从出线槽8中穿出的线缆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形状与线缆的外形匹配的弧形覆盖部;而第一扣接部、第二扣接部能够扣合连接形成锁扣结构;第一扣接部、第二扣接部处于扣合状态时,线缆与弧形覆盖部之间存在弹性预紧力。所述的线缆具有两根,两根线缆以横向平铺的方式沿着出线槽8穿出;所述的弧形覆盖部具有两个;各弧形覆盖部与各线缆一一对应设置。则这样的结构更容易在各线缆与弧形覆盖部之间形成预紧力,便于第一扣接部、第二扣接部扣合形成的扣接结构之间实现自锁。
[0030]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扣接部为扣接孔8-1,所述的第二扣接部为扣接凸块6-3。当然,也可以将第一扣接部设置成凸块结构,将第二扣接部设置成孔状结构,总之只要两者能够形成配合的卡扣结构即可。
[0031]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出线槽8的槽宽设置成与两根线缆的直径之和基本相当。则出线槽8的两槽壁也可以对横铺的两根线缆进行局部限位。
[0032]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出线槽8的槽宽小于壳体1宽度;则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1在靠近出线口位置处,针对每一根线缆均设置有导向限位组件;线缆在各自导向限位组件的导向作用下,能够平直地延伸至出线槽8中。否则在此位置可能会存在线束的於折,影响塑壳传感器的质量。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两根线缆分别为线缆a4-1、线缆b4-2;线缆a4-1与塑壳传感器的感应元件2的前端连接,而线缆b4-2则与感应元件2的后端连接,所述的感应元件2置于壳体1内所设置的感应元件2置放槽内,并通过感应元件2置放槽槽壁内侧间隔设置的一组以上的感应元件2限位组件限位,以避免感应元件2轴向偏移,实现感应元件2本体的紧固锁
定,避免感应元件2引脚受力,产生主体泄露或损毁;本实施例中,感应元件2限位组件具有两组,线缆b4-2存在部分线段置放在感应元件2置放槽的槽壁外侧与壳体1内壁之间,并通过感应元件2置放槽的槽壁外侧所设置的一个以上的限位部件限位。
[0034]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缆a4-1所配置的导向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a7-2、导向块a7-5,导向块a7-5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导向块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导向块a7-5能够对线缆a4-1导向,而限位块a7-2则能够对线缆a4-1限位,且限位块a7-2在面向线缆a4-1的表面设置成与线缆a4-1的外形匹配的弧面。所述线缆b4-2所配置的导向限位组件包括导向块b7-6,导向块b7-6能够对线缆b4-2导向。
[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部件具有两个,分别为限位块b7-3、限位块c7-4;限位块b7-3、限位块c7-4在面向线缆b4-2的表面均设置成与线缆b4-2的外形匹配的弧面。
[0036]
本实施例中,每一组感应元件2限位组件均包括两个感应元件2限位块,两个感应元件2限位块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感应元件2置放槽的两槽壁内侧,且各感应元件2限位块在面向感应元件2的表面均设置成与感应元件2的外形匹配的弧面。
[0037]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感应元件2均采用弧形(甚至可以为半圆形)的倒扣结构紧固,可以避免各部件发生偏移。
[0038]
本实施例中,感应元件2与线缆a4-1、线缆b4-2均使用端子3压接,提高导电性能。
[0039]
完成感应元件2、线缆a4-1、线缆b4-2的固定后,使用三坐标自动灌胶系统,在壳体1的缝隙间灌注热熔胶5,即可完成封装。
[004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塑壳传感器,防水性能通过200小时水下浸泡试验及10w次寿命测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