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2475发布日期:2020-12-25 08:1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太阳能光伏项目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设置太阳能光伏项目时,需要将光伏组件通过框架等安装在空旷的地面、屋面等环境。

目前,在安装光伏组件时,一般是使用压块、螺栓、螺栓、螺母等将其固定于横梁等框架结构之上。其首先需要将光伏组件搁置于横梁,然后将压块放在光伏组件边缘,最后用螺栓、螺母将压块压紧于横梁之上,从而将光伏组件压紧在横梁上,实现光伏组件的固定。但是,现有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的中压块容易因为支架、组件震动而导致压块松动,进而导致组件滑落、吹飞,不仅容易因稳定性差而导致运维成本升高,并且还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用以提升光伏组件的连接稳定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所述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包括光伏组件、横梁及装夹机构,其中:

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所述装夹机构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梁顶部,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底板及两个下边框连接件:两个所述下边框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端,间距与所述横梁的宽度相匹配,以使所述装夹机构由底部抱合于所述横梁并连接;所述下边框连接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沿所述横梁延伸方向探出本体的卡齿,所述卡齿卡合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底部的内缘,以固定所述装夹机构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相对位置。

具体实施中,所述装夹机构还包括上边框压块,所述上边框压块可在压合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顶部后,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下边框连接件。

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还包括止动垫片。

具体实施中,所述装夹机构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件与所述横梁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依次贯穿所述底板与所述横梁的螺孔以连接。

具体实施中,所述卡齿的压合面及所述上边框压块的压合面均呈波浪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包括光伏组件、横梁及装夹机构,其中:光伏组件通过装夹机构垂直固定于横梁顶部,装夹机构包括底板及两个下边框连接件:两个下边框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两端,间距与横梁的宽度相匹配,以使装夹机构由底部抱合于横梁并连接;下边框连接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沿横梁延伸方向探出本体的卡齿,卡齿卡合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底部的内缘,以固定装夹机构与光伏组件边框的相对位置。该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与现有的固定结构相比,可以使得装夹机构抱合连接于横梁,并与光伏组件共同形成环抱结构,不仅有效提升了光伏组件与横梁的连接稳定性,还精简了整体结构,便于安装及维护,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具体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用以提升光伏组件的连接稳定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所述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包括光伏组件100、横梁200及装夹机构300,其中:

所述光伏组件100通过所述装夹机构300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梁200顶部,所述装夹机构300包括底板320及两个下边框连接件310:两个所述下边框连接件31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320的两端,间距与所述横梁200的宽度相匹配,以使所述装夹机构300由底部抱合于所述横梁200并连接;所述下边框连接件310的两侧均设置有沿所述横梁200延伸方向探出本体的卡齿311,所述卡齿311卡合于所述光伏组件100边框110底部的内缘,以固定所述装夹机构300与所述光伏组件100边框110的相对位置。

具体实施中,为了进一步的有效固定光伏组件100,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所述装夹机构300还可以包括上边框压块330,所述上边框压块330可在压合于所述光伏组件100边框110顶部后,通过第一螺栓连接350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下边框连接件310。

具体实施中,第一螺栓连接350件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例如,为了避免光伏组件100松动,增加上边框压块330的稳定性,所述第一螺栓连接350件还可以包括止动垫片351。安装止动垫片351时,在将内六角螺栓穿过螺孔后,可以将止动垫片351、弹片、平垫以及螺母依次套于内六角螺栓,并将螺母旋紧。

具体实施中,装夹机构300于横梁200的连接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1、图3所示,为了避免装夹机构300沿横梁200滑动,增强连接稳定性,所述装夹机构300可以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件340与所述横梁200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340依次贯穿所述底板320与所述横梁200的螺孔以连接。

具体实施中,为了进一步增强该装夹机构300与光伏组件1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卡齿311的压合面及所述上边框压块330的压合面可以均呈波浪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包括光伏组件100、横梁200及装夹机构300,其中:光伏组件100通过装夹机构300垂直固定于横梁200顶部,装夹机构300包括底板320及两个下边框连接件310:两个下边框连接件310固定连接于底板320的两端,间距与横梁200的宽度相匹配,以使装夹机构300由底部抱合于横梁200并连接;下边框连接件310的两侧均设置有沿横梁200延伸方向探出本体的卡齿311,卡齿311卡合于所述光伏组件100边框110底部的内缘,以固定装夹机构300与光伏组件100边框110的相对位置。该环抱式光伏组件100固定结构与现有的固定结构相比,可以使得装夹机构300抱合连接于横梁200,并与光伏组件100共同形成环抱结构,不仅有效提升了光伏组件100与横梁200的连接稳定性,还精简了整体结构,便于安装及维护,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包括光伏组件(100)、横梁(200)及装夹机构(300),其中:

所述光伏组件(100)通过所述装夹机构(300)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梁(200)顶部,所述装夹机构(300)包括底板(320)及两个下边框连接件(310):两个所述下边框连接件(31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320)的两端,间距与所述横梁(200)的宽度相匹配,以使所述装夹机构(300)由底部抱合于所述横梁(200)并连接;所述下边框连接件(310)的两侧均设置有沿所述横梁(200)延伸方向探出本体的卡齿(311),所述卡齿(311)卡合于所述光伏组件(100)边框(110)底部的内缘,以固定所述装夹机构(300)与所述光伏组件(100)边框(110)的相对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300)还包括上边框压块(330),所述上边框压块(330)可在压合于所述光伏组件(100)边框(110)顶部后,通过第一螺栓连接(350)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下边框连接件(3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350)件还包括止动垫片(3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300)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件(340)与所述横梁(200)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340)依次贯穿所述底板(320)与所述横梁(200)的螺孔以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311)的压合面及所述上边框压块(330)的压合面均呈波浪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包括光伏组件、横梁及装夹机构,其中:光伏组件通过装夹机构垂直固定于横梁顶部,装夹机构包括底板及两个下边框连接件:两个下边框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两端,间距与横梁的宽度相匹配,以使装夹机构由底部抱合于横梁并连接;下边框连接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沿横梁延伸方向探出本体的卡齿,卡齿卡合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底部的内缘,以固定装夹机构与光伏组件边框的相对位置。该环抱式光伏组件固定结构与现有的固定结构相比,可以使得装夹机构抱合连接于横梁,并与光伏组件共同形成环抱结构,不仅有效提升了光伏组件与横梁的连接稳定性,还精简了整体结构,便于安装及维护,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3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