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同步电动机转子开路故障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5620发布日期:2021-07-09 11:5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同步电动机转子开路故障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子开路故障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压同步电动机转子开路故障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同步电机常用于大型机械如轧钢机、压缩机、鼓风机、球磨机等的驱动电机。一般功率都比较大,经常达到几兆瓦以上。是一般工矿企业的重要生产设备,它的运行稳定性对企业生产至关重要。
3.同步电动机常见的保护措施有电流差动保护、电流速断保护、低电压保护、失步保护、短路保护、超温保护等,但在已有的各种保护措施当中,对电机转子断线开路的保护还是一片空白,转子断线开路故障虽然不常见,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偶有发生,一旦发生同步电动机转子断线开路,会造成的电动机烧毁和绝缘击穿事故,对企业生产安全稳定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同步电动机转子开路故障检测装置,根据检测的转子励磁回路电流信号,判断转子断线开路状态,控制跳闸线圈,对电动机进行跳闸保护。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同步电动机转子开路故障检测装置,包括:高压开关、电流取样装置、电流变送器、数字显示仪表、plc控制器和报警装置;
6.所述高压开关连接到高压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上,电流取样装置连接在高压同步电动机励磁回路中,所述电流取样装置依次连接电流变送器、数字显示仪表和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连接高压开关的跳闸线圈和报警装置;所述电流取样装置采用分流器或霍尔电流互感器。
7.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压同步电动机转子开路故障检测的装置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led报警灯和蜂鸣报警器。
8.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压同步电动机转子开路故障检测的装置中,所述电流变送器的输入信号范围为:0~75m v、0~4v和0~2v;电流变送器的输出信号范围为:0~20ma、4~20ma、

10~+10v、0~5v和0~10v。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同步电动机转子开路故障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转子电流信号,判断转子断线开路状态,以对电动机进行跳闸保护。本装置解决了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开路以后的电动机保护问题。能迅速发出信号作用于警报装置和跳闸线圈。可以避免电动机烧毁或者绝缘击穿造成永久性故障,并能发出警报提示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同步电动机转子开路故障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解决现有同步电动机保护措施当中的缺陷,针对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同步电动机转子开路故障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够准确迅速地作用于高压开关的跳闸线圈,对电动机进行断电保护,并能发出警报提示现场作业人员,有效的避免同步电动机转子开路造成的电动机烧毁和绝缘击穿事故。
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同步电动机转子开路故障检测装置,包括:电流取样装置1、电流变送器2、数字显示仪表3、plc控制器4、高压开关5和报警装置6。
13.所述高压开关5连接到高压同步电动机7的定子绕组上,电流取样装置1连接在高压同步电动机励磁回路中,所述电流取样装置1依次连接电流变送器2、数字显示仪表3和plc控制器4。所述plc控制器4分别连接高压开关的跳闸线圈51和报警装置6。所述电流取样装置1可以采用分流器或霍尔电流互感器。
14.具体实施时,所述报警装置6包括:led报警灯和蜂鸣报警器。
15.具体实施时,所述电流变送器的输入信号范围为:0~75m v、0~4v和0~2v;电流变送器的输出信号范围为:0~20ma、4~20ma、

10~+10v、0~5v和0~10v。
16.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同步电动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电流取样装置1检测转子回路的电流并转换为电压信号后输入到电流变送器中,电流变送器对电压信号进行转换并进行信号隔离后输入到数字显示仪表3中进行处理,数字显示仪表3将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显示,同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当数字信号小于设定值时向plc控制器输出开关信号,plc控制器接收到开关信号后输出控制信号给高压开关5的跳闸线圈,对电动机进行跳闸保护,同时控制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本装置只有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时该才能起作用,在电动机停止、启动、制动、强力、和其他状态该信号不起作用,防止设备误报警或者误动作引起同步电动机跳闸。
17.高压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因为发生故障导致电路断开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电动机的烧毁或者损坏。本装置解决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开路以后的电动机保护问题。能迅速发出信号作用于警报和跳闸。可以避免电动机烧毁或者绝缘击穿造成永久性故障,并能发出警报提示操作人员。
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