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联巷的电缆提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6204发布日期:2021-06-11 19:3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联巷的电缆提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联巷的电缆提拉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巷道是在不同岩石中沿不同方向、以不同倾角、按不同断面和长度开凿的,服务于不同范围、用作不同用途的各种地下空间的总称。矿井巷道按照其空间尺寸、倾角方向、位置、服务范围及用途等进行命名和分类。

矿井巷道按服务范围分为开拓巷道、采准巷道、回采巷道三类。开拓巷道是为全井田或一个或多个第一级划分单元服务的巷道,回采巷道是直接为一个或多个回采单元服务的巷道,在这两类巷道之间的巷道为采准巷道。这种划分也反映了巷道的掘进顺序,且与矿床的开采步骤一致。

井下巷道经常会出现联巷,并且需要通过电缆为井下巷道提供电能,因此电缆就需要跨过联巷,在矿井下最小的联巷跨距为4600mm,最大的联巷跨距为5200mm。电缆通过联巷时多数利用钢绞线绷直,并悬挂或者绑扎在钢绞线上,但是由于跨距长,电缆重,使用钢绞线后下垂弧度大,造成标准化差,不美观,并且容易脱垂,对通过联巷的人员和车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联巷的电缆提拉装置,以解决电缆通过联巷出现下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联巷的电缆提拉装置,包括:

提拉杆,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煤矿井下联巷内任一横向开设的巷道的两侧墙壁上,其上开设有多个悬挂孔,

多个悬挂环,穿过悬挂孔悬挂在提拉杆上,

多个悬挂钩,依次连接,并通过顶部的悬挂钩悬挂在悬挂环上,每个悬挂钩均用于承载电缆线,使得电缆线水平的穿过井下联巷,不会产生下垂进而影响人员和车辆的通行。

进一步地,提拉杆自左向右分为依次首尾相接的提拉左横杆、提拉左竖杆、提拉顶横杆、提拉右竖杆、提拉右横杆组成,多个悬挂环悬挂在提拉顶横杆上,提拉左横杆的自由端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煤矿井下联巷内任一横向开设的巷道的一侧墙壁上,提拉右横杆的自由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煤矿井下联巷内任一横向开设的巷道的另一侧墙壁上。

进一步地,提拉顶横杆的高度高于提拉左横杆和提拉右横杆、且位于井下联巷的十字交叉处的顶部。

进一步地,提拉左竖杆和提拉右竖杆沿着井下联巷的巷道拐角处竖向设置。

进一步地,提拉顶横杆的中部通过牵拉绳固定在巷道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提拉杆将电缆拉住,并且保证电缆的水平向的平直,避免电缆出现下垂,进而影响通过联巷的人员和车辆,避免产生危险,清除安全隐患,通过将提拉杆设置成为依次连接的提拉左横杆、提拉左竖杆、提拉顶横杆、提拉右竖杆、提拉右横杆,使得整个提拉电缆的高度升高的同时还方便安全,避免高度较高的设备通过联巷时挂到电缆,保证电缆和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联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提拉杆;2.悬挂环;3.悬挂孔;4.悬挂钩;5.联巷;6.提拉左横杆;7.提拉左竖杆;8.提拉顶横杆;9.提拉右竖杆;10.提拉右横杆;11.牵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联巷的电缆提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提拉杆1、多个悬挂环2、多个悬挂钩4,提拉杆1水平设置,提拉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煤矿井下联巷5内任一横向开设的巷道的两侧墙壁上,提拉杆1上开设有多个悬挂孔3,多个悬挂环2穿过悬挂孔3悬挂在提拉杆1上,多个悬挂钩4依次连接、并通过顶部的悬挂钩4悬挂在悬挂环2上,每个悬挂钩4均用于承载电缆线,使得电缆线水平的穿过井下联巷5,不会产生下垂进而影响人员和车辆的通行。

如图2所示,井下巷道经常会出现联巷5,并且需要通过电缆为井下巷道提供电能,因此电缆就需要跨过联巷5,在矿井下最小的联巷5跨距为4600mm,最大的联巷5跨距为5200mm。电缆通过联巷5时多数利用钢绞线绷直,并悬挂或者绑扎在钢绞线上,但是由于跨距长,电缆重,使用钢绞线后下垂弧度大,造成标准化差,不美观,并且容易脱垂,对通过联巷5的人员和车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提拉杆1可以很好的拉住电缆,使得电缆保持平直的状态,避免电缆下垂影响通过联巷5的人员和车辆,甚至产生安全隐患,并且通过设置多个悬挂钩4可以悬挂多条电缆,即位于同一水平线的多个悬挂钩4对同一电缆的多个位置进行牵拉,进而保证电缆的平直和美观。

如图3所示,提拉杆1自左向右分为依次首尾相接的提拉左横杆6、提拉左竖杆7、提拉顶横杆8、提拉右竖杆9、提拉右横杆10组成,多个悬挂环2悬挂在提拉顶横杆8上,提拉左横杆6的自由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煤矿井下联巷5内任一横向开设的巷道的一侧墙壁上,提拉右横杆10的自由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煤矿井下联巷5内任一横向开设的巷道的另一侧墙壁上。由于联巷5内经常需要高度较高的设备经过,因此,如果一味的将提拉杆1的固定高度增高的话,不方便安装人员安装,因为安装高度太高,安装难度就大,如何才能既降低了安装高度,又保证电缆的悬挂位置较高呢,因此通过将提拉杆1自左向右设置为依次首尾相接的提拉左横杆6、提拉左竖杆7、提拉顶横杆8、提拉右竖杆9、提拉右横杆10组成,即可实现,通过这样设置后,悬挂环2设置在提拉顶横杆8上,既保证了电缆的悬挂高度,又保证了提拉杆1的安装高度,在安装时,将提拉左横杆6和提拉右横杆10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联巷5的两侧墙壁上,在提拉顶横杆8上安装悬挂环2,并悬挂悬挂钩4,在悬挂钩4上悬挂电缆,既美观又实用。

提拉顶横杆8的高度高于提拉左横杆6和提拉右横杆10、且位于井下联巷5的十字交叉处的顶部,为了保证电缆的悬挂高度,所以将提拉顶横杆8的高度高于提拉左横杆6和提拉右横杆10,通过这样设置,既保证了电缆的悬挂高度,又保证了提拉杆1的安装高度。

提拉左竖杆7和提拉右竖杆9沿着井下联巷5的巷道拐角处竖向设置,虽然也可以将提拉左竖杆7和提拉右竖杆9设置在联巷5内,但是会影响联巷5内设备的通行,因此将提拉左竖杆7和提拉右竖杆9沿着井下联巷5的巷道拐角处竖向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提拉左竖杆7和提拉右竖杆9靠着联巷5的墙壁,并且不影响联巷5内设备的通行,还能保证提拉左竖杆7和提拉右竖杆9对提拉顶横杆8的支撑作用。

提拉顶横杆8的中部通过牵拉绳11固定在巷道顶部,将提拉杆1设置为依次首尾相接的提拉左横杆6、提拉左竖杆7、提拉顶横杆8、提拉右竖杆9、提拉右横杆10后,自然提拉顶横杆8就容易晃动,因此通过牵拉绳11将提拉顶横杆8的中部固定在巷道顶部,这样就可以保证整个提拉杆1的稳定性,避免在受到电缆的重量压力后产生晃动,降低安全隐患。

实施例1

采用两对40#角铁正反相扣,焊接在一起制备得到提拉杆1,然后在两头开设20mm的孔,在角铁下侧采用10mm钢筋焊接形成悬挂钩4,最后用膨胀螺栓将角铁固定在巷道两侧,将悬挂钩4挂在预先设置好的悬挂环2下侧即可,这样角铁自身的强度完全可以拖起电缆自重,从而实现美观的效果,该方法主要是促进矿井电缆吊挂标准化工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