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6198发布日期:2021-06-11 19:3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卡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束卡扣。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所搭载的功能越来越多,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但随着汽车功能的不断增多,所需要安装的部件也越来越多,这些部件需要通过大量的连接线进行连接,才能保证汽车功能的正常实施,为防止这些连接线处于散乱状态,通常会采用塑料卡扣对其进行归类整理,但一些连接线会布置在温度较高的环境附近,受布置环境的影响,固定线束的塑料卡扣无法承受高温,为此大多数车型采用钢制线束卡扣进行固定或导向。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车型采用卡夹式卡扣、弯折式卡扣或弹性线束卡扣,其中卡夹式线束卡扣容易磕碰发生变形划伤线束,且卡夹式卡扣紧固效果差,装配后的连接线非常容易从卡扣内部脱离,弯折式线束卡扣需要与线束完全匹配,一些开口卡夹式卡扣开口间隙较小,安装线束较为困难,在安装时容易划伤连接线,而一些弯折式线束卡扣开口间隙大,线束易从线束卡中脱出,通用性较差,而弹性线束卡扣虽然解决了卡夹式线束卡扣或弯折式线束卡扣的不足,但其本身固定性较差,需要才用焊接的固定方式将其固定在车架或一些不仅上进行固定,安装成本过高,且后续发生故障时,拆卸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线束卡扣,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线束卡扣安装牢固的前提下,拆装更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板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一,所述弯折部一与板体顶面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板体另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二,所述弯折部二与板体底面之间形成夹紧槽。

本线束卡扣包括一块呈板状的本体,本体的一端进行弯折形成弯折部一,弯折部一与本体的顶面之间形成容纳槽,能够通过容纳槽包住连接线,使连接线布设后能够通过容纳槽进行集中归类,不会处于散乱状态,另一端也进行弯折形成弯折部二,弯折部二与本体的底面之间形成夹紧槽,本体能通过夹紧槽卡接固定在汽车的钣金、底盘或某一支架上,并通过弯折部二进行夹紧固定,在进行使用时,能够通过翻折部二牢固的安装在车身上,不会轻易发生脱落,发生故障时能够进行拆卸更换,拆装更便捷。

在上述的线束卡扣中,所述弯折部二端部向下弯折,且所述弯折部二端部两侧一体成型有弹性卡爪,所述本体中部板面两侧开设有缺口,所述弹性卡爪能够限位在缺口内。

弯折部二的端部向下进行弯折,使本体在车身上进行安装固定时更加方便,弯折部二的两侧一体成型有弹性卡爪,本体安装在车身上时能通过弹性卡爪进行辅助固定,保证本体安装更为牢固,本体中部的板面两侧向内收缩形成缺口,当本线束卡扣在未进行安装时,弹性卡爪的端部抵紧处能够被限位在缺口内,而不会与本体的中部板面抵紧在一起,保证弹性卡爪不会发生弹性失效。

在上述的线束卡扣中,所述弯折部一端部一体成型有提拉板,所述本体弯折形成弯折部二的弯折处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弯折部一端部位于安装口内与安装口内壁相抵靠。

弯折部一的端部一体成型有提拉板,操作者能通过抬起提拉板时容纳槽处于张开状态,使需要进行固定的线束能通过容纳槽的开口处卡入容纳槽内,检修时也能提起提拉板将线束从开口处取出,且本体弯折形成弯折部二的弯折处开设安装口,弯折部一的端部能够被限位在安装口内并与安装口内壁相抵靠,保证容纳槽能够处于封闭状态,内部的连接线不会轻易的脱出。

在上述的线束卡扣中,所述弯折部一两侧侧壁翻折形成翻边。

弯折部一的两侧侧壁向上弯折形成翻边,翻边结构能够保证容纳槽内安装线束时,线束不会与被弯折部两侧的侧壁边缘压紧,保证线束在装配时不会发生损伤。

在上述的线束卡扣中,所述弯折部一板面上开设有若干槽孔一,所述本体弯折形成弯折部一的弯折处开设有若干槽孔二。

弯折部一的板面上开设有多个槽孔一,使弯折部板面呈镂空状,且本体形成弯折部一的弯折处开设多个槽孔二,槽孔一与槽孔二能够增强本体的结构强度,防止在加工时线束卡扣发生断裂,且也能够防止操作者多次提起提拉板造成本体发生断裂。

在上述的线束卡扣中,所述提拉板呈长条板状,且所述提拉板两端倒角呈圆弧状。

提拉板呈长条板状,保证操作者在提起提拉板时受力面积能够更大,使用更加方便省力,且提拉板两端倒角呈圆弧状,保证操作者不会被其较为尖锐的部分割伤,使用更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线束卡扣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线束卡扣包括板状本体,本体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一,弯折部一与本体顶面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线束的容纳槽,另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二,弯折部二与本体底面之间形成能够使本体卡接固定在车身上的夹紧槽,保证线束卡扣安装牢固的前提下,拆装更便捷。

二、弯折部二端部向下弯折,使本体通过夹紧槽卡接固定在车身上更方便,弯折部二两侧一体成型弹性卡爪,弹性卡爪能够对本体进行辅助固定,本体中部两侧凹陷形成缺口,在本线束卡扣不使用时,弹性卡爪的抵紧处能够限位在缺口内,防止弹性卡爪失效。

三、弯折部一端部一体成型提拉板,操作者能通过提拉板提起弯折部一,使容纳槽能装配线束,且本体弯折形成弯折部二的弯折处开设能供弯折部一进行抵靠的安装口,保证容纳槽处于封闭状态,线束不易脱出。

四、弯折部一两侧弯折形成翻边,翻边能够对线束进行保护,防止线束在装配时会被划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线束卡扣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线束卡扣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线束卡扣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线束卡扣进行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弯折部一;2a、提拉板;2b、翻边;2c、槽孔一;2d、槽孔二;3、容纳槽;4、弯折部二;4a、弹性卡爪;4b、安装口;5、夹紧槽;6、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线束卡扣包括呈板状的本体1,本体1的一端进行弯折形成弯折部一2,弯折部一2与本体1中部的顶部板面之间形成容纳槽3,容纳槽3内能够固定多根线束,弯折部一2的端部一体成型有一块呈长条形的提拉板2a,长条板状的提拉板2a能够保证自身受力面积更大,方便使用者进行提起,且提拉板2a两端倒角呈圆弧状,防止使用者提起提拉板2a时不会被其过于尖锐处割伤,使用更安全,使用者能够通过提起提拉板2a时容纳槽3张开,并通过开孔进行安装线束,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1-4所示,本体1的另一端弯折形成弯折部二4,弯折部二4与本体1中部的底部板面之间形成夹紧槽5,本体1能够通过夹紧槽5夹紧在汽车的某一钣金上、某一支架上或某零部件上,其固定位置能够随意调节,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通用性更好,且弯折部二4的端部向下弯折,使夹紧槽5呈开口状,对本体1进行夹紧固定更加方便,且通过夹紧槽5能够使本体1进行可拆卸安装,发生故障断裂时拆装更换也更方便,弯折部二4的两侧侧壁上也一体成型有弹性卡爪4a,弹性卡爪4a呈j型,其一端能够向上翘起,在对本体1进行安装时,弹性卡爪4a向上翘起的一端能够抵紧在安装部位的外壁上,保证本体1卡接固定更加牢固,此外,本体1中部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缺口6,在本线束卡扣未进行使用时,弹性卡爪4a向上翘起的一端能够伸入缺口6内,保证弹性卡爪4a不会与本体1的板面抵在一起,防止弹性卡爪4a发生失效。

如图1-4所示,本体1弯折形成弯折部二4的弯折处开设有一个安装口4b,本体1弯折形成的弯折部一2其端部能够插入安装口4b内与安装口4b的内底壁相抵紧,保证容纳槽3在未提起提拉板2a时始终保持在封闭状态,防止线束脱出容纳槽3。

如图1-4所示,弯折部一2的板面上开设有两个槽孔一2c,本体1弯折形成弯折部一2的弯折处开设有两个槽孔二2d,在本线束卡扣进行加工时以及对提拉板2a进行提拉时,本体1板面所受的应力通常会比较大,通过开设槽孔一2c与槽孔二2d,对弯折部一2以及本体1弯折形成弯折部一2的弯折处结构进行加固,保证线束卡扣不会出现断裂的现象。

如图1-4所示,弯折部一2的两侧侧壁向上弯折形成翻边2b,在将线束卡入容纳槽3内会拆卸出来时,防止线束被弯折部一2两侧的侧壁割裂,有效防止线束发生损伤。

在进行安装使用本线束卡扣时,通过夹紧槽5将本体1卡紧固定在汽车上,操作者对其紧固程度进行检查后,用力提起提拉板2a,使容纳槽3一侧处于张开状态,再将需要进行归类固定的线束置于容纳槽3内,再放开提拉板2a使其自动向下回落至安装口4b内与安装口4b内底壁抵紧,使线束被牢牢固定在容纳槽3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弯折部一2、提拉板2a、翻边2b、槽孔一2c、槽孔二2d、容纳槽3、弯折部二4、弹性卡爪4a、安装口4b、夹紧槽5、缺口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