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8065发布日期:2021-07-06 20:4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2.通常,安装于机床那样的利用电动机驱动的工业机械的控制板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具有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用于使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散热的散热器、用于冷却散热器的风扇电动机单元。风扇电动机单元因污物的附着而旋转停止的情况较多,在每次旋转停止时,将风扇电动机单元从电动机驱动装置拆下并进行更换。因此,要求风扇电动机单元的更换作业的高效化。
3.以往,公知有一种为了使风扇电动机单元的更换作业容易,而将风扇电动机单元设为能够在正面侧(对控制板进行操作的一侧)的方向拆装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4.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73429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6.通常,散热器配置于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的背面侧,风扇电动机单元配置于散热器的上方。因此,在将风扇电动机单元向正面侧抽出来拆下时,风扇电动机单元在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的上方经过。此时,附着于风扇电动机单元的污物、油等污染物质有可能从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的上部通气口向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的内部落下,而污染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的内部。因而,期望能够容易地更换风扇电动机单元,并且在更换风扇电动机单元时不会污染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的内部的电动机驱动装置。
7.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8.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其安装于控制板,其中,该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散热器,其配置于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的背面侧;风扇电动机单元,其与所述散热器相邻地配置,设为能够以经过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的附近的方式被抽出;以及垫板构件,其在抽出所述风扇电动机单元时沿着所述风扇电动机单元的抽出路径展开。
9.对于上述电动机驱动装置,也可以是,所述垫板构件的一端部安装于所述抽出路径的始端附近,所述垫板构件的另一端部侧构成为沿着所述抽出路径展开。
10.对于上述电动机驱动装置,也可以是,所述垫板构件的另一端部具有用于保持展开状态的保持构件。
11.对于上述电动机驱动装置,也可以是,所述垫板构件的一端部安装于所述抽出路径的始端附近,并且所述垫板构件的另一端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风扇电动机单元,所述垫板构件构成为与所述风扇电动机单元的抽出动作连动地沿着所述抽出路径展开。
12.对于上述电动机驱动装置,也可以是,所述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具有以从两侧夹
着所述风扇电动机单元的所述抽出路径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壁板构件,所述一对壁板构件的内表面分别具有构成所述抽出路径的一对轨道构件,所述垫板构件沿着所述一对轨道构件展开。
13.对于上述电动机驱动装置,也可以是,展开前的所述垫板构件为辊状、折叠状以及波纹状中的任一形态。
14.实用新型的效果
15.根据一技术方案,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更换风扇电动机单元并且在更换风扇电动机单元时不会污染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的内部的电动机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16.图1是表示安装于控制板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17.图2是放大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局部的侧视图。
18.图3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将辊状的垫板构件展开的状态的侧视图。
19.图4是表示更换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风扇电动机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20.图5是表示更换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风扇电动机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21.图6是放大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局部的侧视图。
22.图7是放大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辊状的垫板构件的侧视图。
23.图8是表示更换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风扇电动机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24.图9是表示更换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风扇电动机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25.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26.图11是放大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局部的侧视图。
27.图12是表示更换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风扇电动机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28.图13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垫板构件的侧视图。
29.图14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垫板构件的侧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1a、1b、电动机驱动装置;11、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a、(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的)上表面;111、壁板构件;111a、(壁板构件的)内表面;112、轨道构件;12、散热器;13、风扇电动机单元;2、2a、2b、垫板构件;2a、(垫板构件的)一端部;2b、(垫板构件的)另一端部;22、保持构件;100、控制板;p1、抽出路径的始端。
具体实施方式
32.[第1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安装于控制板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局部的侧视图。
[0034]
如图1所示,电动机驱动装置1安装于控制板100。在控制板100,沿着相对于能够开闭的前表面板101平行配置的后表面板102安装有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
[0035]
电动机驱动装置1具有: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其在前表面板101与后表面板102之间的控制板100的内部,以自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朝向前表面板101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散热器12,其安装于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背面侧(隔着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与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相反的一侧);以及风扇电动机单元13,其配置于散热器12的上方。
[0036]
散热器12包括例如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散热片。但是,各图所示的散热器12为了简洁未图示散热片,而以矩形的箱形示出。散热器12贯穿形成于控制板100的后表面板102的开口部(未图示)而向控制板100的外部突出。因此,散热器12和风扇电动机单元13配置于控制板100的外部,并利用安装于后表面板102的背面侧的(控制板100的外表面侧)的散热器罩200覆盖。
[0037]
如图2所示,风扇电动机单元13具有:风扇电动机131、支承风扇电动机131的支承板部132、以及安装于支承板部132并配置在风扇电动机131的前表面侧(前表面板101侧)的前板部133。支承板部132具有用于利用风扇电动机131的旋转驱动使风在散热器12流通的送风口(未图示)。
[0038]
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具有配置在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方的开口部104。开口部104具有使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风扇电动机131和支承板部132贯穿而不使前板部133贯穿的大小。如图2所示,在被支承板部132支承的风扇电动机单元13配置于散热器12的上方的安装状态下,前板部133被配置为从控制板100的内部完全覆盖设于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的开口部104。
[0039]
风扇电动机单元13设为在更换作业时通过从该安装状态将前板部133向前表面板101侧的方向抽出,从而能够以经过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附近的方式被抽出。具体而言,风扇电动机单元13能够以经过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方的方式被抽出。在该电动机驱动装置1,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的上方构成更换作业时的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抽出路径。在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抽出路径,开口部104侧为始端p1,前表面板101侧为终端p2。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着抽出路径自始端p1侧向终端p2侧抽出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方向定义为“前方”。
[0040]
在抽出路径的始端p1的附近配置有垫板构件2。本实施方式的垫板构件2由卷绕成辊状的带状体构成,配置于接近开口部104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展开状态的垫板构件2的长度和宽度设定为在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更换作业时能够覆盖设于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的上部通气口(未图示)的长度和宽度,以防止自风扇电动机单元13落下的污染物质x进入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内部。
[0041]
垫板构件2的材质只要在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更换作业时能够捕捉自风扇电动机131落下的污染物质并阻止其向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内部落下,就能够不被限制地使
用。具体而言,垫板构件2可以是由例如金属、树脂、橡胶、纸、布中的任一种材料形成的片材或者由两种以上的复合材料形成的片材。垫板构件2可以具有伸缩性。
[0042]
如图2所示,垫板构件2的一端部2a(靠抽出路径的始端p1侧的端部)安装于抽出路径的始端p1的附近。详细而言,抽出路径的始端p1的附近是指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与上部通气口之间,该上部通气口是配置于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的多个上部通气口(未图示)中的最接近开口部104的上部通气口。由于垫板构件2的一端部2a安装于这样的抽出路径的始端p1的附近,因而在展开了垫板构件2时,能够不泄露地覆盖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的上部通气口。本实施方式的垫板构件2的一端部2a具有安装构件21。垫板构件2利用该安装构件21安装于开口部104的下方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
[0043]
安装构件21可以利用螺钉等紧固构件、粘接剂等而无法相对于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拆装,也可以能够相对于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拆装。在安装构件21能够相对于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拆装的情况下,安装构件21能够由例如与设于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的被卡定部(未图示)卡定的钩等卡定构件、吸附于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的磁铁等构成。由于安装构件21能够拆装,因而能够更换垫板构件2。
[0044]
在垫板构件2的另一端部2b(靠抽出路径的终端p2侧的端部)设有保持构件22。保持构件22用于在辊状的垫板构件2于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展开时保持该展开状态。保持构件22能够由例如与设于抽出路径的终端p2的被卡定部(未图示)卡定的钩等卡定构件、与抽出路径的终端p2对应的吸附于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磁铁、面连接件等构成。
[0045]
利用安装构件21安装于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的垫板构件2通过将另一端部2b侧朝向安装构件21卷起而卷绕成辊状,并配置于抽出路径的始端p1。因此,操作者通过将垫板构件2的另一端部2b侧朝向前方解开卷绕,从而将垫板构件2自抽出路径的始端p1展开到终端p2。由此,垫板构件2能够覆盖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整个面。
[0046]
接着,使用图3~图5说明这样构成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的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更换作业。图3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将辊状的垫板构件展开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更换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风扇电动机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更换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风扇电动机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7]
如图3所示,在更换风扇电动机单元13时,首先,操作者将在抽出路径的始端p1卷绕成辊状的垫板构件2的另一端部2b侧一边朝向前方解开卷绕一边抽出,从而将其逐渐展开。
[0048]
在垫板构件2被完全展开了之后,操作者将保持构件22勾挂并卡定于例如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由此,垫板构件2保持展开状态,能够维持覆盖着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整体的状态。
[0049]
之后,操作者将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前板部133朝向前方抽出。由此,如图4和图5所示,风扇电动机单元13被自开口部104沿着抽出路径朝向终端p2向前方抽出。此时,如图4所示,存在附着于风扇电动机131的污染物质x向下方落下的情况。但是,由于落下的污染物质x被沿着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抽出路径展开的垫板构件2捕捉,因而不会进入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内部。
[0050]
因而,根据该电动机驱动装置1,在更换风扇电动机单元13时,不会污染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内部。而且,由于风扇电动机单元13能够仅通过从开口部104向前方抽出来拆下,因而容易对风扇电动机单元13进行更换。在穿过开口部104而安装了新的风扇电动机单元之后,垫板构件2再次被卷绕成辊状。
[0051]
在本实施方式中,辊状的垫板构件2通过将设于另一端部2b的保持构件22侧朝向安装构件21侧卷起而构成。但是,虽未图示,辊状的垫板构件2也可以通过将安装构件21侧朝向保持构件22侧卷起而构成。由此,仅通过将保持构件22向前方抽出就能够使垫板构件2展开。该情况下,利用弹簧等弹性构件对垫板构件2的安装构件21侧向卷绕方向进行施力,从而能够简单地使展开状态的垫板构件2恢复到原来的辊状态。
[0052]
[第2实施方式]
[0053]
图6是放大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局部的侧视图。图7是放大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辊状的垫板构件的侧视图。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位为同样结构的部位,因此对于这些部位的说明引用上述说明,并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
[0054]
对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a,在垫板构件2的另一端部2b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风扇电动机单元13这一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不同。
[0055]
本实施方式中的垫板构件2的一端部2a也安装于抽出路径的始端p1的附近。详细而言,垫板构件2的一端部2a固定于配置在抽出路径的始端p1的附近的卷绕轴23。卷绕轴23的两端部能够旋转地保持在以朝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于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的一对轴支承板24、24之间。也可以是,卷绕轴23能够相对于轴支承板24、24拆装。
[0056]
本实施方式中的垫板构件2的另一端部2b具有卡合安装构件25。垫板构件2的另一端部2b利用该卡合安装构件25相对于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前板部133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卡合安装构件25能够由例如与设于前板部133的被卡定部(未图示)卡定的钩等卡定构件、吸附于前板部133的磁铁、面连接件等构成。
[0057]
接着,使用图8和图9说明这样构成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a的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更换作业。图8是表示更换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风扇电动机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更换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风扇电动机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0058]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更换风扇电动机单元13时,如图8所示,操作者将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前板部133朝向前方逐渐抽出。
[0059]
由于垫板构件2的另一端部2b利用卡合安装构件25安装于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前板部133,因此,若风扇电动机单元13被朝向前方抽出,则利用卷绕轴23的旋转,垫板构件2被解开卷绕。由此,垫板构件2的另一端部2b也与风扇电动机单元13一起被逐渐抽出。其结果,如图9所示,垫板构件2与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抽出动作连动地逐渐沿着抽出路径展开。
[0060]
在抽出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过程(垫板构件2展开的过程)中,如图9所示,具有附着于风扇电动机131的污染物质x向下方落下的情况。但是,由于落下的污染物质x被与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抽出动作连动地展开的垫板构件2捕捉,因此不会进入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内部。
[0061]
因而,该电动机驱动装置1a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同样的效果。而且,由于垫板构件2与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抽出动作连动地展开,因此,不需要在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更换作业之前使垫板构件2展开的作业,也不会忘记展开垫板构件2。
[0062]
在风扇电动机单元13抽出完毕之后,操作者通过解除卡合安装构件25与风扇电动机单元13之间的卡合,从而拆下风扇电动机单元13。然后,通过将垫板构件2再次卷绕于卷绕轴23,从而卷绕成辊状。虽未图示,但卷绕轴23也可以利用弹簧等弹性构件向卷绕方向施力。由此,能够将解除了与风扇电动机单元13之间的卡合安装的垫板构件2简单地卷绕于卷绕轴23。
[0063]
[第3实施方式]
[0064]
图10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11是放大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局部的侧视图。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位为同样结构的部位,因此,对于这些部位的说明引用上述说明,并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
[0065]
在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b,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具有以从两侧夹着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抽出路径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壁板构件111、111。
[0066]
如图10所示,壁板构件111、111通过将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沿着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抽出方向的两侧面11b、11b自上表面11a向上方延长而形成。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的开口部104配置于壁板构件111、111之间。
[0067]
在一对壁板构件111、111的内表面111a、111a分别设有轨道构件112、112。一对轨道构件112、112为相同构造,并自壁板构件111、111的内表面111a、111a呈板状突出,以与自开口部104向前方抽出来的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两端部的下表面抵接。
[0068]
如图11所示,轨道构件112、112的一端部112a、112a(靠抽出路径的始端p1侧的端部)接近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轨道构件112、112形成为随着自该一端部112a、112a向配置于前方的另一端部112b、112b(靠抽出路径的终端p2侧的端部)行进而自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向上方远离。
[0069]
该轨道构件112、112构成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抽出路径。因而,自开口部104向前方抽出来的风扇电动机单元13被沿着轨道构件112、112引导,而逐渐自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向上方远离。因此,风扇电动机单元13能够容易地拆下,更换作业变得更容易。
[0070]
对于该电动机驱动装置1b,在抽出路径的始端p1的附近配置有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结构的垫板构件2。此外,在接近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设有多个上部通气口113。
[0071]
接着,使用图12说明这样构成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b的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更换作业。图12是表示更换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风扇电动机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0072]
在更换风扇电动机单元13时,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首先,操作者将垫板构件2的另一端部2b侧一边朝向前方解开卷绕一边抽出,从而沿着一对轨道构件112、112展开垫板构件2。
[0073]
在垫板构件2被完全展开时,垫板构件2沿着轨道构件112、112上覆盖电动机驱动
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垫板构件2的保持构件22通过相对于轨道构件112、112的另一端部112b、112b卡定等,从而保持垫板构件2的展开状态。
[0074]
然后,操作者通过将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前板部133朝向前方抽出,从而将风扇电动机单元13自开口部104沿着由轨道构件112、112构成的抽出路径逐渐向上方抽出。该情况下,由于自风扇电动机131落下的污染物质x(图12中未图示)也被垫板构件2捕捉,因此不会进入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内部。
[0075]
因而,对于该电动机驱动装置1b也是,在更换风扇电动机单元13时,不会污染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内部。而且,风扇电动机单元13能够仅通过自开口部104向前方抽出而被一对轨道构件112、112引导地朝向上方拆下。因此,根据该电动机驱动装置1b,相比于第1实施方式,能够轻松地进行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更换。
[0076]
此外,在该电动机驱动装置1b,辊状的垫板构件2可以是第2实施方式所示的卷绕于卷绕轴23的垫板构件2。
[0077]
[垫板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
[0078]
图13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垫板构件的侧视图。在图13中,省略了对开口部104和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图示。
[0079]
该垫板构件2a具有折叠状的形态。垫板构件2a在接近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被折叠,并朝向上方层叠。
[0080]
垫板构件2a利用设于一端部2a的安装构件21安装于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因而,垫板构件2a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垫板构件2同样地,能够通过使操作者将垫板构件2a的另一端部2b抽出而展开。该垫板构件2a的另一端部2b也可以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利用卡合安装构件25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风扇电动机单元13。
[0081]
图14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垫板构件的侧视图。在图14中,也省略了对开口部104和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图示。
[0082]
该垫板构件2b具有波纹状的形态。垫板构件2b在靠近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被折叠,并朝向前方层叠。
[0083]
垫板构件2b利用设于一端部2a的安装构件21安装于电动机驱动装置安装板103。因而,垫板构件2b也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垫板构件2同样地,能够通过使操作者将垫板构件2b的另一端部2b抽出而展开。该垫板构件2b的另一端部2b也可以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利用卡合安装构件25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风扇电动机单元13。
[0084]
在垫板构件2、2a、2b的一端部2a设置的安装构件21可以安装于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11a。
[0085]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风扇电动机单元13配置于散热器12的上方,但风扇电动机单元13与散热器12相邻地配置即可。风扇电动机单元13与散热器12相邻地配置是指风扇电动机单元13以能够相对于散热器12送风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风扇电动机单元13配置于散热器12的上方、下方、侧方、后方中的任一者即可。
[0086]
另外,风扇电动机单元13并不限定于设为能够以经过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上方的方式被抽出,设为能够以经过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附近的方式被抽出即可。风扇电动机单元13以经过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附近的方式被抽出是指以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抽出路径沿着至少一个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的外表面的方式经过而被抽出。
[0087]
风扇电动机单元13被抽出时的附近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并不限定于安装有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也可以是在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周围相邻地配置的另一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例如,在风扇电动机单元13配置于散热器12的下方的情况下,在抽出该风扇电动机单元13时,自风扇电动机单元13落下的污染物质x向配置在该风扇电动机单元13的更下方的另一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落下。因而,通过在污染物质x要落下的另一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设置上述的垫板构件2、2a、2b,能够防止污染物质x进入另一电动机驱动装置主体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