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使用寿命的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5768发布日期:2021-05-28 11:1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使用寿命的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长使用寿命的马达。



背景技术:

电子启动器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指的马达,又称起动机。它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从而带动曲轴转动而着车。具有瓷芯底座的新型低成本火花塞和启动器这两项零部件创新,奠定了汽车发展的技术基础。这个部件由一个内齿圈和一个与之相配的齿轮或转子组成。内齿圈与壳体固定能接在一起,从油口进入的油推动转子绕一个中心点公转。这种缓慢旋转的转子通过花键轴驱动输出成为摆线液压马达。

但是,现有的马达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以下缺点:

1、马达的壳体结构强度低,其抗压和抗冲击性能不好,一旦马达的壳体发生形变,则会造成壳体内部的传动组件被挤压,导致其偏位或者移位,影响正常使用,缩短使用寿命;

2、马达的壳体表面插接传动输出轴,不便于对其进行润滑处理,且润滑的时候,油液与输出轴表面的承载量不方便控制,多余油液的滴落,造成壳体内部工作环境的脏污,降低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使用寿命的马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马达的壳体结构强度低,其抗压和抗冲击性能不好,一旦马达的壳体发生形变,则会造成壳体内部的传动组件被挤压,导致其偏位或者移位,影响正常使用,缩短使用寿命;马达的壳体表面插接传动输出轴,不便于对其进行润滑处理,且润滑的时候,油液与输出轴表面的承载量不方便控制,多余油液的滴落,造成壳体内部工作环境的脏污,降低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使用寿命的马达,包括壳体、传动输出轴和端盖,所述传动输出轴插接在壳体正面位置,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在壳体的开口端位置,所述壳体外部固定连接抗压组件,所述抗压组件包括肋圈和肋条,所述肋圈套接在壳体外壁且呈等距设置,所述肋条复合在肋圈外部,所述壳体上表面插接有导流斗,所述导流斗底部导通连接导流管,所述壳体下表面可拆卸连接集油组件,所述集油组件包括托板、集油槽、导流槽和球型丝绵垫,所述球型丝绵垫插接在导流槽的开口端位置,通过抗压组件增强壳体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防止发生形变,保持内部的传动组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通过导流斗和导流管对润滑液导流,集油组件对经过传动输出轴滴落的润滑液集中收集,保持壳体内部工作环境的洁净。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表面插拔连接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位于导流斗上方,需要对壳体内部的传动组件进行润滑处理的时候,拔除橡胶塞,润滑液滴加在导流斗内部,润滑液沿着导流管对传动输出轴进行润滑处理,提高其传动效果。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粘接有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括eva海绵、凸台和凹槽,所述凸台和凹槽等距交替分布在eva海绵表面,eva海绵具有很好的吸音功能,噪音通过凸台和凹槽进行多次反射,进一步被削减,有利于环保。

优选的,所述集油槽和导流槽均位于托板表面,所述集油槽导通连接在导流槽上方,经过传动输出轴滴落的润滑液被球型丝绵垫集中收集,油液沿着导流槽进入集油槽内部,保持壳体内部工作环境的洁净。

优选的,所述集油组件位于导流管正下方位置,通过集油组件对经过传动输出轴滴落的润滑液集中收集,保持壳体内部工作环境的洁净。

优选的,所述壳体正面位置对称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使用寿命的马达,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壳体外部固定连接抗压组件,抗压组件包括肋圈和肋条,肋圈套接在壳体外壁且呈等距设置,肋条复合在肋圈外部,通过抗压组件增强壳体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防止发生形变,保持内部的传动组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壳体下表面可拆卸连接集油组件,集油组件包括托板、集油槽、导流槽和球型丝绵垫,壳体上表面插接有导流斗,导流斗底部导通连接导流管,通过导流斗和导流管对润滑液导流,集油组件对经过传动输出轴滴落的润滑液集中收集,保持壳体内部工作环境的洁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油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降噪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1、传动输出轴;102、端盖;3、抗压组件;301、肋圈;302、肋条;4、橡胶塞;5、降噪组件;501、eva海绵;502、凸台;503、凹槽;6、集油组件;601、托板;602、集油槽;603、导流槽;604、球型丝绵垫;7、散热孔;8、导流斗;801、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长使用寿命的马达,包括壳体1、传动输出轴101和端盖102,所述传动输出轴101插接在壳体1正面位置,所述端盖102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的开口端位置,所述壳体1外部固定连接抗压组件3,所述抗压组件3包括肋圈301和肋条302,所述肋圈301套接在壳体1外壁且呈等距设置,所述肋条302复合在肋圈301外部,所述壳体1上表面插接有导流斗8,所述导流斗8底部导通连接导流管801,所述壳体1下表面可拆卸连接集油组件6,所述集油组件6包括托板601、集油槽602、导流槽603和球型丝绵垫604,所述球型丝绵垫604插接在导流槽603的开口端位置,通过抗压组件3增强壳体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防止发生形变,保持内部的传动组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通过导流斗8和导流管801对润滑液导流,集油组件6对经过传动输出轴滴落的润滑液集中收集,保持壳体1内部工作环境的洁净。

所述壳体1上表面插拔连接橡胶塞4,所述橡胶塞4位于导流斗8上方,需要对壳体1内部的传动组件进行润滑处理的时候,拔除橡胶塞4,润滑液滴加在导流斗8内部,润滑液沿着导流管801对传动输出轴101进行润滑处理,提高其传动效果。

所述壳体1内壁粘接有降噪组件5,所述降噪组件5包括eva海绵501、凸台502和凹槽503,所述凸台502和凹槽503等距交替分布在eva海绵501表面,eva海绵501具有很好的吸音功能,噪音通过凸台502和凹槽503进行多次反射,进一步被削减,有利于环保。

所述集油槽602和导流槽603均位于托板601表面,所述集油槽602导通连接在导流槽603上方,经过传动输出轴101滴落的润滑液被球型丝绵垫604集中收集,油液沿着导流槽603进入集油槽602内部,保持壳体1内部工作环境的洁净。

所述集油组件6位于导流管801正下方位置,通过集油组件6对经过传动输出轴101滴落的润滑液集中收集,保持壳体1内部工作环境的洁净。

所述壳体1正面位置对称开设有散热孔7,散热孔7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

工作原理,壳体1外部固定连接抗压组件3,抗压组件3包括肋圈301和肋条302,肋圈301套接在壳体1外壁且呈等距设置,肋条302复合在肋圈301外部,通过抗压组件3的肋圈301配合肋条302使用,增强壳体1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防止发生形变,保持内部的传动组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壳体1上表面插接有导流斗8,导流斗8底部导通连接导流管801,需要对壳体1内部的传动组件进行润滑处理的时候,拔除橡胶塞4,润滑液滴加在导流斗8内部,润滑液沿着导流管801对传动输出轴101进行润滑处理,提高其传动效果;壳体1下表面可拆卸连接集油组件6,集油组件6包括托板601、集油槽602、导流槽603和球型丝绵垫604,经过传动输出轴101滴落的润滑液被球型丝绵垫604集中收集,油液沿着导流槽603进入集油槽602内部,保持壳体1内部工作环境的洁净;壳体1内壁粘接有降噪组件5,降噪组件5包括eva海绵501、凸台502和凹槽503,凸台502和凹槽503等距交替分布在eva海绵501表面,eva海绵501具有很好的吸音功能,噪音通过凸台502和凹槽503进行多次反射,进一步被削减,有利于环保。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