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2755发布日期:2021-09-25 12:0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


背景技术:

2.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分裸线、电磁线和绝缘线。裸线没有绝缘层,包括铜、铝平线、架空绞线以及各种型材如型线、母线、铜 排、铝排等。它主要用于户外架空及室内汇流 排和开关箱。电磁线是通电后产生磁场或在磁场中感应产生电流的绝缘导线。它主要用于电动机和变压器绕圈以及其他有关电磁设备。其导体主要是铜线,应有薄的绝缘层和良好的电气机械性能,以及耐热、防潮、耐溶剂等性能。选用不同的绝缘材料可获得不同的特性。电磁线主要有漆包线和绕包线两种。漆包线是在裸 铜线上涂敷绝缘漆而制成,绝缘层较薄,占用体积小,广泛用于各种电机电器和仪器仪表。漆包线的性能随所用绝缘材料的性质而异。绕包线主要有纱包线、丝包线、玻璃丝包线、纸包线 和塑料薄膜包线等,其中纱包线和丝包线因耐 温性差和占用体积较大等可能将被淘汰。
3.但是,用于电线电缆铺设的安装结构在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便捷的地方,一方面,施工人员在铺设电线电缆时,传统的方法都需要人工一边抱着电线,一边进行电线的线路铺设,这样比较耗费工人的体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在进行高处的电线电缆铺设时,往往不方便携带多根电线,通常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协作完成,进而比较耗费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用于电线电缆铺设的安装结构在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便捷的地方,一方面,施工人员在铺设电线电缆时,传统的方法都需要人工一边抱着电线,一边进行电线的线路铺设,这样比较耗费工人的体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在进行高处的电线电缆铺设时,往往不方便携带多根电线,通常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协作完成,进而比较耗费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包括滚筒、基座和卡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底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机,所述转动机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卷轴,所述平板的顶面卡接有滚筒,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有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在远离卡槽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调节轴,所述基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基座的一侧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板,所述伸缩板的底面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伸缩板的一侧面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
定连接有转台,所述有转台的外壁与第二夹持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伸缩板b固定连接,所述基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底面卡接有伸缩板a,所述伸缩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座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池,滚筒的顶面设置有铺设穿孔,第一调节轴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杆,伸缩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板的个数有两个,两个伸缩板通过连接弹簧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两个连接弹簧的一端均开设有卡槽,且第二调节轴在远离限位杆的一端也与卡槽的内部活动连接在一起。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杆位于第一调节轴和第二调节轴的活动连接处的顶端,夹板和活动夹板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一调节轴和第二调节轴相邻的一侧蔓均开设有半圆形开口。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卷轴位于滚筒的内部,卷轴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卷轴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底座的顶端位于滚筒的内部,且转动机和卷轴处于同一轴线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机也位于滚筒的内部,滚筒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卡座的正视截面形作为“n”形,卡座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两个伸缩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移动轮位于基座的内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簧的个数有两个,两个弹簧分别位于第二夹持板和伸缩板a的一侧面,且伸缩板a的一侧面通过弹簧与第一夹持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通过设置在基座内部的两个伸缩板和固定连接在伸缩板底面的移动轮以及与两个伸缩板之间相连接的连接弹簧,这样就方便施工人员在进行电缆铺设时,将该装置通过固定连接在基座底面的卡座和固定连接在伸缩板里面的电动伸缩杆以及与电动伸缩杆活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夹持板和第一夹持板,然后再通过设置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的伸缩板b和伸缩板a将该装置卡接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推动限位杆至夹板和活动夹板之间即可调节伸缩板的位置,进一步的就可以灵活控制该装置可以更好的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进一步的就方便操作人员从滚筒内的卷轴上拉取电线电缆进行铺设,进而节省了操作人员不必要的体力支出,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在基座内部顶面的转动杆和与转动杆底面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平板,这样就方便操作人调节铺设电缆时的电线的朝向,进而就省去了不必要的调整步骤,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进度。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的正视内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的侧视内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的俯视内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

基座;2

伸缩板;3

电动伸缩杆;4

滚筒;5

转台;6

平板;7

第一夹持板;8

弹簧;9

伸缩板a;10

第二夹持板;11

伸缩板b;12

电池;13

底座;14

转动杆;15

转动机;16

卷轴;17

连接弹簧;18

卡槽;19

第一调节轴;20

第二调节轴;21

限位杆;22

铺设穿孔;23

夹板;24

活动夹板;25

移动轮;26

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包括滚筒4、基座1和卡座26,基座1的内部底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4,主要用于方便调节滚筒4的角度,转动杆1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平板6,主要用于方便固定住滚筒4,平板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3,底座13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机15,主要用于方便收放电线电缆,转动机15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卷轴16,主要用于卷积电缆电线,平板6的顶面卡接有滚筒4,转动杆14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板2,伸缩板2的一端设置有卡槽18,主要用于方便旋转第二调节轴20和第一调节轴19,卡槽18的内部活动有第一调节轴19,第一调节轴19在远离卡槽18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调节轴20,主要用于控制两个伸缩板2的位置,基座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夹板23,基座1的一侧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板24,伸缩板2的底面活动连接有移动轮25,伸缩板2的一侧面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主要用于控制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10的高度,电动伸缩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台5,有转台5的外壁与第二夹持板10活动连接,第二夹持板10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与伸缩板b11固定连接,基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卡座26,卡座26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夹持板7,第一夹持板7的底面卡接有伸缩板a9,主要用于将该装置固定或悬挂该合适的位置上,伸缩板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7,主要用于方便回收伸缩板2。
2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基座1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池12,滚筒4的顶面设置有铺设穿孔22,第一调节轴19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杆21,主要用于固定住调节后伸缩板2的位置,伸缩板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7,伸缩板2的个数有两个,两个伸缩板2通过连接弹簧17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两个连接弹簧17的一端均开设有卡槽18,且第二调节轴20在远离限位杆21的一端也与卡槽18的内部活动连接在一起,限位杆21位于第一调节轴19和第二调节轴20的活动连接处的顶端,夹板23和活动夹板24位于同一轴线上,主要用于夹持住限位杆21,第一调节轴19和第二调节轴20相邻的一侧蔓均开设有半圆形开口,卷轴16位于滚筒4的内部,卷轴16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主要用于方便更好地卡住电线电缆,防止其脱落,卷轴16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底座13的顶端位于滚筒4的内部,且转动机15和卷轴16处于同一轴线上,转动机15也位于滚筒4的内部,滚筒4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主要用于保证该装置在使用时的牢固性,卡座26的正视截面形作为“n”形,卡座26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两个伸缩板2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5,移动轮25位于基座1的内部,弹簧8的个数有两个,便于操作人员控制伸缩板a9和伸缩板b11的位置,两个弹簧8分别位于第二夹持板10和伸缩板a9的一侧面,且伸缩板a9的一侧面通过弹簧8与第一夹持板7固定连接在一起,主要用于方便将该装置固定在合适的的位置上。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线电缆铺设滚筒结构,包括1

基座;2

伸缩板;3

电动伸缩杆;4

滚筒;5

转台;6

平板;7

第一夹持板;8

弹簧;9

伸缩板a;10

第二夹持板;11

伸缩板b;12

电池;13

底座;14

转动杆;15

转动机;16

卷轴;17

连接弹簧;18

卡槽;19

第一调节轴;20

第二调节轴;21

限位杆;22

铺设穿孔;23

夹板;24

活动夹板;25

移动轮;26

卡座。
2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操作人员通过打开滚筒4将电线电缆缠绕在卷轴16上,然后再将滚筒4盖住并使得电线电缆的头穿出铺设穿孔22,然后操作人员就可以根据需要铺设的位置,将该装置通过设置在基座1内部的两个伸缩板2和固定连接在伸缩板2底面的移动轮25以及与两个伸缩板2之间相连接的连接弹簧17,同时配合固定连接在基座1底面的卡座26和固定连接在伸缩板2里面的电动伸缩杆3以及与电动伸缩杆3活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夹持板10和第一夹持板7,再通过设置在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10上的伸缩板b11和伸缩板a9将该装置卡接在合适的位置,最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推动限位杆21至夹板23和活动夹板24之间即可调节伸缩板2的位置,在固定好位置后,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设置在基座1内部顶面的转动杆14和与转动杆14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平板6即可任意方向调节电缆的铺设朝向。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