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梳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9065发布日期:2021-11-15 22:0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梳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气施工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梳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线电缆是用于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3.相关技术中的电缆和用电器进行连接时,施工人员通常将电缆前端的外皮减掉,并使得若干导电丝外露。然后施工人员一只手握紧若干导电丝,另一只手拉动电缆带动若干导电丝运动,并使得若干导电丝从施工人员的手中脱离,从而使得若干导电丝的端部能够收束在一起。随后,将若干导电丝共同插入至用电器的接线槽内,再利用螺栓将若干导电丝压紧在接线槽内,从而实现电缆和用电器的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施工人员连续对导电丝进行收束作业时,由于导电丝多次对施工人员的手掌进行划擦,很容易造成施工人员手掌疼痛的问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避免导电丝划擦施工人员的手掌,本技术提供一种梳线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梳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梳线装置,包括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所述第一夹线板和所述第二夹线板通过铰接部相铰接,所述第一夹线板和所述第二夹线板相互靠近的端面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准且供导电线卡入的让位槽,所述第一夹线板和所述第二夹线板上分别设置有把手。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共同对导线进行夹持,并使得若干导线同时卡入两个让位槽内。当拉动两个把手带动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同步运动,并使得导线脱离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时,即可实现导线的收束作业。此设计巧妙,并且施工人员的手掌无需与导线进行接触,从而避免导线划擦施工人员的手掌,进而避免施工人员手掌出现疼痛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第一夹线板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供所述第二夹线板翻转后进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夹线板上开设供第二夹线板进入的容纳槽,降低梳线装置的整体尺寸,从而节省接收梳线装置的收纳空间,进而使得梳线装置具有方便携带的优点。
11.可选的,两个所述把手通过弹性件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把手相互远离。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能够驱动两个把手相互远离的弹性件,从而使得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能够相互远离。当施工人员完成束线作业,并且松开其中一个把手时,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能够自动分开。此设计能够方便施工人员下一次的束线作业,既能提高操作便利性,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13.可选的,两个所述把手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用于相互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能够相互抵接的定位块,实现两个把手最大靠拢程度的限定。当电缆的直径较粗时,此设计能够避免两个把手过度靠近,从而避免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过度抵紧导线而出现割伤导线的问题,进而对导线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15.可选的,所述定位块包括定位管和活动设置于所述定位管内的定位杆,所述定位管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杆进入所述定位管内或从所述定位管中伸出。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整体长度可调节的定位块,实现两个把手靠拢程度的调节,从而使得梳线装置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电缆进行稳定的束线作业,进而提高梳线装置的使用适配性。
17.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管内壁的内螺纹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相应的所述外螺纹相配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驱动效果稳定的驱动组件,实现定位杆位置的快速调节,从而实现定位块整体长度的快速调节,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19.可选的,所述定位杆位于相应的所述定位管外的一端设置有供施工人员的手指抵接的挡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块,便于施工人员对定位杆的转动,通过提高对定位块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时的工作效率。
21.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柔性材质的收纳环,另一个所述把手上设置有供所述收纳环卡入的收纳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梳线装置使用完成后,将两个把手相互靠拢,并使得第二夹线板进入到容纳槽内。然后将收纳环套卡入收纳槽内,从而实现两个把手的固定。通过设置能够将两个把手进行固定的收纳环,实现第一夹线板、第二夹线板以及两个把手的稳定收纳,从而进一步提高携带便利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共同对导线进行夹持,并使得若干导线同时卡入两个让位槽内,拉动两个把手带动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运动并使得导线脱离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时,即可实现导线的收束作业,从而使得施工人员的手掌无需与导线进行接触,有效避免导线划擦施工人员的手掌,进而避免施工人员手掌出现疼痛的问题;
25.2.通过在第一夹线板上开设供第二夹线板进入的容纳槽,降低梳线装置的整体尺寸,从而节省接收梳线装置的收纳空间,进而使得梳线装置具有方便携带的优点;
26.3.通过设置整体长度可调节的定位块,实现两个把手靠拢程度的调节,从而使得梳线装置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电缆进行束线作业,进而提高梳线装置的使用适配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定位块的爆炸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夹线板;2、第二夹线板;3、让位槽;4、容纳槽;5、铰接轴;6、把手;7、弹性件;8、定位块;81、定位管;82、定位杆;9、驱动组件;91、内螺纹;92、外螺纹;10、挡块;11、收纳环;12、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梳线装置。
33.实施例1
34.参照图1,梳线装置包括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并且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通过铰接部相铰接。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用于相互靠近或远离,并且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相互靠近的端面分别开设有半圆形的让位槽3,两个让位槽3相互对准并且供导线卡入。
35.当导线位于两个让位槽3内,同时,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相互靠近,并使得两个让位槽3的内壁共同抵紧导线时,拉动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运动,并使得导线脱离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时,若干导线的端部即可收束在一起。
36.参照图1,第一夹线板1采用三层铁板堆叠焊接形成,并且位于中间的铁板的宽度小于两侧铁板的宽度,从而使得第一夹线板1靠近第二夹线板2一端的端面形成容纳槽4。
37.参照图1,第二夹线板2同样采用三层铁板堆叠焊接形成,并且位于中间的铁板的长度大于两侧铁板的长度。同时,第二夹线板2的两端端部能够进入到容纳槽4内,以节省收纳空间。
38.参照图1,铰接部为贯穿第一夹线板1并与第一夹线板1固定连接的铰接轴5,并且第二夹线板2的上端端部位于容纳槽4内。同时,铰接轴5穿过第二夹线板2的上端,并且第一夹线板1与铰接轴5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二夹线板2能够稳定翻转。
39.参照图1,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的下端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6,以使得施工人员能够通过两个把手6控制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快速相互靠近或远离。
40.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电缆进行束线作业时,将若干导线共同对准两个让位槽3,然后通过两个把手6控制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相互靠近,并使得第一夹线板1的两端端部分别进入到容纳槽4内。当两个让位槽3的内壁分别抵紧导线时,拉动两个把手6带动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同步运动,并使得导线脱离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时,即可实现电缆的收束作业。
41.实施例2
42.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把手6通过弹性件7相连接,并且弹性件7用于驱动两个把手6相互远离,以使得施工人员完成束线作业,并且松开其中一个把手6时,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能够自动分开。弹性件7可采用弹簧或橡胶块,两个把手6相互靠近的端面分别与弹簧或橡胶块的相应端部固定连接,从而为把手6的复位提供稳定的驱动力。
43.参照图2和图3,两个把手6相互靠近一端的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块8,两个定
位块8用于相互抵接,以实现两个把手6最大靠拢距离的限定,从而实现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最大靠拢程度的限定。
44.参照图2和图3,定位块8包括固定连接在把手6上的定位管81,并且定位管81内活动连接有定位杆82。同时,定位管8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定位杆82进入相应的定位管81内或从相应的定位管81中伸出的驱动组件9,以使得两个定位块8的整体长度能够进行调节,进而实现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不同靠拢程度的调节。
45.参照图2和图3,驱动组件9包括一体成型于定位管81内壁的内螺纹91,定位杆82的四周侧壁一体成型有外螺纹92,并且内螺纹91与相应的外螺纹92相配合,以实现定位杆82位置的快速调节。
46.参照图2和图3,定位杆82位于相应的定位管81外的一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挡块10,并且挡块10供施工人员的手指抵接,以便于施工人员对定位杆82的快速转动。
47.参照图2和图3,与第一夹线板1相连接的把手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棉布材质的收纳环11,与第二夹线板2相连接的把手6的底端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供收纳环11卡入的环形的收纳槽12,以实现收纳环11的位置限定。
48.当收纳环11套在与第二夹线板2相连接的把手6上,并且收纳环11卡入收纳槽12内时,第一夹线板1的两端端部进入到容纳槽4内,从而实现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进行收纳后的固定。
49.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对电缆进行束线作业时,通过两个把手6控制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相互靠近,并使得两个让位槽3的内壁分别抵紧导线。然后分别推动两个挡块10带动相应的定位杆82转动,并使得两个定位杆82分别从相应的定位管81中伸出。当两个定位杆82相抵接时,即可实现第一夹线板1和第二夹线板2靠拢程度的调节。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