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0664发布日期:2022-04-14 20:3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立绕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定子绕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立绕机。


背景技术:

2.定子是电机中静止不动的部分,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定子绕组是指安装在定子上的绕组,也就是绕在定子上面的铜线。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定子绕线机绕线过程较为复杂,在绕线时,需要工作人员辅助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的定子绕线机需要工作人员辅助操作,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立绕机。
5.本技术提供立绕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立绕机,包括底座和转动安装在底座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连接轴远离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转动安装有第二夹板;
7.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导轮,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绕线筒;
8.所述底座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下端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上端与工作台固定安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绕线筒上的铜线绕过导轮,将定子放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启动气缸带动第二夹板对定子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将铜线的一端绕在定子上,使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夹板转动,使定子转动,同时,控制螺杆转动,使螺杆带动导轮水平移动,可将铜线均匀缠绕在定子上,实现自动化快速绕线,在需要调节定子的绕线角度时,可使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工作台水平旋转,对工作台上的定子进行水平角度的调节。
10.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以及安装在第一连接轴一端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启动第一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使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使从动轮通过第一连接轴带动第一夹板转动。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能够减少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与定子之间的磨损。
14.可选的,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使螺杆带动导轮水平移动,可将铜线均匀缠绕在定子上,实现自动化快速绕线。
16.可选的,所述顶板下表面位于螺杆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移动座套在导杆上并与导杆滑动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杆能够对移动座起到导向限位作用,提高移动座移动时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底部的第三电机、安装在第三电机输出端的主齿轮以及安装在第二连接轴下端的从齿轮,所述主齿轮与从齿轮相啮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启动第三电机带动主齿轮转动,使主齿轮带动从齿轮转动,使从齿轮通过第二连接轴带动工作台转动,从而可对工作台上的定子进行水平角度调节。
20.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工作台下表面的四周均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设在环形滑槽内。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环形滑槽与滚轮的配合,能够提高工作台转动时的稳定性。
22.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分别设在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处。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腿用于对底座起到支撑作用。
24.可选的,所述气缸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夹板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板转动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第二夹板与气缸之间的连接。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7.1.本技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连接轴、第一夹板、气缸和第二夹板的设置,在使用时,将定子放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启动气缸带动第二夹板对定子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可使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夹板转动,使定子转动,同时,可启动第二电机控制螺杆转动,使螺导轮带动铜线水平移动,可将铜线均匀缠绕在定子上,实现自动化快速绕线,提高工作效率;
28.2.本技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连接轴的设置,在需要调节定子的绕线角度时,可使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工作台水平旋转,对工作台上的定子进行水平角度的调节,无需人工操作,进一步提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工作台;3、第一支撑座;4、第一连接轴;5、第一驱动机
构;501、第一电机;502、主动轮;503、从动轮;6、第一夹板;7、第二支撑座;8、气缸;9、第二夹板;10、侧板;11、顶板;12、螺杆;13、移动座;14、导轮;15、支架;16、绕线筒;17、第二连接轴;18、第二驱动机构;1801、第三电机;1802、主齿轮;1803、从齿轮;19、橡胶垫;20、第二电机;21、导杆;22、环形滑槽;23、滚轮;24、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请参阅图1-2,立绕机,包括底座1和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的工作台2,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24,四个支撑腿24分别设在底座1下表面的四角处,支撑腿24用于对底座1起到支撑作用。
34.参照图1和图2,工作台2上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3,第一支撑座3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4,第一连接轴4为竖向布置。第一连接轴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5,第一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第一连接轴4转动。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安装在工作台2上的第一电机501、安装在第一电机501输出端的主动轮502以及安装在第一连接轴4一端的从动轮503,主动轮502与从动轮50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连接轴4远离第一驱动机构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6,第一连接轴4可带动第一夹板6转动。
35.参照图1和图2,工作台2上表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7,第二支撑座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8,气缸8为水平布置,气缸8的活塞杆转动安装有第二夹板9,气缸8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第二夹板9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与连接板转动连接。在使用时,将定子放在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9之间,启动气缸8带动第二夹板9对定子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可启动第一电机501带动主动轮502转动,使主动轮502带动从动轮503转动,使从动轮503通过第一连接轴4带动第一夹板6转动,从而可带动定子转动,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9,橡胶垫19能够减少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9与定子之间的磨损。
36.参照图1和图2,底座1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10,侧板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11。顶板11的下表面转动安装有螺杆12,螺杆12为水平布置,顶板1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与螺杆12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0用于带动螺杆12转动。螺杆1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13,螺杆12转动时,移动座13会沿螺杆12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移动座13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导轮14,其中一个侧板10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架15,支架15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绕线筒16,在使用时,将绕线筒16上的铜线绕过导轮14,在定子转动绕线时,启动第二电机20带动螺杆12转动,使螺杆12带动导轮14水平移动,可将铜线均匀缠绕在定子上,实现自动化快速绕线。
37.参照图1和图2,顶板11下表面位于螺杆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导杆21,导杆21与螺杆12呈平行布置,移动座13套在导杆21上并与导杆21滑动连接。导杆21能够对移动座13起到导向限位作用,提高移动座13移动时的稳定性。
38.参照图1和图2,底座1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接轴17,第二连接轴17的下端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18,第二驱动机构18用于驱动第二连接轴17转动。第二驱动机构18包括安装在底座1底部的第三电机1801、安装在第三电机1801输出端的主齿轮1802以及安装在第二连接轴17下端的从齿轮1803,主齿轮1802与从齿轮1803相啮合第二连接轴17的上端与工
作台2固定安装。在使用时,启动第三电机1801带动主齿轮1802转动,使主齿轮1802带动从齿轮1803转动,使从齿轮1803通过第二连接轴17带动工作台2转动,从而可对工作台2上的定子进行水平角度调节。
39.参照图1和图2,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22,工作台2下表面的四周均安装有滚轮23,滚轮23设在环形滑槽22内。通过环形滑槽22与滚轮23的配合,能够提高工作台2转动时的稳定性。
40.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将绕线筒16上的铜线绕过导轮14,将定子放在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9之间,启动气缸8带动第二夹板9对定子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将铜线的一端绕在定子上,使用第一驱动机构5带动第一夹板6转动,使定子转动,同时,启动第二电机20带动螺杆12转动,使螺杆12带动导轮14水平移动,可将铜线均匀缠绕在定子上,实现自动化快速绕线,在需要调节定子的绕线角度时,可使用第二驱动机构18带动工作台2水平旋转,对工作台2上的定子进行水平角度的调节。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