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编码器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6477发布日期:2022-08-09 20:2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式编码器转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编码器转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式编码器转子。


背景技术:

2.分离式安装的旋转编码器一般包含转子和读数头两大部件,转子安装于被测轴上,随被测轴一起转动;读数头安装于机架之上,用于检测转子转动的角度信息。编码器转子的形态多种多样,如光栅盘、磁栅盘、齿轮转子等等,转子一般为整个环形,在安装时装入被测轴托盘上,或套入被测轴上再进行轴向或径向锁紧。在一些安装场合下,在编码器安装完毕后,被测轴的轴端会安装其他部件起固定或防护作用,这些部件不可轻易拆卸。在该种结构中,一旦编码器转子发生破坏,将无法再将编码器转子通过轴向穿入被测轴,从而造成编码器无法修复。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编码器转子,其将转子至少分为两个转子块,转子块与转子块之间组合在一起的完整转子内径略小于被测转轴转子安装处的直径并且转子块与转子块之间(可拆卸)连接,在转子运作时进行固定连接,并且编码器转子发生破坏时,可以将转子拆卸成至少两个转子块从而使得编码器转子无需轴向穿入被测轴进行修复。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离式编码器转子,安装于被测轴,包括第一转子块和第二转子块(至少包括两个转子块),所述第一转子块与所述第二转子转之间组装后形成的完整转子的内径(略)小于被测轴的转子安装处的内径,所述第一转子块与所述第二转子块之间连接,其中:
6.所述第一转子块包括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包括第一斜面结构和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转子块靠近所述第一凹槽部的一端包括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二凹槽部包括第二斜面结构和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凹槽部和所述第二凹槽部之间设有锁紧楔块。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子块与所述第二转子块通过所述锁紧楔块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楔块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内嵌于所述第一凹槽部并且所述第二组件内嵌于所述第二凹槽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三斜面结构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四斜面和第四通孔,其中:
9.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齐,所述第三斜面结构与所述第一斜面结构紧贴;
10.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齐,所述第四斜面结构与所述第二斜面结构紧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楔块还包括第一锁紧螺钉
和第二锁紧螺钉,所述第一锁紧螺钉依次贯穿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锁紧螺钉依次贯穿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子块远离所述第二转子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子块远离所述第一转子块的一端之间通过固定连接第二锁紧楔块固定连接(与上述的锁紧楔块将第一转子块和第二转子块固定的连接方式相同)。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子块远离所述第二转子块的一端设有凸块,所述第二转子块远离所述第一转子块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内嵌于所述凹槽(通过接插结构进行固定安装)。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离式编码器转子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离式编码器转子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包括:1、第一转子块;11、第一斜面结构;12、第一螺纹孔;13、凸块;2、第二转子块;21、第二斜面结构;22、第一螺纹孔;23、凹槽;
17.3、锁紧楔块;31、第三斜面结构;32、第三通孔;33、第四斜面结构;34、第四通孔;35、第一锁紧螺钉;36、第二锁紧螺钉;4、第二锁紧楔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1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式编码器转子,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2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编码器、读数头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
21.第一实施例(优选实施例)。
2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式编码器转子,安装于被测轴,包括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至少包括两个转子块),所述第一转子块1与所述第二转子转2之间组装后形成的完整转子的内径(略)小于被测轴的转子安装处的内径,所述第一转子块1与所述第二转子块2之间连接,其中:
23.所述第一转子块1包括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包括第一斜面结构11和第一螺纹孔12,所述第二转子块2靠近所述第一凹槽部的一端包括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二凹槽部包括第二斜面结构21和第一螺纹孔22,所述第一凹槽部和所述第二凹槽部之间设有锁紧楔块3。
24.具体的是,所述第一转子块1与所述第二转子块2通过所述锁紧楔块3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楔块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内嵌于所述第一凹槽部并且所述第二组件内嵌于所述第二凹槽部。
25.更具体的是,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三斜面结构31和第三通孔32,所述第二组件包
括第四斜面33和第四通孔34,其中:
26.所述第三通孔32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2对齐,所述第三斜面结构31与所述第一斜面结11构紧贴;
27.所述第四通孔34与所述第一螺纹孔22对齐,所述第四斜面结构34与所述第二斜面结构21紧贴。
28.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部的第一斜面结构11呈钝角,朝向所述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三斜面结构31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斜面结构11相反,因此正好契合紧贴,所述第二凹槽部的第二斜面结21构呈钝角,朝向所述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二组件的第四斜面结构33的朝向与所述第二斜面结构21相反,因此正好契合紧贴。
29.进一步的是,所述锁紧楔块3还包括第一锁紧螺钉35和第二锁紧螺钉36,所述第一锁紧螺钉35依次贯穿所述第三通孔32和所述第一螺纹孔12,所述第二锁紧螺钉36依次贯穿所述第四通孔34和所述第一螺纹孔22。
30.更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转子块1远离所述第二转子块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子块2远离所述第一转子块1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锁紧楔块4固定连接(与上述的锁紧楔块将第一转子块和第二转子块固定的连接方式相同)。
31.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转子至少分为两部分,如分成各呈180
°
的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组合在一起的转子内径略小于被测转轴转子安装处的直径。第一转子块1一端靠近端面位置包含第一斜面结构11,第一螺纹孔12。第二转子块2一端靠近端面位置包含第二斜面结构12,第一螺纹孔22。另有一锁紧楔块3,锁紧楔块3包含对应的斜面结构与对应的通孔,锁紧楔块与转子块通过第一锁紧螺钉35和第二锁紧螺钉36连接。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具有相同的斜面及通孔结构。
32.转子在安装时,将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分别放置于被测转轴同一轴向面两侧。将锁紧楔块3中通孔与转子块上螺纹孔分别对应放置,再使用锁紧螺钉(35和36)将锁紧楔块与转子块锁紧,使锁紧楔块上斜面与转子块斜面紧密接触,形成一定的接触力。锁紧楔块斜面的接触力使第一转子块1的斜面一侧向楔块的中心产生移动。同样地,锁紧楔块斜面的接触力使第二转子块2的斜面一侧向楔块的中心产生移动,两转子块的端面相互接触挤压或两转子块被拉紧(因为组合起来的转子块直径略小于转子安装轴,所以存在一边组合处有接缝),形成一定的保持力,最终达到力的平衡。第一转子1和第二转子2的另一端可采用相同的连接方式,锁紧楔块将两转子块的端面分别拉向锁紧楔块的中心,从而使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紧紧抱死在被测转轴上,形成分离式转子的安装。
33.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的另一端,也可以通过相同的锁紧楔块结构形成配合关系。
34.第二实施例。
35.如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转子块1远离所述第二转子块2的一端和第二转子块2远离第一转子块1的一端之间的连接结构。
3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式编码器转子,安装于被测轴,包括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至少包括两个转子块),所述第一转子块1与所述第二转子转2之间组装后形成的完整转子的内径(略)小于被测轴的转子安装处的内径,所述第一转子块1与所述第二转子块2之间连接,其中:
37.所述第一转子块1包括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包括第一斜面结构11和第一螺纹孔12,所述第二转子块2靠近所述第一凹槽部的一端包括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二凹槽部包括第二斜面结构21和第一螺纹孔22,所述第一凹槽部和所述第二凹槽部之间设有锁紧楔块3。
38.具体的是,所述第一转子块1与所述第二转子块2通过所述锁紧楔块3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楔块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内嵌于所述第一凹槽部并且所述第二组件内嵌于所述第二凹槽部。
39.更具体的是,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三斜面结构31和第三通孔32,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四斜面33和第四通孔34,其中:
40.所述第三通孔32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2对齐,所述第三斜面结构31与所述第一斜面结11构紧贴;
41.所述第四通孔34与所述第一螺纹孔22对齐,所述第四斜面结构34与所述第二斜面结构21紧贴。
42.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部的第一斜面结构11呈钝角,朝向所述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三斜面结构31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斜面结构11相反,因此正好契合紧贴,所述第二凹槽部的第二斜面结21构呈钝角,朝向所述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二组件的第四斜面结构33的朝向与所述第二斜面结构21相反,因此正好契合紧贴。
43.进一步的是,所述锁紧楔块3还包括第一锁紧螺钉35和第二锁紧螺钉36,所述第一锁紧螺钉35依次贯穿所述第三通孔32和所述第一螺纹孔12,所述第二锁紧螺钉36依次贯穿所述第四通孔34和所述第一螺纹孔22。
44.更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转子块1远离所述第二转子块2的一端设有凸块13,所述第二转子块2远离所述第一转子块1的一端设有凹槽23,所述凸块13内嵌于所述凹槽23(通过接插结构进行固定安装)。
45.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转子至少分为两部分,如分成各呈180
°
的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组合在一起的转子内径略小于被测转轴转子安装处的直径。第一转子块1一端靠近端面位置包含第一斜面结构11,第一螺纹孔12。第二转子块2一端靠近端面位置包含第二斜面结构12,第一螺纹孔22。另有一锁紧楔块3,锁紧楔块3包含对应的斜面结构与对应的通孔,锁紧楔块与转子块通过第一锁紧螺钉35和第二锁紧螺钉36连接。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具有相同的斜面及通孔结构。
46.转子在安装时,将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分别放置于被测转轴同一轴向面两侧。将锁紧楔块3中通孔与转子块上螺纹孔分别对应放置,再使用锁紧螺钉(35和36)将锁紧楔块与转子块锁紧,使锁紧楔块上斜面与转子块斜面紧密接触,形成一定的接触力。锁紧楔块斜面的接触力使第一转子块1的斜面一侧向楔块的中心产生移动。同样地,锁紧楔块斜面的接触力使第二转子块2的斜面一侧向楔块的中心产生移动,两转子块的端面相互接触挤压或两转子块被拉紧(因为组合起来的转子块直径略小于转子安装轴,所以存在一边组合处有接缝),形成一定的保持力,最终达到力的平衡。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的另一端可采用相同的连接方式,锁紧块将两转子块的端面分别拉向锁紧楔块的中心,从而使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紧紧抱死在被测转轴上,形成分离式转子的安装。
47.第一转子块1和第二转子块2的另一端,可以通过接插结构形成配合关系,从而只
需要在单侧使用锁紧楔块拉紧即可完成安装。
48.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编码器、读数头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49.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