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控制电路、充电器及充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57625发布日期:2024-02-20 21:0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充电控制电路、充电器及充电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充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1、一体化移动电源为集充电头和移动电源为一体的充电设备,相关技术中一体化移动电源的变压器和电芯通常集成于同一个壳体内,为了保证一体化移动电源的便携性,变压器与电芯通常距离较近,变压器的热量易于传导至电芯,从而影响电芯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充电器及充电方法,可以改善上述相关技术中电芯容易升温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电芯模块、第一变压模块、第二变压模块、端口模块及第一控制模块;第一变压模块与所述电芯模块间隔设置;第二变压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压模块与所述电芯模块之间;所述端口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芯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变压模块、所述第二变压模块及所述端口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外接负载的第一期望功率值调整所述第一变压模块及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以使所述输出功率值与所述第一期望功率值对应。

3、基于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电路,由于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变压模块相比于第二变压模块远离电芯模块,在同等功率下,两个电源模块相比于单个电源模块表面积更大,也即可以有效的增大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率,从而尽量降低电芯模块的温度。

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及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及第三容腔,所述第一变压模块、所述第二变压模块及所述电芯模块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所述第二容腔及所述第三容腔。

5、基于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充电器,通过依次紧邻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及第三容腔将第一变压模块、第二变压模块及电芯模块分隔开来,既能实现第一变压模块、第二变压模块及电芯模块之间的物理隔绝,又能保证充电器的结构紧凑。

6、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检测到仅有一个端口接入外接负载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获取外接负载的第一期望功率值;

8、若所述第一期望功率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变压模块输出与所述第一期望功率值相等的输出功率值,并控制所述第二变压模块关闭;

9、若所述第一期望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以使所述第一变压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变压模块以并联输出的方式向所述外接负载输出所述输出功率值,在所述第一期望功率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变压模块与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最大总输出功率值时,所述输出功率值等于所述第一期望功率值,在所述第一期望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一变压模块与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最大总输出功率值时,所述输出功率值等于所述最大总输出功率值。

10、基于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充电方法,通过优先使用第一变压模块,其次使用第二变压模块,从而使得第一变压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难以传导至电芯模块,减缓了电芯模块的温升速度,进而使充电控制电路不易因电芯模块的温度保护而降低第一变压模块与第二变压模块的功率,提升了充电控制电路的充电效率。

11、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均接入外接负载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获取外接负载的第一期望功率值,所述第一期望功率值包括所述第一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二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所述输出功率值包括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及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

13、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以使所述第一变压模块与第二变压模块以各自独立输出的方式分别向所述第一端口上的外接负载以及所述第二端口上的外接负载输出所述输出功率值;

14、若所述第一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为所述第一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

15、若所述第一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为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

16、若所述第二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为所述第二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

17、若所述第二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为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

18、基于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充电方法,通过使第一变压模块与第二变压模块独立运行,使得第一变压模块供电于第一端口上的外接负载,第二变压模块供电于第二端口上的外接负载,避免第一端口上的外接负载与第二端口上的外接负载因为各自承受的最大电压不同而降低电压,进而避免降低充电效率。

19、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及所述第三端口均接入外接负载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获取所述外接负载的第一期望功率值,所述第一期望功率值包括所述第一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所述第二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三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所述输出功率值包括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及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

21、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以使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独立向所述第一端口上的外接负载输出,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独立向所述第二端口上的外接负载及所述第三端口上的外接负载输出;

22、若所述第一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则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为所述第一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

23、若所述第一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大于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则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为所述第一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

24、若所述第二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与所述第三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则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为所述第二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

25、若所述第二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与所述第三端口上外接负载的期望功率值之和大于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则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输出功率值为所述第二变压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值。

26、基于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充电方法,通过使第一变压模块与第二变压模块独立运行,使得第一变压模块供电于第一端口上的外接负载,第二变压模块供电于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上的外接负载,避免第一端口上的外接负载与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上的外接负载因为各自承受的最大电压不同而降低电压,进而避免降低充电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