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3181发布日期:2023-02-01 02:2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线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由于线缆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性,需要对线缆进行整理及保护,一般采用的方式的将线缆穿过管路,用管路来保护线缆,防止风化老化或者被外物砸压破坏断裂。现有的方式是将多根线缆穿过管路,虽然管路实现了对线缆的保护,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线缆在管路中经常会出现错乱打结的现象,而且在外力的拉拽下,由于多根线缆未通过特殊处理集束在管路中,这样会遇到单根或者多根线缆窜动时,造成其他的线缆纠缠、打结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线缆容易在管路中出现打结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包括:行进式电缸,行进式电缸包括缸体和驱动杆;多个线材限位机构,间隔设置于驱动杆的周向上,每个线材限位机构沿驱动杆的径向可伸缩地设置;多个打钉部,间隔设置于缸体的周向上,每个线材限位机构沿缸体的径向可伸缩地设置,多个打钉部和多个线材限位机构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热熔打孔单元,可伸缩地设置并间隔设置于缸体的周向上,热熔打孔单元位于线材限位机构和打钉部之间,多个热熔打孔单元和多个打钉部一一对应地设置;蓄电池,设置于缸体远离驱动杆的端部,蓄电池为行进式电缸供电。
5.进一步地,每个线材限位机构包括第三电缸以及设置于第三电缸上的固线件,第三电缸的第一端连接在驱动杆上,第三电缸的第二端与固线件连接。
6.进一步地,固线件包括装配板和连接于装配板上的多个限线爪,多个限线爪间隔设置,每个限线爪上均设置有限线口。
7.进一步地,由缸体至驱动杆的方向上,多个限线口的多个槽深逐渐减小。
8.进一步地,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还包括固线盘,固线盘设置于驱动杆上,第三电缸的第一端连接在固线盘上。
9.进一步地,热熔打孔单元包括第一电缸和设置于第一电缸上的电热式热熔打孔杆,第一电缸伸长以使电热式热熔打孔杆插入至管路的侧壁中。
10.进一步地,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热熔打孔单元和缸体之间的调节电缸,调节电缸的轴线与缸体的轴线平行,调节电缸驱动热熔打孔单元沿缸体的轴线方向移动。
11.进一步地,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折板,连接折板设置于驱动杆和热熔打孔单元之间。
12.进一步地,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还包括送钉部,送钉部和打钉部相邻设置,送钉部
包括与连接板连接的排钉槽,排钉槽沿管路的轴向延伸,排钉槽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固线钉,排钉槽内装配有一推板,导杆的一端固定于连接板上,导杆的另一端沿排钉槽的长度方向穿过推板并伸至排钉槽的出口端处,导杆与推板滑动连接,导杆的外部套装有处于压缩并蓄能的顶推弹簧,顶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推板远离打钉部的一端连接,打钉部包括与行进式电缸连接的第二电缸,第二电缸的输出杆上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挡板内的装配槽内,挡板上设置有沿第二电缸的输出杆的运动方向延伸的条形孔,连接座通过穿设在条形孔内螺栓与挡板连接,挡板的上端设置有具有置钉槽的置钉部。
13.进一步地,连接板上设置有过线槽。
14.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线缆预先穿过管路,之后通过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进行捋顺固定在管路的预定位置处;也可以将线缆的一端固定在行进式电缸的驱动杆上,随着行进式电缸在管路中的行进,实现了线缆逐渐穿过管路;之后,通过驱动杆和线材限位机构二者的交替在管路中行进,同时配合送钉部、打钉部以及线材限位机构,实现线缆的限制,并对管路打孔及打钉作业,使得固线钉固定在管路的内壁上,并且线缆位于固线钉内,而且根据具体的情况,可选用不同型号的固线钉;当线缆时预先穿过管路时,固线钉在装订后可束紧线缆的相对应部位,这样情况一般是线缆与管路不发生相对的运动;另一种情况,是固线钉装订后允许线缆在管路中窜动时,固线钉的型号的选用为装订后线缆被固线钉限制,但不影响线缆在外力拉拽下其在管路内窜动,此种情况适应线缆预先穿过管路,也适应线缆端部固定在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上,并随着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的行进逐渐穿过管路;如此,通过多对送钉部、打钉部以及线材限位机构,可实现对多根线缆同步固定在管路内,并且确保线缆之间保持平行不交错的情况发生;综上可知,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将线缆固定在管路内的预定位置处,即线缆与管路的轴线平行,而且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将线缆位于管路中的部位分段与管路内壁固定,并可将线缆固定在管路内壁上,或者固定在与管路内壁一定的距离处,使得多根线缆在管路中井然有序,避免了纠缠打结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示出了图1的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示出了图1的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示出了图1的送钉部、打钉部以及热熔打孔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示出了图1的热熔打孔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示出了图1的送钉部和打钉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示出了图1的送钉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8示出了图1的送钉部的排钉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9示出了图1的第二电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0示出了图1的打钉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1示出了图1的打钉部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2示出了图1的固线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13示出了图1的固线钉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9.图14示出了图1的多个线材限位机构与固定盘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5示出了图14的线材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2.100、行进式电缸;101、驱动杆;102、连接法兰;200、蓄电池;300、热熔打孔单元;301、第一电缸;302、安装板;303、电热式热熔打孔杆;304、绝热护套;400、送钉部;401、排钉槽;4011、槽下壁;4012、槽底;4013、槽上壁;402、推板;403、连接板;404、导杆;405、顶推弹簧;406、限位挡沿;407、过线槽;500、打钉部;501、第二电缸;502、连接座;503、挡板;504、装配槽;505、条形孔;506、置钉部;507、置钉槽;508、背板;509、豁口;600、线材限位机构;601、第三电缸;602、装配板;603、限线爪;604、限线口;605、加强肋;700、固定盘;800、调节电缸;900、固线钉;901、底杆;902、束线杆;903、钉头杆;904、束线关节;905、束线口;906、锁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5.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6.如图1至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包括:行进式电缸100、多个线材限位机构600、多个打钉部500、多个热熔打孔单元300以及蓄电池200,行进式电缸100包括缸体和驱动杆101。多个线材限位机构600间隔设置于驱动杆101的周向上,每个线材限位机构600沿驱动杆101的径向可伸缩地设置。多个打钉部500间隔设置于缸体的周向上,每个线材限位机构600沿缸体的径向可伸缩地设置多个打钉部500和多个线材限位机构600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热熔打孔单元300可伸缩地设置并间隔设置于缸体的周向上,热熔打孔单元300位于线材限位机构600和打钉部500之间,多个热熔打孔单元300和多个打钉部500一一对应地设置;蓄电池200设置于缸体远离驱动杆101的端部,蓄电池200为行进式
电缸100供电。
37.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线缆预先穿过管路,再将步进式行进机构设置在管路内,该步进式行进机构包括行进式电缸100,该行进式电缸100的驱动杆101可沿管路的轴向伸缩,打孔固钉机构和线材限位机构600分别安装在行进式电缸100和驱动杆101,打孔固钉机构和线材限位机构600的数量均为多个并且数量相同,而且沿管路的周向均匀设置,打孔固钉机构和线材限位机构600成对对应设置,每对打孔固钉机构和线材限位机构600对应一根线缆。在行进式电缸100上装配有一个蓄电池200,行进式电缸100、打孔固钉机构及线材限位机构600分别通过导线与plc连接,而且行进式电缸100、打孔固钉机构及线材限位机构600均与蓄电池200电连接。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在于:本发明可将线缆预先穿过管路,之后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设备进行捋顺固定在管路的预定位置处;也可以将线缆的一端固定在行进式电缸100的驱动杆101上,随着步进式行进机构在管路中的行进,实现了线缆逐渐穿过管路;之后,通过驱动杆101和步进式行进机构二者的交替在管路中行进,同时配合打孔固钉机构和线材限位机构600,实现线缆的限制,并对管路打孔及打钉作业,使得固线钉900固定在管路的内壁上,并且线缆位于固线钉900内,而且根据具体的情况,可选用不同型号的固线钉900;当线缆时预先穿过管路时,固线钉900在装订后可束紧线缆的相对应部位,这样情况一般是线缆与管路不发生相对的运动;另一种情况,是固线钉900装订后允许线缆在管路中窜动时,固线钉900的型号的选用为装订后线缆被固线钉900限制,但不影响线缆在外力拉拽下其在管路内窜动,此种情况适应线缆预先穿过管路,也适应线缆端部固定在步进式行进机构,并随着步进式行进机构的行进逐渐穿过管路;如此,通过多对打孔固钉机构和线材限位机构600,可实现对多根线缆同步固定在管路内,并且确保线缆之间保持平行不交错的情况发生;综上可知,本发明使得线缆固定在管路内的预定位置处,即线缆与管路的轴线平行,而且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将线缆位于管路中的部位分段与管路内壁固定,并可将线缆固定在管路内壁上,或者固定在与管路内壁一定的距离处,使得多根线缆在管路中井然有序,避免了纠缠打结的问题出现。
38.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打孔固钉机构包括打钉固线单元和热熔打孔单元300,其中,打钉固线单元和热熔打孔单元300沿步进式行进机构的行进方向间隔设置。热熔打孔单元300的作用是对管路的内壁进行热熔打孔,打钉固线单元随行进式电缸100行进至热熔打孔处,之后通过将固线钉900的端部打入热熔孔道内,并逐渐凝固,将固线钉900固定在管路内壁上,此时,固线钉900与线缆相应的部位对线缆进行限定。本实施例热熔打孔单元300具体的结构为,如图5所示,热熔打孔单元300包括第一电缸301、安装板302及两个电热式热熔打孔杆303,其中,安装板302装配在第一电缸301的输出杆上,两个电热式热熔打孔杆303相对安装在安装板302上;本实施例为了使固线钉900的端部与管路的内壁连接后强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两个电热式热熔打孔杆303的上部向外并向上延伸,固线钉900也具有两个向外并向上延伸的端部,固线钉900的两个端部装订在两个热熔孔内,这两个热熔孔分别被上述的两个电热式热熔打孔杆303热熔而成。而且由于本实施例的两个电热式热熔打孔杆303的上部向外并向上延伸,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电热式热熔打孔杆303与线缆接触,避免对线缆造成烫伤。本实施例充分地避免电热式热熔打孔杆303中下部位置与线缆接触后烫伤线缆,所采取的措施为,在每个电热式热熔打孔杆303的中部以下套装有绝热护套304,而且在这两个绝热护套304之间形成有通道,该通道用于供线缆通过。本实施例在对一根线缆
进行定位固定时,其他位置处的打钉固线单元不进行打钉,即将固线钉900取出,并且热熔打孔单元300不通电,但是可驱动热熔打孔单元300和打钉固线单元对管路的内壁进行抵接,以实现行进式电缸100在送过来内的行进。
39.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打钉固线单元包括送钉部400和打钉部500,其中,送钉部400通过连接板403与行进式电缸100的缸体连接,打钉部500设置在送钉部400的出钉端的端部处,而且打钉部500与行进式电缸100的缸体连接。本实施例送钉部400具体的结构为,如图7所示,送钉部400包括排钉槽401,该排钉槽401与连接板403连接,排钉槽401沿管路的轴向延伸,在排钉槽401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固线钉900。排钉槽401内活动装配有一推板402,导杆404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403上;导杆404的另一端沿排钉槽401的长度方向穿过推板402,而且导杆404的该端伸至排钉槽401的出口端处,导杆404与推板402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为了使得推板402始终顶接在相对应端处的固线钉900上,使得位于排钉槽401内的固线钉900保持紧紧贴在一起的状态,并确保固线钉900稳定地逐一供给打钉部500,所采取的措施为,在导杆404外套装有顶推弹簧405,该顶推弹簧405始终处于压缩并且弹性蓄能的状态,而且顶推弹簧40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403和推板402远离打钉部500的一端连接。本实施例为了避免推板402脱离排钉槽401远离打钉部500的一端,在排钉槽401远离打钉部500的一端处构造有限位挡沿406,该限位挡沿406向排钉槽401的槽内延伸,进而实现对推板402的限制,即推板402位于排钉槽401该处位置时,推板402的边沿被限位挡沿406阻挡。本实施例为了便于线缆的导向,并避免出现甩动的现象,即对线缆进行初限位,在连接板403上且靠近管路内壁的一端构造有过线槽407,线缆通过该过线槽407。本实施例打钉部500具体的结构为,如图9至图11所示,打钉部500包括第二电缸501、挡板503及置钉部506,其中,第二电缸501连接在行进式电缸100的缸体上,本实施例在第二电缸501的输出杆上安装有连接座502,在挡板503的一侧构造有装配槽504,在挡板503上构造有沿第二电缸501输出杆的运动方向延伸的条形孔505,连接座502安装在装配槽504内,而且连接座502通过穿经条形孔505的螺栓与挡板503连接固定。本实施例在挡板503的上端构造有置钉部506,该置钉部506具有置钉槽507,固线钉900被推入置钉槽507内。本实施例置钉部506为可形变金属材料或者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结构,而且置钉部506的背板508具有供其形变的豁口509。本实施例的第二电缸501驱动置钉部506向管路的内壁方向运动,进而实现置钉槽507内的固线钉900装订在管路的内壁上,当固线钉900与管路内壁固定后,第二电缸501的输出杆回位,置钉部506在与固线钉900分离的过程中发生形变,并实现二者的分离,而且在置钉部506运动的过程中,挡板503始终贴着送钉部400的出钉的一端,避免固线钉900脱离而出。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了调整热熔打孔单元300和打钉固线单元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打钉间隔的调整,在打钉固线单元上安装有调节电缸800,该调节电缸800的输出杆与热熔打孔单元300连接,而且调节电缸800与plc及蓄电池200连接。调节电缸800的驱动方向为管路的轴向。
40.为了便于对线缆的固定或者吊起,而且提高固线钉900与管路内壁的固定强度,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线钉900包括底杆901、两个束线杆902及两个钉头杆903,其中,底杆901为直杆或者向下弯曲的弧形杆,两个束线杆902分别构造在底杆901的两端,每个束线杆902向上并且向内弯折,每个钉头杆903构造在束线杆902的上端,钉头杆903向上并向外弯折,束线杆902与钉头杆903连接处为束线关节904,底杆901、束线杆902及钉头杆903为
一体成型的结构。而且在底杆901和两个束线杆902之间形成束线口905,在两个束线关节904之间形成锁线口906。本实施例的固线钉900在打钉部500的作用下,两个钉头杆903分别钉入相对应的热熔孔内并持续压迫,使得固线钉900在置钉部506的压迫下发生形变,进而两个束线关节904逐渐靠近,实现锁线口906封口,此时线缆位于束线口905内,并无法脱离封口后的锁线口906。根据不同型号的固线钉900,使得线缆可在相应型号的固线钉900的束线口905内活动(此种情况为线缆随行进式电缸100一同逐渐穿过管路),或者线缆在相应型号的固线钉900的束线口905内被束紧(此种情况为线缆预先穿过管路)。本实施例的排钉槽401与固线钉900适配,由于固线钉900的特殊结构,使得其在排钉槽401内无需另设附加部件,即可避免固线钉900脱离排钉槽401的上方开放的槽口。其中,如图8所示,排钉槽401包括槽底4012、两个槽下壁4011及两个槽上壁4013,两个槽下壁4011分别构造在槽底4012的两侧,每个槽上壁4013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槽下壁4011的上端,槽下壁4011向上并向内延伸,槽上壁4013向上并向外延伸,这样,使得上述的固线钉900装配在排钉槽401内。本实施例为了对锁线口906完全封口,避免线缆脱离束线口905,如图13所示,位于固线钉900一侧的束线杆902和钉头杆903与位于固线钉900另一侧的束线杆902和钉头杆903相互错开,这样在外压迫固线钉900的底杆901时,两个束线关节904相互靠近并交错重叠,进而实现了完全封口的目的。本实施例为了使得钉头杆903紧固在热熔孔内,在每个钉头杆903的外表面上布满倒刺。
41.如图2以及图14至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行进式电缸100的驱动杆101上构造有连接法兰102,多个线材限位机构600固定在固定盘700上,该固定盘700可拆卸安装在连接法兰102。其中,线材限位机构600包括第三电缸601和限位单元,第三电缸601安装在固定盘700外周壁上,限位单元安装在第三电缸601的输出杆上,该限位单元在第三电缸601的驱动下顶接在管路的内壁上。本实施例限位单元包括装配板602和多个限线爪603,装配板602与第三电缸601的输出杆连接,并且装配板602沿驱动杆101的轴向延伸,在装配板602上构造有加强肋605。上述的多个限线爪603构造在装配板602远离第三电缸601的一端端面上,而且这些限线爪603沿装配板60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为了限制线缆,避免其发生甩动的情况,在限线爪603上构造有限线口604,其中,在第三电缸601的输出杆的驱动下限线爪603抵接在管路内壁上,此时,线缆位于这些限线爪603的限线口604内,而且至少有一个限线口604将线缆的该部位处紧贴在管路内壁上,这样线缆不会出现偏移、甩动等问题。
42.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公开了一种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的方法,用以使用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43.s1、预先将至少一根线缆穿入管路,并且线缆的另一端伸出管路,拉直线缆;或者在驱动杆101上安装有与线缆数量相同的杆体,这些杆体与线缆一一相对应设置,杆体用于相对应线缆端部的绑扎,线缆所绑扎处与管路内壁的相对位置为线缆所需要定位的位置,将线缆的一端固定在驱动杆101上;
44.s2、将行进式电缸100放置在管路内,且确保驱动杆101位于前端,之后,使得相应的打孔固钉机构和线材限位机构600与该位置处的线缆相对设置;
45.s3、开启电源开关,线材限位机构600限制相对应的线缆,直至线材限位机构600抵接于管路的内壁上,之后打孔固钉机构动作,对管路的内壁进行热熔打孔;
46.s4、热熔打孔后,热熔打孔后打孔固钉机构回位,之后行进式电缸100动作,由于线材限位机构600卡置在管路的内壁上,使得行进式电缸100向前行进,并使得打孔固钉机构行进到预定距离,即打孔固钉机构的打钉部500件行进至前一个热熔打孔的位置,打孔固钉机构的热熔打孔的部件向前行走至下一个预热熔打孔的位置;
47.s5、行进式电缸100停止动作,打孔固钉机构对管路的内壁进行热熔打孔和打钉作业,并将电信电缆相对应的部位通过固线钉900与管路的内壁连接,此次装订结束后不回位打孔固钉机构,线材限位机构600脱离管路并回位;
48.s6、控制行进式电缸100动作,由于打孔固钉机构与管路内壁固定,驱动杆101向前伸展,然后,再控制线材限位机构600抵接于管路的内壁上,打孔固钉机构回位,重复步骤s4的动作,进行下一位置的热熔打孔和打钉作业;
49.s7、重复s6的动作,直至行进式电缸100行进至管路的出口处为止。
50.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将线缆预先穿过管路,之后通过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进行捋顺固定在管路的预定位置处;也可以将线缆的一端固定在行进式电缸100的驱动杆101上,随着行进式电缸100在管路中的行进,实现了线缆逐渐穿过管路;之后,通过驱动杆101和线材限位机构600二者的交替在管路中行进,同时配合送钉部400、打钉部500以及线材限位机构600,实现线缆的限制,并对管路打孔及打钉作业,使得固线钉900固定在管路的内壁上,并且线缆位于固线钉900内,而且根据具体的情况,可选用不同型号的固线钉900;当线缆时预先穿过管路时,固线钉900在装订后可束紧线缆的相对应部位,这样情况一般是线缆与管路不发生相对的运动;另一种情况,是固线钉900装订后允许线缆在管路中窜动时,固线钉900的型号的选用为装订后线缆被固线钉限制,但不影响线缆在外力拉拽下其在管路内窜动,此种情况适应线缆预先穿过管路,也适应线缆端部固定在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上,并随着管路中线缆固定装置的行进逐渐穿过管路;如此,通过多对送钉部400、打钉部500以及线材限位机构600,可实现对多根线缆同步固定在管路内,并且确保线缆之间保持平行不交错的情况发生;综上可知,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线缆固定在管路内的预定位置处,即线缆与管路的轴线平行,而且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将线缆位于管路中的部位分段与管路内壁固定,并可将线缆固定在管路内壁上,或者固定在与管路内壁一定的距离处,使得多根线缆在管路中井然有序,避免了纠缠打结的问题出现。
5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5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