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结构、电机、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7845发布日期:2023-03-31 22: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10),所述转子铁芯(10)具有多个磁极,各所述磁极沿所述转子铁芯(10)的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磁极内设置有一组或多组磁钢槽,各组所述磁钢槽至少包括两个磁钢槽单元,各所述磁钢槽单元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0)的几何中心一侧延伸设置,各所述磁钢槽单元的第二端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0)的外边缘一侧延伸设置,且所述转子铁芯(10)的外边缘开设有与各所述磁钢槽单元的第二端连通的空气槽(11),且各组所述磁钢槽的所述磁钢槽单元位于对应磁极的q轴两侧,各所述磁钢槽单元内设置有多个磁钢(20),位于所述q轴两侧的多个所述磁钢(20)一一对应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结构还包括定位机构(30),所述定位机构(30)位于各所述磁钢槽单元的侧壁上,且所述定位机构(30)位于相邻的所述磁钢(2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磁钢槽单元包括第一磁钢槽(12)和第二磁钢槽(13),所述第一磁钢槽(12)和所述第二磁钢槽(13)关于所述q轴对称地设置,且所述第一磁钢槽(12)和所述第二磁钢槽(13)的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0)的外边缘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空气槽(11),所述第一磁钢槽(12)和所述第二磁钢槽(13)的槽壁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磁钢槽(12)和所述第二磁钢槽(13)的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0)的几何中心一侧的侧壁设置有所述定位机构(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磁钢(2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钢槽(12)和所述第二磁钢槽(13)内,位于所述第一磁钢槽(12)内的所述磁钢(20)与位于所述第二磁钢槽(13)内的所述磁钢(20)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在所述转子铁芯(10)的径向方向向外依次形成第一层磁钢(200)、第二层磁钢(300)和第三层磁钢(4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磁钢(200)包括第一磁钢(201)和第二磁钢(202),所述第一磁钢(201)设置于所述第一磁钢槽(12)内,且所述第一磁钢槽(12)靠近所述q轴设置,所述第二磁钢(202)设置于所述第二磁钢槽(13)内,且所述第二磁钢(202)靠近所述q轴设置,所述第一磁钢(201)的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0)的外边缘一侧的第一侧壁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磁钢(202)的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0)的外边缘一侧的第二侧壁的延长线具有第一夹角α1,其中,140
°
≤α1≤170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钢(201)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磁钢(202)的第四侧壁的最大距离为w1,其中,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地设置,4mm≤w1≤10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磁钢(300)包括第三磁钢(301)和第四磁钢(302),所述第三磁钢(301)设置于所述第一磁钢槽(12)内,所述第三磁钢(301)与所述第一磁钢(201)之间设置有所述定位机构(30),所述第四磁钢(302)设置于所述第二磁钢槽(13)内,所述第四磁钢(302)与所述第二磁钢(202)之间设置有所述定位机构(30),所述第三磁钢(301)的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0)的外边缘一侧的第五侧壁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磁钢(302)的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0)的外边缘一侧的第六侧壁的延长线具有第二夹角α2,其中,100
°
≤α2≤165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钢(301)的与所述第五侧壁相对的第七侧壁,与所述第四磁钢(302)的第八侧壁的最大距离为w2,其中,所述第八侧
壁与所述第六侧壁相对地设置,8mm≤w2≤15mm。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磁钢(400)包括第五磁钢(401)和第六磁钢(402),所述第五磁钢(401)设置于所述第一磁钢槽(12)内,所述第五磁钢(401)与所述第三磁钢(301)之间设置有所述定位机构(30),所述第三磁钢(301)位于所述第五磁钢(401)和所述第一磁钢(201)之间,所述第六磁钢(402)设置于所述第二磁钢槽(13)内,所述第六磁钢(402)与所述第四磁钢(302)之间设置有所述定位机构(30),所述第四磁钢(302)位于所述第六磁钢(402)和所述第二磁钢(201)之间,所述第五磁钢(401)的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0)的外边缘一侧的第九侧壁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六磁钢(402)的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0)的外边缘一侧的第十侧壁的延长线具有第三夹角α3,其中,80
°
≤α3≤130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磁钢(401)的与所述第九侧壁相对的第十一侧壁,与所述第六磁钢(402)的第十二侧壁的最大距离为w3,其中,所述第十二侧壁与所述第十侧壁相对地设置,10mm≤w3。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0)设置于所述磁钢槽单元的靠近所述转子铁芯(10)一侧的侧壁上,所述定位机构(30)为多个,位于同一侧壁上的相邻所述定位机构(30)之间形成用于限制单个所述磁钢(20)的限位空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定位机构(30)包括第一定位凸起(31)和第二定位凸起(32),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1)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32)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磁钢槽单元的槽壁上,且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1)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32)中的一个与相邻设置的所述磁钢(20)中的一个抵接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1)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32)中的另一个与相邻设置的所述磁钢(20)中的另一个抵接设置。12.一种电机,包括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结构。13.一种车辆,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电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电机、车辆。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具有多个磁极,各磁极沿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设置,各磁极内设置有一组或多组磁钢槽,各组磁钢槽至少包括两个磁钢槽单元,各磁钢槽单元的第一端朝向转子铁芯的几何中心一侧延伸设置,各磁钢槽单元的第二端朝向转子铁芯的外边缘一侧延伸设置,且转子铁芯的外边缘开设有与各磁钢槽单元的第二端连通的空气槽,且各组磁钢槽的磁钢槽单元位于对应磁极的q轴两侧,各磁钢槽单元内设置有多个磁钢,位于q轴两侧的多个磁钢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能够降低磁场谐波、提高电机性能、降低噪音,提高磁钢抗退磁性能,空气槽有利于提高磁通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电机性能。进一步提高电机性能。进一步提高电机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林展汐 郭守仑 齐红阳 张莉 尹相睿 田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3/3/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