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34002发布日期:2023-04-06 05:3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并网平滑切换,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近年来发展快速,其的实际应用多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为主。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2、但是,目前低压配电网光伏高比例接入容易引起以下问题:1、反向潮流和电压升高;2、白天光伏发电功率过剩会有过电压;3、夜间光伏发电停止且负荷较重会欠电压,并且白天受天气影响波动很大。此外,低压配电网光伏高比例接入引起的电压越限和功率倒送问题也很突出。此外,在并网切换过程中,容易出现切换不平滑而导致造成停电等现象,一旦发生停电,将对居民和社会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并网切换过程中切换不平滑而导致停电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包括:

3、在配电系统中配置高压交流配电网、中压交流配电网、中压直流配电网、低压交流配电网和低压直流配电网,在所述中压直流配电网与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之间设置直/直换流站,在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与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之间设置低压交流变电站;

4、监测所述直/直换流站和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运行数据,根据所述运行数据判断所述直/直换流站和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的状态;

5、当所述直/直换流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为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供电;

6、当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直/直换流站为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供电。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配电系统中配置储能装置和光储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设置在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内,所述光储装置设置在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内;

8、监测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光储装置的装置数据,根据所述装置数据判断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光储装置的状态;

9、当所述光储装置的状态为储能不足且所述直/直换流站和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为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供电,所述直/直换流站和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供电;

10、当所述储能装置的状态为储能不足且所述直/直换流站和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直/直换流站为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供电,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和所述光储装置为低压交流配电网所述供电。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还包括:

12、当所述光储装置和所述储能装置的状态为储能充足且所述直/直换流站和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供电,所述光储装置为低压交流配电网所述供电。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直/直换流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为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供电,包括:

14、当所述直/直换流站的状态为空载运行、检修或断电时,平滑切换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和所述光储装置为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供电,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和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供电。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直/直换流站为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供电,包括:

16、当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状态为空载运行、检修或断电时,平滑切换所述直/直换流站和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供电,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和所述光储装置为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供电。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配电系统内设置同轴机;

18、将所述同轴机的一端通过低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将所述同轴机的另一端通过低压直流母线连接所述直流配电网,实现中压直流端口、直/直换流站、同轴机、低压交流变电站和中压交流端口的柔性顺次连接。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中压直流端口和所述中压交流端口断开时,所述储能装置稳定低压直流母线,实现直/直换流站、同轴机和低压交流变电站的柔性顺次连接

20、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装置,在配电系统中配置高压交流配电网、中压交流配电网、中压直流配电网、低压交流配电网和低压直流配电网,在所述中压直流配电网与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之间设置直/直换流站,在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与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之间设置低压交流变电站,包括:

21、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直/直换流站和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运行数据;

22、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数据判断所述直/直换流站和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的状态;

23、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直/直换流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为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供电;以及当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直/直换流站为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供电。

24、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5、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通过监测所述直/直换流站和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运行数据,根据所述运行数据判断所述直/直换流站和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的状态;当所述直/直换流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为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供电;当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直/直换流站为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供电。本发明可以根据直/直换流站和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切换不同的供电模式,且在切换的过程中,可以实时保证低压直流配电网和低压交流配电网的稳定,从而保证低压配电网的正常运行,避免了低压配电网不稳定而造成的停电事故。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配电系统中配置高压交流配电网、中压交流配电网、中压直流配电网、低压交流配电网和低压直流配电网,在所述中压直流配电网与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之间设置直/直换流站,在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与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之间设置低压交流变电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配电系统中配置储能装置和光储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设置在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内,所述光储装置设置在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内;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直/直换流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为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供电,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所述直/直换流站为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供电,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电系统内设置同轴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压直流端口和所述中压交流端口断开时,所述储能装置稳定低压直流母线,实现直/直换流站、同轴机和低压交流变电站的柔性顺次连接。

8.一种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电系统中配置高压交流配电网、中压交流配电网、中压直流配电网、低压交流配电网和低压直流配电网,在所述中压直流配电网与所述低压直流配电网之间设置直/直换流站,在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网与所述低压交流配电网之间设置低压交流变电站;所述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装置,包括: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的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刻度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系统并网平滑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配电系统中配置高压交流配电网、中压交流配电网、中压直流配电网、低压交流配电网和低压直流配电网,在中压直流配电网与低压直流配电网之间设置直/直换流站,在中压交流配电网与低压交流配电网之间设置低压交流变电站;监测直/直换流站和低压交流变电站的运行数据,根据运行数据判断直/直换流站和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的状态;当直/直换流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低压交流变电站为低压直流配电网供电;当低压交流变电站的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平滑切换直/直换流站为低压交流配电网供电。本发明能够在并网切换过程中切换平滑从而保证低压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胡雪凯,周昊,王向东,陈柏翰,孙凯,周文,孟良,杨少波,李子璠,侯小超,田培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