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储能柜电源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6073发布日期:2022-11-08 21:3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储能柜电源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储能柜电源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储能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生活应用中;在储能的产品设计中各个功能区域的模块化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3.目前电源储能系统的不能对电能合理分配,导致外部需要充电设备不能及时充电,同时电源储能系统内的各模块不能及时更新升级,影响充电效率;
4.因此针对于此提出一种移动式储能柜电源储能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式储能柜电源储能系统;
6.一种移动式储能柜电源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柜,所述储能柜内设有主控mcu、双向ac-dc模块、电池模组、dc-dc模块、显示模块,物联网通讯模块和多组电池包,所述双向ac-dc模块、电池模组、dc-dc模块、主控mcu通过can-bus1总线连接,dc-dc模块还与所述多组电池包通讯连接;
7.所述双向ac-dc模块、主控mcu、dc-dc模块与所述储能柜上设置的外部通讯端口通讯连接;用于使双向ac-dc模块、主控mcu、dc-dc模块在产品生命周期内100%的软件迭代升级;
8.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多组电池包经dc-dc模块通讯连接,用于为多组电池包分配协调电能;
9.所述主控mcu与所述显示模块、物联网通讯模块通讯连接,用于对储能柜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电池充电状态监控;
10.进一步,所述双向ac-dc模块、主控mcu、dc-dc模块与所述储能柜上设置的外部通讯端口通过485-bus总线连接;
11.进一步,所述储能柜内还设有外部存储单元、光伏充电单元和充电枪,所述外部存储单元、光伏充电单元和充电枪分别与主控mcu通讯连接,
12.所述外部存储单元,用于设备通过通讯存储内部详细信息;
13.进一步,所述外部存储单元与主控mcu通过spi线通讯连接,光伏充电单元和充电枪分别与主控mcu通过can-bus2总线连接;
14.进一步,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分别通过dc-dc模块与所述多组电池包通讯连接;
15.进一步,所述dc-dc模块包括串联的第一dc-dc模块和第二dc-dc模块,
16.电池管理系统与第一dc-dc模块和第二dc-dc模块通讯连接;
17.热管理系统与第一dc-dc模块和第二dc-dc模块通讯连接;
18.所述多组电池包包括第一电池包、第二电池包、第三电池包和第四电池包;所述第一电池包和第二电池包并联设置,且分别与第一dc-dc模块通过通讯线路连接,所述第三电池包和第四电池包并联设置,且分别与第dc-dc模块通过通讯线路连接,
19.所述第一dc-dc模块和第二dc-dc模块通过can-bus1通讯连接;第一dc-dc模块和第二dc-dc模块通过485-bus与外部通讯端口通讯连接;
20.进一步,所述通讯线路为can总线通讯或uart通讯;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向ac-dc模块、电池模组、dc-dc模块、主控mcu通过can-bus1总线连接,dc-dc模块与多组电池包通讯连接;实现电能合理分配利用;主控mcu与显示模块、物联网通讯模块通讯连接;实现储能柜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进行了全方位的电池充电状态监控;
23.(2)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向ac-dc模块、主控mcu、物联网通讯模块、dc-dc模块与储能柜上设置的外部通讯端口通过485-bus总线连接,实现储能柜内部各个功能模块mcu在产品生命周期内100%的软件迭代升级。
附图说明
24.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25.图1: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储能柜电源储能系统连接示意图;
26.图中:1-双向ac-dc模块,2-电池模组,2-1-电池管理系统,2-2-热管理系统,3-dc-dc模块,4-主控mcu、5-显示模块,6-物联网通讯模块,7-外部通讯端口,8-外部存储单元,9-光伏充电单元,10-充电枪。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储能柜电源储能系统,包括储能柜,所述储能柜内设有主控mcu 4、双向ac-dc模块1、电池模组2、dc-dc模块3、显示模块5,物联网通讯模块6和多组电池包,所述双向ac-dc模块1、电池模组2、dc-dc模块3、主控mcu4通过can-bus1总线连接,dc-dc模块3还与所述多组电池包通讯连接;
29.所述双向ac-dc模块1、主控mcu4、dc-dc模块3与所述储能柜上设置的外部通讯端口7通讯连接;用于使双向ac-dc模块、主控mcu、dc-dc模块在产品生命周期内100%的软件迭代升级;
30.所述电池模组2与所述多组电池包经dc-dc模块3通讯连接,用于为多组电池包分配协调电能;
31.所述主控mcu4与所述显示模块5、物联网通讯模块6通讯连接,用于对储能柜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电池充电状态监控;
32.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双向ac-dc模块1、电池模组2、dc-dc模块3、主控mcu 4通过
can-bus1通讯连接;dc-dc模块3与多组电池包连接,用于电池模组2向多组电池包分配协调电能;
33.所述双向ac-dc模块1、主控mcu4、dc-dc模块3与所述储能柜上设置的外部通讯端口7通过485-bus总线连接;用于实现储能柜设备内部mcu模块进行迭代更新;
34.双向ac-dc模块1输入端连接ac电源,ac电源经双向ac-dc模块1给移动式储能柜电源储能系统充电,电池模组2向多组电池包分配协调电能;ac-dc的控制方式和运行过程中数据信息与主控mcu4进行交互;双向ac-dc模块与主控mcu4组成一个通信网络,通信类型可以是can或rs485或者rs232,具体实施中使用can通讯,
35.双向dc-dc单元:1)双向的dc-dc单元通过通信与多组电池包进行数据通讯,由于多组电池包属于外部插拔接入的单元,双向的dc-dc单元通过通信与多组电池包进行can和uart通讯;2)双向dc-dc单元的通讯端口通过can-bus与主控mcu4进行信息交互,双向dc-dc模块与主控mcu4组成一个通信网络;
36.主控mcu4:整个储能系统的控制部分,通过通信和io等接口与各功能单元进行信息交互来控制整个系统;
37.显示模块5:显示模块5包含用户显示装置(例如ui显示屏幕,包含触摸屏或者液晶显示屏);向用户显示信息或者工作模式的下发设置;
38.物联网通讯模块6:物联网通讯模块6与主控mcu 4通讯连接;物联网通讯模块6设置外部无线装置模块,外部无线装置模块包括4g和wifi通讯设计;物联网通讯模块6与主控mcu4通过4g或wifi通讯线路连接,实现储能柜设备内部mcu模块迭代更新;
39.储能柜上设置的485-bus的通讯端口,物联网通讯模块6与外部通讯端口7通过485-bus通讯线路连接,用于储能柜运行电气参数和实时数据与外部通讯端口进行数据上传更新和上层控制操作指令的接收和上层控制操作指令的接收;
40.外部通讯端口7:储能柜上预留通讯端口与通过本地连接(本地连接方式为有线连接或u盘连接);
41.进一步,所述双向ac-dc模块1、主控mcu4、dc-dc模块3与所述储能柜上设置的外部通讯端口7通过485-bus总线连接;
42.进一步,所述储能柜内还设有外部存储单元8、光伏充电单元9和充电枪10,外部存储单元8、光伏充电单元9和充电枪10分别与主控mcu4通讯连接,所述外部存储单元8,用于设备通过通讯存储内部详细信息;
43.需要说明的是,外部存储单元8与主控mcu4通过spi线通讯连接;光伏充电单元9、充电枪10分别与主控mcu4通过can-bus2总线连接;
44.主控mcu4与光伏充电单元9、充电枪10经can-bus2通过can总线通讯连接;用于储能柜设备向光伏充电单元9、充电枪10发送需求的充电功率;
45.外部存储单元8:设备本身通过通讯存储内部详细信息;
46.光伏充电单元9:储能柜设备与光伏充电单元9进行通讯,建立通讯以后,向光伏模块发送需求的充电功率;
47.充电枪10:市场常见的电动车充电枪(交流或者直流充电)储能柜设备与光伏充电单元进行通讯,建立通讯以后;向光伏模块发送需求的充电功率;
48.进一步,所述外部存储单元8与主控mcu4通过spi线通讯连接,光伏充电单元9和充
电枪10分别与主控mcu4通过can-bus2总线连接;
49.进一步,所述电池模组2包括电池管理系统2-1和热管理系统2-2,电池管理系统2-1和热管理系统2-2分别通过dc-dc模块3与所述多组电池包通讯连接;
50.进一步,所述dc-dc模块3包括串联的第一dc-dc模块和第二dc-dc模块,
51.电池管理系统2-1与第一dc-dc模块和第二dc-dc模块通讯连接;
52.热管理系统2-2与第一dc-dc模块和第二dc-dc模块通讯连接;
53.所述多组电池包包括第一电池包、第二电池包、第三电池包和第四电池包;所述第一电池包和第二电池包并联设置,且分别与第一dc-dc模块通过通讯线路连接,所述第三电池包和第四电池包并联设置,且分别与第dc-dc模块通过通讯线路连接,
54.所述第一dc-dc模块和第二dc-dc模块通过can-bus1通讯连接;第一dc-dc模块和第二dc-dc模块通过485-bus与外部通讯端口7通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dc-dc模块和第二dc-dc模块经can-bus1通过can总线通讯连接;第一dc-dc模块和第二dc-dc模块经485-bus总线连接;
55.进一步,所述通讯线路为can总线通讯或uart通讯;
56.值得说明的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向ac-dc模块、电池模组、dc-dc模块、主控mcu通过can-bus1总线连接,dc-dc模块与多组电池包通讯连接;实现电能合理分配利用;主控mcu与显示模块、物联网通讯模块通讯连接;实现储能柜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进行了全方位的电池充电状态监控;
57.(2)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向ac-dc模块、主控mcu、物联网通讯模块、dc-dc模块与储能柜上设置的外部通讯端口通过485-bus总线连接,实现储能柜内部各个功能模块mcu在产品生命周期内100%的软件迭代升级。
58.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