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接收式的麦克风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0771发布日期:2022-10-05 05:0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接收式的麦克风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接收式的麦克风充电座。


背景技术:

2.麦克风,学名为传声器,也称话筒,微音器。麦克风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分类有动圈式、电容式、驻极体和最近新兴的硅微传声器,此外还有液体传声器和激光传声器。大多数麦克风都是驻极体电容器麦克风,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具有永久电荷隔离的聚合材料振动膜。而麦克风充电座属于麦克风的一种衍生物品。
3.目前,市面上的麦克风充电座在进行使用时,需要把所需要进行充电的麦克风插接到充电座上,使需要进行充电的麦克风底部与安装槽内部的触头接触,进而使麦克风进行充电,在实际使用中,因麦克风底部与麦克风之间需要型号适配,当麦克风大小与麦克风底部上的安装槽不适配时,会使麦克风在安装槽内部出现晃动,致使麦克风与触头接触不良,进而使麦克风充电座的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接收式的麦克风充电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可接收式的麦克风充电座,包括充电座本体;
7.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充电座本体顶部;
8.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充电座本体内部;
9.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壁滑动连接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远离固定杆一端贯穿于充电座本体外壁,所述按压杆与充电座本体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杆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铰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端铰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远离移动板一端贯穿于安装槽内部,所述挤压杆与充电座本体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触头。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接收模块,所述按压杆与第一凹槽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11.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按压杆外壁固定连接,固定杆的加入,使按压杆带动连接板运动时,按压杆的位置得到限制。
12.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座本体外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一端与连接槽内部滑动连接,连接槽的加入,使滑板在第二凹槽内部滑动时,滑板不会从第二凹槽内部滑出。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外壁一侧与滑板外
壁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板外壁开设有圆孔;
14.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对称分布于充电座本体外壁,圆孔的加入,使该装置的位置可以得到固定。
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与滑板外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滑板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连接槽内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加入,使滑板可以回到原来位置。
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每组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槽对称分布于第二凹槽内部,所述连接槽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方形,连接槽的加入,使滑板的运动轨迹得到限制。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接收式的麦克风充电座,可以使该装置适应不同型号的麦克风,通过在第一凹槽内部设置按压杆,在连接板两侧设置连接杆,在连接杆与移动杆之间设置活动杆,在移动板一端设置按压杆,在按压杆与第一凹槽之间设置第一弹簧,使按压杆进行上下运动时,可以带动挤压杆左右运动,本实用新型中,当麦克风大小与麦克风底部上的安装槽不适配时,该装置不会使麦克风在安装槽内部出现晃动,进而使麦克风充电座的工作效率增高。
19.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接收式的麦克风充电座,可以使该装置不进行固定时,稳定板不会占用多余的位置,通过在第二凹槽内部设置连接槽,在第二凹槽内部设置滑板,在滑板外壁一侧设置稳定板,在滑板与连接槽之间设置第二弹簧,使滑板不会从第二凹槽内部移出,本实用新型中,当不需要对该装置固定时,第二弹簧会使稳定板进入到第二凹槽内部。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凹槽俯剖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杆主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凹槽俯剖视图。
25.图中:1、充电座本体;2、安装槽;3、第一凹槽;4、固定杆;5、按压杆;6、连接板;7、连接杆;8、活动杆;9、移动杆;10、移动板;11、挤压杆;12、挤压板;13、触头;14、接收模块;15、第一弹簧;16、第二凹槽;17、连接槽;18、滑板;19、稳定板;20、圆孔;21、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接收式的麦克风充电座,技术方案如下:
28.一种可接收式的麦克风充电座,包括充电座本体1;
29.安装槽2,开设于充电座本体1顶部;
30.第一凹槽3,开设于充电座本体1内部;
31.第一凹槽3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外壁滑动连接有按压杆5,按压杆5远离固定杆4一端贯穿于充电座本体1外壁,按压杆5与充电座本体1滑动连接,按压杆5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底端铰接有活动杆8,活动杆8底端铰接有移动杆9,移动杆9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1,挤压杆11远离移动板10一端贯穿于安装槽2内部,挤压杆11与充电座本体1滑动连接,挤压杆11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安装槽2内部固定连接有触头13。
3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3内部固定连接有接收模块14,按压杆5与第一凹槽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5;
33.第一弹簧15一端与第一凹槽3内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5另一端与按压杆5外壁固定连接,当按压杆5在固定杆4外壁滑动运动时,按压杆5会对第一弹簧15进行挤压。
3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充电座本体1外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内部开设有连接槽17,第二凹槽16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8,滑板18一端与连接槽17内部滑动连接,滑板18在第二凹槽16内部运动时,滑板18同时会在连接槽17内部滑动运动。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该装置时,按压按压杆5,按压杆5与充电座本体1滑动运动,同时按压杆5在固定杆4外壁滑动运动,按压杆5同时对第一弹簧15进行挤压,按压杆5带动连接板6运动,使连接板6在第一凹槽3内部滑动运动,连接板6带动连接杆7运动,使连接杆7在第一凹槽3内部滑动运动,连接杆7带动活动杆8运动,使活动杆8摆动运动,活动杆8会对移动杆9进行挤压,使两个移动杆9向相反方向运动,移动杆9带动移动板10运动,使移动板10在第一凹槽3内部滑动运动,移动板10带动挤压杆11运动,使挤压杆11在第一凹槽3和安装槽2内部滑动运动,同时挤压杆11与充电座本体1滑动运动,挤压杆11带动挤压板12运动,使挤压板12在安装槽2内部滑动运动,当挤压板12到达合适位置时,使麦克风进入到安装槽2内部,使麦克风与触头13连接,松开按压杆5,第一弹簧15的挤压力,使按压杆5进行回弹,按压杆5会带动连接板6和连接杆7回弹,连接杆7通过活动杆8、移动杆9和移动板10使挤压板12对麦克风进行挤压,致使麦克风在安装槽2内部不会出现晃动,通过在充电座上添加接收模块14,可以使充电底座本体同时当做接收机使用。
36.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第二凹槽16内部滑动连接有稳定板19,稳定板19外壁一侧与滑板18外壁固定连接,稳定板19外壁开设有圆孔20;
37.第二凹槽1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凹槽16对称分布于充电座本体1外壁,当该装置需要固定时,使螺栓穿过圆孔20即可。
3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槽17与滑板18外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1,第二弹簧21一端与滑板18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1另一端与连接槽17内部固定连接,当滑板18在连接槽17内部运动时,滑板18会对第二弹簧21进行挤压。
3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槽17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每组设置为两个,两个连接槽17对称分布于第二凹槽16内部,连接槽17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方形,稳定板19在第二凹槽16内部运动时,稳定板19会带动滑板18在连接槽17内部运动。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该装置需要进行安装固定时,拉动稳定板19,使稳
定板19与第二凹槽16滑动运动,稳定板19同时带动滑板18运动,使滑板18在第二凹槽16内部滑动运动,同时稳定板19带动圆孔20运动,使圆孔20逐渐从第二凹槽16运动到第二凹槽16外部,滑板18同时在连接槽17内部滑动运动,滑板18会对第二弹簧21进行挤压,当圆孔20到达合适位置时,停止拉动稳定板19,使螺栓穿过圆孔20,致使螺纹与需要安装的位置进行螺纹固定,当需要移动该装置时,使螺纹脱离圆孔20,第二弹簧21失去外力的拉扯,使滑板18进行回弹,致使滑板18带动稳定板19运动,使稳定板19重新回到第二凹槽16内部。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