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过轨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3880发布日期:2022-10-14 23:4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电缆线过轨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电缆线铺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过轨管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电缆线过轨管组件。


背景技术:

2.在铺设铁路或地铁的轨道时,为了保护电缆线,需要用管道将电缆线包裹在一起,预埋在轨道内,以提高电缆线的使用寿命。但是不论是铁路还是地铁中,都可能出现存水的现象,一旦水进入过轨管内后,不但会腐蚀电缆,还会影响电缆信号的传输。
3.现有技术中的过轨管的截面为圆形,在转角处,利用弯管将两个直管连接在一起,弯管起到密封连接的作用。但是当过轨管中进入水后,由于连接处密封,且没有设置排水的结构,会导致水无法排出,过轨管中长时间存水后,使信号传输效率降低,严重影响高铁或地铁的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缆线过轨管组件,以达到过轨管便于排水的目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电缆线过轨管组件,包括直管组件和弯管组件,其中弯管组件设有两个,分别可拆卸地设于直管组件的两端;
7.直管组件包括直管,直管的外壁上设有向其内壁凹陷的导水槽;
8.弯管组件包括弯管和连接器,连接器将直管和弯管连接在一起,弯管与直管连接的端面上设有与导水槽对应的排水口,排水口与导水槽连通,使弯管中的水由排水口经导水槽排出到直管外。
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直管截面的内部形状为圆形,外部形状为多边形;且在多边形的尖角处向内凹陷,形成导水槽。
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直管截面的外部形状为正方形,导水槽设置在正方形的四个角上,排水口与导水槽对应设置有四个。
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所述直管组件包括多个直管,相邻两个直管通过第一管接头连接。
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弯管组件还包括第二管接头、竖管和封头,所述第二管接头一体连接于弯管上,竖管可拆卸地插接于第二管接头内,且竖管的截面形状与直管的截面形状相同,封头可拆卸地套接于竖管未连接第二管接头的一端,所述封头上设有用于穿过电缆线的开口。
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弯管的截面为圆形,连接器与弯管连接一端的内壁为圆形,与弯管的外壁相匹配,连接器与直管连接一端的内壁为正方形,与直管的外壁相匹配。
14.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限定:所述弯管与连接器可拆卸连接,弯管插接在连接器内,弯管的外壁与连接器的内壁相贴合。
1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限定:所述弯管与连接器一体连接。
1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连接器与弯管一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四个存水槽,排水口、存水槽、导水槽位置相对应,且均连通设置,存水槽的外边缘与导水槽的外边缘扣合形成圆形。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本实用新型弯管上的排水口与直管上的导水槽连通,便于将管内的水排出,由于弯管组件部分竖直设置,水会由弯管组件进入管内,因此,在弯管与直管连接的位置,便于将水及时排出,能有效防止水对电缆线的腐蚀,可以保证电缆线传输的质量,同时,排水口和导水槽的连接处隐藏在连接器内,不会暴露电缆线,防止预埋时,杂质进入管内;
19.(2)本实用新型的正方形的直管与连接器连接时,能相互定位,防止其转动,便于安装,且连接器的四个角与导水槽的边缘不贴合,能保证出水的通畅,提高排水的效果;
20.(3)本实用新型弯管与连接器一体设置,省去安装连接的时间,存水槽的设置,能提高排水效果,当弯管中的水量较大,无法通过导水槽及时排出时,存水槽能暂时储水,引导水沿着连接器的外壁排出;
21.(4)本实用新型的直管组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管接头连接多个直管,增加长度,使用方便,适应性强;
22.(5)本实用新型竖管上设置管封头,能防止杂质进入管道内,也能有效防止水进入管内,即使管道内进水,也能通过导水槽及时排出,防止对电缆线造成损坏。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能适应不同宽度的轨道,能及时将管道内的水排出,排水效果好,适用于轨道电缆线的铺设。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弯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直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弯管与连接器安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弯管与连接器安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弯管、2-连接器、3-直管、4-排水口、5-导水槽、6-存水槽、7-第一管接头、8-第二管接头、9-竖管、10-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一种电缆线过轨管组件为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实施例1一种电缆线过轨管组件
33.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线过轨管组件,包括直管组件和弯管组件,其中弯管组件设
有两个,分别可拆卸地设于直管组件的两端。直管组件铺设在轨道的下方,弯管组件由轨道下方延伸至地面,弯管组件能有效防止电缆线在铺设过程中发生弯折。
34.如图2所示,直管组件包括直管3,直管3的外壁上设有向其内壁凹陷的导水槽5。直管3截面的内部形状为圆形,外部形状为多边形,可以是正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本实施例为正方形。在直管3正方形的外壁处,向直管3内凹陷形成导水槽5,导水槽5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直管3正方形外壁的四个角上,且导水槽5位于直管3的壁厚上,沿直管3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
35.为了适应不同宽度的轨道,本实施例可以设置多个直管3,相邻两个直管3通过第一管接头7连接,即将两个直管3插入第一管接头7内实现连接。第一管接头7的截面形状与直管3的截面形状相同,连接时,直管3插入第一管接头7内,直管3的外壁与第一管接头7的内壁相贴合。
36.如图3所示,弯管组件包括弯管1和连接器2,连接器2将弯管1和直管3连接在一起。弯管1与直管3连接的端面上四个排水口4,四个排水口4的位置与四个导水槽5的位置相对应,使排水口4与导水槽5连通,弯管1中的水由排水口4经导水槽5排出到直管3外。
37.如图4所示,所述弯管1的截面为圆形,连接器2与弯管1连接一端的内壁为圆形,与弯管1的外壁相匹配,连接时,将弯管1的外壁插接在连接器2圆形的内壁上,且弯管1的设有排水口4的端部伸出到连接器2内部圆形内壁的外端,使排水口4露出。
38.连接器2与直管3连接一端的内壁为正方形,直管3插接在连接器2内,直管3的外壁与连接器2的内壁相贴合。连接时,将直管3的外壁插接在连接器2正方形的内壁上,此时,弯管1的截面与直管3的截面相贴,排水口4与导水槽5连通,使弯管1中的水能排出。
39.所述弯管1组件还包括第二管接头8、竖管9和封头10,第二管接头8一体连接于弯管1上,竖管9可拆卸地插接于第二管接头8内。竖管9的截面形状与直管3的截面形状相同,第二管接头8与竖管9连接的一端内壁为正方形,连接时,将竖管9插接在第二管接头8内即可。封头10可拆卸地套接于竖管9未连接第二管接头8的一端,封头10上设有用于穿过电缆线的开口。
40.本实施例的排水原理为:安装电缆线时,将其依次穿过一侧的封头10、竖管9、弯管1,经直管3后,再由另一侧的弯管1、竖管9、封头10穿出。由于电缆线基本会将管道的内部填充满,因此,即使有水进入管道,也会沿着管道的内壁顺流,当水流经弯管1与直管3连接的位置时,水会从弯管1的排水口4流出,在连接器2的阻挡下,流向直管3的导水槽5,顺着导水槽5排出。
41.实施例2一种电缆线过轨管组件
4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弯管1与连接器2连接的方式。本实施例连接器2一体设置于弯管1上。连接器2与弯管1一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四个存水槽6,四个存水槽6的位置与四个排水口4的位置相对应。排水口4、存水槽6、导水槽5连通设置,且存水槽6的外边缘与导水槽5的外边缘扣合形成圆形。
4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排水原理相同,不同的是水由弯管1的排水口4排出时,会经过连接器2的存水槽6中,然后再排向直管3的导水槽5,存水槽6的设置能起到蓄水的作用,当弯管1的水较多,导水槽5不能及时排出时,存水槽6能缓解水阻塞的情况,提高排水的效果。
44.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