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综合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9880发布日期:2023-02-17 21:1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机综合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机综合控制箱。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3.目前,三相异步电动机(简称电动机)的控制箱存在方案粗犷、功能单一等问题。大多数电动机控制箱还使用双金属片热继电器作为过载保护元件,热继电器存在动作可靠性受环境温度影响大、整定电流不精确、保护功能不全面、电动机启动时容易误动作等缺点,这就给电动机的安全运行带来潜在的隐患。电动机是感性负载,在运行时需要从电网吸收无功功率,通常为了提高功率因数,用户会在变压器低压侧做电容柜集中补偿,集中补偿便于电容柜运行管理,但是集中补偿不能降低变压器至电动机之间的线路电流(线路损耗),或者说这不利于线路选用较小截面积的电缆,对于距离配电室较远的大功率电动机而言,线路部分的损耗、电压损失或电缆投资是相当可观的。虽然有的用户在电动机旁边装设了就地补偿电容器,但该就地补偿装置是与控制箱独立,两者分开来安装不利于统一维护管理,同时如果控制箱与就地补偿装置不是统一生产,可能会存在配合以及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机综合控制箱,其是保护功能全面、动作可靠并能够实现就地补偿的一体化综合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智能型共补电容器,实现电动机控制与就地补偿一体化设计。
5.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机综合控制箱,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动机综合控制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底部设置安装有智能电容器,在所述智能电容器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电流传感器以及二次熔断器端子排;
7.在所述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电流传感器上方设置有接触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断路器,所述断路器一侧设置有避雷器,所述断路器的下方设置有电流互感器。
8.进一步的,所述断路器的上口通过电缆连接变压器,断路器的下口连接所述避雷器,所述避雷器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接触器,所述接触器分别通过下口的两个分支连接智能电容器和电流传感器。
9.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通过电缆连接电动机。
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前方设置箱体门,所述箱体门上设置前门锁。
11.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门的最下方设置有散热条形孔。
12.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条形孔的上方设置有铭牌。
13.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门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显示屏,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指示灯以及按钮。
14.进一步的,在所述箱体侧面的外部的下方也设置有一个小箱体门。
15.进一步的,所述小箱体门上设置有一个小门锁。
16.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门通过门铰链安装在所述箱体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将电动机控制与就地补偿两方面的技术有效地组合在一起,提供了一种控制功能与就地补偿功能模块化、运行与操作一体化的控制箱。控制方面,使用功能全面的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替代功能单一的热继电器,电动机的安全运行得到极大的改善;无功补偿方面,在控制箱内装设智能型共补电容器,减少了线路损耗,降低了线路电压损失,节省了连接电缆投资,同时电动机控制与就地补偿一体化设计便于客户运行管理,减少了二次投资。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系统连接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正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后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侧视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内视图;
25.其中,1.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显示屏;2.指示灯及按钮;3.前门锁;4.铭牌;5.散热条形孔;6.门铰链;7.立柱;8.断路器;9.电流互感器;10.接触器;11.铜排;12.绝缘子;13.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电流互感器;14.智能型电容器;15.小箱门;16.小门锁;17.避雷器;18.二次熔断器端子排;19.元器件安装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7.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9.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
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实施例1
3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动机综合控制箱,如图2-图5所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底部设置安装有智能电容器14,在所述智能电容器14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电流传感器13以及二次熔断器端子排18;
33.在所述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电流传感器13上方设置有接触器10;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断路器8,所述断路器8一侧设置有避雷器17,所述断路器8的下方设置有电流互感器9。
34.电动机综合保护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电流传感器,安装在控制箱内,另一部分为显示屏,安装于控制箱箱门上,用于整定参数,还可以显示电压、电流等电量以及故障类型。
35.断路器8的上口通过电缆连接变压器,断路器8的下口连接避雷器17,避雷器17连接电流互感器9,电流互感器连接接触器10,接触器的下口有两个分支,两个分支分别连接智能电容器14和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电流传感器13,然后所述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电流传感器13通过电缆连接电动机。
36.具体的如图1所示,断路器qf的上口通过电缆l连接至变压器t,下口接避雷器f,然后穿过取样电流互感器ct连接至接触器km上口;接触器km下口有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连接智能型电容器ca,另一个分支穿过电动机综合保护器mpd的电流传感器后,经电缆连接至电动机m。智能型电容器ca接在接触器km下口的目的是减小流过接触器的总电流,改善其主触头工作条件。
37.如图2所示,箱体的前方设置箱体门,所述箱体门上设置前门锁3,箱体门的最下方设置有散热条形孔5。散热条形孔5的上方设置有铭牌4。箱体门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显示屏1,在所述显示屏1的下方设置有指示灯及按钮2。在控制箱前门上装有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显示屏,便于随时查看电动机电流、电压等数据。
38.在所述箱体侧面的外部的下方也设置有一个小箱体门15。小箱体门上设置有一个小门锁16。在控制箱侧门上设有小门,用于电容器的设置和维护。
39.如图3所示,在箱体的背面上也设置有散热条形孔5,在控制箱门下方、背面上方设有通风孔,有利于将接触器和电容器产生的热量带走。
40.如图4所示,控制箱内焊有立柱7,元器件安装横梁19横梁固定在立柱上,电气元件安装在横梁上。总体布局满足电气间隙,方便接线并有利于散热。
41.具体的,如图1所示,内部电气元器件包括断路器qf、避雷器f、电流互感器ct、接触器km、电动机综合保护器mpd、智能电容器组ca。所述断路器用于断开总电源与故障保护;所述避雷器用于过电压保护;所述电流互感器用于无功补偿电流取样;所述接触器用于控制电动机启停;所述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用于电动机故障保护;所述智能电容器组用于就地无功补偿。控制方面,使用功能全面的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替代功能单一的热继电器,电动机的安全运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无功补偿方面,在控制箱内装设智能型共补电容器,减少了线路损耗,降低了线路电压损失,节省了连接电缆的投资。同时电动机控制与就地补偿一体化设计便于客户运行管理,减少了二次投资。
42.优选的,所述断路器为3p热磁式通用型号;
43.优选的,所述避雷器为hy1.5w型;
44.优选的,所述电流互感器为bh型;
45.优选的,所述接触器为cj20型;
46.优选的,所述电动机综合保护器为380v,测量、显示分体式通用型号;
47.优选的,所述智能电容器为450v复合开关投切型。
48.智能电容器为过零投切型,投切涌流小,电容器集成了开关、投切元件和保护元件,每只智能电容器可以根据电动机所需无功功率大小自动输出3种容量,最小补偿步长为5kvar。电动机控制箱可以根据控制要求灵活调整方案,预留接触器安装位置可以扩展成正反转+就地补偿、星三角启动+就地补偿等。电动机控制箱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大功率电动机控制箱可以通过调整综合保护器的动作电流,直接用到小功率电动机上,而不用更换元器件,此时智能电容器也会自动投入一个较小的补偿容量,不需更换新的电容器。
49.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